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华北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东北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华东
上海
江苏
浙江
台湾
安徽
福建
山东
西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华中
河南
湖北
湖南
江西
华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香港
澳门
西北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AAAAA级
AAAA级
AAA级
AA级
A级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北京市
>
海淀区旅游
海淀区旅游景点介绍
北京市
海淀区文物古迹
海淀区红色旅游
海淀区博物馆
4A景区
海淀区十大景点
海淀区十大免费景点
全部
海淀区特产
海淀区美食
海淀区地名网
海淀区名人
[移动版]
41、
马甸清真寺
此寺建于清康熙年间,清道光三十年重修。《重修京都德胜门外马店礼拜寺碑记》碑,碑中记云“……年久失修司事……大殿广十六间……殿出左庑为讲学经台右庑为清真小学讲以台……大殿外房间凡廿有一……”。1946年大修,1983年至1984年大修恢复原貌。大殿坐西朝东,寺中有“永垂不朽”、“清真古教”两通碑。山门歇山顶砖石结构,拱券门上有汉白玉匾,上 书-“清真寺”,入山门北配殿三间为办公室,南配殿为水房,垂花门有大抱鼓石,以西有月亮门一座。进垂花门后为大殿,两侧为南北讲经堂,北讲经堂西有女大殿一栋,南讲经堂西为学习班。整座寺院共计房屋77间,是海淀规模最大的一座清真寺。1999年被公布为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42、
佰王园
佰王园建于清代,原为僧格林沁花园的一部分,现为八一学校小学部使用。现存坐北朝南的正房五间,左右各有耳房两间,皆为硬山卷棚顶,灰筒瓦屋面,保护状况良好。2014年被公布为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43、
黄庄双关帝庙
黄庄双关帝庙始建于明代,康熙四十九年(1710)补修,因庙西侧尚有一座关帝庙,格局形式相同,故称“双关帝庙”。又因古代凡关帝庙前必立旗杆一根为标志,所以又称“双旗杆老爷庙”庙坐北朝南,四合布局,山门殿三楹,原供关公坐像。东西配殿各三楹,西配殿于1982年被拆。庙内现存古柏一株。2014年被公布为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44、
海淀极乐寺
极乐寺位于海淀区北下关街道。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太监暨擢建。极乐寺坐落于高梁河边,曾垒石为岸以临清池,垂柳婆娑。寺内曾遍植国花牡丹,在京师名噪一时,是当时郊游的理想之所。原寺坐北朝南,分三路,中路有山门、前殿、正殿及东西配殿,正殿后为达本和尚塔,东跨院为花园,西跨院为僧房。寺内原有明嘉靖二十八年《创建极乐禅林记》碑,为大学士严嵩撰书,碑阴刻有明万历五年(1577)《极乐寺护持香火坟茔碑记》。清代曾重修极乐寺。现存正殿,坐北朝南,面阔三间。解放后,曾作为北京第四制药厂办公室。2014年被公布为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45、
恩济庄关帝庙
恩济庄关帝庙位于总后勤部干休所内。《日下旧闻考》记载:“雍正十二年(1734)世宗胤禛赐内监茔地一区,名恩济庄,并于其地敕建关帝庙,于乾隆三年(1738)一月落成。殿内额曰‘威灵普护’,户部尚书海望撰”。庙坐北朝南,依次为山门、钟鼓楼、大殿。整座建筑布局规整,是为内监茔地所赐建,较民间关帝庙更严谨。山门歇山起脊,钟鼓楼二层歇山顶,大殿硬山挑大脊,后出抱厦一间。大殿左右各有一碑座,汉白玉石质,上雕龙、麒麟、羊。2014年被公布为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46、
温泉菩萨庙
温泉菩萨庙位于海淀区温泉镇温泉村。现存山门殿、北配殿、正殿,共有房九间。院落坐西朝东,山门殿为筒瓦硬山箍头脊,正殿为筒瓦硬山调大脊,旋子彩绘。北配殿为合瓦屋面,硬山调大脊。2008年海淀区文化委将该庙进行了全面修缮。2014年被公布为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47、
海淀秀峰寺
秀峰寺位于海淀区苏家坨镇鹫峰山下,明正德六年由太监高让所建,1925年道士王修真废寺为道观,改名为修真观,1929年大律师林行规买下此寺院后,复更名为秀峰寺,并予修整。抗战时期, 秀峰古刹是华北军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重要据点、平西情报站和新闻要报社址。1950年, 林律师的夫人将古寺捐给政府, 后归北京林业大学所有。寺坐西朝东,寺有三进,殿房数十间。由东向西依次为山门,前殿,一进正殿,二进正殿,三进正殿。1999年被公布为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48、
