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南省 > 邵阳市旅游

邵阳市旅游景点介绍

崇木凼古树林
  崇木凼古树林,座落在隆回县虎形山瑶族乡瑶族群居地的崇木凼村。现存面积3.8公顷,有百年古树325株,其中树龄在300年以上的28株,最古老的树距今已达1000多年。林中古树属常绿、落叶、高矮杂生,以水青冈和白栎为最多,四季景象更迭,并有清光绪九年禁林碑及“同蔸生异树,树腹中长竹”的古树奇观。既为瑶乡独特的自然景观,又凝结了花瑶民族对古树崇拜的宗教观念和风俗习惯的特殊社会属性,同时记录了花瑶人大炼钢铁时期“砍树宁肯砍人”的护树运动和解开瑶汉通婚桎梏始末等人文情结,也是花瑶青年对歌相亲的场所。为文化遗产保护理念拓展的一处特有文物。2011年1月公布为湖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古树林四周山脚界。建设控制地带:四向各至保护范围外200米处。……[详细]
62、夫夷江
夫夷江
  夫夷江发源于广西猫儿山,是崀山的母亲河。江水清澈见底,平缓如镜,水面宽约100米,窄处70多米,两岸奇峰异石,岸柳连绵,芳草争妍。主要景点有将军石、无影州、长堤柳岸、崀虎啸天、玉石巷、团鱼石、军舰石、啄木鸟石、婆婆岩、笔架山、万古堤防、莲潭映月等。面积24.93平方公里。浑然天成的将军石屹立于夫夷江东岸低缓平坦的山坡,它是丹霞地貌发育到晚年期的丹霞石柱,净高75米,周长40余米,远观酷似一位身披战袍,仰天长啸、虎虎生威的将军,宛如夫夷江的守护神。栩栩如生的啄木鸟石高达90米,好像一啄木鸟正在啄洞除虫。气势恢宏的军舰石,横亘东西,翘首夷江。泛舟碧水,情歌互答,青山绿树,田畴似锦。飘游在一江碧水之中,蜿蜒于奇峰异石之间;水光山色溶为一体,游人与鱼鸟共乐,清风习习,碧波漾漾,船在江中行,人在画中游……[详细]
63、双清亭
双清亭
  双清亭在今邵阳市双清公园内。因伫立在资水和邵水两条河流交汇处的一块巨大砥柱矶上,两条清流汇于其下,故名“双清亭”(图双清亭)。据《大清一统志》载,亭始建于宋,历经整修,规模没变化。亭旁原有登云阁、揽翠亭、高庙等建筑,今已不存,仅存双清亭立于资、邵二水之滨,辟为公园供人游览。数百年来,双清亭一直被誉为“宝庆十二景”之一。亭为纯木结构,八根木柱内外两圈顶托重檐歇山顶,上覆小青瓦,结构严谨,造型生动。亭内尚存明清石碑各一通。 历代墨客骚人游览于此留下赞美的诗词。明代诗人李青的《游双清亭》:“天天图画在双清,绿水青山泼眼明,风入琳琅摇凤尾,云移松桂偃龙形。望中隐隐窥衡岳,坐里闲闲瞰洞庭,送客如云冠盖集,举杯漫道别离情。”清代学者魏源:“屿扼双流合,江涵一廓烟”;顾璘:“阅尽狂澜色,何须问水神。”辛……[详细]
黄埔军校第二分校曲塘分部旧址-杨氏宗祠
  洞口曲塘杨氏宗祠位于洞口县竹市镇曲塘村,建于1914年。建筑坐西朝东,占地面积3590平方米。前后三进院落组成,主体建筑有大门(戏楼)、中堂、祖先堂、两侧厢房和钟鼓楼等。此祠堂的最大特点是正面并列三座西洋式的牌楼门,表明清末民初这里已受西洋文化的影响。中门四柱冲天,大门上方楷书阴刻“杨氏宗祠”石匾,石匾上部题有“清白第”三字。进入大门后,里面的建筑又全是中式,整个建筑完全是中西合璧。大门后面是戏台,进大门后从戏台下穿过进入庭院,戏台重檐歇山顶。曲塘杨氏宗祠是黄埔军校第二分校曲塘分部旧址。1938年秋,国民党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二分校由武昌迁至湖南武冈,简称“黄埔军校武冈分校”,其曲塘分部就设于此。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吕霞观院子(含六里桥)
