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山区旅游景点介绍
马头火车站旧址:位于马头工业城新火车站南,年代为1904年。红瓦砖墙木顶结构,木框玻璃窗。检票厅为南北走向,约220平方米,通信工区在火车站检票大厅南5米,坐西朝东,约100平方米,旧铁路在通信工区南20米处。马头火车站旧址为邯郸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龙王庙:位于马头工业城马头镇马头村内,坐北朝南,清代建筑,南北中轴线建筑布局。现存大殿、拜殿两座建筑,占地南北长25.5米,东西宽约21米,面积约535平方米,为研究清代建筑提供了实物资料,具有较高历史研究价值。马头龙王庙为邯郸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兴国寺遗址:位于邯郸县河沙镇村,现存建筑为硬山瓦顶,施五架梁,前出单步廊,廊下有檐柱。兴国寺对研究该地的历史民俗文化、人文环境及宗教信仰,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兴国寺遗址为邯郸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大乐堡泰山庙遗址:位于邯郸县代召乡大乐堡村内。据县志记载:该庙为战国时期,乐毅在此藏身练剑之地。该遗址对研究战国历史、政治、文化、军事等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大乐堡泰山庙遗址为邯郸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北张庄墓群位于河北省邯郸市邯山区北张庄镇,推测是一处汉代赵国高等级墓地。墓群由10座大型墓葬组成,分布面积15平方千米,单体规模较大,残存封土呈方形。墓群可分为4个区域:一区墓葬1座,1号墓封土残高2.5米。二区墓葬3座,2号墓、3号墓、4号墓封土无存。三区墓葬4座,5号墓、6号墓封土高5米;7号墓与6号墓东西相对,封土高8米,保存完好;8号墓封土高约12米,保存完好。四区墓葬2座,9号墓封土高10米有余,保存完好;10号墓封土高9米,曾多次被盗,发现为木椁墓,出有玉璧、铜轮、铁镢等。北张庄墓群规模大、级别高,很可能是汉代赵国王陵及贵族墓葬区,对研究汉代赵国历史及诸侯王陵墓制度、丧葬习俗等具有重要价值。1982年7月23日,北张庄桥墓群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北张……
[详细] 马头古墓位于邯山区马头镇,为汉古墓葬。 1982年7月23日,马头古墓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晋冀鲁豫边区参议会旧址位于邯郸市邯山区硝场胡同内。晋冀鲁豫边区参议会旧址是邯郸市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小隐豹烈士公墓位于小隐豹村东北。小隐豹烈士公墓是邯郸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邯郸重华寺为清 代古建筑,位于北张庄镇北张庄村北。邯郸重华寺是邯郸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罗城头水闸为明代古建筑,位于邯山区罗城头村北。罗城头水闸是邯郸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邯郸通济桥为明代古建筑,位于邯山区马庄乡张庄桥村。2008年10月20日邯郸通济桥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乐毅墓俗称将军墓,位于河北省邯郸市邯郸县城东10公里处代召乡境内大乐堡村北,紧贴309国道,是邯郸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这座墓近代重新大规模修整过。现在的墓地东西宽40米,南北长30米。墓碑及碑座为汉白玉雕刻而成。墓前有广场,东西种植松树。史书记载:“乐毅为燕赵客卿,卒于赵。”历代不少帝王及官员、文人前来祭奠过乐毅将军。唐代韩愈、柳宗元在墓前留下祭文。清乾隆帝几次下江南都到墓前凭吊。段祺瑞、袁世凯也都祭拜过。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邯郸县知县郑方坤大修一次,重植松柏数百株,亲书石碑战国望诸君乐毅之墓,并撰写悼望诸君墓词。乐毅墓整体呈圆形土宝顶,封土高 10余米,占地面积约 4 亩。墓西北 500 米 处是京广铁路和京石高速公路。墓的四周和土宝顶上绿树丛生。乐毅墓前原有民国 4 年碑记一通和石……
[详细] 车骑关墓群为汉代古墓葬,位于邯山区车骑关村东北。车骑关墓群是邯郸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张庄桥墓群为汉代古墓葬,位于邯山区张庄桥村北、赵王城南侧。张庄桥墓群是邯郸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邯郸市北张庄村榕桦寺(原名重华寺),坐落在河北省邯郸市北张庄村东头,始建于东汉年间,至今已有两千多年。曾是我国佛寺廿五古刹之一。现存的大雄宝殿、伽蓝殿,重建于民国廿六年,属邯郸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在伽蓝殿的西面,占地约亩大的地方是原“祖师塔林”地下埋有祖师的遗骨和随葬的古文物。地面建筑解放初还存在墓塔五座,基中有青石塔(呈莲花状,其莲花底座现仍保存完好)、青砖塔,均高4—5米,并有墓碑一个,上有明朝重建“重华寺”的记载。榕桦寺近年来由于正弘、正修,来依止的居士日益增多,法会最多时一千余人。十一届三中全会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得以全面落实,古刹榕桦寺在佛门四众弟子的护持下得以重修扩建。在修复的基础上,于2001年建成念佛堂一座,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这在邯郸乃至河北省也是较大的。寮房100余张床位。……
