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旅游景点介绍
达拉哈草原旅游区位于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扎斯台镇达拉哈嘎查,扎斯台系蒙古语,为有鱼的地方,以其命名的扎斯台镇距阿旗政府所在地天山镇40公里,距赤峰370公里。该旅游点是一个多种旅游资源集聚的地方,草原、湖泊、沙地、绿树相得益彰,风景优美如画。境内仅千亩以上的湖泊就达8处之多,其中达拉哈湖面积8000余亩,属淡水湖,湖里盛产鲤鱼、鲢鱼、鲫鱼等各种鱼类,湖的四周芦苇密布,北面是一望无际的黄柳、沙棘、柠条等沙地植物群落,南部是宽百米雪白的沙滩。东西两侧与其它小湖连接,中部有沙岛一处,春夏季节,白天鹅、鸿雁、灰鹤、水鸭等水鸟嬉戏湖面,景色迷人,妙趣天成。湖区附属设备完备,先后开通程控电话、旅游公路,湖面周围采取了生物工程建设,种植了垂柳、龙须柳等风景树和杨树、沙棘、白柠条等防风树种。在湖面北部植……
[详细] 巴彦花水上游乐园位于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巴彦花镇,距旗政府所在地天山镇36.3公里,依山傍水、风景迷人。游乐园是在巴彦花水库基础上建设起来的。巴彦花水库1958年10月开始动工修建,历经三年的时间,于1961年末竣工,是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养鱼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它是截欧木沦河水依山拦坝而成的人工湖。水库分主坝和副坝,主坝两侧连着陡峭的山峰,正常水面5000余亩,总库容量3412万立方米。游乐园地处草原深处,尤如一块“明镜”镶嵌在碧野之中。南侧大堤巍然横卧于千亩水面,宽阔浩淼,四周水草肥美,牛羊成群,骏马奔驰。晴日里,湖面上水鸟成对,野鸭成群,白云、峰峦、松榆倒映水中,水波荡漾,鲤鱼抛金,白鲢洒银。极目远眺,迷人的草原风光尽收眼底。游乐园以水上游乐项目为依托,开设的项目有:手划船、游艇……
[详细] 位于阿鲁科尔沁旗巴拉奇如德苏木达兰花嘎查境内。建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原有8座大殿,现存2座,先后6世葛根转世。香火最盛时-达800名。巴拉奇如德庙现存的部分建筑是阿旗寺庙中建筑面积最大,保存最好的一座庙。“弥拉查玛”是该庙五世葛根罗布桑普日来扎木苏根据弥拉的传略创作的,与其他寺庙的查玛有很大的区别。此庙的精美古建筑群的布局、风格、雕刻、图饰和工艺等都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详细] 阿旗坤都镇阿日宝力格嘎查“蒙元沙湖夏令地”旅游区位于阿鲁科尔沁旗天山东北部,距天山30公里,处于满金芒哈沙带腹地,是沿河沼泽地带,属坤都镇阿日宝力格嘎查行政管辖范围。旅游区面积4万多亩,阿日宝力格诺尔面积4000亩,湖水主要来源于宝尔罕山脚下绿色净土泉水,形成沙湖,沙湖周围有湿地、沙地、草原交错,草甸、水泡、季节河并存。拧条、黄柳、麻黄、山杏、甘草、沙篷、胡枝子、羊草、百里香、芦苇、马蔺等植物生长于沙湖周围。鸟类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丹顶鹤、大鸨,二级保护鸟类天鹅等。“蒙元沙湖夏令地”旅游区以草原风情、蒙古民族游牧文化、度假休闲旅游为一体,游览草原风光、湿地风光、湖水风光、沙地风光。蓝天白云、清澈湖泊;茵茵绿草、洁白毡房;金色沙滩、崇山峻岭,令人心胸豁然开朗。走进蒙元沙湖夏令地,你可体会到飞鸟成……
