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茂名市旅游

茂名市旅游景点介绍

  石根山风景区位于广东省信宜市朱砂镇石根村与广西省岑溪市水汶镇交界处,属粤西云开山脉云山峰。白垩纪末、第三纪初,地壳因为受到强有力的挤压,褶皱隆起,成为绵亘的山脉,石根山花岗岩质的火成岩变质而形成片麻岩石质,由于构造变形分解和风化改造而成,是“云开古陆”核部地质层。石根山海拔998米。山似塔状,远望犹如一座生动的笑佛面像。207国道、洛湛铁路从附近经过,拟在建的包茂高速公路从景区东北方向经过,交通便利。石根山造形奇特,拔地而起,直插云霄,一峰独秀。若玉笋,若箭炮,气势磅礴,雄伟壮丽!傲立峰巅,极目骋怀,八桂风云萦脑海,百粤景物入眼帘。山上悬崖峭壁,奇石遍布,平湖如镜,绿树掩映,藤蔓萝天极苍秀,云天耸峙,铁骨峥嵘,气势恢宏。刀壁千寻,如削如刨夸鬼斧;剑嶂万仞,若雕若刻叹天工。奇石横空鹰不泊;巉岩……[详细]
古丁梯田
  高州市古丁镇,地处山区,山岭较多且较高,而平坦低洼之地较少。为了生存,从几百年前开始,这里的人便上山垦荒,劈出一块块梯田。经过一代代的不懈努力,形成今天古丁境内众多的梯田,如新龙梯田、拔河梯田、黄沙梯田等等。新龙梯田一座高山之上,自山腰以下全是一级一级的梯田,梯田之中,生长着金黄的禾稻,远远望去,宛如一条条金丝带缠绕在山腰,如诗如画。而山下则是一片较为平缓的田地,成熟的稻子金黄一片,与自上而下一片金黄的梯田连成一体,蔚为壮观。拔河梯田在一条景色迷人的河流两岸,山岭连绵,梯田处处,金黄色的稻子,一层又一层,与高处的绿树、低处的碧水浑然一体,美轮美奂,见者无不绝叹。黄沙梯田地处牛塘岭,这里三面环山,山高岭陡,山下平地极少,即使有,也都用于建房子了。惟有山上梯田星罗棋布,一级级、一块块,每块宽不过……[详细]
43、浮山岭
浮山岭
  “浮山钟灵毓秀”是南粤百景之一,是茂名著名的生态旅游和农业观光旅游景区。浮山岭,是高州与电白分界山,北边高州市根子镇,南边电白区霞洞镇,有五个主峰,最高为最南边的主峰海拔高度为966米,在电白区霞洞镇境内,是茂名市郊相对高度最高、最陡的山。浮山岭山清水秀,树木郁葱,泉溪清澈,云雾缭绕,置于其间,恍若仙境。山脉盘亘24平方公里,位于高州市与电白区交界处;往西南方向与茂名市市区(油城六路市政府门口)水平直线相距约21.5公里。浮山岭还保留着纪念岭南道教的先驱潘茂名济世救民、得道成仙的--地超世寺,更有南国巾帼英雄冼英冼太夫人的冼太营地、冼太庙(冼太三大故庙之一)位于山腰之中。浮山岭下的四周是高州市的根子镇、分界镇和电白区的黄岭镇、霞洞镇、林头镇,这方圆近百平方公里丘陵就是全国著名的荔枝、龙眼基地……[详细]
高凉古城
  高凉古城始建于汉武帝元鼎六年,曾是州、府、县治的所在地,是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冼夫人和冯宝公的故乡和执政地。古城现存古迹众多。四个城门遗迹清楚,四条护城河分绕东西南北。古城内有始建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冼太庙”,有冯宝公祠、“古窑群”、“莲花古井”等多处历史文化景观和颇具观赏价值的“内外四景”。南朝箫梁时期(公元503—557)置电白郡,建郡城于此。隋废郡为县,此城即为电白县城。唐大历十一年(公元776),高凉郡治所从良德迁至电白,亦即是迁至此城,至明代一直不变。明成化四年(公元1468年),电白县治所迁神电卫(今电白县电城镇),高州府治所亦迁茂名(今高州城),此后这座城池属茂名县,称电白堡,百姓则叫它为“旧城”。从梁朝至明代,旧城作为州、郡、县治所近一千年。旧城是冼夫人主要从政和生活的地……[详细]