响塘庙
响塘庙建于清咸丰时期,咸丰九年(1859)九月九日落成。于鹫峰东麓依山势而建。现存建筑有前殿,正殿,山门殿,耳房与正殿间有南北配房。山门殿为筒瓦箍头脊,耳房筒瓦卷棚,左右开旁门,配房为筒瓦卷棚,前出廊,正殿筒瓦卷棚箍头脊。正殿前有“大清北京城西北响塘庙碑”一通,为咸丰九年九月九日立,全部建筑为小式大木,箍头脊彩绘。1999年被公布为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49、
龙泉寺万缘茶棚
龙泉寺万缘茶棚位于凤凰岭景区龙泉寺前。民国时期,庙会兴盛,有广东香客募捐,在金龙桥南东院建万缘茶棚一座,施茶施粥,普结善缘。茶棚整体由进院山门(东西带耳房)、正房(带耳房),及东西配房构成,建筑坐北朝南,院内“万缘茶棚石碑”清楚记载了茶棚的募捐及修缮情况。2013年海淀区文化委员会再次修缮。2014年被公布为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50、
明照洞瑞云庵
遗址坐北朝南,北高南低,原为黄普院,由金章宗完颜璟创建,为其狩猎行宫,后废。明正统二年(1437)赐额妙觉禅寺,明弘治十四年(1510)改称明照洞瑞云庵。据碑文证实,妙觉禅寺因瑞云庵“坍塌旧基”而迁至南50米处,北部“明照洞瑞云庵”存门楼,金刚石塔,山洞,山洞房基。门楼为花岗岩雕刻。庵内金刚石塔位于山门东侧,高15米的巨石岩顶,始建于明代。塔高约2.5米,为六角七层密檐式砖塔,塔基各角雕饰着一头凶悍环角牛状的饰物,据碑文记载,此塔为妙觉禅寺第一代主持尹奉的寿塔,其尸骨埋于塔下。1999年被公布为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51、
妙觉禅寺遗址
车耳营妙觉寺遗址位于苏家坨镇凤凰岭公园南线,原为黄普院,由金章宗完颜璟创建。明正统二年(1437),太监赵永等在黄普院旧址上兴建寺庙,赐额“妙觉禅寺”。明成化二年(1466)改建妙觉寺。寺北有天然巨石,名曰“金刚石”,石上建有一座高约2米的六角七层密檐式砖塔。寺南向,原有山门殿、天王殿、正殿、后殿和方丈院等。1941年秋庙舍被日寇焚毁,现寺基址及银杏树尚存。遗址内有若干石构件及两通碑散落,一为《敕赐妙觉寺记》碑。2014年被公布为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52、
妙峰山香道中北道遗址
在明清两代至民国年间,妙峰山顶峰的碧霞元君庙的香火闻名北方。《燕京岁时记》记载“庙在万山中……自始迄终,继昼以夜,人无停趾,香无断烟”,可见妙峰山香火旺盛。昔日香客进香主要有四条古香道,其中有三条在海淀区域内,分别为老北道、中北道、中道。中北道自海淀区苏家坨北安河村开始,沿途有七个茶棚遗址,依次为:清福观、响塘庙、青龙山朝阳院、金仙庵、玉仙台、瓜打石、妙尔洼。2014年被公布为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53、
凤凰岭旮旯庵及石窟遗址
凤凰岭旮旯庵及石窟遗址位于凤凰岭山麓,东南距台头村约2.5公里。原名妙峰庵,因其坐落于山谷深处,俗称旮旯庵,始建年代不详。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庵原为四合布局,坐北朝南,今已圮,只存两座石窟。一窟在庵西侧,门向东南,面积约20多平方米,另一窟在庵东侧,因窟前有53级石阶而称“五十三磴”。五十三磴建在一座20多米高的巨大山岩上,五十三级石阶陡峭凌厉,宽仅数尺,石级尽头即为石窟,窟高1.83米,深2.15米。临洞眺望,群峰尽收眼底,景色尤佳。曾于2006年修缮。2014年被公布为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54、
凤凰岭石刻
凤凰岭石刻刻于民国年间,位于聂各庄村凤凰岭山麓,东距台头村约一公里。凤凰岭峰峦险峻,山势奇丽,为花岗岩体。“凤凰岭”三字为楷书,字体苍劲有力,庄重工整,由北向南排列,每字高约4米,宽近3 米,字间4.5 米,笔画宽度在0.2米以上,它是北京西山风景区最大的摩崖刻字。……
[详细]
55、
范长喜宅院
范长喜宅院位于海淀区苏家坨镇北安河村第四十七中学内。清光绪年间,在环谷园西坡平台地,光绪皇帝生父醇贤亲王奕譞府上总管范长喜在修建七王坟的同时,在此地为自己修建了宅园,院内及周围广种丁香,时称“丁香院”。1924年,民国时期著名教育家李石曾选中京西鹫峰之麓,妙峰古香道起点之侧的北安河皇姑园,通过多方筹资购置,修缮丁香院作为中法大已修缮一新。2014年被公布为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56、
中法大学附属中学旧址
1923年,民国时期著名教育家李石曾在海淀温泉村建中法大学附属中学,1924年迁至北安河乡环谷园。1924-1925年,冯玉祥、孙岳和胡景翼(字笠僧)捐巨款帮助学校建造了图书馆和校门前石桥,为感谢胡将军义举,图书馆取名为笠僧堂。笠僧堂为近代建筑形式,前有石桥,为花岗岩质地,保存完好。该校原有房七十余间。现存建筑有笠僧堂。2014年被公布为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57、
