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胡家大院位于大冶市灵乡镇长坪湖村。始建于明末,清康熙年间及以后历有扩建。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有左右两路,前后五重。均为单檐硬山灰瓦顶,砖木结构,梁架形式多样,设封火山墙。偏房、厢房一般为二层楼,并巡回相同。该建筑群的平面布局与建筑风格显示了胡氏家族的发展历史,是一部地域家族通史。(第五批)……[详细] |
![]() | 水南湾民居位于大冶市大箕铺镇。建成于清代。是一处家族聚落,共有民居建筑九栋。砖、石、木结构。该建筑群规模宏大,结构精巧,装饰极富地方特色,题材广泛,制作精良,妙夺天工,是湖北乡土建筑中的宝贵遗产。(第五批)……[详细] |
![]() | 陆氏宗祠位于黄石市下陆区东方山。始建年代不祥,元、明、清各代均有废兴。现存建筑建于清同治七年(1868)。四合院式布局,面阔28米,进深16米,砖、石、木结构。梁柱及神龛遍雕刻龙凤、人物等图案。祠内存古井一口。该宗祠结构精巧,装饰题材广泛,制作精良,是鄂东南乡土建筑中的重要遗存。(第五批)……[详细] |
![]() | 刘伏包墓群南北朝至宋代墓群,位于阳新县白沙镇汪武颈村,面积约3万平方米,规模巨大、保存完好,对于研究当地的历史文化和民间宗族葬俗等具有重要价值。(第五批)……[详细] |
![]() | 太婆山遗址新石器时代至东周遗址,位于大冶市刘仁八镇云台山村,面积约1.3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1.5米,地面采集有陶片等。该遗址对于研究鄂东南这一时期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第五批)……[详细] |
![]() | 大谷垴遗址新石器时代至商代遗址,位于大冶市大箕铺镇叶家庄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8~1.2米,包含较多炼渣和红烧土块,地面采集有陶片等。该遗址对于研究鄂东南这一时期的历史文化特别是矿冶发展史具有重要价值。(第五批)……[详细] |
![]() | 石清垴遗址新石器时代至西周遗址,位于阳新县白沙镇石清村,面积约1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5米左右,采集有陶片,部分陶片有刻划纹。该遗址对于研究鄂东南这一时期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第五批)……[详细] |
![]() | 观音垴遗址新石器时代至西周遗址,位于阳新县浮屠镇邹家湾村,面积约2.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9米左右,地面采集有石斧、石锛和陶片等。该遗址对于研究鄂东南这一时期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第五批)……[详细] |
![]() | 岳家岭遗址新石器时代至西周遗址,位于阳新县富池镇袁广村,面积约4600平方米,文化层厚1米左右,地面采集有石锛、单孔石铲、三孔石刀和陶片等。该遗址对于研究鄂东南这一时期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第五批)……[详细] |
![]() | 宝下洞遗址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位于阳新县浮屠镇上岩邢村,为水平溶洞,面积约120平方米。洞内堆积厚0.5米左右,采集有人类左下第二臼齿和哺乳动物骨骼化石。该遗址对于研究古人类起源具有重要意义。(第五批)……[详细] |
![]() | 铁壁摩崖石刻位于阳新县兴国镇银山村。刻于自然崖壁上,“铁壁”,字径0.22米,阴刻楷书。《阳新县志》载为苏东坡所书。其侧还留有明嘉靖时期知州杨祜仿刻“铁壁”二字。该石刻字体章法规范,深沉严谨,具有较高书法艺术价值。……[详细] |
![]() | 骆守浩墓位于阳新县龙港镇渡口村。建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面积约90平方米,地面有石块叠砌而成的封土,墓前立高7.16米的石牌坊,封土周围以青石板构成围栏。该墓气势雄伟,保存完好,对于研究当地的历史文化和葬俗等具有重要价值。……[详细] |
![]() | 红八军建军旧址位于大冶市殷祖镇洪口村马氏宗祠。1930年春,彭德怀率领红五军横扫鄂东南各据点的反动武装。同年六月,彭德怀根据中央指示将红五军纵队扩编为红八军,在马氏宗祠举行成立大会。(第四批)……[详细] |
![]() | 鄂皖湘赣指挥部旧址位于大冶市灵乡镇谈桥。1942年5月,为牵制日军进攻浙赣线,鄂豫边区党委遵照华中局指示,创立鄂南抗日根据地,于1942年8月成立了鄂皖湘赣指挥部。(第四批)……[详细] |
![]() | 李蘅石故居及李氏祠堂位于阳新县浮屠镇玉堍村,清代。李蘅石是清光绪年间人,曾任新疆按察使。故居由大门正厅、过堂、祖堂及厢房等构成,建筑面积1360平方米,正门青石雕刻“光禄大夫”四字,屋顶重檐迭嵴,翼角飞举,屋檐下彩绘忠孝故事、神话传说等图案;李氏宗祠,由戏台、看台、正厅、过堂、祖宗殿及厢房等组成,建筑面积1680平方米……[详细] |
![]() | 陈献甲墓,又名献甲花坟,位于浮屠镇西南5公里的献甲村。墓地为蛇形山丘,花坟座落在“蛇”嘴,乡人称之为风水宝地,名曰“王侯(蛇)吐信”。该墓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建筑面积200㎡,由牌坊、前室、祭坛、墓室、墓碑、护栏等部分组成。均以青石为材料,雕有“双凤朝阳”、“犀牛望月”、“鹿鹤同春”、“鱼跃龙门”等等鸟兽虫鱼。工艺精湛,……[详细] |
![]() | 太平天国军半壁山战场遗址及千人冢位于阳新县富池镇半壁山清咸丰四年(1854),1854年,曾国藩率湘军万余人分三路东下,逼九江。为争夺上游屏障天京,太平天国燕王秦日纲率太平军数万人在江北的广济田家镇和江南阳新半壁山之间,设拦江铁索,抗击湘军。11月20日至24日,双方激战于半壁山。太平军作战失利,半壁山失陷。上千名在战……[详细] |
![]() | 泉山画屋位于阳新县龙港镇泉山垅村。建于嘉庆初年。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四合院式三进院落布局,有门厅、前堂、过厅、祖堂及左右偏房。门厅、前堂、过厅、祖堂均面阔五间24.5米,分别进深4.8米、6.26米、5.8米、8.82米。单檐硬山灰瓦顶,抬梁、穿斗混合构架,前后壁均设隔扇。梁、柱、门、窗设有多种图案的木……[详细] |
![]() | 邹村古墓群位于大冶市高河乡上邹村胡炎贵东北500米,战国-汉墓群。面积约75万平方米。现存117座封土堆。较大封土堆底径20米左右,残高2·5-3·5米。一般封土堆底经14-18米,残高1-2·5米。经勘探,大部分为土坑墓,有少量砖室墓,土坑墓内有填白膏泥、卵石的现象。(第三批)……[详细] |
![]() | 五里界古城址位于大冶市大箕铺乡五里界村候文大屋南500米,战国城址。面积约10·3万平方米。城址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382米,东西宽270米。城垣底宽约35米、残高2-3米。城墙夯土中采集有石家河文化陶鼎足及西周时期陶罐、豆残片。城外有护城河遗迹。城内采集有铜鼎、矛及陶鬲、豆、等残片。(第三批)……[详细] |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
联系我们: QQ:2642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