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北省 > 保定市旅游

保定市旅游景点介绍

  汝南碑位于洪善堡乡五坊村东面,立于金承安五年(1200)九月二十八日。碑身高200厘米,宽80厘米,厚18厘米,碑首呈半圆形,碑额有篆刻“汝南齐公聿修之碑”,篆字四周刻有卷云花纹,全碑以带状花纹圈围,碑阳记有齐公义行,碑阴是汝南“本支庆源之图”。齐汝南,蠡县五坊村人,世业为农,为人古朴,矜恤孤穷,深受乡里爱戴,其长子齐……[详细]
  宋洛曙故居位于林堡乡宋庄村内。故居原建砖房两间,1951年倒塌,后修为坯房,1980年坯房又倒塌,经蠡县县委批准,于1981年5月动工修建,改坯为三间前出厦砖房。宋洛曙故居为高蠡暴-动-指挥部,已成为蠡县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每年都有大批群众和中小学生参观,接受爱国主义教育。1986年8月,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并……[详细]
  张村营烈士陵园位于小陈乡张村营村西北50米处,小学校前面。陵园坐北朝南,南北长63米,东西宽53米,总占地面积3339平方米。四周砖墙围绕,陵园门楼中间书写“烈士陵园”四个大字,大门两侧为吕正操将军的题词“冀中‘三五’烈士纪念馆”和“这是冀中人民坚贞不屈英勇抗敌的史话,它将激励着我们世世代代为人类幸福和共产主义而奋斗。……[详细]
  神星“星星石”:位于满城县城西北9.3公里神星村西南,有两座,一在满(城)易(县)公路西侧,一在河中。两石相距约300米,大小相似,又称“姐妹石”。传说是古代陨落的两颗流星,神星村由此得名。当地有很多关于星星石的神话传说。还有些古代文人留下的诗句,“文革-”破“四旧”时将其上半部炸掉,诗句无存。清代纪晓岚曾在《阅微草堂……[详细]
  白云山裂瓣缝:白云山位于满城县城西25公里的支锅石村北,裂瓣缝是在山腰裂开的一条巨缝,属于典型地质构造。清道光十二年(1832)四月十七日,白云山吼声如雷,山峰断裂,巨石翻飞,灰尘冲天,整个山体裂开了一条长500米,宽40米,深50米的巨缝,小裂缝遍布全山。当地民谣云:“四月二十三,突然崩开了山,大缝有几条,小缝有数千……[详细]
  抗战烈士纪念碑:位于满城县城西北15公里寺角村西落凤坡山腰。1941年7月7日,为纪念抗日战争四周年牺牲的烈士而建。碑身为汉白玉石质,八角形,顶端呈圆椎形,底座为青石四方形。高3.15米,正面(东侧)下端为刘光宇撰书的碑文。其他面刻有137位烈士小传和业迹。1948年,碑复制品迁于抱阳山烈士陵园。……[详细]
  李忠良烈士纪念碑亭:位于满城县城西北20公里,西赵庄村西山坡顶端。李忠良烈士为抢救落水儿童,奋不顾身,献出了宝贵生命。1984年4月,中共满城县委、满城县人民政府,满城县人民武装部为李忠良烈士树碑建亭,以示悼念。碑亭为六角六柱攒尖型,砖、木结构,高4.5米,建筑面积30平方米。纪念碑为青石质料,碑阳楷书“李忠良烈士永垂……[详细]
  谢臣烈士纪念碑亭:位于满城县城西北20公里的保涞路北侧,岭西村西的高地上,又称抗洪抢险烈士纪念碑亭。1964年建成。北倚群山,南临界河。碑亭木质结构,瓦顶,护围墙长宽均为23米,占地面积529平方米。谢臣烈士碑立于亭中央,背北面南,青质石料,长方形莲花碑座。碑身高1.71米,宽0.67米,厚0.15米。碑文记载:谢臣等……[详细]
  肖德顺烈士纪念碑亭:位于满城县城西偏北7.5公里的石井村南保涞路北侧。碑为汉白玉质料,抹角长方形。碑额为“万古流芳”,碑高2.18米,宽0.77米,厚0.21米;长方形青石碑座,长1.10米,宽0.62米,厚0.21米。碑亭为四角楼尖型四擎柱,木、瓦、石构筑。碑文主要记载了肖德顺烈士的生平及生前在抗日战争中的英雄事迹。……[详细]
