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南省 > 湘潭市旅游

湘潭市旅游景点介绍

121、湘乡东山书院 AAAA
湘乡东山书院
  湘乡东山书院是毛泽东走出韶山,求学励志、成长报国的第一站。东山书院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由原湘军将领、新疆巡抚刘锦棠及湘乡县举人许时遂、黄光福等人倡修,于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建成,规模为正厅三进,东西各五斋,合计60余间。书院门额“东山书院”四字,系清代榜眼、大书法家黄自元所书。书院建筑具有典型的湖湘书院文化特色,在布局上体现了“礼乐相成”的儒家思想,采取中轴对称、多重院落、前后连串、层层深入的空间组合,给人以幽深宁静的感觉。在装璜上不求华丽,青砖青瓦,没有堆砌的装饰和虚造的声势,呈现出端庄、朴实、宁静、典雅的特色。书院建筑同时融入了地方祠庙建筑特点和西式建筑风格,如围以围墙,环以便河,饰以照壁,架以石桥,配以过亭,设以天井,无不体现出传统建筑的作法。出入书院的两座大门,亦……[详细]
滴水仙境
  滴水洞尽头是与舒塘山毗连的黄峰山麓。这个“洞底”烟雾茫茫,树木藤蔓相依,山体雄伟壮观,山石凸凹陡峻,石缝中清泉悠悠淙淙,常年不绝。泉水汇聚于“半亩山塘”——滴水洞4号水库,塘内清澈如镜,天光云影,倒影稀疏。1990年10月,这里修筑一个新的景点——“滴水清音”,1992年,这里成了一处令人神往的滴水仙境景观。来到这里,“滴水清音”4个朱红大字格外醒目,这是独具特色的毛泽东手迹。大字之下,幽秘的一个大石洞赫然入目,这就是建设者们雕琢的“滴水洞”!从洞左侧踏着水上“步丁”,或从洞右后攀登而上,贴近洞口,叮咚叮咚的滴水声悦耳。洞前的水塘,游鱼戏水弄波,景物倒影荡漾。塘岸上的月牙型小横桥,与头上高山、脚底深谷,遥相呼应。桥栏杆和扶手,人造悬藤攀附,形象逼真,野趣盎然。滴水清音新景区的开辟,与龙头山新……[详细]
毛泽东青年时代塑像
  韶山毛泽东青年塑像位于湘潭市韶山市韶山火车站正面的小山冈上。毛泽东青年塑像建造于1967年5月,像区占地面积21345平方米,原名毛泽东青年塑像台。该工程由韶山铁路工程指挥部主持,经清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北京美术公司、北京建筑设计院、北京第一建筑公司等单位组成联合设计塑像组,由广州铁路第五工程段、湖南省交通厅第四工程队、湖南省林业部门、湖南省韶山管理局、湘潭县韶山区公所参与组织施工。当年12月28日,湖南省革命委员会筹备小组在韶山火车站广场隆重举行庆祝毛泽东塑像落成典礼。毛泽东塑像面朝东南,像高6米,台座6.26米。塑像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表面斧剁,仿花岗岩。毛泽东身着长衫,神采奕奕,左手叉腰,右手刚劲有力地挥向前方,右脚稳定地迈出一步,生动而形象地体现了青年时代的毛泽东“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详细]
湖南科技大学
  湖南科技大学于2003年经国家教育部和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由湘潭工学院和湘潭师范学院合并组建而成,是一所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综合性大学,座落在人杰地灵、风景秀丽的湘江之畔,一代伟人毛泽东的故乡——湘潭市。学校实行中央与湖南省共建、以湖南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是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高水平教师教育基地和应用科学技术研究基地。秉承“唯实惟新,至诚致志”的校训校风,湖南科技大学始终以人为本,注重人才培养质量,享有良好的社会声誉。近几年来,学生多次参加“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数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等全国性比赛并获得优异成绩。在学校承办的2004年“挑战杯”湖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学校获特等奖1项,一、二等奖各2项、三等奖9项。地址:湖南·湘潭市桃园路(411201)……[详细]