[详细] 时代:战国至汉林村墓群,位于中国河北省邯郸市林村、户村、涧沟、酒务楼一带,为战国、汉朝年代。是邯郸市邯郸县的一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类型为古墓葬,公布时间为2013年5月。林村墓群共核定发掘面积20000平方米,已全部完成野外发掘,共计完成发掘面积20125平方米。考古人员共清理发掘墓葬262座、沟渠18条、水井15眼、灰坑238座,龟镇1座,灶1座,出土成型文物1300多件。墓葬时代为汉代、隋代、唐代、宋代、金元及清代,出土遗物为罐、壶、碗、盘、勺、耳杯、樽、盖弓帽等铜、陶、瓷器等。遗址时代推测为夏商之际,灰坑0土有陶、骨、石器等类器物,可辨器型有鬲、鼎、甗、罐、盆、瓮、器盖及铲、镰、斧、凿、锥、匕等。战国时代大型墓葬的特殊结构、赵国墓地兆域沟、战国前期竖向土洞墓的发现,均填补了河北考古……
[详细] 左权将军墓位于邯郸市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墓建于1950年,东西宽54.05米,南北长52.5米,高6.6米。前有左权将军浮雕头像,头像前面是高大碑楼。总理亲笔题“左权将军之墓”刻于汉白玉石碑正面,东面碑刻有总司令“吊左权将军”诗,西面刻贺龙词。墓的对面是左权将军纪念馆。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左权,湖南澧陵人,生于1905年,1924年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1925年加人中国0,1936年后任新十二军军长、红十五军军长兼政委、红一军团参谋长、前总参谋长等职。1942年5月25日在山西反“扫荡”战斗中,指挥八路军总部机关突围时牺牲于山西辽县(今左权县)十字岭,时年37岁,安葬于涉县石门村山麓。1950年10月左权同志灵柩由涉县移葬于今址。左权是抗日战争时期牺牲的八路军最高将领。2019年10月……
[详细] 邯郸起义指挥部旧址邯郸起义指挥部旧址位于邯郸市马头镇,是1945年邯郸战役中-第十一战区副司令长官高树勋,为了反对内战、主张和平与民主,将指挥部移至马头镇宣布起义的所在地,也是高树勋与0地下党组织商谈起义事宜的秘密场所。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45年10月23-11月2日晋冀鲁豫中央局根据毛泽东主席指示,由-、-亲自指挥的一场以马头镇为中心的保卫战,历时十天胜利结束,俘获-第十一战区副司令长官马法五及官兵2300人和大量的武器、弹药。战役进行到10月30日下午,高树勋在其联络员即0地下党员王定南的帮助下,率领新八军及河北民军13000余人在马头镇指挥部宣布起义,自此加快了战役的结束步伐,为我军取得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邯郸战役又称平汉战役,这次战役的胜利,粉碎了蒋介石进军北上妄图大举……
[详细] 罗敷,是古代十八美女之一,是赵国邯郸美女的象征。邯郸,自古就是佳丽之地,人杰地灵、美女如云。罗敷除具有“歌美、舞美、步美、貌美”的众多美女形象外,更重要的是罗敷的“德”美。她不畏-、不慕权势,是一个美丽善良、冰清玉洁的民间美女。她忠于爱情,热爱家乡、热爱生活。当她被赵王迁追至黑龙潭时,她悲愤至极,为保自己清白,她只能沉潭遗恨、扑潭而亡。过去,潭边桑田数百亩,松柏成林,杨柳成行。潭的上游,泉眼遍地,泉水常年细流,从潭上落下,叮咚有声,如音乐般美妙动听。一到雨季,雨水顺山而下,汇至潭根,猛然跌下,水声轰鸣,震天动地,几里以外可闻其声,形成壮观的罗敷潭瀑布。据邯郸县三陵乡一带农民讲,美女罗敷,即赵都邯郸城西北姜窑村人,祖父秦义合,一生务农,性情耿直。其父秦敏,性格直爽,勤学好问,他平时多向本村一位……
[详细] 广济宫始建于明,盛于清,分南北两院,与吕仙祠东西相对,使黄粱古迹堪称一方之冠。年久失修,风雨剥蚀,兼遭兵燹之苦,这座古建渐显破残脊,百孔千疮之老态,睹此景者,无不叹惜。八九年春,始于旧址重修广济宫,群众集资,促其大成,使古殿重现新颜。主殿供奉无生0,第二殿供奉伏羲、女娲,阳为伏羲,阴为女娲。后伏羲女娲结为夫妻遂衍生出九十六亿皇胎儿女,落入红尘,遂成“人间”。红尘世间,风雨多变,凶吉莫测,皇胎儿女历尽苦难,无生0动了恻隐之心,决定将他们分三批救出苦海,于是欲以法船渡之,即为“普渡众生”,无生0也成为民间宗教中心唯一的至尊天神。无生0殿的配殿是民间诸神的代表,如麦奶奶、眼光奶奶、千手千眼、合和二仙、药王等。广济宫采用古典建筑布局,主殿雄巍宏阔,侧殿对称严谨,朱墙碧瓦,雕梁画栋,炉香缕工,松柏成荫……
[详细]
闂傚倷鑳舵灙缂佽鐗撳畷婵堜沪閻偆鎳撹灃闁告侗鍘藉畵宥夋⒑閸濆嫷妲归悗绗涘洤纾归柟鎯板Г閻撴瑩鏌涜箛姘汗闁活厼鐭傞弻娑樼暆鐎n偄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