南岗区旅游景点介绍
哈尔滨天主教堂,原名阿列克耶夫教堂。座落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士课街43号,原为俄军设在公主岭的随军教堂,日俄战争后迁至哈尔滨护军街一带,再迁东香坊,1912年迁此,建木构教堂,1931年在木构教堂左侧建此教堂。原为东正教教堂,1938年俄人曾在这里办过神品学校,1980年改为天主教堂。教堂建筑面积1005平方米,高25米,为俄罗斯式建筑,造型精巧别致,分上下两层,上层有巴洛克式塔楼,洋葱头式钟楼和天主堂,巍峨错落;下层为主教、神甫工作场所。1990年黑龙江省政府公布为黑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东正教圣母升天教堂,哈尔滨圣母安息教堂也称乌斯平卡亚教堂,是中东铁路管理局于1908年9月修建的一所东正教徒祭祀死者的教堂。1949年之后,教堂中原有的外侨墓地部分迁至皇山公墓,教堂也在20世纪80年代改名为“文化公园”。整个教堂虽然规模不大,但造型小巧别致。建筑通体呈方形,为砖木结构,穹顶为钟楼。如今的圣母安息教堂外爬满了藤类植物,但依旧能感受到它厚重沧桑的历史感。……
[详细] 中共北满分局旧址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年代为1942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24年2月,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中共北满分局旧址为黑龙江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老巴夺父子烟草公司旧址(含砖造纸烟工厂和更夫房)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年代为1922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24年2月,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老巴夺父子烟草公司旧址为黑龙江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教化街营外宿舍旧址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年代为1933年-1945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14年11月,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教化街营外宿舍旧址为黑龙江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中东铁路俱乐部旧址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年代为1911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14年11月,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中东铁路俱乐部旧址为黑龙江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中东铁路总稽核官邸旧址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年代为1904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14年11月,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中东铁路总稽核官邸旧址为黑龙江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中东铁路管理局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西大直街。建筑面积2.33万平方米。建于1902年,1906年重修,为俄罗斯新艺术建筑风格。由6栋相对独立的楼房,通过过街楼组成日字形群体。正楼3层,配楼2层,墙面用不规则的青石板饰面。楼前有宽阔的广场。19世纪末,沙皇俄国攫取了中东铁路修筑权。中东铁路以哈尔滨为中心,西起满洲里,东至绥芬河,南到旅顺口,总长2478公里。1903年7月13日,中东铁路全线竣工,次日由中东铁路管理局接管,从此中东铁路管理局成为沙俄在中国的殖民机构和侵略工具。1924年中苏建立外交关系,中东铁路由中苏两国共同经营管理。1946年东北民主联军接管哈尔滨后,在原中东铁路管理局旧址成立了哈尔滨铁路局。本世纪初城市初期规划中,以南岗区作为城市的行政中心,以今博物馆广场为中心,以大直街为轴……