  黄甫俊烈士纪念碑亭:位于满城县城西南5公里抱阳山上。黄甫俊1931年参加红军,转战南北。1945年,曾担任保满支队队长,华北野战军四纵队十二旅三十四团团长,在解放香河战斗中牺牲,年仅31岁。碑亭为六角攒尖式,亭座有台基,高30厘米。纪念碑为青石质料,抹角长方形,碑阳楷书“永垂不朽”。碑阴刻写烈士的英雄事迹。碑高1.60……[详细]
  眺山戏楼:位于满城县城北1公里眺山东山脚下。原为眺山奶奶庙前戏楼,1920年曹锟重建。戏楼坐南朝北,台基高1.1米,属单檐悬山顶建筑,梁7架,擎柱12根,木结构,瓦顶。面阔三间8米,进深三间8米,明间宽3.2米,前边擎柱为石柱。戏楼造型美观,古朴高雅,结构严谨,堪称建筑精品。……[详细]
  钟家店戏楼:位于满城县城北14.2公里钟家店村,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建。至今保存完好,仍为村民演戏游乐之所。戏楼坐南朝北,建于台基上,台基东西长9米,南北宽8.4米,高1.25米,四周均以石砌墙,中间夯土。戏楼系砖木结构,单檐硬山顶,面阔7.88米,进深7.2米,木梁7架,擎柱12根,前檐有护板和木雕垂花檐。前为……[详细]
  通济桥:满城县志略》载:“通济桥在县城南关外,明万历二十二年(1595)建,清康熙十三年(1674)重修,增石堰数十丈”。通济桥为单拱石桥,桥面方石砌成,两侧有石栏板护桥,南北长12米,东西宽7米,高6米,结构严谨,造形古朴。现主体完好,是研究古代桥梁建筑的实物资料。……[详细]
  蒋攸铦墓:蒋攸铦(1766~1830),清汉军镶黄旗人,乾隆进士。嘉庆初年迁御史,敢言有政声,历两广、四川总督。英舰闯入内河,饬令停贸易,禁民为洋人服役。道光间官至文渊阁大学士、两江总督,后任直隶总督。死后葬于满城县城西罗井村。允该村只交粮不纳税,村民生活安定,遂名永安庄。杨家佐村西亦有“蒋家坟”,为蒋攸铦先人墓地。……[详细]
  靳辅家族墓:靳辅(1633~1692),清大臣、水利专家。辽阳(今属辽宁)人。隶汉军镶黄旗。顺治六年(1649)由笔帖式选充翰林院编修,后考授国史院编修。康熙十六年(1677)任河道总督。时黄河决口百余处。他采用前人“束水攻沙”的经验,使黄河仍归故道,收到较好效果。又新开中河,确保漕运畅通,因而深得康熙帝的宠爱。二十七……[详细]
  韩昌墓:位于满城县城东北1公里城东村南。曾有墓碑、石人、石马、石羊等,均毁于“文革-”期间。据《满城县志略》记载:韩昌为元南阳郡公。其墓碑现存于陵山脚下。……[详细]
  张苍墓:位于满城县城西北3.2公里柳家佐村。张苍为西汉名相,阳武(今河南原阳)人。通晓世事,精通律历。汉高祖任之常山守、赵王相、淮南王相、御史大夫等职。因平燕王臧荼有功,封北平侯,食邑一千二百户,享年百余岁。满城县城内曾有张苍祠和碑碣,现已无存。……[详细]
  满城古城遗址:位于满城县城北0.5公里处,北靠眺山,呈东北、西南走向。根据《满城县志略》载:“此城有内、外城,外城约有十里许,内城约有八里余,形似连环,名连环城。俗讹为莲花池。城南口有北厂村,疑即古之柴厂。”现仅存城北村西长120米,高8米,顶宽12米,底宽24米的夯土城墙。单层夯土10~15厘米,夯宽直径20厘米。出……[详细]
  刘斗墓:位于魏村东250米处,原有高岗,封土占地约6000多平方米,现已成为平地,仅存碑刻。刘斗,字耀薇。清苑白团村人,清顺治初年,因教习王世子有功,授兵部启心郎,顺治十八年(1661)授甘肃巡抚,康熙九年(1670)升任福建总督,抗倭有名,闽人刻碑颂之。……[详细]
  阳城遗址:位于清苑县城西南20公里处,地处九龙河北岸阳城村。遗址南北长约1400米,东西宽约800米。遗址地面上散存大量陶片。出土文物有石臼鼎、陶井瓦等。在附近发现小型汉墓多个,出土的随葬品有陶马、陶碗、盘、壶等。据传,唐尧在庆都称帝,其母在此养老,称“养老城”。春秋时期,因地处九龙河北岸向阳处,改称阳城。东汉时曾为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