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北京市 > 东城区旅游

东城区旅游景点介绍

台湾会馆
  “台湾会馆”史称“全台会馆”,坐落于北京市东城区大-同,距离天安门广场南端的正阳门约500米,建于1890年前后。台湾会馆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将科举制度移植到台湾,自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开始,陆续有台湾举人到北京参加会试。为方便台湾举人来京参加考试和联络感情,1893年台籍进士施士洁主持建立台湾会馆,1896年搬至大-同114号。民国时期,台湾会馆出租给商户。1949年后,台湾会馆变成民居。1993年,台湾会馆恢复为纪念场所。1993年,台湾会馆得到修缮,1994年7月18日举行揭幕仪式,会馆重新成为在京台胞交流聚会的活动场所。1996年举办了百年纪念活动。由于会馆原面积狭小、交通不便、设施陈旧,已经无法满足日益扩大的两岸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随着整个前门地区修缮整治工程的全面推进,20……[详细]
北京青年湖公园
  北京青年湖公园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路西,那里原来是个大水坑,1958年开挖成湖,1960年堆山修路,建亭造桥,才逐渐形成一处占地169800平方米,水面积63800平方米,树木1.6万株的现代公园。园内既有植物群落的自然美景,又有花卉雕配植物造型的园林艺术,展现了青年湖自己的园艺风格。是北京市首批“黄土不露天”的达标公园。公园游览区有烁园、报春屿、荷塘、胜蓝轩、宜园等不同特色的景区,游艺设施新颖多样,有赛车、碰碰车、海盗船、空战机等,还有免费的儿童游乐场、门球场、健身器材,丰富多彩的水上娱乐活动为公园夏日增添了无限情趣,湖面游船、垂钓令人悠闲自得、乐趣无穷,夜幕下的彩灯、音响环绕的露天舞场,为忙碌了一天的人们消除疲劳,欢乐洒脱。青年湖公园以具有时代园林特色的崭新形象迎接着八方的游客。……[详细]
303、北京地下城 AA
北京地下城
  北 地下城-京地下城的前身是人防工事,始建于1969年。地下城工程,历时十年,于1979年完工。分为三个防御工事小区,并通往市区的四面八方,形成了初具规模的人民防空地道网。  出于备战考虑,从1969年开始,在前门地区修建防空洞,当时住在附近的男女老少齐上阵,在不借助机械的情况下,在1979年修建挖成了这个巨大的防空洞。地下城距地面八米,最深处可达十几米,宽两米,全长30余公里,可容纳30余万人。因工程量巨大,设施齐全,被称为“地下城”。地理位置  北京地下城就在崇文区前门打磨厂,参观入口在前门西打磨厂街(原62号),  出地铁就可看到前门步行街,前门步行街口有座五牌楼(牌坊),五牌楼东即是西打磨厂街。   -旅游信息  地下城距地面8米,最深处可达十几米,宽两米,全长三十余公里,可容纳……[详细]
北京老舍故居
  老舍故居,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19号。老舍在北京解放前后住过的地方共有十处,其中解放前九处,解放后一处。乃兹府丰盛胡同10号(今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19号)是解放后居住的地方,直至辞世,老舍先生在这里住的时间最长,人生成就最辉煌。老舍先生“生在北京,长在北京,死在北京,他写了一辈子北京,老舍和北京分不开,没有北京,就没有老舍。”老舍在北京解放前后住过的地方共有十处,其中解放前九处,解放后一处:小羊圈胡同(现为小扬家胡同)8号是他的出生地,北京师范学校(今育劝胡同)、第十七小学(今方家胡同小学)、翊教寺公寓、西山卧佛寺、西直门儿童图书馆、缸瓦市基督教堂、教育会(今北长街小学)、烟通胡同6号(今明9号)为解放前居住过的九处。乃兹府丰盛胡同10号(今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19号)属解放后……[详细]
北京茅盾故居