[详细] 伪满哈尔滨-厅为东北沦陷时期哈尔滨地区的伪满-机构。“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于1932年3月1日在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政权。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伪满哈尔滨-厅系统土崩瓦解。哈尔滨解放后,日伪统治时期助纣为虐、作恶多端的伪-受到了正义的审判,哈尔滨-厅建筑被人民政府接管。1948年10月10日,中国共产党第一座革命纪念馆——东北烈士纪念馆在该址正式开馆。1999年1月10日这座三层楼房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哈尔滨市Ⅰ类保护建筑。从此,这里成为人们缅怀先烈、揭露日本侵略者罪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2013年5月,国务院(国发[2013]13号)公布伪满洲国哈尔滨-厅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哈尔滨犹太人活动旧址群,包括1909年建成的哈尔滨犹太总会堂、1921年竣工的哈尔滨犹太新会堂、1923年兴建的哈尔滨犹太人国民银行、1914年建成的犹太巨商斯基德尔斯基欧式私邸、建于1920年的犹太穆棱煤矿公司和最早进入哈尔滨经商的犹太商人索斯金的故居等14名成员。近日,它成功入列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国宝”级单位。……
[详细] 哈尔滨莫斯科商场旧址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红军街46号。现为黑龙江省博物馆馆址,建于1906年,为地上二层地下一层的砖混结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平面呈折线形对称布局,共15个独立单元,各自向街道和内院开门,并各有上下连通的楼梯。建筑采用流畅曲线的墙墩、窗洞和隆起的方底扁形穹顶,在造型上通过屋面之上五个穹顶创造出极富特色的轮廓线。长穹顶上与女儿墙上饰有新艺术风格的铁饰件,墙立面用半圆形窗口和壁柱装饰,极富韵律感。属典型的艾尔诺贝新艺术建筑风格。建筑后身院落和北侧,西侧过道为重点保护区;临街人行道为一般保护区;重点保护区和一般保护区周围30米以内为建设控制地带。……
[详细] 东省特别区行政长官公署旧址位于南岗区,年代为1908,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05年1月31日,东省特别区行政长官公署旧址被公布为第5批黑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苏联红军烈士纪念碑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博物馆广场的北方剧场门前,耸立着一青铜的“苏联红军烈士纪念碑”,是苏联红军指挥部于1945年为纪念在对日本侵略者作战中阵亡的苏军战士修建的。苏联红军烈士纪念碑塔高约18米,分为基座、底座、主塔、塔身、铜像五部分。铜像高3.5米,宽约2米,由前苏联红军水兵和陆军战士两个塑像组成。塔身正面和背面分别镶着铜铸的四面红旗和镰刀斧头麦穗的党徽。主塔呈锥台型,四面镶嵌铜质前苏联国徽,下方镶嵌铜铸的俄文碑文写着:“为了苏维埃共和国联盟的自由和独立在战斗中牺牲的英雄永垂不朽”。宽厚的底座上部白色大理石板上中文碑文为:“为中国的自由与独立,在解放东北作战中牺牲的苏军英雄们永垂不朽”。1997年11月11日,前俄罗斯总统叶利钦访问哈尔滨之时,曾在苏军红军烈士纪念碑前敬上花圈,……
[详细] 原哈尔滨中东铁路管理局局长官邸旧址——位于南岗区红军街38号,建于1920年。砖木结构,主体二层,楼梯间位于正立面中部,其上设敞亭。窗的形式多种多样,周边作圆滑曲线贴脸,形态优美,富有动感。铁皮屋面,勒脚设计为块石,具有 特色,帐篷式尖顶与新艺术形态的木结构檐口装饰、阳台、垂挂、栏杆、门窗的有机结合,表现了浓郁的异国情趣。属于新艺术运动建筑风格。 现在的中东铁路管理局局长官邸旧址是一家肯德基在使用。……
[详细] 哈军工纪念馆在哈军工原址上依托哈军工原有建筑建设而成,其基本陈列主要以哈军工筹建、初创、发展、分建的历史脉络为基本线索,侧重于对基本史实的展示,真实再现哈军工的历史。主题展览紧紧围绕哈军工培养出来的院士、将军和各条战线的杰出人物等主题,表现哈军工对我国高等教育及人才培养作出的贡献。馆藏实物万余件,国家级文物近五百件。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南通大街145号哈尔滨工程大学内(世昌路5号)门票:免费开放时间:8:30—16:30交通参考:乘92路到哈工程大学站下车;或乘机场大巴3号线、6、30、53、55、66、70、104、105等到南通大街站下车。……