海淀莲花寺
莲花寺位于海淀区北安河乡大觉寺南。始建于明朝,清光绪年间多次重修并扩建,清末为太监养老送终之所。清光绪十四年、二十八年及三十一年三次重修扩建寺整体格局为坐西朝东,依山势分三级。一级有莲花池、告示碑及磨盘,二级有山门,卷棚硬山合瓦屋面,匾额“莲花寺”。三级分中院、南北跨院,均为四合布局。中院有山门殿、正殿、南北配殿,山门殿面阔三间。正殿面阔三间,硬山调大脊,灰筒瓦屋面。配殿硬山箍头脊,棋盘心屋顶,南北跨院各有正殿三间。寺内有清光绪十八年(1892) 告示碑、光绪二十八年(1902)《重修莲花寺碑记》碑和光绪三十一年(1905)《重修莲花寺碑记》碑。2014年被公布为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58、
西埠头兴善寺
西埠头兴善寺位于海淀区北安河乡西埠头村。建于明正德二年(1507),俗称东庙。寺坐北朝南,前有古树两株,碑两通,两通碑皆螭首龟趺,西侧为《大明创建兴善寺碑记》,为大学士李东阳撰写,碑文记载“首列山门、中立佛殿,左列伽蓝堂而拥护之,右列祖师堂而翊卫之,钟鼓有楼,讲禅有室,供有田畴,福有爨具,环以僧庑,缭以垣墙,坳垩鲜明,金碧交辉,诚然一大成招提也”,说明寺内过去前有山门、中有佛殿、左有伽蓝殿、右有祖师堂,还有钟楼、讲禅室。目前仅存正殿,正殿面阔三间,硬山调大脊,小式大木,木构架上绘有彩画。另一碑为《大明兴善禅寺碑铭记》碑,为翰林学士张天瑞撰。2014年被公布为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59、
护国佑民观音禅林
护国佑民观音禅林位于海淀区苏家坨镇聂各庄村。始建于明代崇祯五年,现存建筑年代为清代。坐西朝东,分前殿、中殿、后殿,各三间,小式大木。前殿、中殿为筒瓦硬山调大脊,苏式彩绘;后殿为筒瓦卷棚箍头脊,苏式、和玺、旋子混合彩绘,抬头梁垫板有“松柏千年茂,芝兰百岁荣”字样。大门口有石狮一对。中殿后有“护国佑民观音禅林”匾额一块,碑座两个,前殿前有国槐一株,中殿南侧有侧柏一株。2006年、2010年海淀区文化委员会曾两次对该建筑进行了抢险修缮。现存房屋三间,总体保存状况良好。……
[详细]
60、
车耳营关帝庙
关帝庙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清光绪初年重修,坐北朝南,院内有“重修碑记”碑一通,为清光绪二年(1876)所立。另有一个碑座和半截碑,在庙东北京凤凰岭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院内。现存建筑为2003年修建,三合布局,正殿为原址重修,面阔三间,另建有东西配殿、后殿。配殿面阔各三间,后殿面阔三间带二间耳房,正殿为崇宁殿,后殿为娘娘殿。关帝庙前古松树龄久远,姿态挺拔,铺青叠翠。2014年被公布为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最后一页]
[下一页]
鍏ㄥ浗鍦板悕鎼滅储
·
海淀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
海淀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
海淀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
海淀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
海淀区A级景区名录
·
海淀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北京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北京市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北京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北京市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北京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北京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北京市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北京市第八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北京市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绮CP澶�13001937鍙�
绮ゅ叕缃戝畨澶� 44010602000422鍙�
鍏充簬鎴戜滑
鑱旂郴鏂瑰紡
鍏嶈矗澹版槑
缃戠珯鍚堜綔
鎴戣渚涚ǹ
鑱旂郴鎴戜滑锛�
QQ锛�
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