  吕霞观院子(含六里桥)地址:邵阳县五峰铺镇时代:清……[详细]
西村坊古建筑群
  西村坊古民居坐落在湖南省新宁县一渡水西村坊村,该建筑群由廪生李昌富在清嘉庆年间创修,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全部竣工。分住宅、宗祠、会馆三大部分,总建筑面积达6218平方米。宗祠和会馆分别毁于1985年和1993年.现存住宅部分,面积为3168平方米.西村坊距今当有300余年历史了。这是一个古老神秘而富有江南文化气息的院落。住宅群坐东北朝西南,主体三纵三横排列,组成九座风格各异,既统一又相对独立的四合合院落.各庭院之间相距为2米,用青一色鹅卵石铺成的梅花图案形的防滑路面作为通道,且与水沟纵横交错,建筑布局十分规整,井然有序。建筑群雄伟古朴,座座飞檐翘角,画卉雕花,每座庭院外为卵石白粉花墙,内为木质结构,各院皆有精工石砌开井,每栋壁板门窗饰以各种花纹图案雕饰,古香古色,令人赏心悦目。此建筑群……[详细]
三渡水节孝坊
  湖南省新宁县的三渡水牌坊 ,又称“李赵钱妻何氏坊”、“三渡水节孝坊”。牌坊坐落在湖南省新宁县一渡水镇三渡水村 ,它处在当时新宁通往东安的主要驿道上。牌坊于大清道光三年(1823年)冬竣工。 三渡水牌坊是楼阁式样的建筑。全部由大块脊石嵌镶而成。高10米 ,宽7米许。自上至下 ,重叠三层 ,从左到右 ,并列三门 ,中门高3米 ,宽2.3米 ,侧门高2.7米 ,宽1.6米。四根0.4米见方、7米高的石正柱 ,挺立在四个巨大的石磉上 ,支撑着整个碑楼 ,结构严谨 ,气势端庄。……[详细]
68、仙人井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仙人井
  仙人井: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城北路街道仙人井社区。一名云泉,相传何仙姑曾饮此水,又名何氏仙井。井台依地势分为两层,上层石壁上有碑,阴刻“古仙人井”四字。泉水自石壁孔涌出,落入池中。2004年修复。……[详细]
  邵阳节孝贞烈总坊: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坐落城北路街道西外街社区。建于清同治八年(1869年),单列式条石框架结构,四柱三弄,宽约8米,高约10米,面东背西。正面和背 面均有做工精细的浮雕图案、铭文,刻记节妇姓氏240余名、 “邵阳节孝贞烈总坊”八字。整座建筑结构坚牢,保存完好。……[详细]
70、育婴堂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育婴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红旗路街道南正街社区,为意大利天主教收容中国孤儿于1932年建造,中欧式建筑,坐东面西,二层大青砖墙小青瓦房,中间为走廊,两房对开,共22间,建筑面积670平方米。造型新奇大方,泥塑工艺精细,花鸟图案逼真,保存比较完好。……[详细]
  松坡图书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红旗路街道红旗路社区。1943年为纪念民主革命家蔡锷而集资兴建。主要建筑有藏书阅览楼、学术讲演厅、蔡公祠和益园9、10号等房舍,占地1.2万平方米。现尚存藏书阅览楼,建筑面积2009平方米。1990年新建的松坡图书馆为四合院,建筑面积3740平方米,藏书35万册,其中古籍线装书3.8万册。……[详细]
城步白云湖