石硖梯田
  石硖梯田位于信宜合水、钱排两镇交界的大水岭,海拔1045米,前夷后竣。此岭常降大雨,山水相依,得天独厚。梯田总面积350多亩,有万块之多,如练似带,从山脚盘至山顶,绵延起伏。此岭常降大雨,山水相依,得天独厚。梯田总面积350多亩,有万块之多,如练似带,从山脚盘至山顶,绵延起伏。春天,农民们牵着牛,犁田砌埂,点缀在如镜般的梯田水面,勾画出一幅生机盎然的农耕景象。秋天,遍地金黄,飘带般的稻浪,仰首直拍天际,俯视大海扬波,美不胜收。这里梯田如练似带,从山脚盘绕至山顶,小山如螺,大山似塔,彼此绵延起伏,一气呵成。大水岭石硖梯田,一年四季的景色各异,魅力不同。春天,万物复苏,梯田开始灌水,农民们犁田、砌埂、削壁、灌田或牛拉,或人牵,点缀在如镜般的梯田水面,勾画出一幅生机盎然的田园风光。云雾弥漫于梯田之……[详细]
46、贡园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贡园
  在被称为“荔乡”的广东省高州市根子镇,现存有一个果园,园里生长的荔枝树虽然树龄都已在500年以上,但棵棵枝繁叶茂,年年硕果累累。这就是中外闻名的“贡园”!据史载,唐朝宦官高力士当年贡奉给杨贵妃品尝的荔枝就摘于此果园,并后续进贡给皇帝,所以人们称此果园为“贡园”。当年大诗人杜牧有绝句:“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从该诗中可以看出,杨贵妃是非常喜欢“贡园”荔枝的。据说高州市大多数的荔枝树都是“贡园”荔枝树的后代。因此“贡园”也被人们尊称为“荔枝博物馆”。而“贡园”所在的根子镇,由于荔枝的品种和产量在全国最多,也被业内的人们称为“中国荔枝第一镇”。由于名气大,内涵多,“贡园”早已经是广东省的一个著名旅游景点,每年都接待大批的国内外游客。2000年时,国家主席……[详细]
水东湾海洋公园
  茂名水东湾海洋公园位于电白水东湾南海半岛北侧坡园石坝地段,于2018年免费开放,有着碧海蓝天、红树白鹭自然景观,主要分为池塘湿地游览区、红树林观赏区等,周末带上小孩边散步边欣赏红树林海景,还可以学到很多海洋生态保护的知识呢。公园建设以一个环形的滨海栈道为游览主线,栈道时而穿梭在水网密布的红树林里,时而沿着视野开阔的海边,并在其间布置休憩节点、科普教育节点、景观桥、廊架和瞭望塔等景观和观景设施。一条长约1500米的木栈道蜿蜒在红树林中央,漫步其中,怡然自得。主入口广场作为整个场地的标识性场地,以红树造型为基础,营造了一个形态优美、标志性很强的创意性入口景观,将给前来休闲、旅游、观光的游人记忆深刻的体验。……[详细]
茂名露天矿博物馆
  茂名露天矿承载着悠久的矿业文化历史,在茂名、广东乃至全国矿业发展史上留存着深刻的历史记忆。茂名市委、茂名市政府大力推动露天矿博物馆建设,着力打造内涵丰富的广东首家矿产遗址博物馆。露天矿博物馆建筑总面积达9000多平方米。该项目于2015年12月开工建设,主体竣工后交由市文广新局布展。落成后的博物馆将成为一个集展览、科普、藏品收集等诸多功能于一体、传承茂名矿业文化和油城精神的综合型博物馆,是广东首家矿产遗址博物馆。除展览外,博物馆还有观光、休闲等多功能。据介绍,在功能分区上,包括历史文化展览、工业文物摆设、石化产业科普和放映室等,通过工业遗迹陈列和参与体验等方式,全方位展现从1958年至2019年露天矿建设发展历程、历史意义和文化积淀。2019年3月26日,经过多年的建设和紧张的筹备露天矿博物……[详细]
茂名露天矿生态公园
