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南省 > 永州市旅游

永州市旅游景点介绍

221、潇水湖
潇水湖
  在湖南省南部,毗邻两广的零祁盆地与道郴盆地之间,巍峨耸立着阳明山、紫金山两大名山。在这两山之间,蛇行曲转着一条大河,奔涌汇入湘江,这——就是潇水河。相传,舜帝南巡,沿河而上,广施恩泽,遍布德行,至今流传着无数动人的传说。后来,舜驾崩于九嶷,百姓为纪念舜商德政,也将此河称为舜德河。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天遂人意,在山的出口处,修建了当时湖南第二大水利枢纽工程——双牌水库,遂将潇水河裁为二截。从此,上游形成了雄山秀水、高峡平湖的壮观景象。有诗人赞曰,“百里平湖美如画,两岸青山千层绿”,最为贴切不过也。潇水湖长约一百公里,而宽窄不一。宽处,浩浩荡荡几华里;窄处,船行而侧入;最深处,一百余米,平均也为三十米以上,库容达八个亿。沿湖上下,自然景点星罗棋布,历史古迹俯仰可拾,民俗风情异彩纷呈,是湖南及至两广……[详细]
222、永山庙
永山庙
  永山庙在双牌城南3.5公里207国道右侧150米处的永山山麓,始建于明成化五年(1469),重修于万历七年(1579)。殿中原设神龛供奉“常山赵王”张耳神像,昔日香火典盛,为湘南佛教胜地。同时双牌白龙洞与永山庙相距仅1公里,洞中景物鬼斧神工,神奇绝妙。山庙是永州市明确记载的明代古建筑,整个建筑保存十分完整,距今有500余年历史,其所在地叫永山,为永水发源之地,永州之名由此而来的,永州是公认的湖湘文化之源,永山庙则是公认的永州文化之地。它地处县城近郊,207国道旁,依山傍水,具有良好的自然景观、便利的交通条件和神秘的宗教、人文历史。……[详细]
周崇傅故居
  周崇傅故居位于何家洞镇小斗里村大砖头西山之巅。周崇傅(1830~1892年),今零陵区何仙观人。系明朝户部尚书周希圣第九世孙。光绪元年(1875年)大考,改官中书,旋以军咨祭酒,随左宗棠进军天山南北,收复新疆。光绪七年(1881年),又随左宗棠到江苏、沙丘江,整饬盐纲。左宗棠辞去两江总督后,他退归故里,被聘为蘋洲书院山长。新疆建省后,清廷又任周崇傅为喀什噶尔兵备道要职。到任后,辛察施政。被0臣诬告,清廷不辨真伪,诏令自省,罢职受刑。-难当,蒙冤自尽。清廷查明真伪后,下诏书扶柩回原籍,厚葬于小斗里。1983年3月此墓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224、兵书峡
兵书峡
  兵书峡位于东安县渌埠头乡,湘口岭村的湘江河畔,距江岸百余米的悬崖绝壁上堆叠有四块呈黑色长方形的石板,酷似四卷巨书。清朝道光年前《永州府志》记载:“崖石上有兵书,陡峭不得攀取。”明朝地理学家徐霞客曾慕名前来考察,将此景观记入了《徐霞客游记》。传说此兵书乃是中外闻名的《孙膑兵法》,曾经有许多贪婪之人想据为已有都不能得逞,至于兵法从何而来,为何又不取不走,当地流传着许多有趣传说,你若有雅兴也可到兵书峡一游,便心神领会其中奥妙。……[详细]
杨江源景区