湘潭仙女山
  仙女山位于湘潭县响塘乡尧家村,主峰仙女峰海拔311米,《南岳志》称其为碧岫峰,在南岳72峰中位列第71峰。仙女山列湖南湘潭四大名山(仙女山、昭山、金霞山、隐山)之首,占地15平方公里,建成九大景区:龙安寺佛教名胜区、原始次森林风景区、尧家水库水上乐园、三湘文化名人区、园艺观赏区、茶文化区、民俗风情区、宾馆餐饮服务区、建设旅游开发区牌楼。仙女庙分三重殿阁。各有门坊,坐北朝南,依山而筑,青砖墙,琉璃瓦,雕梁画栋,气势恢宏。仙女山昔日景观曾遭破坏,1960年以来又逐渐恢复,现已绿树葱茏,杉松成荫,百鸟啁啾,景色如画。每逢春秋两季,游人如织。……[详细]
湘潭文庙
  湘潭文庙位于湘潭市城正街。始建于南宋绍兴初年,原址小东门侧。元至正十四年(1354年)毁于兵火。明洪武二年(1369年)重建于现址,为祭祀孔子之专门场所。庙宇为封闭式院落建筑,由棂星门、泮池、牌楼、大成门、大成殿、四贤祠、崇圣殿、钟鼓亭等组成。大成殿为主殿。是为重檐歇山顶,九脊,鸱吻,四周回廊由16根圆古柱支撑,黄色琉璃瓦,内外坊、藻井、斗拱等均用五彩施绘。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正德十一年(1516年)等年间修缮或扩建学院。明末再度毁于战火。清顺治九年(1652年)重修。嘉庆、道光、咸丰、光绪、宣统及民国3年(1914年)、民国36年(1947年)和1983年,多次修葺,从棂星门至大门外已拆除。文庙先后为湘潭县立简易师范、湘北建设学院、湘潭地委党校、湘潭师范专科学校、湘潭师范学院所在地……[详细]
毛震公祠
  毛震公祠位于韶山市韶山乡韶源村黄田坳下,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兴建,越两年获成。道光、咸丰、同治年间扩建。祠堂坐东南朝西北,砖木结构,建筑面积997.3㎡。门额书“毛震公祠”。祠内分两进:前进建有戏楼,楼两侧为艺人化妆室,楼下中为小厅,左右为厨房和酒饭室;后进中为享堂,供奉0神主,左厢为主祭斋和收藏祭器的地方,右厢为公事钱柜房,西头有餐厅,东头有席厅。1925年,毛泽东在韶山展开农-动时,在这里办农民夜校,召开秘密会议。民国15年,湘潭特别区第一乡农民协会建立,在此办公。1927年1月7日上午,毛泽东从特别区农协(清溪寺)来此考察农-动,第一、第二两乡的农民协会组织四五百人在此开欢迎大会。接着毛泽东列举农-动中一些实例,驳斥农-动“糟得很”的错误论。景点位置湖南省韶山市韶山乡韶源村……[详细]
毛泽东遗物馆
  毛泽东遗物馆总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馆内辟有《风范长存——毛泽东遗物展》《毛泽东主席生活用瓷展》《毛泽东珍藏唱片磁带展》《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珍藏艺术品展》等四个陈列,共展示毛泽东遗物1008件。走进毛泽东遗物馆,毛泽东手迹“为人民服务”映入眼帘,接着是遗物馆的主体陈列《风范长存——毛泽东遗物展》,陈列面积2000多平方米,分“勤政为民、鞠躬尽瘁”“反奢倡俭、清廉如水”“博学多思、孜孜不倦”“亲情如歌、友谊似海”“雅情逸趣、坦荡襟怀”五个部分,真实再现了毛泽东日常生活的真实景况。其中,多件毛泽东书信及诗词手迹,均是第一次公开披露。毛泽东遗物馆的文物库房还收藏和保护遗物6536件。馆内陈列的毛泽东遗物,反映出一代伟人俭朴、节约的生活习惯。一件伴随毛泽东走过晚年岁月、打了73个补丁的睡衣,令无……[详细]
