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陉县旅游景点介绍
显圣寺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天长镇内,是井陉最著名的佛教寺院,始建于隋开皇年间(公园585年),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历史。隋文帝即位后,即下诏令全国各州县建僧寺、尼庵各一。显圣寺即为当时所建,据考宋代以前该院称天宫院,宋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工部尚书参知政事,丁谓、中书侍郎兼刑部尚书平章事向敏中,守司空兼门下侍郎平章事王旦奉宋真宗之命又勅建该寺,并赐名为庆成院。宋金时期该寺曾显赫一时,元明清各代屡有修葺,明以后称显圣寺,明清两代为县僧会司所在。清季寺渐残破,民国十年莲海法师又募款重修,并更名为“陉山寺”,但显圣寺之名仍沿称至今。显圣寺所在井陉旧城之古城垣及城内之孔庙大殿、城隍庙大殿均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旧城城厢及河东村一带,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隋至元之井陉古瓷窑遗址,河东村有……
[详细] 乏驴岭井陉西部一个有故事的小山村。“张果驴困乏于此,因此得名。”村口绵河之上,百年铁桥横亘;村中老民居前,骡马古道遗迹尚存;村后,太行第一渠“绵右渠”至今流淌。地处冀晋险要的乏驴岭,是娘子关下第一门户,“欲夺娘子关,必占乏驴岭”。作为兵家必争之地,乏驴岭周边存有三座古山寨,晋军坑道工事随处可见,日军曾在此建有七座炮楼。对日作战中,这里曾发生过惨烈的“血战乏驴岭”之战,曾是百团大战的重点战场之一。传说与史实,古代与近代,水利与战争,乏驴岭虽小,故事却可圈可点。从井陉县城微水向西19公里,天长镇西侧4公里,在井阳公路(307国道辅路)边,远远的就能看到一座铁桥,这就到了乏驴岭。铁桥的南头,有一个张果老倒骑毛驴的塑像。乏驴岭名字的由来,据传就与张果老有关。《列仙传》载:“张果驴困乏于此,因此得名。……
[详细] 龙窝寺石窟位于井陉县城微水西南25公里、天长古城西10公里的小龙窝村西0.5公里处石崖上。石窟前临燕晋古驿道,今307国道由石窟西南绕过。石窟东北为石太高速公路。龙窝寺石窟为石家庄市境内现存十余处石窟之一,由于其独特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佛像雕刻以及石壁上诸多古人题刻,故在1993年被定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窝寺建造年代已不可考。清雍正《井陉县志》中有“龙窝,在县西南二十里。石壁峭立,古柏崖生;梵宇楼台,颇为可观。传神龙断路,货郎仗剑斩之。至隆庆间,大雨冲出枯骨一窖,约数百斤许。”龙窝寺及其西大龙窝村、其东小龙窝村皆由此而得名。原龙窝寺规模较大,寺前西南、东北两端各建有楼阁一,阁下即为燕晋往来大道。而寺建于两阁间古道西临石崖处。旧有大殿、配殿及僧舍等建筑。昔为邑中名胜之一。寺院于解放后扩建……
[详细] 挂云山风景区位于井陉县东北部,距石家庄市20公里,素有“小泰山”之称。东望是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西顾为莽莽苍岩的太行群峰。挂云山西峰称青泉观,又称“观日峰”,是登高观日出的绝佳之地。山顶建有三皇五帝庙,连心桥,祭烈台,烈士纪念亭。在挂云山脚下的孙庄,是解放战争期间中央直属机关子弟的育才学校所在地,中央机关进驻西柏坡,其工作人员的子弟在此读书生活近两年。现在仍存遗址。1940年9月5日傍晚,石家庄等地日军集中兵力,要围追堵截妄图消灭我军主力部队于滹沱河畔。为掩护主力部队安全转移拖住敌人,三中队队长李鸿山,和区大队妇女部部长吕秀兰根据地形,进行战斗部署。由吕秀兰带三中队的一个机枪组和区小队及民兵守卫卧狼垴这个制高点。主峰西面是上挂云山的主要通道,由李鸿山中队长带领两个排和三峪、上庄两村民兵把守。……