  杨江源游区位于大庙口镇西8-18公里专用公路两侧,大片竹林和原始次生林交错分布。竹林中,以高大挺拔的毛竹为主体,夹有黄绿相间的嵌玉竹、杆形四方的方竹、漆黑的紫竹、对向轮番连节的龟甲竹等30个竹种,聚集一堂,相互争翠;散生的樱桃树,早春开花,鲜红的花朵,点缀游区万绿;山脊青松,几经风折雪压,千姿百态,互比傲姿;原始次生林中,辨不清的藤络,大者过碗口,细者至绳线,匐地爬壁,攀树悬木,宛如一幅幅龙柱、画壁、蛛网、蟒洞;更有古树变态,形意奇特,有三科四属五体共蔸,有丛生五千多层连体,有朽木再生,枯树0等奇景。景区内怪石成景甚多。有重达数十吨的圆卵石叠置于斜石板顶端,有高达7米、形如天将的立石,还有如狮、如龟、如骆驼、如香炉、如纱帽的怪石,久望而形真。景区内有碧泉两处,一处经国家有关部门检验,偏硅酸含……[详细]
东安文塔
  文塔位于石期市镇东铡、湘江河畔的一块巨石上,建于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塔高24米,基座宽10米。塔外砌青料石,内砌青烧砖,七层八面,每层上方砌有出檐和斗拱。下层正面有一小门洞,人能爬进爬出。其余各层内砌实,人不能登顶,每层每面均有四个小券门装饰,第二层四面券门按方位各刻有“东来紫气”、“南极潇湘”、“西山翠色”、“北口口口”的匾额。今塔身仍巍然屹立湘江岸边,保存完整。2003年被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227、吴公塔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吴公塔
  吴公塔时代为清。位于湖南省东安县紫溪市镇,此为保存完好的清代砖石塔之一。塔始建于清乾隆十四年(1749),于乾隆十七年(1752)竣工,为纪念知县吴德润的政绩,而取名“吴公塔”。塔系砖石结构,楼阁式,通高30米,基底11米,七级八方,内实6层。各层辟门窗平座石栏,可以登临远眺。塔内有石级可盘旋而上直至塔顶。平面布局精巧,有塔内连廊,五层叠穹窿顶,五六层八角砖柱贯穿塔刹,上覆宝顶,顶光直达塔室,使五六层与塔刹连为一体。六层绕八角柱经券门平座,绕塔可凭栏俯视,山川景物尽收眼底。塔刹为石结构,且雕刻精美,并有避雷作用。石相轮、石宝顶刻工精细,实为罕见。塔原为县令吴德润所见,因吴外调,成了“半拉子”工程。荆道乾接着重建,历时3年建成,取名为吴公塔。塔不以荆道乾命名,而以吴德润命名,可见,荆道乾之高风……[详细]
九龙岩石刻
  九龙岩石刻位于东安县芦洪市镇东一公里的九龙岩,有北宋至清各种名人石刻43方,宋刻达30方。最早的一方为宋太宗淳化三年(992)东安县令张太年所题,距今已1100多年,记载了镇压农民起义(“平将寇”)和“芦洪置司”的重大史实,对研究东安政史和建置变迁,具有十分重要的补史价值。北宋著名文学家、宋明理学开山鼻祖周敦颐,王安石变法主要参与者、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之弟曾布,南宋抗金名臣、经学大师胡寅以及众多官宦、文人、儒僧幕名寻访,为诗为文,题刻留名,盛极一时,成就了九龙岩石刻。宋景佑初(1034),僧人元喜入九龙岩建寺,但无寺名。宋治平元年(1064年)。九龙岩寺赐名寿圣院。宋治平四年(1067)五月七日,周敦颐游九龙岩,题摩岩。宋熙宁六年(1068)五月五日,蒋忱作《九龙岩记》,周敦颐书凡上石。寿圣……[详细]
潇湘风光
  湘江位居湖南省湘、资、沅、澧“四水”之首,从西到东横贯永州市。湘江发源于广西兴安县,自东安县的瀑埠头进入永州市。一条碧绿水带.蜿蜒曲折,绕山丘,穿田涧,先后纳入紫水、石期河、潇水、应水、白水等支流,流经东安、芝山、冷水滩、祁阳四县区,最从祁阳县的唐家岭流出永州市。湘江干流上的宋家洲电站,位于冷水滩城区.装机容量为5.2万千瓦.年发电量为2.153亿度,它是一处集坝土公路交通、水面航运、游乐、水产、养殖、发电、灌溉多功能水利水力综合开发利用工程。……[详细]
