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北省 > 唐山市旅游

唐山市旅游景点介绍

安新庄遗址
  安新庄遗址位于迁安市城东北6公里安新庄和新寨两村之间,滦河东岸的台地上,延绵起伏的沙丘和冲积台地上遍布陶片及残石器等遗物。1976年当地群众在挖沙时,发现器形完整的 遗物近百件。省、市、县文物主管部门进行了调查,随后,省文研所于1978年对遗址进行了调查发掘 ,发掘出居住址和灰坑遗迹,并出土了大量手制陶器和制作精细的石器、骨器。陶器有筒形罐、钵、碗、杯等,并在细泥磨光的器表上精心刻划出之字纹、指甲纹、连环纹、旋涡纹、锥点及附合锥纹等工整多变、熟练匀称的纹饰。陶质有泥质灰陶、夹砂红陶、夹砂灰陶及素面磨光陶等,也有少量的彩陶片。该遗址系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其大体年代相当赵宝沟或不晚于红山文化,既包含中原文化因素,又有北方的文化特点,是原始文化的一种新的地方类型,为探求我国北方文化与中原仰韶文……[详细]
三屯营城址
  三屯营城址位于迁西县三屯营镇,为明代古遗址。三屯营城自天顺二年(1458年)建成,到万历初已经运行了1十多年,南墙坍塌,只留下一片荒芜。于是,戚继光请示上司批准重修三屯营城。万历初年规划,二年之内竣工,城池比原来扩大一倍,把原在城外的兵营全包括进来,城墙加高加厚,设东、南、西三门,东曰宾日门,南曰景忠门,西曰巩京门。按汉唐在北方建受降城的规制,不留北门。城门上建谯楼,城角建角楼,周围建敌台9处,各有箭孔。镇府建在中央,成为城中之城。戚继光一生为官清廉,辞官后家道贫寒,贫病交加,明万历十五年腊月初八(1587年1月5日)病逝于蓬莱城,时年60岁,谥“武毅公”。万历十一年(1583年)南去之后,三屯营人为其在景忠山之巅建立生祠,并有戚继光好友郭造卿题写的《总理戚公景忠山去思碑》。去世后,三屯营人……[详细]
大岭寨明长城灰窑群
  大岭寨明长城灰窑群位于迁西县大岭寨村南房子。为明代古遗址。2001年2月7日公布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保护标志(段连山责任田中心)为基点,向东、西扩30米,南扩110米,北扩60米。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外缘为基线,向东、西扩10米,南、北扩20米。……[详细]
大岭寨明长城砖窑群
  大岭寨明长城砖窑群位于迁西县大岭寨村,为明代古遗址。2001年2月7日公布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窑群中心界桩为基点,向东扩520米,西扩800米,北扩1240米,南扩700米。建设控制地带:以中心界桩为重点,向东扩800米,西扩960米,北扩1400米,南扩880米。……[详细]
贺家山遗址
  贺家山遗址位于迁西县城东30公里处的罗屯镇长岭峰村北,遗址分布于贺家山顶部及北坡,地表为黄砂石土质。这里南望滦河,东侧及北侧有清河及蚂蚁河流过,遗址南北长90米,东西宽70米。1988年,罗屯铁厂挖排水沟时,发现此遗址。经实地堪查,发现许多陶器残片,其中鬲足、口沿及腹部残片居多。从文化层断面上看,此处遗址文化层深0.3米,厚1.2米,文化层中所含遗物以陶鬲残片为主,鬲足为实心,夹砂红褐质,口沿为圆唇直口,腹部饰满绳纹,除此之外,还发现陶罐底部残片两块,及一块陶仿轮形陶器残片,陶质和陶色与鬲相同。遗址年代应属商代中早期。该遗址丰富了唐山地区商文化的研究资料,在考古上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详细]
戚继光镇府碑