  包括白云溶洞群和白云湖,位于县城东南,距城区中心1.5—3.5公里。白云湖突起于百米高坝之上,湖面9.5平方公里,平均水深80余米,总蓄水量3.6亿平方米,水源来自高山峡谷,水质清纯,无污染,五座花岛点缀湖中,形成五彩缤纷的自然景观,无数的峡谷水巷绵延18公里,环湖为原始次森林带,古藤虬蔓,林木苍劲,乘舟穿行,碧波倒影,水天一色,鱼跃鹰翔,渔歌互答,似置身千回百转的画廊之中,其乐无穷。……[详细]
玉女溪瀑布
  玉女溪因其发源于海拔高达1600多米的金童山,水质清纯,神韵内敛,婉约迷人,取“金童玉女”之意而得名。玉女溪景区南北长997米,东面宽640米,总面积达1000亩,是我们两江峡谷风景区内品位最高的自然生态旅游区。植被繁茂,物种众多,据专家考证,共有各类植物380多种、动物100余种生长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空气负氧离子高达12.8万/cm3,被称为天然氧吧。溯溪而上,可见潭池密布,怪石静伏,悬崖高耸,山花争艳,古树虬枝,藤蔓缠绕,青苔-,竹影摇曳,好一番原始幽野的秀美风光。走蜿蜒小径,鸟鸣入耳,花香沁脾,可涤心之污浊,消情之烦恼,荡开阔胸襟,怡和善良性。看见那玉女跌水了么,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有一群长发玉女相约来到这里沐浴洗发,因为兴起,姑娘们相互泼水嬉闹,甩发激水,使得潭中的水一浪高过一浪向外……[详细]
城步白云洞
  白云洞位于县城东郊1公里处,是一块秀慧其中的神奇洞府,素有“洞府奇观”之称。它与邻近的碧云洞、红雪洞相通,洞中有洞,石上生石,清泉曲潭,构成博大幽深的溶洞群。白云洞之奇,天工造化,绝妙无双。石奇,洞中怪石罗列,奇岩相叠,一石多色,五彩缤纷;石笋、石凳、石人点缀其间,或横或竖,光怪陆离。雾奇,洞口和洞中常有白雾升起,状如樵夫炊烟,热气氤氲,人处其间,恍如仙境。路奇,洞中道路弯曲,左环右绕,变幻莫测,不知身在何处。事奇,洞中有一石池,一石牛半卧于水中,石牛后有一石头似刘海赶牛状,两侧有石似狐仙化作美女,与刘海嬉戏,惟妙惟肖。当今,人们又在洞内发现了新的四奇,即奇田、奇树、奇鱼、奇字,造型天工,意境无穷。……[详细]
城步中山堂
  中山堂,城步县伪政府时期创办的乡村师范学校旧址。修建于民国31年(1942年),距今已有69年历史。两层砖木结构,外墙青砖砌筑而成,里面为木结构,底层原为讲台及授课、训话场所,中空采光,二楼两侧均为教师教学、办公、宿舍用房,四围连通走廊。中山堂正面嵌巨幅石刻“中山堂”和“文化之源”,为时任县长王强毅所题。……[详细]
杨氏官厅(杨氏宗祠)
  杨氏官厅杨氏官厅(杨氏宗祠)(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儒林镇大竹坪村,明末崇祯五年(1632年)开始修建,其名始于明隆武二年(1646年)。钦命太僕寺少卿、湖南巡按监军监察御史杨乔然由京奉旨还乡祭奠竹枝坡、邓公冲、婆子冲先茔,偕七户子孙修建次祠堂,而奏请以题名。直到清末宣统元年(1909年)先后分三次才建成。官厅为宫殿式建筑,古朴庄严。内立“杨氏世勋”石碑,载有杨乔然奉旨还乡祭奠竹枝坡的始末。一直为当地杨姓后裔祭祀之地。……[详细]
蓝玉故里
  蓝玉故里位于县城西南11公里处的丹口镇太平村,小地名为“棕树园”,其东面是凤凰山和皮冲界,南为本村松树林,西南有丹口区公所及下团村,城绥公路自北而西绕故里而过,扶城河由西南向东绕故里穿过太平桥入沉江渡。蓝玉故里座北朝南,一正两横,前厅正中为戏台,左右两边为厢房,有侧门可出入,左厢房安置有“黔国先茔”等石碑,整个建筑面积667平方米,故里东西有横跨扶城水的太平桥。据道光《宝庆府志》载:“蓝玉,佐明太祖有大功,洪武二十一年(1388)封凉国公,二十六年二月乙酉诬以谋反,灭其族,玉之侍妾有身,西平侯沫春以与凉国同手,不忍其绝世,匿侍妾于府中,遗腹生子昌建。蓝氏之居扶城者,皆俱祸改姓秦氏。及成化初(成化五年1469)昌建之子孙俱已成立,黔武僖公知禁网已解,且念先王之坟墓之扫也,及使昌建率其眷属归原籍……[详细]