230、大陂岩
大陂岩
  大陂岩位于普利桥镇宽公村大陂岩张家庵子侧边,原张家庙方位,距城区30公里。村前溪水自岩西2里的壑谷中流出,形成小溪,缓缓流过村前,又蜿蜿流进岩内。有石砌炮台,己残缺,岩口宽12米,最高处6.5米,进口平展,溪水流入岩内左侧100米处,水面渐扩,宽达7米余,成一深潭。洞中可容千余人。岩顶钟石乳,或细如长针、或粗壮如柱、或如串串珍珠千奇百怪,形态逼真。明洪武元年(1368)兵乱,为百姓避难之所。1944年,日军陷境时,当地老百姓亦多避居岩内。以地名取名。……[详细]
李达故居
  李达故居位于永州市冷水滩区岚角山镇油榨头村。李达,1890年10月生。1919年五四运动后,致力于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1920年夏与陈独秀等人发起成立上海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并主编《共产党》月刊,参加《新青年》的工作。1921年2月起任上海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代书记。1921年7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央局宣传主任,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1921年8月至1925年5月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委员。1921年9月创办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出版机构——人民出版社,出版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著作和革命丛书。1922年7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同年11月应毛泽东邀请到长沙出任湖南自修大学校长,并主编自修大学机关刊物《新时代》。大革命失败后,在国民党反动统治的险恶……[详细]
永州文昌阁
  文昌阁位于冷水滩城区湘江西岸的悬崖上,建成于明嘉靖十一年,原有财神殿、文昌殿、观音堂、洞宾楼等建筑群,总面积500平方米。现仅存观音堂,其余殿楼,不知毁于何年。据《零陵县志》载:文昌阁前,有砖砌牌坊,-“文昌阁”三个字。坊前石阶五级,两侧衬以云龙浮雕。财神殿中供赵公元帅骑虎巨像,右手执金鞭,左手握元宝,形象威武雄壮。文昌阁二楼塑有文昌帝君之像,圆形楼顶上绘有太极图案。帝君像前,立魁执笔点斗。供桌中央有:“至圣先师孔子神位”。神龛两旁有对联:“为士大夫十七世,作帝王师亿万年”。循文昌阁左廊至观音堂,堂前有匾,题“一片婆心”四个字。堂内塑有木刻观音大士像,两侧有对联:“好子向积善人家送去,化身从普陀海上飞来”。洞宾楼在观音堂后,楼下撑以木柱,楼前有“欸乃一声山水绿”匾额。登阁俯瞰有腾空之感,仰望……[详细]