129、鲁班殿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鲁班殿
  鲁班殿时间为1915年。位于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此为省内仅存的泥土木工会会馆的历史建筑。据湘潭县志记载,鲁班殿始建于明代。宣统三年(1911)毁于火,民国4年(1915)湘潭泥木工人筹资重建。民国15年(1926)泥木工会建立,即以此为会址,同时在此举办了公输小学,专招泥木工人子弟入校学习。之后,多次为学校占用,目前雨湖区图书馆设此。鲁班殿的整体结构为木结构。长40米,宽20米,建筑面积800平方米。坐北朝南,有八字砖墙的大门,进门为戏楼,戏楼系木结构,横梁雕刻精细,戏楼中间有别具风格的藻井。传说每年农历五月七日为鲁班诞辰,届时,泥木工人即在此-纪念并演戏娱乐。正殿宽阔明亮,木结构为上下两层,宽18米,进深18.6米,匾额精雕细刻,上有花鸟虫鱼,工艺精湛,技艺高超。大门上有泥塑浮雕《湘潭全城……[详细]
  龙洞位于湘乡市龙洞乡,境内有一条长达千余米的石灰岩溶洞。传说很久以前洞内出了一条龙而得名。以大、深、曲、奇而闻名。石笋如床如锅,千姿百态,令人神往。毛泽东同志在湖南调查农-动时,曾到过龙洞乡。这里还有两处伟人旧居。分别是龙洞乡泉湖村陈赓旧居和龙洞乡楠香村谭政旧居。……[详细]
131、石鱼山
石鱼山
  石鱼山在湘乡市城西十里的湖山乡境内,又名石鱼屏,曾誉称“石鱼彭鬣”,为湘乡八景之一。一千多年以前,我国古代卓越的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这样记载过:“涟水东入湘乡,历经石鱼山,山高数十丈,广十里,山下多元石,色黑而理若云母,凿开一层,辄有鱼形,鳞鳍首尾,宛若刻画,长数寸,鱼形备足,烧之作鱼膏腥,因以名之。”石鱼山的“鱼”千百年来一直吸引着人们来这里游览、寻觅。六朝名人张正就曾游览此山,见石作赋曰:“鱼跃湘乡之水”,并镌石立碑。唐朝时,文学家段成式也曾来过这里,在《酉阳杂俎》中,记述了他在石鱼山的见闻。石鱼给人以奇特神秘之感,它就是一种石。据考证,在几百万年以前,湘乡的湖山及至苏坡乡一带是一个偌大的湖泊,湖泊里生长着鱼和其他浮游生物。后来,由于地壳的剧烈运动,这些生物一批一批被埋在泥沙下面……[详细]
碧洲公园
  碧洲公园在湘乡市区东侧涟水河的孤洲上,孤洲长760米,宽200米,洲上草木丛生,每逢春夏,芳草萋萋,绿柳低垂,斑竹摇曳,扁舟横渡,极富花态柳情、山容水意之美,故洲又称碧洲,渡曰芳渡。……[详细]
133、褚公祠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褚公祠
  湘乡市城东隅夏梓桥街后,有一幢古老祠堂,滨临涟水,“褚公祠”3个遒劲大字,横榜正门上。这是湘乡人民为纪念唐代忠臣、大书法家褚遂良修建的。唐永徽六年(公元654年),高宗立武昭仪为皇后,褚遂良极力反对,高宗震怒,将褚贬为潭州都督。褚巡视潭州各县时,不时到湘乡城东感应寺与方丈和尚私叙兴唐大业。寺左有清池,褚公常临池赋诗,洗笔于池。明末清初,当地人民敬仰褚遂良的书法和为人,便在池旁建褚公祠。祠前楹联云:“洗墨有清池,碎金留逸少真传,如见群鸿戏海;疾风知劲草,还笏报交皇顾命,休云飞鸟依人。”南宋绍兴二年(公元1229年),县丞邵自信曾浚治洗笔池,书横榜曰“唐都督褚公笔池”,为湘乡旧八景之一,名“笔沼春云”。现词、池已毁,但仍存两件珍品:一是正殿前右廊壁间所嵌褚公《大唐三藏圣教序》碑(现移至湘乡市博物……[详细]
湘乡孔庙
  湘乡孔庙,又称文庙,是湘乡最古老的宏伟建筑之一,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庙址原在涟水之东仙林冈(今东岸坪),宋、元、明、清四朝,曾先后修复、重建、扩建达七次之多。清雍正十一年(1733),各地奉旨查修天下文庙,邑人黄宜中、萧衍等因见庙居郭外,临坍岸,便集银五千两,申议移建于黄甲岭。这就是今天见到的座落于湘乡一中校园内的孔庙。孔庙旧时的最后一次修复是清同治三年(1864),系湖南道台许隆阿为首组织。两百多年后的1994年,经湘乡一中奔走呼号,多方募捐,筹集资金百余万元再度重修,使孔庙这一古代建筑艺术的杰作,重现出金碧辉煌、庄严肃穆的绚丽异彩。孔庙主体建筑大成殿系典型的明清古建筑结构,重檐斗拱,红墙碧瓦,酷似天安门城楼。大成殿内,过去曾供奉着“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孔子”之牌位,如今牌位……[详细]