[详细] 巴林左旗乌兰坝森林旅游区位于大兴安岭南麓,是以乌兰坝林场为中心,辅之以“金界壕”、“富河文化”遗址的考古、森林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区。当一抹秋凉掠过乌兰坝时,我们来到了高原。踏着高原八月的绿野,迎着高原八月的和风,我们像在笼子里关了太久的鸟雀,飞向广阔的天地。多美的旷野,多美的绿洲,多美的高原秋色!晴空,好蓝好净,蓝的清澈透明,净的一尘不染。交织市井无奈的喧闹,较之尘世无休的纷争,这里无疑是一个无尘无埃的境界了。能够在喧喧尘嚣中跳出纷扰,品尝这份纯净,也算得上是最惬意的享受了。素有“草原森林公园”之称的乌兰坝林场有林面积52万亩,有山杨、桦、柞、榆、樟子松、油松、落叶松等20多个树种。森林茂密,盛产木耳、蕨菜、蘑菇、金针等山野菜,还有野鹿、狍子、野猪、獾子、山兔、狼、狐、野鸡、沙鸡、斑鸡等十几……
[详细] 中国北方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乌尔吉木伦河东岸。面积约6万平方米。1962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发掘。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年代为公元前3350年左右。通过该遗址的发掘,确立了富河文化。这是从统称的“细石器文化”中划分出不同考古学文化的一次重要工作。时代:新石器富河沟门位于巴林左旗林东镇北70公里乌力吉沐沦河东岸。富河从东北来,在村西汇入乌力吉沐沦河,富河文化遗址就在村北山丘的半腰。1962年夏,中国社会科学院内蒙古工作队在这里挖掘,发现并挖掘出古人方形地穴式房址37座,出土大量陶器、石器、骨器、细石器。据炭14测定,距今已有5400年。富河沟门遗址无论陶器的器形和纹饰,石器的器形制作技术等,都表明这是一个有独自特征的器物群,已经具备了一种新的考古学文化类型要素……
[详细] 洞山旅游区位于巴林左旗丰水山镇境内,距旗政府所在地林东镇28公里。洞山峰峦叠嶂,山势险峻。洞山因洞窟多而得名,山间天然或人工开凿的大小岩洞108个,堪称洞的天地,洞的世界。大洞、小洞,圆洞、扁洞,深洞、浅洞,直洞、弯洞,明洞、暗洞,远近高低,形状各异。驰名的有水帘洞、朝阳洞、鸽子洞、蝙蝠洞、长仙洞等。洞山辽文化遗址遗迹甚多,浮雕佛像、辽代寺庙古建筑遗址有几十处,辽代平顶山云门寺遗址就坐落在这里。洞山小北沟山凹里存有辽朝乾统十年“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一台,根据经幢记文可知,今之洞山乃辽代平顶山云门寺之所在。山间有多处古寺遗址,究竟哪一处为辽云门寺址,其说不一。有的说在水帘洞下佛光壁西的平台上,根据是平台之北有二山对峙如门阙,常有云雾从中飘散,故称云门,平台之上有辽代寺址,即云门寺。民国初,……
[详细] 韩匡嗣家族在辽代是一个特殊的家族,它的兴衰是辽朝兴衰的一个缩影。韩氏家族是在辽朝第一家赐姓耶律的汉官家族,为辽朝帝族、后族之后的又一显贵族系,是中原汉人贵族契丹化进而推动契丹社会封建化的主要力量。它的演化发展过程是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汉族、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互相影响、互相渗透的缩影,更是民族交往和民族融合的体现。从民族团结、草原帝国政体的演变的角度去认识、研究它,意义非常重要。韩匡嗣家族墓地位于赤峰市巴林左旗白音乌拉苏木乌兰白其嘎查的白音罕山的南麓。由两道山谷、三个山洼、两个祭祀址和一处大型居民聚落遗址组成。此墓地是辽统和元年(公元983年)至辽亡(公元1125年)之间的家族墓地。距今已有1020多年。它是迄今发现的辽代最大的家族墓地。是辽中晚期墓葬形制的大全,是中原汉文化堪舆学与契丹文化相融……