  茂名露天矿生态公园原为茂名露天矿采矿场,位于茂名市区西北角,距离市区红旗北路直线距离约800米,规划面积约10.07平方公里,北排森林公园规划面积约6.93平方公里,选址分别位于茂名石化公司废弃的露天矿采矿场和北排土场,项目总投资约11.52亿元。其建设将有利于修复优化原露天矿采矿区的生态环境,深度挖掘弘扬茂名石油文化的历史与内涵。茂名市露天矿坑是历史遗留的产物。1958年8月,我国南方最大的露天矿山在茂名破土动工。茂名油页岩开采,犹如给大地动“剖腹产”手术:沿着矿脉中储量最丰富的部位剖开一条缝,把表土剥离,露出原矿,直接在矿脉上掘取矿石运出。上万名石油技术人员、技术工人和民工组成的建设大军齐聚茂名油页岩蕴藏区,用锄头、畚箕加扁担,上演了一出现代版的“愚公移山”:在茂名露天矿雷打岭上建起一座……[详细]
化州南山寺
  化州南山寺座落在钟灵毓秀的丽岗镇丽山岭,是一座融中国传统文化精华,集法事、讲经、修行、教育、养生、自然景观于一体的大型寺院。其宗旨是为冥阳两界共同离苦得乐,为世界和平、社会和谐和消灾免难而念佛报恩。南山寺大小法事一切免费,捐助随缘,面向十方开放,出家人在家人一起共修,因而寺内灵气充盈、香火鼎盛,是信众向往的离苦得乐净土念佛道场。月都有来自全国各地及海外的万余善众在这里见证生命奇迹,被誉为中国救苦救难第一道场。南山寺曾因北宋名臣范祖禹、明代高僧憨山禅师及清代两广总督戴耀等而远近闻名。始建于盛唐时期,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明朝神宗皇帝赐高僧憨山大师金帑3000修葺寺院,又赐“海印”佛匾,光其门楣。两广总督戴耀也曾赠题“曹溪演法六祖之道”,南山寺因此声名远播。近代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南山寺人迹……[详细]
广南医院旧址
  广南医院旧址位于高州市分界镇正街194号。2008年11月8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出《关于公布第五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通知》,广南医院旧址被列入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高州中山纪念堂
  高州市中山纪念堂位于广东省高州市中山路,市委大院内。1934年,为纪念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而建。中山纪念堂采用中西结合的建筑风格,将中国民族传统与西式造型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独具风格的纪念建筑物。该建筑是广东省内保存不多的纪念堂建筑,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中山纪念堂为楼房式钢筋混凝土建筑,分前、中、后三部分组成。前楼分三层,中楼和后楼为两层。总进深39米,总横面长18.6米,主楼占地面积725.4平方米。法国工程师设计。纪念堂顶部为硬山顶式,用三角钢架结构组合支架承托瓦脊,瓦脊四周有裙墙遮挡,窥看不到脊面。中山纪念堂采用中西结合的建筑风格,将中国民族传统与西式造型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独具风格的纪念建筑物。该建筑是广东省内保存不多的纪念堂建筑,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2008年11月……[详细]