  唐叟钓矶,位于冷水滩城区25公里高溪市湘江北岸石崖上。《唐叟约矶》四个大字,每字直径约10公分,正楷,笔力刚健清晰。据《零陵县志》载:“叟”,宋乾德初人,唐姓,逸其名,以钓为业。传说,高溪上下原有二十四矶,为唐叟隐居钓鱼处。高溪以隐高人得名。宋杨诚斋慕其高风,于矾上创建莹心堂,高风亭、题“莹心堂”三大字,树其上。赋诗《自声音岩泛舟下高溪诗》曰:“晚月黄犹暖,寒江白更清。远山冲岸山,钓艇背人行。舟稳何妨小,波恬尔许平。水鱼不相投,拔刺得吾惊”。……[详细]
愚溪眺雪
  出永州市大西门,过黄叶渡到柳子街,街后有条小溪,水流淙淙,汇入潇水,原名冉溪。因冉姓人家住在这里而得名;又说,从前溪水浑浊如黑染料,不能饮用,因而又名染溪。唐元和五年间(公元810年),柳宗元迁居溪旁改名愚溪。溪水与潇水的汇合口,有一座两拱的石桥,名愚溪桥。桥头怪石嶙峋。明代地貌学家徐霞客曾留下游踪。传说,自从柳宗元定居愚溪后,与当地人民一道筑堤治水。从愚溪的三处发源地----戴花山、太古源、小桃源起,在数十里的水路中,受尽了千辛万苦,筑成了72座水堤.这一行动感动了苍天。从此,两岸柳绿竹翠,溪水澄清,游鱼可数,溪底及两岸的石头,都变成了白色,群众高兴地叫愚溪为“玉石港”。柳宗元写有《冉溪》、《愚溪诗对》、《愚溪诗序》等诗文,他在《愚溪诗序》说“于是作八愚诗,纪于溪石上。”诗刻何处,已无迹可……[详细]
潇湘风景区
  “潇湘”是潇水和湘水的简称,二水在永州市北苹岛汇合。湘江发源于广西临桂县海洋山。海洋山水向西南流向桂林的叫漓江,向东北流向湖南的是湘水,秦始皇为了制服南越,在灭楚后,曾“发卒五十五万为五军”继续南进,其中一军“守九嶷之塞”(《淮南子·人间训》,为了解决转饷的困难,命御史监禄率卒在湘水和漓之之间,开凿了一条长达30公里的灵渠,从此沟通了长江与珠江水系。湘江从东安渌埠头进入零陵地区,就象一条宽厚的碧绿线带,曲曲折折,绕丘山,越田洞,航程216公里;两岸不仅花黄苗绿,田园似锦,而且鬼斧神工的石炭岩摩崖踞岸削立,奇兀壮观。潇湘不仅神奇绮丽,而且文人学士辈出,或谪贬永州,或落魄江南,或仕宦荆楚,或旅游潇湘。他们既讴歌潇湘胜境,又抒发思古幽情。宋朝的宋迪,于嘉祐八年春来永,画成潇湘风景平远山水八幅。《梦……[详细]
236、萍岛
萍岛
  永州城北8华里,潇水和湘水汇合的地方,有一个小岛,原名频洲,又名萍岛、浮洲。这里四面环水,高洁幽静,环绕一周,约600余米;岛上古木参天,竹蕉繁茂,风光旖旎。柳宗元写的《湘口馆潇湘二水所汇》诗,记叙了频岛风光。传说,很早以前,这里是一个大仅一弓的沙洲。湘水从西,潇水从南奔腾而来,每当春雨瓢泼,洪水暴涨之时,便把此洲吞入腹中。皇娥女英,沿河而上寻找虞舜,路过永州时,正逢大水茫茫,艄公不慎,船只触滩摇震,女英抛下罗巾一块;龙神得报,慌忙放出三只金鸭,将洲高高拱起,从此这个萍岛,便随水浮沉。水涨洲高,满头珠翠。这里地处潇湘二水汇合口,往来船只如梭,风帆与洲中竹林相映,橹声与洲上鸟语共鸣,诗情画意,风物宜人,故有“萍洲春涨”之称。它系永州名胜之一。潇湘八景中的“潇湘夜雨”指的就是这个地方。萍岛上过去……[详细]
237、迴龙塔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迴龙塔
  迥龙塔建于明代万历甲申年(1584),塔高37.25米,简体砖石结构,平面八角形,外观七级,里面五层,塔身中空。挺拔雄伟,屹立于永州市城北潇水东岸。塔为邑人左佥都御史吕藿倡建。底层门额行书“迥龙宝塔”为钦差巡抚湖广右佥都御史闽人陈省所题,塔身腰身檐斗拱结构造型保存了宋代建筑艺术遗风,为湖南省重要的砖塔之一。永州城北约两华里的潇水东岸,屹立着一座古塔,磴居危石,高凌碧汉。这就是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的迥龙塔。传说,在明朝以前,永州经常阴雨连绵,潇水洪峰瀚漫,白浪滔天。或说是孽龙兴妖作怪。洪水每年不知要夺走多少人的生命财产,老百姓苦不堪言,求神拜佛,都无济于事。因而当时永州人烟稀少,田园荒芜,直到唐元和年间,据传是柳宗元写了《塑螭文》以后,灾情才有所减少;到明万历甲申年间(公元1584年),……[详细]