[详细] 召庙石窟在巴林左旗林东镇一带,自古佛舍古迹颇多,除上京临潢城遗址外,城西的深山古寺又以“东蒙佛教”圣地著称,召庙石窟即是其中较古老的一个,也是全国现存唯一一座辽代石窟古迹。召庙分为前召和后召,这里说的是后召。名为“真寂之寺”。前清时巴林王扩建后,清帝御赐“善福寺”匾额。现在石窟部分及其唇连的七间大殿保存尚好,属契丹文化珍迹。召庙,距林东镇四十里。桃石山远远望去象刀劈一般的悬崖上托起一颗桃石。蒙语将它叫做金-山。与桃石山南北并行相对的一段,叫阿拉申敖拉,即圣水山,山下正对着后召处,有一眼清泉,甜极、凉极。据说当初盛逢庙会,每天万数多人全用此水。召庙石窟凿于桃石山东侧的悬崖上,召北有一石涧,可攀登至峰顶,从山的西侧上山,有一条S形的石洞,仅容得一身,出口有很窄的一条石缝,名曰“红门”。出口后又临……
[详细] 祖州即耶律阿保机四辈先人的出生之地。祖陵即辽太后及述律后的陵寝所在。位于巴林左旗哈达英格乡的西北部,距林东镇20公里。城内丛林茂密,泉水潺流。未进城区,但见两峰突兀,如斧削刀切,一左一右,对峙而出,这就是人们所说的“黑龙门”。环顾四周的峰峦,漫山绿树如盖,郁郁葱葱,小溪潺潺。祖州之秋,红叶婆娑,液泉流翠,景色绝佳。位于祖州城内的石屋(当地俗称“石房子”),由七块巨型花岗岩构筑而成,虽历经千年风雨,依旧安然端立。石屋怎样建造,作何用途,一直是千古之谜。古道、古桥、祖山、龟趺山、辽墓、翁仲、天梯山、木叶山等景点吸引着众多游客来此考古、探察、登山旅游。辽祖州城位于巴林左旗哈达英格乡石房子村,地处群峰环绕的山谷中,为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祖陵的奉陵邑。天显二年(公元927年)太宗置。祖州原为太祖所置“西楼……
[详细] 荣升十八景位于索博日嘎北部,距大板镇90公里。以奇石、山峰、-、溪水和草甸组成,苏木政府已修通景区公路17公里,对景观进行立碑铭名。现有老百姓承包经营并保护资源。年接待6万人次,创收12万元。……
[详细] 巴彦塔拉草原旅游区位于巴彦塔拉苏木驻地东3公里,距大板镇25公里。现有大型蒙古包三座,传统蒙古包9座。具备各种草原特色旅游项目。年接待5万多人次,创收120余万元。……
[详细] 曼陀山地处距经棚镇西南90公里的达里诺尔南岸,位于东经116°42′~47′,北纬43°13′~16′,海拔1364米,据《元史》记载:“元二十四年(1278年),蒙古乃蛮部反叛,元世祖皇帝忽必烈率军亲征,途经此地,驻跸应昌之夕,山巅一佛临空,现身金色,如影如幻……遂做佛事七昼夜”,终于一战得胜。元泰定二年(1325年),皇帝的姑姑鲁王妃大长公主普纳、鲁王桑哥不剌为志此事,曾在天然山洞旁建观音殿,名曰:龙兴寺,洞曰净梵天水云洞,现有龙兴寺碑刻和净凡水云洞遗址。曼陀山是一个集山川、湖泊、沙地、草原、灌丛于一体的旅游、观光、休闲胜地。站在曼陀山上远眺:东面是水草丰美、平坦开阔的贡格尔草原,南面是白如雪、黄似金一望无际的浑善达克沙地,西面是一片碧绿的灌木丛林,北面是碧波荡漾的达里诺尔湖。曼陀山西边……
[详细] 乌兰布统草原位于克什克腾旗最南端,与河北围场县的塞罕坝林场隔河相望,距北京只有300多公里。乌兰布统是清朝木兰围场的一部分,因康熙皇帝指挥清军大战噶尔丹而著称于世,更以其迷人的欧式草原风光,成为中外闻名的影视外景基地。这里属丘陵与平原交错地带,森林和草原有机结合,既具有南方优雅秀丽的阴柔,又具有北方粗犷雄浑的阳刚,兼具南秀北雄之美。四季皆宜,处处皆景,是摄影之乡、天然画廊、露天影棚。乌兰布统大草原,由于处于丘陵与平原交错地带,呈现出与其它草原完全不同的特色,以其迷人的欧式草原风光,成为闻名的影视外景基地。这里的草原有四个显著特点:一是森林草原结合。这里是森林和草原有机结合,既具有南方优雅秀丽的阴柔,又具有北方粗犷雄浑的阳刚,兼具南秀北雄之美。二是草甸子广阔。虽不是一望无际,但置身此地,我们必……