  三屯营镇府记碑位于迁西县三屯营镇府旧址碑亭内。戚继光在三屯营镇守16年,防御蒙古诸部的袭击,修补长城,立下丰功伟绩。他于明万历五年(1577年)重修镇府,并建《重修三屯营镇府记》碑,高3.56米,宽1.12米,厚0.26米,碑文为戚本 人所撰,颇具历史价值。……[详细]
景忠山碧霞元君庙
  景忠山碧霞元君庙,位于中国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景忠山顶,始建于明嘉靖二年(1523),历经多次修葺。现属清代宫殿建筑,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128、永旺塔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永旺塔
  河北遵化市马兰峪村有一座古塔,名为——永旺塔.现在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塔高17米,底径3米,整体为八角8层密檐实心结构.永旺塔由塔刹、塔身、塔基3部分组成.塔基分上下两层,下层用方石砌成,上层须弥座由青砖垒砌,束腰32个壶门间柱相隔且均有砖雕.座上为砖雕斗拱出檐,檐上第一层塔身高约6米,在塔身8个转角处各建一座小塔,造型与主塔相似,一半露于外面,一半嵌入塔身,与主塔浑然一体,故又有九塔之称.塔身8面均有假窗,南北两面有砖券假门,门内雕有佛像.北面门上嵌砌石质匾记,刻有永旺塔3字,上款刻写钦差总理练兵事务兼镇守蓟州永平、山海等地方总兵官、少保兼太子太保、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定远戚继光;下款为岁万历十年仲秋吉日立.以上为密檐七层,叠涩出檐,每层的8个角均悬挂风铎.塔刹以宝珠封顶.……[详细]
开滦唐山矿早期工业遗存
  开滦唐山矿早期工业遗存站在270度的环绕大厅里,四周陈列的仿真树木高大茂密,忽然,一道道蓝色闪电破空而下,紧接着,大厅顶部的白色帷幕缓缓落下,幕布上映出滚滚海浪,似乎要将人紧紧包围。成片的树木开始倒塌,在波涛汹涌的水中不断翻滚,逐渐沉埋,这时形成了初级的煤炭——褐煤。地壳开始剧烈运动,褐煤被更深地埋入地下,在隔绝了空气、长期高温高压的环境里,褐煤中的氧气被挤了出来,碳含量逐渐增加,时间流淌过了2亿多年,当初的树木变成了今天黑色的原煤……如果说煤炭是开滦博物馆的基石,那么,琳琅满目的工业遗迹则是它的骄傲。不是只有玉石书画才有文化气息,那些记载了近现代中国艰辛工业化历程的铁路、矿井、机车,同样有历史厚度。对于博物馆,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如何把文化视野放得更宽广一点?2013年5月,开滦唐山矿早期工……[详细]
滦县栗香园
  河北滦县栗香园位于滦县县城东南,北起滦河路,南至团结路,西起滦新街,东至平大路,呈梯形分布,规划用地138亩,2004年开工建设,投资500万元建成。该园是一个以观赏游览为主,结合科学研究、科学生产、科学普及三位一体的公园。设计方案巧妙利用原有的起伏错落的地形地貌,保留原有板栗、核桃、洋槐等乡土树种,合理配置适宜本地区气候条件的各类乔、灌、花、草200余种,形成树茂草丰的复合植物群落,创造恬静自然的景观空间。全园以绿为主,分为松柏园、灌木园、花坞、樱花园、荷花池、翠柳堤、百果园、乔木园、紫薇林、牡丹园等十五个景区,并设有晨练场。位于该园东部草坪上的“夷齐让贤”雕塑,以中国传统艺术—剪纸为表现形式,以伯夷、叔齐让贤的历史典故为题材,反映了滦县人民纯朴诚信、文明礼让的传统美德。 该园不仅为居民提……[详细]
131、滦县文峰塔 AA
滦县文峰塔
