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地村天主堂遗址,位于广东省江门市台山市川岛镇上川岛大洲村委会新地村,修建年代为1897年,损毁年代为1941—1942年期间。教堂遗址坐东向西,面朝大海,平面近长方形,长62.2米,宽42.8米,现存有山门、围墙、教堂墙基、柱础、水井及教堂附属建筑一座。拱形的山门和围墙基本保存原貌,在山门外以条石筑八级阶梯,围墙底部……[详细] |
陈垣故居位于新会县棠下镇石头村坑塘。建于清代。坐东南向西北,前有晒地,后有山岗。是一座砖木结构平房,一厅四房,有天井和伙房、杂物房。建筑面积124平方米。陈垣(1880━1971年),字授庵,著名史学家、教育家。十四岁中秀才。后入博济医学院学习,曾与友人创办光华医学校、《时事画报》、《震旦日报》。1912年当选为众议……[详细] |
冯如故居位于恩平市牛江镇杏圃村。建于清代,为青砖砌筑的平房,一房一廊半厅(另一半为别人居住),屋宽5.5米、进深9.5米,建筑面积52平方米,硬山式,瓦木顶盖。现保存完好。冯如(1883━1912年),恩平县人,我国第一位飞机设计师、制造家和飞行家。在此诞生,1894年随家人到美国三藩市谋生。1907年9月,在华侨集……[详细] |
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司令部旧址位于鹤山市宅梧镇靖村余氏大宗祠。硬山顶建筑。现仅存后楼。经中共中央军委批准,中区纵队的西进部队与粤中地区人民武装合编而成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1945年1月20日在宅梧宣布成立。司令员梁鸿钧、政治委员罗范群、副司令员兼参谋长谢立全、政治部主任刘田夫。初建时下辖三个团,后发展为六个团1400多人……[详细] |
辛亥革命起义领导机关旧址 位于恩平市恩城镇南埠街(今中山西路23号),原名为温利益号店铺。坐南向北,为砖木结构的两层建筑,宽3.8米、深14.5米,面积55.1米。 1911年中国同盟会交际股干事温德尧利用温利益号,以修理机械为掩护,开展秘密革命活动。同年8月,被孙中山委任为四邑(台山、开平、恩平、新会四县)“广东明字……[详细] |
亩水库濠冲渡槽位于江门市新会区双水镇沙路村稻田上,1975年兴建,1977年6月建成使用,将附近万亩水库的水源引送到沙路村用于农田灌溉。渡槽南北走向架于稻田上,始点位于沙路崔嘉亨村,终点位于沙路濠北村。渡槽以钢筋混凝土构筑,长949米,宽2.1米,距地面4-5米,拱式结构,131个桥墩,跨宽6.3米,槽深0.86米,两……[详细] |
俗称石楼,位于江门市台山市水步镇新塘村委会新塘村。建于民国时期,坐东北向西南平面呈长方形,占地面积41.6平方米,高21米,其中主楼6层,瞭望亭2层。主楼由条石砌筑而成,设有窄小的铁门窗,铁门已丢失,每个窗口均设有窗檐,第6层的外墙设有长方形枪眼。顶部四周是条石城跺,正面阳刻“共和碉楼”四个字。碉楼顶部的瞭望亭是混凝土……[详细] |
紫花岗摩崖石刻位于台山市广海镇紫花岗。“海永无波”四字刻于高8米、阔9米的花岗岩石斜面,字高3米、宽2.2米,直书两行,双钩楷书,字迹清晰,笔力雄浑。是明代钦差总督张通于明天顺三年(1459年)在广海大胜倭寇后书,巡视海道副使徐海于明成化三年(1467年)刻此记功。此外,在“海永无波”石刻前面南侧约50米处大石上刻有“……[详细] |
巫公岩摩崖石刻位于台山市海宴镇通亨村西面的巫公岩(又称西岩)。巫公岩由三块巨石相倚而成。洞高5米、宽6米、深3米。岩洞上盖刻“巫公岩”三字,每字径0.15米,字的四周刻有方框,字横书在方框内。洞右侧一块横卧巨石上刻有《西岩行》(共308字)和《西岩诗》(共56字)两首诗,字迹清楚。《西岩行》、《西岩诗》为岫云书镌。在巫……[详细] |
石花山摩崖石刻位于台山市台城东北郊的石花山。计有15题,有史料记载的3题。以“石花山”三字为最早,每字0.75×0.75米,楷书阴刻,是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兵备王大用镇压农民起义后游此而刻。最晚的是“仙人椅”三字,刻于民国。其中以清道光三年(1823年)新宁知县谢崇俊书刻的“含辉四照”最著名,每字0.76×0.7……[详细] |
