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市旅游景点介绍
介 绍: 位于藏山山谷咽喉之地,龙松仰卧东北,盘曲虬然,凤松绵亘东南,若越若腾。龙凤二松千百年来沐浴在风雨中,守护着圣洁的忠义之地。山西阳泉市……
[详细] 介 绍: 笏峰位于南天门之西,势若斧削面祠南立形似古代大臣上朝时手中所持的“笏板”,故名。 山西阳泉市……
[详细] :在东峰山脚穴内,终年滴水不绝。夏季珠玑四溅,甘醇沁人,冬季冰柱倒悬,宛如琼玉世界山西阳泉市……
[详细] 介 绍: 坐落在北嶂“凌空崖”下,如大屋套小屋僻静幽深,风雨不侵。系义士程婴育赵氏孤儿居住十五个春秋之所,故名藏孤洞。 山西阳泉市……
[详细] 介 绍: 位于藏山口七机岩峰顶,于两山之中一峰突起,壁立千仞。峰顶有大石人怀抱小石人的造型,寓意程婴怀抱赵氏孤儿抚育的情景。山西阳泉市……
[详细] 介 绍: 又称龙洞,位于藏山北崖从南天门向北转西行即可到达。洞中有石龙盘曲,鳞甲天然,龙身红腻,光彩照人。凡大旱之年,老百姓必到此祈雨,非常灵验,故名拜水洞。山西阳泉市……
[详细] 介 绍: 位于北崖中嶂为双层悬空结构,如天外飞来降落在峭壁之上,又名飞岩楼。登楼凭栏,藏山诸景尽收眼底。山西阳泉市……
[详细] 石评梅故居位于山西省阳泉市郊区,被当地人称为小河“石家花园”。“石家花园”始建于清朝雍正年间,距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因宅院中有一小巧玲珑的花园而得名。“石家花园”坐落在山坡上,远眺如凤凰展翅,近看气势威严。整个主宅建筑面积约1万平方米,由21个上下相连、左右贯通的三合、四合院及偏院组成,门内有门,院中套院。这些院落之间或由石阶相连,或以小径相通,或能隔窗相望。花园内有窑洞65孔、瓦房112间,构思独特、精美绝伦的砖雕、木雕、石雕艺术随处可见。文物专家考证后,认为石家花园集建筑学、美学、民俗学精华为一体,是中国优秀的建筑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详细] 介 绍: 又称神光返照位于滴水岩右上方,是藏山自然奇景之一,每当黄昏时会不定期的发出强烈的光照,神奇光怪,至今令人难以解释。山西阳泉市……
[详细] 看点:“冠山雨过”是平定八景之一,有诗曰“朝过雨岗飞黑水,晚垂虹带挂晴空”。:平定冠山森林公园集自然景观、古迹、文化源渊于一身,位于平定县城西南4公里处,是晋东名胜之一。冠山主峰顶状似冠,故名。冠山风光秀丽,这里集儒、道、释于一山,尤以创建于元代的崇古冠山书院以儒文化称著,元代中书左丞吕恩城、明代兵部尚书乔宇都曾在此读书,明末清初的医学家书画家傅山也曾在平定冠山森林公园的隐居,现代女作家石评梅从小在此读书,并创作了以冠山为背景的小说《红鬃马》。山上,明、清题了刻石颇多,达30余处。资福寺平定冠山森林公园主要建筑,创建于金代,寺内历代碑刻甚多。山中现存古迹还有团龙照壁、槐音书院遗址、崇古书院、半周亭、仰止亭、石棺石、吕祖洞、文昌阁、字纸洞遗址等。门票/开放时间:10元山西阳泉市……
[详细] 开河寺位于平定县乱流村西的魁头山腹,这里山峰突兀,松柏参天。此寺创建于北魏永平三年(510)。寺内有上、中、下三龛,大小佛像百余尊,佛像大者高4.4米,小者仅高0.12米,其造像风格和神态与大同云冈石窟佛像如出一辙,故有“三晋小云冈”之称。 药岭寺 在药岭山,原名清凉寺,始建于明宣德九年(1434),位于平定县南20公里处。这里风光优美,景色如画。春天绿茵漫山,夏天清爽凉人,秋天霜叶如花,殷红可爱。因夏天凉爽,成为避暑的好去处。曾有挪威、黎巴嫩、美国等国家相继在这里建造过别墅。 抗日战争时期,太行秦、赖支队在此驻扎打击敌人,八路军还在这里办过制药厂。 药岭寺在山之腹,寺院由石洞、东西楼等大型建筑组成。石洞供奉雕像共38尊,东西大殿供有关羽、岳飞、枷蓝、药王等塑像。除立佛外,尚有无数……
[详细] 狮脑山森林公园系以纪念参加百团大战的八路军英雄业绩为主要内容的纪念性森林公园,位于阳泉市区西南部,距市中心5公里,占地面积1984亩,海拔1160米,为阳泉市区最高峰,是抗战期间闻名中外的“百团大战”主战场之一。1940年8月,为粉碎侵华日军的“囚笼政策”,八路军动员105个团,在华北敌后战场向日军发动了大规模交通破袭战,史称“百团大战”。战役第一阶段,在实施对正太路的破袭中,为牵制阳泉敌第四混成旅团,使其不能出动增援西段守敌,八路军129师385旅14团、769团奉命扼守在狮脑山,浴血奋战七个昼夜,重创敌军,使狮脑山阵地始终牢牢地固守在我军手中,出色完成了掩护破袭战之任务。“百团大战”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敌人,坚定了全国军民抗战到底、抗战必胜的信心。阳泉在战斗的烽火中变成了中国共产党在华北……