  由关内去往东北,位于河北滦县境内的滦河大桥是必经之路。火车驶经滦河,向南望去,只见滦河西岸横亘一列青峰,原名研爵山,简称研山。研山极像一只卧虎,东巅昂首青天,是虎头长啸;中间收束有力,是稳健的虎腰,西部浑圆肥厚,是饱满的虎臀。其状其势,似乎还有一条虎尾舒卷在半天空中,前肢伸向滦河,后肢伏踞大地,所以历来称为“研山虎踞”。辽世宗耶律沅(947—951)时期,于山顶建塔,塔基以绵石砌成,上为青砖结构。塔高20米,分13层,三角形,面南背北。正面有石刻楷书“文峰塔”。左面刻“冲霄汉”,右刻“凌云梯”。塔各节角挂铜铃。文峰塔初建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明朝建都北京后,天下平定,重教兴文,仰慕科举,而滦州一直文化落后,中举者甚少。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知州朱高樗把原因归罪于文峰塔,说“虎头……[详细]
滦县时代广场
  滦县时代广场占地5万平方米,绿地面积3.5万平方米,绿地率为70%,工程总投资1000多万元,2002年完工。整个广场清新亮丽,功能完善。共由三部分组成。东部为-区,开阔而大气威严,设升旗台一座;由东向西依次排列的五根汉白玉柱,并以象征着人民生活越来越好和中华民族功史的与时俱进。形式由简到繁、循序渐进,象征中华文明五千年发展史。中部为下沉式广场,其外圆内方,寓示着滦县县委县政府执政的观念。对内方方正正,规规矩矩,对外“投资到滦县,事事都好办”的良好投资环境;广场中心设有标志性雕塑“滦州魂” 气势恢宏,象征着进入21世纪滦县人民用勤劳致富的双手,托起明天的幸福生活。位于下沉广场两侧的花池,造型如用原木搭制而成,缤纷绚丽的时令花卉为广场增添了一抹亮色。西部为小桥流水与大型音乐喷泉有机结合,极富诗……[详细]
滦河铁桥
  在滦县老站村东北,有一座历经沧桑、锈迹斑斑的老铁桥。它就是由“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设计监修的滦河大铁桥,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座铁路大桥。1881年,开平矿务局雇用英国技师金达筑成了中国第一条自建铁路――唐胥铁路。10年后,北洋大臣李鸿章**礼聘这位英国专家,负责古冶至山海关的铁路工程。滦河大桥作为其中的重要工程,曾相继被英、日、德工程师包工承建,但因滦河水大流急淤沙过厚,均告失败。当时32岁的詹天佑临危受命,在研究了外国工程师用过的各种施工方法,对河床地质条件做了缜密的考察后,他决定重新选址,开中国铁路史上的先河,筑墩施工采用“压气沉箱法”,从而顺利奠定了桥基。滦河大铁桥使用了45年而安然无恙,1939年上游双线铁路桥建成通车后,此桥停用。1951年为适应公路交通需要,拆除铁轨,铺以木板,做公……[详细]
喜峰口长城抗战遗址
  喜峰口长城在宽城满族自治县境内,长约50公里,是明代中原通往北疆和东北边陲的咽喉要道,因历史久远且从未进行过人工修复的长城原貌而闻名。由于位置险要,这一重要关口曾是历史上的兵家必争之地,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曾爆发过喜峰口战役。喜峰口是万里长城重要的军事关隘。八十年前,国民党二十九军在长城喜峰口夜袭日军,取得了自“九一八”事变以来的首次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用大刀砍出了中国军队的威风,并由此诞生了著名抗战歌曲《大刀进行曲》。喜峰口长城抗战开始于1933年3月9日,结束于4月13日。1933年3月,日本侵略军进逼长城,平津危急。宋哲元、张自忠、赵登禹等爱国将领率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在中共地方组织和抗日民众的支援下,与日本侵略军展开生死搏斗,苦战七昼夜,歼敌五千,一战成名。喜峰口防线经历多次……[详细]
开滦煤矿博物馆