新坡许氏宗祠
  茂名市新坡许氏宗祠位于市区新坡路西端的新坡村,许氏祠历史悠久,是茂名地区现存最早的大型祠堂之一。始建于清代嘉庆初年(1796),经历多次重修,主体结构未变。许氏祠历史悠久,是茂名地区现存最早的大型祠堂之一。始建于清代嘉庆初年(1796),经历多次重修,主体结构未变。从整体的形制到细节的装饰上都饱含明、清时期岭南地区的古典建筑风格,具有很高的建筑价值、美学内涵、人文价值。三进三间开,建筑面积635.5平方米,面宽14.6米。二进中亭前后左右各一天井,共四口,喻意着许氏宗族财源广进,官运享通,四水归堂。整个建筑根据中国古代建筑形式美的原则,按平面方形的布局、严谨对称、虚实相间。祠宏伟轩宇,各种装饰,点缀其中,尤为引人入胜的是古建筑装点技法广泛采用灰塑、木雕、彩绘等手法。几乎全部堂、院、廊、厅、门……[详细]
登楼村天后宫
  登楼村天后宫位于茂名市电白区树仔镇登楼村委会登楼村,为纪念妈祖(林默娘)而建,始建于宋徽宗年间,清朝末年重建并加建,2004年在保持原貌的基础上修旧如旧。总建筑面积约500平方米,为硬山顶,穿斗式梁架结构,两进四合院落式布局,首进脊顶饰有双龙戏珠及飞檐斗拱及灰塑花鸟鱼虫等吉祥物构建及图案。内墙壁、栋梁均雕有人物、花鸟、鱼虫等图案。前厅壁上镶有林默娘生平功德木匾一块,该木匾为清代遗物,字为阳刻。天后宫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南面临海,风景优美。前面有近4万平方米的广场用地,北面及西北面为学校,东侧为村民住房。实在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历史遗址。这个历史悠久的古迹,在2006年茂名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旧圩汪氏宗祠
  旧圩汪氏宗祠位于茂名市电白区观珠镇旧圩街。2012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从主体建筑外墙往四向延伸,东北面从主体建筑外墙延伸0.4米,西南面从主体建筑外墙延伸0.4米,东南面以主体建筑外墙为界,西北面从主体建筑外墙延伸3米。面积:944.3平方米。……[详细]
瑚琳杨氏宗祠群
  瑚琳杨氏宗祠群(含杨氏大宗、遯斋公祠、退斋公祠、立斋公祠、益斋公祠、)位于茂名市化州市杨梅镇那新村委会瑚琳新村。这个宗祠群最早最高的是杨氏大宗,另外几个是杨氏的几个分支各自的祠堂。其中保存最好的是杨氏大宗和立斋公祠。但是,都在头门遭到贴磁砖破坏原有立面和毁灭原有彩画。虽然头门遭到破坏,可是内部还是保留了不少原有的雕绘的,特别是木雕,这些精美程度在穷困的茂名地区是很少有的了,说明当时杨氏十分富有。关于此地杨氏,有资料称:本系宋龙图阁直学士杨时(龟山公)五子造公房直裔,造公五世孙大经、大纶裔散居于广东电白、吴川、茂名、高州、廉江、遂溪、雷州等地。又五世孙弼养,号松庵,于元末明初由南雄(珠玑巷)迁东莞太塘里(大塘里),遂为东莞一世祖,衍四代其玄孙体震,字复中,号云水与弟体乾,字美中,号霞侣,于明嘉……[详细]
椰子陈氏宗祠