零陵武庙
  零陵武庙时代为明。位于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武庙建筑雄伟古朴,两根大龙柱鳞爪飞扬,堪称国宝。庙原系明代建立的“蜀汉前将军壮缪侯祠”,以祭祀关羽,清初毁于兵火,清顺治十三年(1656)重修,题“关帝庙”,清雍正三年(1725)加春秋祭,始称武庙,乾隆、嘉庆重修。现存建筑为光绪十年(1884)修建。武庙原来规模较大,现存正殿,殿前有抱厦、五龙丹墀等。正殿,坐东朝西,砖木结构,重檐歇山顶,高台围栏式,面阔5间进深3间,红墙青瓦,脊中竖宝葫芦,两端置吻兽,其余檐角置鱼形吻。两山置博风板和悬鱼。殿前设6柱单檐歇山抱厦,抱厦后脊延伸,与大殿重檐连为一体,做成双沟,抱厦脊中亦竖宝葫芦,造型别致。武庙位于东山之巅,上凌青汉,前瞰清流,建筑雄伟而古朴。青石龙柱、五龙丹墀、圆雕石狮等,雕刻细腻,功力透彻,具有鲜明……[详细]
239、怀素园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怀素园
  怀素园位于芝山区潇湘中路与永州宾馆毗邻,是唐代著名书法家“狂草大师”怀素出家修行种蕉练字的地方。怀素因家境贫困,在园旁的绿天庵边种芭蕉,以蕉叶代纸练字,他把写秃的笔埋在庵后,成为现时的“笔冢”其旁有“砚泉”及磨墨取水之地,庵正北有墨池,为洗笔研之处。原绿天庵在解放后被毁,仅存怀素书《千字文》石碑,碑文字迹如疾风骤雨、飞龙走蛇,刚劲雄伟,潇洒淋漓。1957年,建亭一座,以保护碑文。其旁种有芭蕉,用以托景。全国人大常委副委员长周谷城、全国政协副主席程思远、赵仆初分别为怀素园题写了匾。怀素园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柳宗元文化旅游区
  永州柳宗元文化旅游区,位于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潇水西岸,愚溪北岸,南北与零陵古城相连,是古城零陵“山、城、水”的重要组成部分。柳子街全长550米,宽约6米,东邻潇水和黄叶渡浮桥、大西门古渡口和永州市零陵东山景区隔河相望,是中国首批30个中国历史文化街区之一,景区所在的柳子街始建于唐朝,兴盛于明清,原为“湘桂古道”的一部分,总面积1.8平方千米。永州市零陵东山景区以以愚溪河为轴线,西起节孝亭,东至萍阳南路,北括柳子庙、柳子街,核心区域概括起来就是“一街一水一庙”,即柳子街、愚溪和柳子庙。柳宗元文化旅游区所在的零陵区地处湖南省四大历史文化名城——地级永州市中心,东山景区距零陵古城约800米,隔潇水与零陵古城相望,距洛湛铁路零陵站2千米。零陵区距永州零陵机场7千米,距湘桂铁路永州站18千米,距衡阳1……[详细]

绮CP澶�13001937鍙� 绮ゅ叕缃戝畨澶� 44010602000422鍙�

鍏充簬鎴戜滑 鑱旂郴鏂瑰紡 鍏嶈矗澹版槑 缃戠珯鍚堜綔 鎴戣渚涚ǹ
鑱旂郴鎴戜滑锛� QQ锛�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