高山红哨
  “高山红哨”系南山防空哨所的誉称,座落于牧场西山山顶,海拔1860米,为当时中南五省所建的海拔最高的哨所。环顾四周,“八十里南山”尽收眼底。哨所设施完备,结构坚固,由营房、碉堡、地道、战壕、篮球场等5个部分组成,总面积3456平方米。现为邵阳市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清乾隆十年,宝庆二府曾在此修建鸣炮台,以报平安。1934年冬,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第六军团也先后经过此地,并挖筑战壕阻击敌军。解放初期,境内一小撮国民党顽固分子企图将南山作为-基地,并妄想得到台湾当局的空运救济。为防止海外-势力的空投空降,1963年6月,广州军区正式在此建立哨所,全称为“中南某部国防防空所”。因哨所战士忠于职守,防止了一次又一次台湾特务空投与空降事件的发生,1969年10月1日哨所代表周宜珍赴北京参……[详细]
城步石刻“隐字联”旧址
  “隐字联”,亦称缺字联,藏字联,即人们在作对联时,故意空出某个字,让别人填补,使之在填补的过程中领会联语的“联眼”,是幽默和机智在对联艺术中的体现。城步石刻“隐字联”旧址位于湖南省城步县儒林镇南1公里处的岩底菜园冲,城步石刻“隐字联”已传世百余年了,但无人知其奥秘,这副对联为湖南城步人清太学生肖子秀(1806—1887)所作,他在家门口立了一个大门楼(当地人称“槽门”),门楼两边用大青石刻刻了一副对联,左边是“宅近青山□□”,右边是“门垂碧柳□□”,横批并不刻字,是一幅“双凤朝阳”的石刻图案,一个光芒四射的太阳的两边各有一只凤凰。令人惊奇的是作者在左右联下边各空了两个字,一百多年来,还没有人填上这空缺的四字。城步石刻“隐字联”在《中国楹联报》发表后,一石激起千重浪,在全国楹联界引起了很大的反……[详细]
城步南门城楼
  南门城楼位于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儒林镇南门街。它始建于原诸葛城旧址上,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由县官范山监修。城围五里三分,高1丈八尺,阔八尺,上覆楼二百二十间。明嘉靖二十二年重修。隆庆二年改名为“临江门”,清顺治十六年改临江门为临江楼,后倒塌。在嘉庆、道光年间曾两次进行全面维修,名国八年由知县吕佐文主持维修,并改名为“利济门”,嵌石碑于城楼拱门之上。南门城楼为双层建筑,系石构件和木构件组成,拔地而起,气势雄伟。基地成“凹”子形,总面积733.3平方米,建筑面积505.3平方米。底层是拱形城门,全为石构件,用大条石砌成,独成体格。城门高4.8米,宽4.8米。拱门上方嵌一块长1.68米、宽0.7米的石碑,上镌刻“利济门”三个20公分见方的大字。城门口向下砌有长4.3米、宽5.1米的石坎踏步1……[详细]

缂侇噮妫稢P濠㈣鎷�13001937闁告瑱鎷� 缂侇喓鍊曢崣鏇犵磾閹存繄鏆斿璁规嫹 44010602000422闁告瑱鎷�

闁稿繐鍘栫花顒勫箣閹存粍绮� 闁艰鲸姊婚柈鎾棘閻熸壆纭€ 闁稿繐绉烽惌妤佺珶閻楀牊顫� 缂傚啯鍨归悵顖炲触閸粎绋� 闁瑰瓨鍨奸々锔界瑹濞戞锟�
闁艰鲸姊婚柈鎾箣閹存粍绮﹂柨娑虫嫹 QQ闁挎冻鎷�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