  陈氏宗祠位于茂名市袂花镇大路村委会椰子村,始建于明代天顺四年(1460年),即公元一千四百六十年,属古代宫廷式建筑,砖木石结构,高雅大方,富丽堂皇,曾于清代嘉庆九年及民国甲申年(1944年)两次重修,从民国至一九九四年均作学校使用,该宗祠虽历沧桑五百四十多年,但仍保明代宫廷建筑风貌,其精美的雕塑艺术,精巧的石柱架梁,奇怪的地下排水,仅存的石碑铭记,革命的历史功绩,都极具历史文物价值。陈氏宗祠始建时面积较小,重修时在原基础上扩大,现存面积1200平方米,座东向西,呈长方形,为一座三进结构,上中下三厅均有木屏风相间,平时各自为体。上厅陈列先贤和祖宗牌位。中厅为挂匾亭,赦赐的“奉天诰命”匾及多块举人匾曾挂列其间,可惜多遭文革浩劫,现仅剩下“奉天诰命”一匾,下厅为接客读书用。逢祭祀时,屏门大开,上中……[详细]
58、海珊堂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海珊堂
  海珊堂坐落在广东石油化工学院高州师范学院(前身是广东高州师范学校)校园内。梁海珊的儿子、抗日名将梁华盛为纪念父亲为辛亥革命所做的贡献,于中华民国三十四年在高州筹建海珊中学和纪念会堂海珊堂,振兴地方教育,为国储才。梁华盛创建的“海珊中学”,解放后并入茂名县一中,海珊中学原址,由茂名县师范学校和广东省立高州女子师范学校合并而成的广东省立高州师范学校使用。海珊中学原有校舍,后被高师接收,其中的教室宿舍早已更新,唯有“海珊堂”长久保留。该堂曾作几次维修,1971年和1989年又先后两次拨款进行大修。2010年高师建校八十周年之际,应众多高师校友的要求,高州师范学院重修“海珊堂”。重修后的“海珊堂”,已成为高州师范学院师生-和文艺演出的主要场所。梁海珊(1882-1941),是高州市泗水里道坑村人。清……[详细]
安良堡梁氏大宅
  安良堡梁氏大宅位于广东省高州市曹江镇安良堡村,坐落于帅堂美丽的曹江河畔,距离高州市中心约13公里。梁氏大宅是典型的中西艺术交融,富有时代代表性的民国民居建筑,时以其规模宏大和财富充盈被公认为高州六属-村堡之首。安良堡建于清朝咸丰年间,是当时村民为防卫盗匪侵扰而建的堡垒式建筑。-战争之后,灾害不断,民不聊生,农民揭竿起义。其中,太平天国运动波及大半个中国,乡村匪患盗贼四起,名门、望族、大户纷纷抱团结盟,建堡自卫。据民国年间修撰的《茂名县志》记载,茂名地区村堡遍布,较知名的多达17座,有新垌堡、平山堡、乐聚堡等,其中耗财最多、规模最大和名头最响的就是曹江镇安良堡,占地面积35亩,曾住有30多户共200余人。安良堡倡建者为梁氏十六世、当地乡绅梁纯斋。外墙用青砖砌成,堡周长700米,高3.5米,东南……[详细]
信宜文明门
  信宜文明门位于茂名市信宜市镇隆镇八坊村。文明门又称为红楼,原是古城南门,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修建城垣,建成东、西、南、北城楼四座,朝嘉庆十八年(1813年),绅士梁贻嘉等呈请移南门于学宫正门,取“青云路上构杰阁,献奇纳秀开文明”之意,故名文明门。后形成习俗,凡官宦履职调任,民间婚嫁喜庆都经此门出入。文明门最初为庙宇式建筑。民国36年(1947年)改建,建筑仿宫殿楼台式,分两层,底层为瓮城,中开拱门,门高4.73米,宽4.4米,深10.55米。城门上还曾设置土炮,于每天正午鸣响报时。现在所见的文明门,建筑体宽24米,深14米,高30多米,装修式样属“遮殿顶”的楼台结构,大屋顶,高台基,鼓磴式的柱础,抬梁式的屋架,屋檐下有莲花托拱头,飞檐翘角衬以红墙绿瓦。雄伟壮观。现存,文明门是信宜古城惟……[详细]

缁棷CP婢讹拷13001937閸欙拷 缁倕鍙曠純鎴濈暔婢讹拷 44010602000422閸欙拷

閸忓厖绨幋鎴滄粦 閼辨梻閮撮弬鐟扮础 閸忓秷鐭楁竟鐗堟 缂冩垹鐝崥鍫滅稊 閹存垼顩︽笟娑毲�
閼辨梻閮撮幋鎴滄粦閿涳拷 QQ閿涳拷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