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隍,起源于古代的水(隍)庸(城)的祭祀,为《周宫》八神之一。“城”原指挖土筑的高墙,“隍”原指没有水的护城壕。古人造城是为了保护城内百姓的安全,所以修了高大的城墙、城楼、城门以及壕城、护城河。他们认为与人们的生活、生产安全密切相关的事物,都有神在,于是城和隍被神化为城市的保护神。道教把它纳入自己的神系,称它是剪除凶恶……[详细] |
热河文庙建于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积淀,它不仅是当时大清陪都祭祀孔子之处,还是承德府及所属州县的“教育中心”。由于承德在清代所处的特殊地位,热河文庙在全国文庙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从建制上考证其为全国三大孔庙之一,与北京、山东曲阜孔庙齐名。清朝皇帝曾多次在这里举办祭孔大典,同时促进了当时热……[详细] |
如意洲在避暑山庄月色江声岛北。为湖中之岛,因形似如意而得名,实际上该岛有堤坝与湖岸相连。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前为宫殿区。面积3.5万平方米,为山庄最大洲岛和主要景点之一,康熙、乾隆七十二景中有十二景在此。洲上现存建筑较完整,布局精巧灵活,利用长廊、短墙划分景区,既有北方四合院特点,又采江南园林手法。主要建筑有无暑……[详细] |
介绍位于市区南部,因形似僧帽而得名。海拔650米。相传观此山山顶的景色变化可知天气的变化,所以为人所称奇。春夏秋三季,一早一晚,峰顶都会有淡淡的云雾笼罩,严冬时节则银装素裹,苍茫壮丽。承德著名旅游风景区——僧冠峰风景区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市区正南,峰的相对高度300米,海拔650米。峰顶形似一僧帽,乾隆帝题名僧冠峰。山峰风……[详细] |
介绍 云山胜地在避暑山庄烟波致爽殿后。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建。是“康熙三十六景”第八景。楼两层,面阔5间,进深1间。不设楼梯,而以假山为自然磴道。因其踞岗背湖,居高临下,有“俯瞰群峰,夕霭朝岚,顷刻变化,不可名状”的意趣,故有此名。楼上西间原为佛堂莲花室,内供青玉观音一尊,每当中秋月夜,后妃于此祭月祈福。从楼……[详细] |
介绍 月色江声在避暑山庄水心榭之北,为一椭圆形岛屿。建于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临湖3间门殿,康熙帝题额为“月色江声”,取意于苏轼前后《赤壁赋》,每当月上东山,满湖清光,万籁俱寂,只有湖水微波拍岸,声音悦耳。岛上建筑布局采取北方四合院手法,殿宇之间有游廊相连。门殿西有冷香亭,盛夏可坐此亭赏荷。门殿北为静寄山房,……[详细] |
介绍 永佑寺舍利塔又称六和塔。在避暑山庄万树园东北侧。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帝南巡,见杭州六和塔和南京报恩寺挺拨秀丽,为报其母恩,于京师仿建两塔,并于次年在山庄建永佑寺,乾隆十九年又于此仿建一塔。后京师两塔一毁于火,一倾圮,乾隆帝一面追查责任,一面引以为戒,加固山庄之永佑寺塔,至二十九年才告竣,历时十年。现……[详细] |
介绍 烟雨楼在避暑山庄如意洲之北的青莲岛上。清乾隆帝南巡,见浙江嘉兴南湖(鸳鸯湖)之烟雨楼景色秀丽,遂摹其图,并于山庄内按图兴建。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动工,翌年完成。此楼自南而北,前为门殿3间,后有楼两层,面阔5间,进深2间,回廊环抱。二层中间悬乾隆御书“烟雨楼”匾额。楼东为青杨书屋,西为对山斋,均3间。东北为……[详细] |
介绍 烟波致爽在避暑山庄正殿澹泊敬诚殿之后。为清帝的寝宫。建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为“康熙三十六景”第一景。面阔7间,进深3间,康熙帝谓此“四周秀丽,十里平湖,致有爽气,殿因此得名。正殿东西两侧各有一小跨院,为后、妃居住之所。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咸丰帝携东、西宫等后妃出北京至热河避难,即……[详细] |