[详细] 井陉水乡位于威州,冶河两岸,风光秀丽,景色别致,身临其境,仿佛置身江南,故有“井陉江南”的美誉;河道广阔、平坦,水面幽静,宛若平湖,河边更有九莲洞、贾良图、贾良田烈士纪念馆等一批自然、人文景观,是集水上、陆上,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色相结合的景区。每逢春季,冶河两岸,郁郁葱葱、山川秀美;一入冬季,水天一色、群鸟于飞,蔚然壮观,令人流连忘返、心旷神怡。更有数万游鸭在河中嬉戏,构成一幅清丽多姿的水乡风景。华北最大的冷水鱼养殖基地也建于此,在基地的南边有个休闲度假村,所谓“村”其实就是一块人工整理过的空地,建了几座蒙古包,这里群山环绕,绿树成荫。有一片非常有意境的柳林,水面鸭子成群,水美鱼丰。岸边有10来条船供游人娱乐,河边浅水里可以捉据说可以免费捉小龙虾,会捉的一天可以捉10来斤。交通指南景区地址:河……
[详细] 井陉朝阳寺位于井陉县北正乡东南正村,西邻微矿工路,交通便利,2001年6月1日被井陉县民政局批准为佛教活动场所。据寺内碑文记载,朝阳寺先后于明朝嘉靖年及清朝嘉庆年间进行过重修。但由于年代久远、世事沧桑,寺内殿宇损坏严重,佛容失色、僧僚短缺,景况凋零。自1997年以来寺内各殿均已多次重修,如今朝阳寺建筑总面积现为635.66平方米,朝阳寺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大雄宝殿重建于明代嘉靖年间,清道光十年重修。1999年4月再次大修,2006年5月重建,现建筑面200平方米,殿内正面3尊铜铸佛像,为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均高3.6米。铸铜护法2尊,分别是迦叶、阿难,均高2.5米,两边供奉十八罗汉。殿内金碧辉煌,香火旺盛,能容纳百余名信众开展佛事活动。观音殿建于明代嘉靖二十五年十月,清代嘉庆五年六月……
[详细] 赵孤园位于井经县北孤村赵孤山东麓,在苍岩山旅游路旁。为春秋时期晋相国赵盾友人程婴藏赵氏孤儿的地方。据《史记赵世家》记载:晋景公三年(前597年),晋权臣屠岸贾残杀赵盾子赵朔全家,并搜捕婴儿赵武,程婴与赵朔门客公孙杵臼定换婴之计,杵臼献身,程婴抱赵武俱匿山中15年。相传当年程婴带赵武在此昼藏山洞,夜宿古刹,在当地百投的掩护和帮助下,熬过十几个春秋。孤台由此而得名,赵孤山(又名孤山)、赵孤园皆由此而得名。整个赵孤园景区的面积为38万平方米,是一处以程婴藏孤为主题的集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历史传说为一体的古建园林。园内有藏孤古剥、程婴与赵武的卧室遗址、盘古洞、轩辕洞、启蒙园、程婴祠、南北藏孤洞、望都龛、琼瑶台、九宫阵、以及省级保护文物宋代壁画等20多个景点,还有程婴舂米用过的石臼等珍贵文物。藏孤古刹……
[详细] 大梁江位于井陉县南障城镇西部,该村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民居建筑,是一个完整的山区古村落。街道和巷子,全部用青石和卵石铺成,高低交错、纵横交织。村中的石碾、石碑、石刻随处可见,石砌排水洞贯穿整个村落。314座四合院,共4000多间房,兼有北京四合院和山西民居的双重特色,且依山就势而建,高低错落,古色古香,有着历史的厚重感。房屋以石材为主,辅以砖木,有的粗犷奔放,一派农家淳朴风貌;有的精雕细刻,雕梁画栋,显示着富贵之气。最具代表性的是“武举人院”,占地两亩,房屋百间;该宅院有九个院落,相通相连,又各自独立,俗称“一宅九院”。整座院落高大宏伟,气势威严,是大梁江村最豪华的四合院群落。大梁江原不叫此名。明朝时,连接晋冀的这道山沟两侧山坡,草木繁盛,尤以桃树居多,每逢秋季,山桃满挂,香甜可口,此沟便得名……
[详细] 风挡山位于石家庄以西75公里井陉境内,海拔1020米的风挡山,位于井陉县测鱼镇沿庄村东南,是太行山第一道岭,与井陉,平定,昔阳,元氏,赞皇五县交界地方,山西面是张河湾蓄能电站,山南面是锦山风景区,毗邻203省道200米。山底海拔460米山顶海拔1020米。山势陡峭,植被良好,山脚下一条季节河。半山上多处清泉四季长流,且冬天不冻。山顶并有开阔平地和松树林。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有狍子,野猪,狼,野鸡,石鸡等。自5月份开始山花遍地,到9、10月红叶漫山。深秋时节,满山的树木五彩缤纷,层林尽染,形成彩林的秀美景观。其中那黄栌叶,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通透明亮和别的地方有极大的不同。极目远眺,远山近坡,鲜红、粉红、猩红、桃红,层次分明,似红霞排山倒海而来,景色美轮美奂,瑰奇绚丽,是摄影家创作的好去处。风挡山……