[详细] 青山景区位于大兴安岭东南边缘,克什克腾旗东部,距经棚镇25公里。距赤峰市区200公里,距北京市580公里。景区总面积30余平方公里,最高峰1574米。花岗岩形成的山体岩石经第四纪冰川运动,形成千姿百态的地质奇观。青山顶部平坦开阔,长约800米,宽约400米,呈椭圆形,由北向南倾斜。四周较高,中间低洼,草地与裸岩并存。山顶南面裸露的坚硬花岗岩面上约1000平方米的范围,背载着干余个“岩臼”,当地人称为“九缸十八锅”。青山岩臼群是我国目前及世界上发现规模最大、形成最好、类型最多、保存最完整的“岩臼”群。关于青山岩臼的成因,多数专家认为是冰川作用的产物,即冰成说。冰成说认为:早在第四纪冰川时期的几百万年以前,青山被厚厚的冰层覆盖,1000—2000米厚的大冰盖下形成的冰川融水,具有300—400大……
[详细] “九佛风景不厌观,四面岚峰眼欲穿。松横展臂迎云过,石卧大佛弄风闲……”九佛山位于赤峰市北180公里处,距北京456公里。景区东接巴林右旗草原,西邻克什克腾旗大草原,北接锡林郭勒盟草原,是华北地区京津等城市进入克什克腾、锡林郭勒草原旅游的必经之路。景区内峰高、山奇、石怪、松美,是内蒙古地区在以草原为主情调的景色风光中,别具特色的景点。九佛山景区分东西两个旅游区。东区以山石景色为主,山高石奇路险,许多岩石如刀削斧劈直冲云天,形成许多处“一线天”、“天桥”的独特景观。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造就了许多栩栩如生的天然石像拔地而起,十八罗汉峰、送子观音、骆驼峰、天狗石等,让人仰目思味,浮想联翩。石峰顶上,布满大大小小的冰臼,冰臼内一年四季积水不断,夏日逢雨,水顺势溢出,沿陡壁泻下,有如飞珠溅玉,直落深涧,首……
[详细] 大营子天主教堂,位于林西县城北9公里的大营子乡。始建于1909年,由比利时神甫设计建造,为欧洲哥特式建筑。1917年又重新扩建。能容纳2000人,教堂内有两排26根花岗岩石柱,屋脊高16米,石拱屋顶,钟楼尖顶27米。教堂规模宏大,在关外属最大的哥特式天主教堂。林西清真寺民国20年(1931年)建成,清真寺大殿为中国古典式建筑风格,崇台列阶,飞檐流脊,……
[详细] 公元1115年,金灭辽后,为稳固边城,防止异族进扰,筑建了长达3000余里的边墙、界壕、边堡。经林西的边墙有两道,边堡有九座,在统部镇边墙梁、老房身乡西南沟、西边墙,金边堡遗迹清晰可见。……
[详细] 大井古铜矿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林西县官地镇中兴村大井自然村北1公里处,为青铜时代的遗址,年代距今2900年至2700年。该遗址文化性质单纯,属于夏家店上层文化,是中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一处集采矿、冶炼、铸造等全工序的古铜矿遗址。遗址主要遗存集中分布在山冈和坡地上,有采矿坑、冶炼坩锅、工棚建筑遗迹等。共有露天采矿坑47条,最长的有102米,最短的有7~8米,宽度为0.8~2.5米,深度为7~9米。矿坑之间不连接,有顺坡纵向开采的,也有横向开采的。大井古铜矿遗址的发现,不仅进一步证实了早在两三千年以前,中华民族的先民就生产、生活在这里,并使用着原始而艰辛劳动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国古代商周青铜器文化;而且也为研究中国北方古代铜矿开采、选矿、冶炼、铸造技术及发展水平提供了实证。(国家文物局)……
[详细] 细石器文化遗址包括锅撑子山细石器文化遗址、樱桃沟细石器文化遗址、太平庄细石器文化遗址、林西县西门外细石器文化遗址。其中最著名的是锅撑子山细石器文化遗址,该遗址位于林西镇南6公里处嘎斯汰河南岸的锅撑子山。总面积为10平方公里,距今已有5000多年历史,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细石器文化遗址。……
[详细]
闂傚倸鍊烽懗鑸电仚缂備浇顕ч悧鎾崇暦濠靛牅娌柣顓у亞閹虫捁鐏冮梺鍛婁緱閸樿棄鐣靛澶嬧拺闁告繂瀚峰Σ褰掓倵缁楁稑娲ょ壕褰掓煙閹澘袚闁绘挻鐟╅弻娑滅疀濮橆兛姹楅梺娲诲幖閻倿寮诲☉妯兼殕閻庯綆鍋勯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