  位于东城区交道口后圆恩寺胡同,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茅盾于1974~1981年在此居住。故居为二进四合院,占地面积878平方米。门内影壁上镶有-题的“茅盾故居”金字黑大理石横匾。前院有北房三间,东西厢房各三间,倒座房六间。西厢房原是茅盾的会客室和藏书室。东厢房为饭厅,其余为家属和服务人员住房。后院有北房六间和西厢房两间,北房原是茅盾的工作室兼卧室。茅盾逝世后,前院开设了2个陈列室,陈列茅盾生前的实物和图片,包括手稿、作品初版本、信件、手迹和茅盾主编过的文学刊物等,共400余件。后院正房室内保持原状:进门一间为起居室,北墙为1排书柜,书籍按其生前原样排放。书橱前为单人沙发1对。室内东侧临窗放写字台1张。起居室东有门通往卧室,卧室内正中横放小床1张,床左侧案几上堆放着写回忆录备查的旧时期刊以及他平……[详细]
北京鼓楼
  钟鼓楼由钟楼和鼓楼二楼组成,相互呼应,各司其职钟鼓楼是坐落在北京南北中轴线北端的一组古代建筑,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两楼前后纵置,气势雄伟,巍峨壮观。钟鼓楼作为元、明、清代都城的报时中心。钟鼓楼是中国古代用以司时的公共性楼阁建筑,钟和鼓原本都是古代乐器,以后才用于报时之用。中国古代钟鼓楼起源于汉代,据史籍记载汉代已有“天明击鼓催人起,入夜鸣钟催人息”的晨鼓暮钟制度。唐朝都城长安是一个繁华的都城,其结构实行里坊制,即以里坊为单位,每个里坊围以城墙,在四面或两面设房门,定时开启。而在宫城正门承天门上设置钟鼓,作为全城的司时中心,早晚根据承天门的钟鼓声开启各坊门及宫门。元代在大都城(即今北京)内,也于宫城之北建了钟楼和鼓楼。北京鼓楼建于明永乐十八年,是建在高砖台上的一座殿堂式建筑,台基高达4米,……[详细]
王府井天主堂
  王府井天主堂,俗称东堂,又名圣若瑟堂、八面槽教堂,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74号,是耶稣会士在北京城区继宣武门天主堂之后兴建的第二所教堂。是北京四大天主教堂之一。由意大利籍利类思和葡萄牙籍安文思两位传教士创建。明末,2人在四川传教。清初被清兵虏至北京,在肃王府当差,顺治十二年(1655),福临赐给他们一所宅院和一块空地(即今址),他们即在空地上建筑一座教堂,即北京城内第二座圣堂(第一座为南堂),也就是最早的东堂。东堂院内,中间为天主堂,坐东朝西,共约30间,堂顶立十字架3座,中间大,两旁小。堂内有18根圆形砖柱支撑,两侧挂着耶稣受难等多幅油画。堂南、西有教室,东有一院,内有花池、平房、楼房,为神父住处。东堂内曾保存有多幅宫廷画师郎世宁绘的圣像,嘉庆十二年(1807年)失火后废止。1884年……[详细]
308、烟袋斜街 AAA
烟袋斜街
  烟袋斜街位于北京市地安门外大街鼓楼前,属西城区厂桥地界。在清末至二三十年代,街内以经营旱烟袋、水烟袋等烟具、古玩、书画、裱画、文具及风味小吃、服务行业等为主,其铺面建筑风格朴素并有北京北城特点,是北京北城较有名气的文化街,曾留下不少文化名人的足迹。位于什刹海前海东北的一条小巷,是北京最古老的一条商业街,周边的饭店、旅店及其他外贸小店都特别多。作用在清朝时主要经营烟具,装裱字画和贩卖古玩玉器,是一条繁华的商业街。想想看,当年也就只有八旗子弟和富甲商人才会吸鼻烟,才有钱玩古玩字画,由于烟草是快消品,便成为大家来烟袋斜街的主要目的,于是在《光绪顺天府志》中就将这条街命名为烟袋斜街。在人潮涌动的街道上,你时不时就会走到风格迥异的店铺面前,可能以前这些店面里面卖的就是名家字画,但是现在更多的是些独具特……[详细]
309、北京孔庙 AAAA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京孔庙
  中国元、明、清三朝祭祀孔子的场所。在北京东城区国子监街。北京孔庙(19张)元大德六年(1302)建,大德十年建成。明永乐九年(1411)重建。宣德、嘉靖、万历年间分别修缮大殿,添建崇圣祠,清顺治、雍正、乾隆时又重修,光绪三十二年(1906)升祭祀孔子为大祀,将正殿扩建。孔庙虽然经过历代重修,但其结构基本上仍然保存元代风格。门内院落共有三进,中轴线上的建筑从南向北依次为大成门、大成殿、崇圣门及崇圣祠。有元、明、清三代的进士题名碑198块,为研究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重要文献资料。孔庙从1928年起对外开放,供人游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后为首都博物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京城内东城区国子监街。占地2.2万平方米。历代多次重修,为元、明、清三代祭孔建筑,又名先师庙。庙……[详细]
明城墙遗址公园(西便门小公园)