叱石山摩崖石刻位于新会市叱石山叱石寺内。有“一洗红尘”、“崖山并峙”、“山高水长”、“六根涤净”等等刻字,著名的“一洗红尘”是清咸丰年间新会双水人郑绩避兵乱时刻的,字大0.7米×0.7米,疏朗苍劲。“崖山并峙”是明末遗臣黄公辅匿于寺内扶持北燕太子反清时书写的,字大0.5米×0.5米。1995年新会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详细] |
恩平大田峒摩崖平瑶记位于恩平市大田镇石山。石刻刻面呈正方形,高1.6米、宽1.55米,总面积为2.56平方米。周界刻有云纹。刻文记载元代大田峒峒民与瑶民“相聚为盗”,官兵不能平。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通判吴元良率壮士数千人直入大田峒,采取软硬兼施的策略,平定“乱民”。该石刻刻于元至正十三年,恩平儒学学正郑文遑撰文……[详细] |
陈宜禧故居是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台山市斗山镇美塘村,是陈宜禧晚年居住和去世的地方。故居建于1922年,由六座中西合璧居所和一间图书馆组成。陈宜禧(1844——1930年),爱国华侨,主持修筑了中国最长的侨办铁路——新宁铁路,是五邑华侨“实业救国”的杰出代表。……[详细] |
新会 白玉塔 位于新会市会城镇圭峰山,通身为白云石造,建于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石塔东南向,为六角七级仿楼阁式,高6.1米,基围周长4.6米,基座用须弥座式,上施仰莲,下置覆莲,六面分雕双龙戏珠、双凤朝阳、熊罴弄火、狮子滚球、麒麟和白象等图案,刻工精细。塔身逐层递减,空心。每面均设海棠瓣形券门,层层出檐,每层檐……[详细] |
新会 石戏台 位于新会市会城城东路关帝庙前。始建于明万历丁酉年(1597年),清中叶重修。戏台分前后台,前台演出,后台化装室,用花岗岩柱,一斗三升斗栱,七架梁,歇山顶,通高7.5米、面宽15米、进深11米。台基仿须弥座,高1米,边角饰竹节纹。两旁设台阶上落。1995年新会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节孝流芳牌坊位于鹤山市雅瑶镇大桥坊村。清嘉庆十一年(1806年)为旌表宋明俦妻胡氏节孝而建。为四柱三间三楼石牌坊,通面阔6.40米。明间宽3.20米、高约6米,脊饰双鳌戏珠;明间正面阴刻隶书“圣旨”二字,背面刻“恩荣”二字,左右正、背面皆刻“天官抱笏”石像。枋额正、背面横刻楷书“节孝流芳”4字。次间面阔1.60米,……[详细] |
陈白沙祠系为纪念明代理学家陈献章(白沙先生)诏建于万历二年(1574),建成于万历十二年(1584)。该祠为四合院式布局,共四进,依次为春阳堂、贞节堂、崇正堂、碧玉楼,每进之间有庑廊相连接,山墙搁檩,青砖土瓦,绿硫璃剪边。梁架结构严谨,造工精细,各朝代均有修葺。贞节牌楼位于江门市郊区白沙村仁贤里白沙祠正前方的木石牌楼。……[详细] |
立轩宋公祠位于广东省江门市鹤山市雅瑶镇昆东赤龙村。坐西南向东北。建于清代道光年间,原有三路建筑布局,现存中路,依次为头门、中堂、后堂三进,总面阔12.2米,总进深44米。硬山顶,青砖墙,花岗岩勒脚。各个建筑物的梁架、斗栱、驼峰、雀替、封檐板、屏门、柱础、栏板等,分别运用木雕、砖雕、石雕和鎏金等民间工艺手法,以传说神话、……[详细] |
位于江门市鹤山市雅瑶镇隔朗村,是祭祀开村四世祖德明公的祠堂。为保存较好的明代建筑,光绪丙戌(1886)年重修,坐东北向西南。广三路深二进,总面阔21.1米,总进深22.9米,祠前还有一个古戏台。头进面阔三间,进深两间七架。后堂面阔三间,进深四间十一架。天井两侧有卷廊。三路之间以青云巷分隔。硬山顶、龙船脊,墙壁采用“金包……[详细] |
植亭陆公祠位于广东省江门市鹤山市雅瑶镇隔朗村。建于清道光十九年(1839)。坐东北向西南,总面宽25.2米,进深47.7米,面积1200平方米。中轴为两进院落加后楼式布局,两边有青云巷和厢房。硬山顶,博古脊,人字形风火山墙,青砖墙花岗岩勒脚。施以石雕、砖雕、木雕、灰雕等装饰。门前地堂宽广。斗门面阔三间,进深三间九架。前……[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