[详细] 窦王岭景区位于鹿泉市和井陉县的交界处,属井陉地界。2010年开发,占地面积1000余亩。为何叫窦王岭?盖因隋末农民起义英雄窦建德曾率兵在在此战斗和生活而得名——这里散落着1300年前窦建德农民起义军的行营。窦建德推翻隋朝-,建立大夏政权的征战中,在此安营扎寨,建立根据地,形成有前沿有纵深有后方的防御体系。在井陉县20多个村庄都有窦建德起义军的遗迹和传说。比如:窦建德曾屯兵的营寨,现在还叫上寨、南寨、北寨。传说窦建德被杀后埋葬的地方至今还叫窦王墓村。窦建德在安置南阳公主出家苍岩山之前,供南阳公主居住的探花楼也巍峨挺拔的矗立在景区之中。这里还蜿蜒着2380年前的长城始祖战国中山古长城。据了解,这段长城比秦长城还要早160年。《史记·赵世家》记载:“赵成侯六年(公元前369年),中山筑长城”。这里……
[详细] 天长镇位于井陉县西部,东距河北省会石家庄市45公里,西距山西省会太原市135公里,北距革命圣地西柏坡60公里,南距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苍岩山38公里。该处为太行八陉之一,是石家庄市进入太原市的必经之地,素有“晋冀交通咽喉”之称。这里交通方便,有石太高速公路、国道307公路、省道平涉公路从镇区通过。天长镇为河北省重点镇,现辖49个行政村,镇域总面积101.1平方公里。总人口41247人,其中,镇区有常住人口11158人,外来务工、经商和求学的暂住人口5510人。镇域现有耕地40800亩。2008年全镇国民经济总产值44216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864元。2008年全镇财政收入突破亿元大关。天长镇历史悠久,作为村落始于汉,唐代中期称天长镇,唐末设天长军,成为著名的军城。宋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
[详细] 位于井陉县西南、娘子关东约30公里处,有“簸箕城”之称。位于井陉县西南、娘子关东约30公里处。东、南、西三面临绵河,北依土山,有“簸箕城”之称。唐代设天长镇,北宋熙宁八年(1075年)移井陉县治于此。明初,据载县城周三里二十步,高三文五。明嘉靖九年(1530年)南城被河水冲坏,后以石砌南城。隆庆六年(1572年)大雨,雉堞崩毁,改砌石城,并在南门处设瓮城。后多次维修。现除城楼外,保存尚完整。有文庙、城隍庙、显圣寺、皆山书院等。东门外有清筑东关大桥跨于绵河。东南角外突出一段,有一门,称“小南门”,乃为防备湍急水流而设。现旧城南城墙保存比较完整,南城墙及瓮城城墙全长5203米,南部石砌城墙高度大部分为7~9米,垛墙高14~15米,底宽12米,顶宽525米,全部用毛石砌筑,城门位于南城墙的……
[详细] 井陉窑遗址位于河北省井陉县中北部和井陉矿区,是一处分布面广、烧造时间长、文化内涵丰富的古窑址群。它历经隋、唐、五代、宋、金直至元、明、清共约1300多年的历史时期。井陉窑是在我国陶瓷文化史上占重要地位的河北省四大窑之一,2001年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考古工作者经过10年的考古调查,已经发现并确定了10处窑区遗址,其中河东坡区、冯家沟区的面积已超过10万平方米,而城关窑址时代跨度大,内涵丰富,最为重要。井陉窑生产的瓷器釉色、装饰、品种丰富多彩。釉色以白釉为主,兼烧黑釉、天目釉、黄釉、清花釉及三彩器。品种以盘碗为主,另也有瓷枕、罐等20多个品种。装饰手法以划花、刻花、印花、镂空为主。井陉窑出土的12件印花模子显示了金代印花的精湛艺术,其图案反映内容丰富,技法多样。井陉窑遗址的发掘填……
[详细] 隐凤山位于石家庄市井陉县南障城镇北障城村村北,距石家庄约35公里,是一处新开发的以险峻奇秀为特色的风景区。隐凤山不是很高,海拔800余米,但是山势雄伟,悬崖耸立。 隐凤山很美,它环形的绝壁山体,犹如一只从烈火中振翅高飞的凤凰,其下凤凰海更是美得令人临波沉醉……隐凤山海拔只有约800米,但就是在这800米的峭壁之上,有着凌波吊桥、悬空栈道、悬崖云梯、隐蔽山洞。 传说,隐凤山曾是貂蝉的隐居场所,山上至今还留有貂蝉隐居时的遗迹,这也正是隐凤山一名的由来。貂蝉的历史已烟消云散,她本人也已成为过眼云烟,成为涅 之凤,把这座环形大山命名为“隐凤山”,也算是当地人对她最好的追念了。或者,对于隐凤山来说,貂蝉就是它灵魂的全部。……