  开滦博物馆占地1500平米,建筑面积7400多平米,共六层,高21米。外观造型依照1919年建造的开滦矿务局大楼而建,凝重神圣,气势恢宏。博物馆广场,高耸着由著名美术家侯一民先生创作的“世纪追梦”主碑。漫步在博物馆内600米长的展览线上,每一个展厅都在诉说着开滦厚重的历史文化——“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煤炭工业的兴起和发展走过了怎样的艰辛历程,一座开滦煤矿如何托起了唐山和秦皇岛两座城市,“他们特别能战斗”是开滦精神的写照,开滦工人在早期建党、五矿大罢工、反抗日伪压迫、支援国家建设、抗震救灾等不同历史时期作出了哪些贡献,改革开放后开滦集团又是如何开拓进取,保持百年基业长青……最令人感叹的是,开滦博物馆不像大多数博物馆那样是静止的展示,它“活”着!博物馆旁边就是我国第一座机械开采的矿井——唐山矿,……[详细]
玉田老龙潭
  老龙潭在玉田县黄家山西北2公里处,站山上能够朦胧地望见。老龙潭分一潭、二潭、三潭、四潭而后是一线天,曲径通幽,峰回路转。周围没有开发的翠山、绿岭幽远浩荡,传说覆盖着老龙潭,神秘、久远、传奇。龙潭不老,绿树常青,在方圆数百里小有名气。老龙潭座落在青翠的群山间,交通便捷,汽车可以开到山顶。山民淳朴、厚道、好客,对过往行人热情实在,对问路的解答详细、不厌其烦,令人感动。绿树间隐蔽着山里人家,房在树丛中,人在山水画中,云雾缭绕,人间仙境,偶尔听到鸡鸣犬吠,打破山乡的寂静!老龙潭四面环山,山山相连,茂密的松树,遍地的野花,野兔在林间穿梭,蜜蜂、蝴蝶在花上翩飞,小鸟在枝头跳舞,蝈蝈在荆棘丛中吟唱,溪水潺潺,泉水甘甜。山里空气新鲜,弥漫草香,蓝天白云、绿树、碧草、青山,天高云淡。原生态的山,原生态的路,原……[详细]
玉田般若寺
  般若寺在玉田城北郭家屯阮庄子,开车沿遵宝线,快到阮庄子时,路西侧会有去般若寺的小指示牌。沿着小路走不到1公里就到了。……[详细]
古人种玉处
  “古人种玉处”碑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玉田县城北十华里的麻山顶山。碑通高2.16米、宽0.8米,上为二龙碑头、下为 碑座、碑身阳面正中阴文五个大字“古人种玉处”,为万历廿八年知县徐德昌立,乾隆三年四月县令魏德茂续立。相传这里是春秋时期无终子国阳伯雍种玉的地方,也是“玉田”县名的由来。文革中碑被红卫乒摔成数块。1989年12月,县文物部门从曲阳聘请名师对古碑进行了粘接补对,复原归位工作。使古碑重立山巅,再展当年风姿。文物部门积极落实“四有”工作,古碑得到了有效保护。近年来,县主管部门正积极谋划周边环境开发利用事宜。使之尽快成为人们游览休闲的好处所。……[详细]
唐山开平公园
  开平区是唐山市的中心城区之一,辖6个镇、5个街道,123个行政村,总面积241.4平方公里,人口23.7万。明朝永乐元年得名,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景点位置中国河北省唐山市开平区新开路……[详细]
遵化人民公园
  遵化人民公园主要是供市民游览、休闲、健身和娱乐,同时具有弘扬遵化的历史文化、改善城市小气候和生态环境的功能。整个公园共划分四个功能分区:一是入口景观区,是一个半圆形的广场,可容纳万人休闲-,广场两侧是一组气势磅薄的柱廊,柱廊中心是圆形跌水水池。广场中心是大型喷泉,内嵌万里长城和遵化风光的浮雕,突显文化特色;二是健身游憩区,主要集中在公园北侧,从东往西依次为儿童游戏区、门球场、健康广场,为市民提供市民休闲、健身场所;三是文化展示区,主要有四方城和核心文化广场;四是自然山水区,主要由假山和人工湖以及布置在山水周边的亭台楼阁、小桥、湖心岛和各种植物组成。地址:遵化市西北二环西、电厂路南侧游玩时间:建议2-3小时……[详细]

绮CP澶�13001937鍙� 绮ゅ叕缃戝畨澶� 44010602000422鍙�

鍏充簬鎴戜滑 鑱旂郴鏂瑰紡 鍏嶈矗澹版槑 缃戠珯鍚堜綔 鎴戣渚涚ǹ
鑱旂郴鎴戜滑锛� QQ锛�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