  历史上明城墙全长40公里,始建于明永乐17年(公元1419年),距今已有580多年的历史。现存的崇文门至城东南角楼一线的城墙遗址全长1.5公里,是原北京内城城垣的组成部分,是仅存的一段,也是北京城的标志。其城东南角楼是全国仅存的规模最大的城垣转角角楼,始建于明代正统元年(公元1436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位于市中心地域,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东起城东南角楼,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西至崇文门,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总面积约:15.5公顷,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其中城墙遗址及城东南角楼占地3.3公顷,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绿地面积12.2公顷。由于年久失修和人为损坏,城墙破损严重,为保护文化遗产,再现古都风貌,北京市委、市政府认真实践“-”重要思想,决定彻底整治城墙遗址的周边环境,修复城墙……[详细]
311、南锣鼓巷 AAAA
南锣鼓巷
  南锣鼓巷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也位列规划中的25片旧城保护区之中。南锣鼓巷南北走向,北起鼓楼东大街,南止地安门东大街,全长786米,宽8米,与元大都(1267年)同期建成,是我国唯一完整保存着元代胡同院落肌理、规模最大、品级最高、资源最丰富的棋盘式传统民居区。在元大都“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城市格局中,南锣鼓巷是“后市”的组成部分。元南锣鼓巷图1代,以南锣鼓巷为轴线,东侧地区属昭回坊,西侧地区属靖恭坊。明代属昭回靖恭坊。清代乾隆年间属镶黄旗,光绪末年至宣统年间属内左三区。民国时期属内五区。东西各有8条胡同整齐排列着,呈“鱼骨状”,又如同一条“蜈蚣”。因此,南锣鼓巷也称为“蜈蚣巷”。从南向北,西面的8条胡同是福祥胡同、蓑衣胡同、雨儿胡同、帽儿胡同、景阳胡同、沙井胡同、黑芝麻胡同、前鼓楼苑胡同……[详细]
北京中山堂
  北京中山堂地处天安门西侧中山公园内,原名社稷坛“拜殿”,始建于明永乐十九年,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或遇风雨休息的地方。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去先病逝北京并在此停灵吊唁公祭。为了纪念这位伟人,1928年,国民政府将“拜殿”正式更名为“中山堂”,中央公园亦更名为中山公园。至今,“中山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起,北京市政协委员多有提案,建议将中山堂建设成孙中山先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山堂成为中央每年举办孙中山诞辰和逝世纪念仪式的重要场所和市政协委员会议场所。2002年11月12日,北京市政协在中山堂重新制作了《孙中山与北京》展览,长期对社会开放。2002年中山堂被北京市政府命名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地址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中山公园内乘车路线:公交车1、4、52、10、37、22路……[详细]
313、北京中山公园 AAAA
北京中山公园
  北京中山公园位于北京市中心紫禁城(故宫)南面,天安门西侧,与故宫一墙之隔。它原是明清两代的社稷坛,与太庙(今劳动人民文化宫)一起沿袭周代以来“左祖右社”的礼制建造。中山公园现占地23万平方米,是—座纪念性的古典坛庙园林。位于天安门西侧,全园面积22.5公顷。原为辽、金时的兴国寺,元代改名为万寿兴国寺。1421年(永乐19年)明成祖朱棣兴建北京宫殿时,按照“左祖右社”的制度,改建为社稷坛。这里是明、清皇帝祭祀土地神和五谷神的地方。1914年辟为中央公园。孙中山先生死后曾在此停放遗体,为纪念孙中山先生,1928年由冯玉祥部下时任北平特别市长何其巩等爱国人士改名中山公园。从南门入园,走过门厅,穿过曲折的彩绘长廊,迎面矗立着一座蓝琉璃瓦顶的由郭沫若题写的“保卫和平”汉白玉石坊(原称“克林德”坊和“公……[详细]
人民英雄纪念碑