[详细] 关王庙又称“老爷庙”,座落在中国北部山西省阳泉市东南2公里处的玉泉山山腰,是一座建于北宋时期(公元960~1127年),用来祭祀关公的庙宇。关王庙始建于北宋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进行了重修,以后历代又对其进行了多次修葺。关王庙占地面积约7000平方米,分内、外两个院落。建筑以内院的关王正殿为主,包括献殿、端门马殿、南北配殿、围插廊、五关通以及外院的东楼戏台、落箭亭、饮马亭、关庙东门等建筑。除部分建筑沿袭了唐代风格外,大部分建筑均保持了宋代《营造法式》中的建筑规范。殿内供奉有关公、关平、周仓等人的塑像,塑像雕塑精美、形象生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关王庙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关公庙宇,具有重要的文物历史价值。同时它也为人们了解中国古代历史、艺术、科学、建筑等方面的面貌,……
[详细] 娘子关,原名苇泽关,因唐太宗的妹妹--平阳公主,曾率娘子军在此设防、驻守,故名。扼守三晋的东大门,是长城上的著名关隘,有“天下第九关”之称。位于平定县城东北45公里处,是古代的一处关隘,原名苇译关,世传为万里长城第九关。这一关隘处于山西、河北两省交界处,山西人把娘子关内外作为省内外的代称。娘子关的城堡,背依高接云天的嵯峨绵山,面临涧壁如削的万丈深峪,山腰的垣堞,随山势蜿蜒,桃河环绕其西北,曲折奔流,真是“襟山带水,金城汤池”,整个关城两翼是依山势蜿蜒起伏的长城,这里的长城,历史上成为山西、河北两省间的天然屏障,确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十分险要。娘子关历史悠久,隋代开皇年间曾在此设苇泽县,唐太宗李世民的妹妹平阳公主,曾率领娘子军据守此关,所以后人皆称之为娘子关。关城,现存关城,是明代……
[详细] 固关长城距平定县城35公里,距娘子关15公里,与著名的娘子关、旧关共成鼎足之势,为历代军事要塞。固关长城位于平定县城东35公里的娘子关镇新关村,是山西省重点保护文物,史称井陉口西出之门,先秦九塞之一。固关长城是国内保留较完整的现存唯一可考石砌内长城,是我国最早的明代内长城,著名长城专家罗哲文称之“有小八达岭之风韵”。始建于公元前369年的春秋战国时期,后经明代将领修复,现主要遗址有长城南段固关经将军峪至白灰口长约7公里,北段经岭后底至娘子关嘉峪沟约13公里,全部依山而建,用石头砌筑。在墙体的重要制高点上分别建有炮台、烽火台、哨台等。现存炮台、墩台11座,烽火台2座,哨台1座,药楼1坐,堞楼3座。长城周围还有西峰洞和关帝庙、老母庙、玄武庙、文昌庙、三官庙等十多座庙宇文物,楼阁亭台浑然一体,蔚为……
[详细] 中国藏山旅游风景名胜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山西省十佳文明景区”,首批“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三晋历史文化第一名山”。藏山是山西旅游的东大门,此地群峰壁立,峻极于天,鸟语花香,飞瀑流泉,是一个风景绮丽,富于幽趣的地方。 藏山因春秋时期藏匿“赵氏孤儿”而名扬天下,距今已有2600多年历史。藏山所彰显的忠义精神既是中华传统美德之精华,更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史记》记载,公元前597年,晋国司寇屠岸贾以桃园弑君之恶名强加于上卿赵盾,致使赵家被满门抄斩,唯赵盾之孙赵武(赵氏孤儿)在其父好友程婴的舍子相救下才得以幸存,后潜逃于藏山藏匿达十五个春秋。于是山以史传,史以文传,载入史册,千古流芳。元曲《赵氏孤儿》名列中国十大古典悲剧之首。 ……
[详细] 道教庙宇。在山西省阳泉市东郊十公里的林里村旁。创建年代不详,宋代宣和四年(1122)重修,明清两代均有修葺。现存正殿仍保持宋代建筑风格,殿内原供奉关圣帝君像,今四壁之上留有部分道教壁画,多为清代所作。庙宇背山面水,环境清幽。 关帝庙又称关王庙,俗称老爷庙,位于郊区白泉乡林里村南。殿宇由绿树、红墙萦围。占地面积近7000平方米,分内外两大院落。关王庙建成已有900多年,据有关资料证实,是我国最早的关羽庙建筑。关王庙以关王正殿为主,由献殿、马殿、南北配殿,以及外院的戏台、大门、忠恕牌坊、落箭亭、饮马亭等组成,布局合理,气势雄伟。属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闂傚倷鑳舵灙缂佽鐗撳畷婵堜沪閻偆鎳撹灃闁告侗鍘藉畵宥夋⒑閸濆嫷妲归悗绗涘洤纾归柟鎯板Г閻撴瑩鏌涜箛姘汗闁活厼鐭傞弻娑樼暆鐎n偄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