须弥福寿之庙是外八庙中最后建造的一座,所以在藏式风格中更多地融入了传统的汉式风格,如庙的前部就完全为汉族形制。庙后部的大红台妙高庄严殿是全寺的主体建筑,其建筑为三层楼阁,沿袭了藏式风格,殿顶铸有八条鎏金铜龙,每条铜龙重约一吨,做工精细,栩栩如生。看点在大红台东北角有一座重层小楼,名为吉祥法喜殿,是六世班禅寝殿。在庙的最……[详细] |
导游 阁的东面有碑亭一座,立《文津阁碑记》一通。阁为外观2层内为3层的砖木结构,上悬乾隆帝御书“文津阁”匾额。阁前池水清澈,假山、阁影倒映池中;假山上东建月台,西建趣亭,布局严谨,环境清幽。此阁与北京故宫文渊阁、圆明园文源阁、沈阳故宫文溯阁合称北四阁,为皇家藏书楼。阁内原存《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各一部。辛亥革……[详细] |
介绍 万树园在避暑山庄平原区东北部。北倚山麓,南临澄湖,占地870亩。有乾隆帝御书“万树园”碣,为“乾隆三十六景”第二十景这里绿草如茵,古木蓊郁,今南部尚有乾隆手书《绿毯八韵》诗碑一座。园内不施土木,按蒙古民族的风俗设蒙古包数座,乾隆帝曾在此接见杜尔伯特蒙古首领三车凌、士尔扈特蒙古首领渥巴锡及西藏-班禅六世等。还在此……[详细] |
介绍 万壑松风在避暑山庄松鹤斋之北。建于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是宫殿区最早的一组建筑。由万壑松风殿、鉴始斋、静佳室、颐和书房、蓬阆咸映等建筑组成,踞岗背湖,布局灵活,具有南方园林特点。周围古松甚多,故有此题名。这组建筑是康熙帝批阅奏章、召见百官和眺望湖光山色之地,为“康熙三十六景”第六景。万壑松风为正殿,风景……[详细] |
介绍 松鹤斋在避暑山庄正殿东侧。建于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清圣宪皇太后(乾隆母)和嫔妃居此。当年“青松蟠户外,白鹤舞庭前”,乾隆帝取松鹤益寿延年之意题名,为“乾隆三十六景”第三景。这一组建筑包括门殿、松鹤斋(后改名为含辉堂)、绥成殿(后改名为继德堂)、十七间房、乐寿堂(后改名为悦性居)、畅远楼等。绥成殿乃嘉庆帝……[详细] |
介绍 四知书屋在避暑山庄澹泊敬诚殿后。是一座5间大殿,康熙帝曾题名“依清旷”,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又增题“四知书屋”。四知取《周易-系辞》“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之意。周有回廊,曲折叠绕,使庭园清幽,诗意盎然。这里是清帝召见朝臣及各族王公,处理军国要务及举行大典前后更衣休息之处。据载,清帝在此召……[详细] |
介绍 水心榭在避暑山庄东宫之北。是宫殿区与湖区的重要通道。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御笔题额,乾隆十九年(1754年)列为“乾隆三十六景”第八景。榭建于下湖和银湖之间,跨水为桥,上列亭榭3座 ,南北为重檐四角攒尖式方亭,中为进深3间重檐水榭。榭在水中,两旁空间广阔,碧波荡漾,四望皆成画景,确有“飞角高骞,虚檐……[详细] |
导游全寺分前后两部分,前部主要由山门、钟鼓楼、天王殿、会乘殿等组成,其中,会乘殿是寺内主殿,殿内供观世音、文殊、普贤三菩萨,像前左右置三层楠木佛龛,两侧各一座楠木万寿塔,内供无量寿佛。后殿主要由宝相阁、清凉楼、香林室和配殿等组成,宝相阁内原有木雕骑狮的文殊菩萨像,阁名是乾隆帝御笔亲题。殿阁外还堆砌有别致的假山,可沿小道……[详细] |
导游 溥仁寺完全按照汉族迦蓝七堂的样式而建,寺自南而北为山门、幢杆,钟鼓楼、等,正殿名为大雄宝殿,匾额-“慈云普荫”四字,内供迦叶、释迦牟尼、弥勒三世佛,两侧有十八罗汉像,殿前立着康熙帝御制的溥仁寺碑,颇具艺术价值。 介绍 是外八庙中最早建造的庙宇,始建于康熙五十二年,是康熙六十大寿之际,应专门来京的蒙古各部王公贵……[详细] |
介绍 位于市区武列河东部,高约110米,酷似一位双手扶膝的罗汉,故而得名。从某一个角度来看,这尊罗汉还真有惟妙惟肖之态,比例匀称,神态自然。河北承德市……[详细] |
介绍 丽正门避暑山庄正门。建于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为“乾隆三十六景”第一景。门前列石狮和下马碑,迎面有红照壁,门上有0,下有3门,高敞宏伟。中门上方有乾隆题额“丽正门”三字,取《易经》“日月丽乎于天”之意,用汉、满、蒙、藏、维五种文字刻成。它和门内上方乾隆题诗“两字新题标丽正,车书恒此会遐方”,象征着国内各民……[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