  人民英雄纪念碑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中心。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为了纪念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在首都北京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当天下午6时,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全体代表,在天安门前广场上举行了建立纪念碑的奠基典礼。后经全国广泛讨论,确定碑型。1961年,人民英雄纪念碑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人民英雄纪念碑位于毛主席纪念堂以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纪念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革命烈士而修建的纪念碑。设计修建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为了纪念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在首都北京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当天下午6时,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全体代表,在天安门前……[详细]
315、宣仁庙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宣仁庙
  宣仁庙位于北池子大街2号、4号,清雍正六年(1728年)敕建,祠祀风神,俗称风神庙。嘉庆九年(1804年)重修.其规制仿中南海时应宫(祀雨神),赐号“应时显佑”,庙曰“宣仁”。庙内有雍正皇帝御书“协和昭泰”匾额,献殿祀风伯,寝殿祀八风神。风伯系司风之神,风神庙之意在于祈求神灵保佑,不使国家遭受风灾。据乾隆《京城全图》所绘和现场实际调查:该庙四周为庙墙,南端东西两侧各有一座牌楼(二柱一门或四柱三门无考),院内南为影壁,北为庙门,入庙门,东西为钟楼和鼓楼,北为献殿,该殿两侧有内墙,并向北至后寝殿。内墙南部东西各开一随墙门,可进入内墙两侧外的细长跨院,院内各有寮房九间。过献殿北部即为享殿和寝殿及东西朵殿。宣仁庙现状是庙街门为大型随墙门,坐东朝西,是后来改建。院内殿宇均坐北朝南。庙门前有一字形琉璃砖……[详细]
316、明瑞府
明瑞府
  目的地介绍明瑞府即内务部街11号四合院,是一组坐北朝南的大型宅院。从东大门出入。明瑞府是乾隆年间一等诚嘉毅勇公明瑞的府第。明瑞,字筠亭,满洲镶黄旗人。乾隆二十四年(1759)随军平定伊犁地区的叛乱有功,得到绘图形于紫光阁(中南海西岸)的荣誉。乾隆三十三年在与缅甸军作战中身亡。此宅在民国后归属于盐业银行经理岳乾斋。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地址:内务部街11号四合院大门内分为四组院落,当中是两宅并列各自独立的正院,内为各有厅堂的数层四合房屋。东部一院,房屋较少,只有两间且无配房。西院房亦不多。整个院落的煞尾是后花园,堆山、花厅、亭台俱备。景点位置北京东城区内务部街11号……[详细]
段祺瑞执政府旧址
  目的地介绍段祺瑞执政府旧址位于东城区张自忠路3号,原名铁狮子胡同。清代这里有三座府第:东为和亲王府,中为贝勒斐苏府,西为和敬公主府。和亲王府的前身是贝子允禟府第。雍正十一年(1733)世宗五子弘昼改建为和亲王府。贝勒斐苏府,是清初恭亲王常颖的府第。清末,两府内的建筑全被拆除,重新建造了三组砖木结构的楼群:中间的主楼为欧洲古典式灰砖楼,东、西、北各有一座楼房。1912年袁世凯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和国务院设在这里;1919年后,靳云鹏任国务总理兼陆军总长,改为总理府;1924年段祺瑞被北洋军阀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执政,这里改为执政府。1926年4月10日,北京发生了政变。驻北京的国民军将领鹿钟麟包围了临时执政府,段祺瑞出逃;执政府倒台,由冯玉祥将军接管。王树常任北平卫戍司令时。又改为北平卫戍……[详细]
孙中山行馆