135、万福桥
万福桥
  湘乡市西南五公里处的洙津渡,有一座古老的石拱桥,横跨涟水,衔接潭(湘潭)邵(邵阳),是湖南省颇有名气的大型石拱桥。清代以前,湖南民谣说:“走尽天下路,难过洙津渡”。《南中纪闻》载:“洙津渡渡夫最刁,客担经涉,受其逼诈者无不切齿。”对此,邵阳人徐公明非常气愤,决心变卖家产,广募资金,在渡口修一座桥。该桥动工于清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秋,竣工于四年夏,故曾有“雍正元年桥下墩,雍正二年修一拱,雍正三年修八拱,雍正四年桥完工”之说。又传闻,修桥时徐公明的一片苦心感动了神仙下凡,每天上工的百人,而就餐的仅九十九个。还有,大桥整体组装时,发现尚缺一块石料,一时难以办到,后神仙指点,说烧茶老妪为工匠洗涮衣裳用的石板可行。拿来一试,分毫不差。大功告成之日,桥取名“万福”,即为万民造福之意。以后大桥经多次……[详细]
韶山银河旅游区
  韶山银河旅游区位于湘乡市内,其主体为韶山灌区,区内有效控制流域面积5050平方公里,正常蓄水位66.5米,库容2100万立方米,行政区域涉及双峰、湘乡、韶山、湘潭四个县(市)区,规划范围约81平方公里。景区地域包括洋潭景区、飞涟灌万顷景区、三湘分流景区、银田景区。旅游区以漂游为主,是一个融休闲、度假、娱乐、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灌型旅游区。作为旅游区主体的韶山灌区,于1965年7月动工,在曾任国家主席-同志的领导下,十万劳动大军凭着“愚公有移山之志,我们有穿山之志”的豪情,仅用了十个月的时间,就胜利建成了总干渠和北干渠,并顺利通水灌溉。三十多年来,灌区灌溉着双峰、湘乡、湘潭、宁乡、韶山、望城、雨湖七个县(市)约250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100万亩农田,兼具工业供水,发电,航运,防洪排涝,养殖等综合……[详细]
昭山禅寺
  朝始建昭山禅寺,宋朝时称昭阳殿,清朝康熙时,陈鹏年咏诗“古殿灵衣肃,春草杜若香”。寺内有玄帝宫、玉皇阁、观音堂、关圣殿等。昭山寺历有僧人主持,香火不绝,每年重九,寺僧备斋4日,邀集捐士前来登高与拜佛。昭山傍湘江而起,仄立万仞,该寺沿着险峰峭石建筑,显得巍峨壮观。昭阳殿坐东朝西,岩石奠基。有两条曲折石级小路可通达到昭山寺参观。……[详细]
东风水库
  东风水库地处长沙、株洲、湘潭三市交界地带。京珠高速公路临堤而过,水库容量3000万m3,四周郁郁葱葱,库区元任何工业污染,空气极为清新。水库水产资源丰富,品种繁多,实为垂钓、休闲、养生的绝佳去处。……[详细]
  湘江流经湘潭市域南北两段共长61km。常年可通300—500吨级轮船。春夏之时波涛汹涌,浊浪排空;入秋则水碧如镜,“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两岸杨柳如丝,风光秀丽。……[详细]
湘潭湘江大桥
  湘潭湘江大桥位于湘潭市郊向家塘,是107国道上的一座特大型公路大桥。大桥全长1830.4m,其中主桥850m,引桥长980.4m,桥面宽20.5m,四车道,设计荷载汽车——超20,挂——20。主桥建筑施工采用了多项国内领先水平的技术,大桥于1993年12月竣工。……[详细]

缂侇噮妫稢P濠㈣鎷�13001937闁告瑱鎷� 缂侇喓鍊曢崣鏇犵磾閹存繄鏆斿璁规嫹 44010602000422闁告瑱鎷�

闁稿繐鍘栫花顒勫箣閹存粍绮� 闁艰鲸姊婚柈鎾棘閻熸壆纭€ 闁稿繐绉烽惌妤佺珶閻楀牊顫� 缂傚啯鍨归悵顖炲触閸粎绋� 闁瑰瓨鍨奸々锔界瑹濞戞锟�
闁艰鲸姊婚柈鎾箣閹存粍绮﹂柨娑虫嫹 QQ闁挎冻鎷�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