[详细] 秦皇古道距石家庄30公里,井陉县城向东5公里,石太公路、石太铁路倚其而过。这里关山环立,地势险要,是山西、陕西通京的交通要冲,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古驿道长约百里,贯穿太行山、建在山岭沟谷中。这条古驿道的历史可追溯到秦代,曾是古代燕赵通向-的交通要隘,控制冀晋两省的咽喉所在。 通向古道的上行石路比较陡峭,路边保留着或立或卧、残缺不全的石马、石兽,以及明清两代文官武将的石像。绕过一个山口,一座雄关豁然出现,这就是扼守古驿道的东天门,门匾上题有“西通-”四个蓝底金字。东天门是一座关城,分东阁、西阁,两阁相距不足50米。南北两峰直插两阁,浑然成为一体,阁在正中如同两把铁锁,牢牢地-着关隘。……
[详细] 石鼓寺位于井陉县城西北25公里的陉山上,景区占地10平方公里,相传周穆王曾在此狩猎。石鼓寺现存石鼓一面,传说是女娲补天之石雕成。贞观五年石鼓曾不击自鸣,惊动天子御驾亲临。这里林木繁茂,四季风景如画,古人曾有“百里山峦百里景,移步拾阶满山诗”的胜赞。……
[详细] 甘陶湖位于苍岩山福庆寺南13公里,水面面积100余亩,蓄水1.2亿立方米。这里湖光十色、景色迷人,可休闲垂钓、驾船观光,有“北方小三峡”之称,国家批准在这里投资70多亿元的蓄能电站正在兴建中。……
[详细] 金华寺位于井陉县东南部,距井陉县城10公里,景区占地近万亩,山岭相依、群峰如套、山水相映、景色秀美、植被茂密、空气清新。区内的金华寺始建于汉代,相邻有观音山、三清观、朝阳洞等景观。景区内建有多座家庭式别墅,可带家人到这里,休闲度假,避暑疗养。金华寺风景区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因受小环境影响,气候区域性变化较为明显,金华寺景区现有天然次生林400公顷,植物资源较为丰富,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春季百花争艳,槐花遍野,芳香袭人;夏季绿色盛装,林荫蔽日;秋季满山红叶,层林尽染;冬季苍松翠柏点缀山间,景观价值很高。景区内地层古老,基岩裸露,下层岩石为震旦系,地形较复杂,利于大气降水储存,有浅层地下水和地表径流,泉水丰富。园中水质上乘,为天然矿泉水,当地百姓无一例癌症、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景区内野生动……
[详细] 福庆寺位于河北省井陉县南苍岩山风景名胜区内,东邻銮驾山,西连朱会岭,南接天台山,北与銮台坡隔寺沟河相望。福庆寺原名兴善寺,相传为观音菩萨古老道场。据寺中现存最早的宋乾兴元年(1022年)《井陉县大化乡新修苍岩山福庆寺碑铭井序》碑文所记,福庆寺原创建于何人何代,在北宋咸平年间(998-1003年)就已失去了考核的依据,那时仅在当地人中传说此寺“旧名兴善寺”,“昔有公主于此出家”。碑文中还记载了,宋咸平五年(1002年),五台山华严宗僧人诠悦,由华严寺来此重修庙宇的情景。尤为重要的是详细记叙了诠悦与另一憎人智簧,到谯郡上疏真宗,要求批准重修苍岩山寺,以及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宋真宗敕赐“福庆寺”寺名的经过,从此,苍岩山佛寺,正式定名为福庆寺。福庆寺占地面积246万平方米,海拔983米。建筑群……
[详细] 锦山森林公园风景区位于井陉、平定、赞皇、昔阳四县交界处,海拔高度800—1273米,是省级森林公园,总面积88平方公顷。这里气候宜人,年平均温度12.9℃,年平均降水量500㎜。锦山以碧湖、茂林、奇峰“三绝”闻名,奇、秀、雄并存,幽、静、险齐聚。锦山森林公园内有各类植物达330余种,动物180多种,景区富含高浓度的负氧离子,是天然的氧吧。景区内气象万千,景色各异,有“仙驼送水”、“白仙估计”、“神井玉泉”等自然景点20多处,景区原始气息浓郁,置身其中,有回归自然本真之感。锦山处于太行山中最为雄险与灵秀的地段,它以丹立翠横的伟魄,峻峭挺拔的雄姿,横空出世,呈现出一派丹崖、碧岭、奇峰、幽谷等独特的山岳景观。据研究地质专家介绍,这里属于典型的砂岩地貌,与以往常见的石灰岩地貌大有不同。从这些红色的砂……
[详细]
闂備胶枪缁诲牓宕濈仦鐭懓螖閸涱厽宓嶉梺鍝勵槹鐎笛囧磹閹惰姤鐓欓柛蹇氬亹閻矂鏌涘畝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