[详细] 东北抗联博物馆将在原有黑龙江省革命博物馆的基础上进行改建和扩建,采用仿古式的欧式建筑风格。该馆预计于2010年底建成,将与紧邻的东北烈士纪念馆形成完整的展览体系,生动、全面地展现东北抗日联军14年光辉历史。东北抗联博物馆将还原东北抗联的真实形象,挖掘弘扬抗联精神。其设计风格将突出标志性、地域性和时代性,成为哈市红色旅游景点中一个具有较高文化、艺术品位的标志性建筑。2017年1月,国家发改委、中宣部、财政部、国家旅游局、中央党史研究室等单位公布了《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东北抗联博物馆位列其中。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一曼街243号门票:免费开放时间:6:00~20:00交通参考:乘105、120路到烈士馆站下车。电话:0451-88874441……
[详细] 哈尔滨电信通信起始于19世纪末,至今已有107年历史。一百多年来,哈尔滨市电信通信作为国计民生的基础设施,与城市发展共同成长。改革开放以来,电信通信实现跨越发展,仅用不到20年的时间,通信能力就进入全国省会城市10强行列,为哈尔滨市改革开放、建设信息化社会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哈尔滨电信通信博物馆分清末、民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3部分,设置展板27块,陈列反映我市电信通信历史进程、具有鲜明时代痕迹、代表厚重通信文化底蕴的历史文物190件、照片154张、电子地图2幅。通过大量历史图片、文字和文物,记述、展示了哈尔滨市通信分公司(前身为哈尔滨市电信局)自19世纪末架通呼兰至松花江北岸电报线路、在松浦地区设电报房开始,到2006年成为现代化信息通信企……
[详细] 黑龙江省邮政博物馆始建于1921年,1922年竣工并投入使用,最初的功能是北满邮务管理局的办公楼。建筑为砖混结构,地上三层。平面对称布局,主立面采用横三段、竖五段布局。下部为仿石材的墙裙,中部为仿砖纹装饰,腰线突出。主入口位于轴线处,上有折断式披檐。每层开窗形式各异,窗间墙有通高二层的方形巨柱装饰。断山花和栏杆组成的女儿墙,造型丰富。建筑装饰华丽,有很强的建筑表现力。黑龙江邮政博物馆由“邮苑春秋”、“驿道万里———古代黑龙江邮驿的起源与沿革”、“国脉所系———近代黑龙江邮政的开办与发展”、“邮舞龙江———当代黑龙江邮政的发展与跨越”、黑龙江邮政业务展示厅、邮票珍宝厅、邮票与明信片厅等部分组成。据介绍,博物馆共有文物1000余件,其中包括秦杜虎符、元代圣旨金牌、“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等珍贵文物……
[详细] 自1896年至今,哈尔滨铁路已走过100余年发展历程,这段岁月既是中国铁路发展史的高度浓缩,又是哈尔滨城市发展史的典型代表。哈铁博物馆修建工程于2016年6月30日正式启动。在前期筹备过程中,博物馆筹建工作小组聘请黑龙江省及铁路总公司文博委员会专家学者,对哈铁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人物进行探究、考证,深入中东铁路沿线遗址及部分老职工家里走访调研,并通过报纸、广播、电视及微信平台等多渠道公开征集史料、文物。经5个月紧张施工,占地7800平方米的博物馆修建落成。室内共有历程馆、特色馆、专题馆等3个主要展区。历程馆全面系统展示哈尔滨铁路100余年发展历程和轨迹,翔实记录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特色馆内设“百年办公家具”“百年老火车站”等展室,最大限度还原中东铁路、民国铁路、南满铁路和人民……
[详细] 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博物馆是哈尔滨工程大学建设,座落于学校启航活动中心,博物馆占地面积0.17万平方米,展厅面积近1000m2。发展历史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博物馆以船舶的发展史为主线,以海运、海洋、海防、核能运用为方向,以中国“十大名船”为亮点,全面介绍船舶发展史、船舶科技史,重点展示我国船舶工业在船舶运输、海洋开发、海军装备及核能应用等方面的重大成果,形成集收藏、展览、教育、研究、宣传等功能为一体,成为具有历史性、科技性、科普性与知识性的博物馆。建筑布局该馆共设前言、船舶历史展、海洋运输展、海洋开发展、海军舰船展、核动力船舶展、船舶制造展、船舶人物展、“十大名船”展九大展区。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中外船舶发展史、船舶科技史、海军发展史、重要造船厂和船舶设计院(所)史。展示了中外有价值的船舶模型、辅助……
[详细]
闂傚倸鍊烽懗鑸电仚缂備浇顕ч悧鎾崇暦濠靛牅娌柣顓у亞閹虫捁鐏冮梺鍛婁緱閸樿棄鐣靛澶嬧拺闁告繂瀚峰Σ褰掓倵缁楁稑娲ょ壕褰掓煙閹澘袚闁绘挻鐟╅弻娑滅疀濮橆兛姹楅梺娲诲幖閻倿寮诲☉妯兼殕閻庯綆鍋勯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