  目的地介绍孙中山行宫(孙中山逝世所在地)位于张自忠路23号。原是明朝末年崇祯皇帝的田妃娘家,叫天春园,清末改为增归园。民国初年是当时外交总长顾维钧的住宅。1924年孙中山北上讨论国事住在此处。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院内西屋卧室内病逝,三天后移灵香山碧云寺。此处是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定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地址:东城区地安门大街11号位置:位于张自忠路23号。现居室按其原状布置陈设。为三进院落,四周回廊环绕,花园幽美。孙中山当时住在花园前的正房里,内外套间,有雕刻精美的落地花罩。现门口挂有“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室”匾。外间西墙上镶有一长方形汉白玉刻石,上刻“中华民国十四年(1925)三月十二日上午九时二十五分孙中山先生在此寿终。”刻石上悬挂孙中山遗像。右方镜框内是在此写的《……[详细]
劳动人民文化宫
  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位于北京天安门东侧,为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的明清太庙。经-总理提议,第一次政务院会议批准,将太庙移交北京市总工会管理,辟为职工群众的文化活动场所,“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匾额由毛泽东主席命名并亲笔题写,于1950年4月30日揭幕,5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是劳动人民的“学校和乐园”和中外游客旅游的胜地。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太庙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优美典雅的环境吸引着众多的游人,艺术和教育培训造就了大批人才,各种艺术演出和展览也久负盛名,各种娱乐健身项目雅俗共赏,是休闲娱乐的极好去处,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的成立,作为建国后的重大历史事件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1988年1月太庙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被全总评为全国示范工人文化……[详细]
东华门夜市
  目的地介绍  位于王府井大街北入口的东华门夜市,是北京最著名的小吃街。不仅在北京城中口碑极佳,更深得中外游客的喜爱。如今,逛东华门夜市已经成为来京旅行团夜间活动的保留节目。   说起东华门夜市的历史,要追溯到80年代初。那时的王府井还没有改造成步行街,街道狭窄,拥挤不堪,东华门夜市就设在熙熙攘攘的十字路口,经常是人车混杂,尘土飞扬。尽管卫生条件恶劣,可依然人流如潮,抵挡不住的是北京小吃的美味吸引。那时人们对这条小吃街可谓爱恨交织。   随着王府井大街的不断改造,如今的东华门夜市已经有了根本的改变。统一的设计、统一的风格,被誉为京城金牌小吃街。   金牌的美誉首先体现在设备上。地面专门用特选石材铺成,光面与毛面有机结合,既便于清洗,又有效防滑。每一摊位都配备了专用不锈钢餐车,水、电接口及便携式……[详细]

缂傚倸鍊风欢锟犲闯椤斿槈娑氱矙椤㈣泛鈹戦悩顔肩伇妞ゆ梹鍔欓獮蹇涙晸閿燂拷13001937闂傚倷绀侀幉锟犳偡闁秴绠柨鐕傛嫹 缂傚倸鍊风欢锟犲窗閹捐纾归柡鍥ュ灩閻鏌¢崶鈺佇ョ痪楣冪畺閺岀喓鈧稒岣跨粻姗€鏌¢崱妯荤叆妞ゎ叀娉曢幏瀣喆閸曨偒浼� 44010602000422闂傚倷绀侀幉锟犳偡闁秴绠柨鐕傛嫹

闂傚倷鑳舵灙缂佺粯鍔欏畷銏ゅ冀椤愩儱小濡炪倖甯掔€氼剛绮婚敐澶嬬厵閻庢稒岣块惌瀣磼椤曞棙瀚� 闂傚倷娴囨竟鍫熴仈缁嬫娼栧┑鐘崇閻掗箖鏌熺紒銏犳灈婵☆偅锕㈤弻锝夋偄缁嬫妫嗙紒缁㈠幐閸嬶拷 闂傚倷鑳舵灙缂佺粯鍔楃划鏃堟倻閼恒儱鍓瑰┑掳鍊撻懗鍫曟偟閸洘鐓熸俊銈傚亾闁绘锕敐鐐烘晸閿燂拷 缂傚倸鍊搁崐鎼佸疮椤栫偛鍨傜憸鐗堝笚閸嬬喐銇勯弽顐粶閻熸瑱绠撻弻娑㈩敃閿濆洨鐓傜紓浣割儜閹凤拷 闂傚倷鑳堕幊鎾绘偤閵娾晛鍨傚┑鍌涙偠閳ь剙鎳橀弫鍌炴偩瀹€鈧幊婵嗏攽閻愭潙鐏︽い鏇嗗洦鏅搁柨鐕傛嫹
闂傚倷娴囨竟鍫熴仈缁嬫娼栧┑鐘崇閻掗箖鏌熺紒銏犳灈缂佺媴缍侀弻鐔衡偓娑欋缚閻绱掗鍡欑暤闁哄被鍔岄埥澶愭惞椤愩埄浼� QQ闂傚倷鐒︾€笛囧礃婵犳艾绠柨鐕傛嫹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