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重庆市 > 渝中区旅游

渝中区旅游景点介绍

潘文华公馆旧址
  潘文华公馆旧址位于渝中区上清寺中山四路81号。该建筑为西式砖木结构,中间为二楼一底,两侧为一楼一底,建筑面积1043.93平方米,占地面积684.09平方米。潘文华是刘湘集团的核心人物之一,国民政府二级陆军上将,重庆市首任市长。1937年,潘文华率军出川抗战。1944年,潘文华秘密参加民盟,在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的帮助和影响下,逐渐接受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和观点。重庆谈判期间,潘文华团结各界进步力量,暗中协助中共中央南方局保障中共代表团成员安全。1949年12月9日,潘文华与刘文辉等川军将领在四川彭县联名发出起义通电,宣布脱离国民党政权,接受中央人民政府领导,为四川、重庆的解放立下了功劳。新中国成立后,潘文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详细]
  重庆状元府位于渝中区桂花园12号,年代为清。2009年,重庆状元府被列为第二批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细]
  重庆谢家大院位于渝中区太华楼二巷2号,年代为清。2009年,重庆谢家大院被列为第二批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细]
李耀庭公馆
  李耀庭公馆位于渝中区邮局巷40号,年代为清末。李耀庭公馆旧址位于重庆市渝中区原邮政局巷与双子巷交汇路口,门牌号为邮政局巷40号和双巷子17号,现为融创白象街的组成部分。原建筑为两幢三楼一底砖木结构的楼房,建于清末,坐北朝南。2009年,李耀庭公馆被列为第二批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细]
“十八梯·山城巷”传统风貌区
  渝中区“十八梯·山城巷”传统风貌区包含十八梯、山城巷两个传统风貌区,毗邻解放碑核心商圈,衔接上下半城,曾是山城人必经的生活小道和岁月之路。风貌区规划面积0.5平方公里,区域充分集成“立体山城、光影江城、魅力母城”的资源要素,通过城市有机更新、业态有机植入、功能价值再造,打造了十八梯“老重庆、真山城、新体验”文化名片、山城巷人文旅居目的地,创新发展了“夜演”“夜读”“夜娱”“夜食”“夜购”“夜宿”“夜秀”等夜间文旅消费业态,培育形成高品位夜生活、高质量夜经济、高格局夜文化。十八梯传统风貌区占地面积约88亩,建筑面积约16.1万平方米,区划分为A、B、C、D、E五个地块,共设传统文化体验区、国潮文创体验区、国际交流中心、生活方式中心四大功能区域。分为南北风貌景观带和东西旅游拓展带,两带中打造“十……[详细]
贰厂文创街区
  贰厂文创街区位于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重庆市渝中区,街区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主街长度559米。街区以打造“国际化、--、创意厂”为目标,依托旧工业厂房格局,创新运用“寄生建筑”理念,保留了街区不同年代的建筑元素和时间印记,并通过深入挖掘呈现老厂房的核心文化,不断丰富街区的艺术文化气息,共同将贰厂打造成为历史与当下,记忆与未来对话的开放性空间,目前已成为山城重庆工业旅游的新地标、新名片。过去,贰厂文创街区是繁盛的工业印刷中心,其前身是民国时期的“四川省财政厅印刷所”“中央印制厂重庆厂”“西南财政部印刷厂”“重庆印制二厂”。80余年的历史变迁,积淀了独特的工业历史文化,也给街区留下敬业报国、自力更生等众多精神指引,并通过一件件珍贵的老照片、实物展品,向游客诠释着过去的时代记忆,接续传承着工匠精神……[详细]
巴渝名匾文化艺术博物馆
  重庆市巴渝名匾文化艺术博物馆原坐落在大坪七牌坊,2012年搬迁至李子坝,是刘光瑞创立的第二家私人博物馆,汇集了3000多块不同时期的珍贵匾额馆内的匾额按照祝寿匾、建房匾、商业匾、婚庆匾、科举匾、宗祠匾等进行分类陈列,匾上题写着“天地长春”、“凤集高梧”等字样,内容涵盖功德声望、贞洁贤孝、医德教泽等。匾额很重题写者的名气,名人匾也是最具有收藏价值的匾额。馆内陈列的一批名人匾,题写者阵容堪称“豪华”,包括清代大书法家何绍基、北洋大臣李鸿章、晚清重臣左宗棠等。参观信息开放时间每天9:00-17:00地点渝中区李子坝嘉陵江滨江路321号……[详细]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暨文化工作委员会旧址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暨文化工作委员会旧址是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所属机构在重庆的一处办公地点,也是当时郭沫若的居所和工作场所。旧址在重庆有两处,分别是位于渝中区七星岗的天官府旧址和沙坪坝区西永镇的香蕉园村日址。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于1938年4月1日在武汉成立,主管抗战宣传,由郭沫若任厅长,下设办公室、第五处、第六处、第七处。2013年5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暨文化工作委员会旧址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中国共产党重庆地方执行委员会旧址
  中国共产党重庆地方执行委员会旧址位于重庆市渝中区二府衙街70号,是一幢中西式砖木结构建筑,坐西向东,二楼一底,总建筑面积165.6平方米。1925年,根据中共中央“要在四川建立党的正式领导机构”的决议,由杨闇公、吴玉章负责筹备建立党组织的工作。1926年2月底,经党中央批准,中共重庆地方执行委员会(简称“中共重庆地委”)成立。之后,杨闇公、吴玉章、童庸生等领导中共重庆地委勇敢地承担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顺应大革命时期国共合作的大趋势,与国民党左派密切合作,广泛开展反帝反封建群众运动,实现了党对四川革命运动的统一领导,从而使重庆成为四川革命运动的中心。中共重庆地委发起领导的“泸顺起义”,不仅有力配合了北伐,更是我党独立掌握革命武装举行起义的一次勇敢尝试。该旧址同时也是杨闇公旧居。中国共产党重庆……[详细]
30、跳伞塔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跳伞塔
  陪都跳伞塔,建于1942年,又名重庆跳伞塔,位于现重庆市渝中区大田湾体育场内。1941年4月4日,在重庆成立的中国滑翔总会,决定建立陪都跳伞塔以培养空军,促进航空建设,发展国民体育,普及青少年教育,增强国防意识。在当时,陪都跳伞塔的高度和建筑材料之精美,可与世界各国有数之跳伞塔相媲美,因而它不仅是中国也是亚洲第一流的跳伞塔。尽管年代久远,它已经不能适应跳伞运动的发展,但它曾作为中国和亚洲第一座跳伞塔,又培养过众多的优秀运动员,其功绩将记载我国体育运动的史册。相关数据投资50万元,由上海基泰工程公司主持,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现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杨廷宝先生设计,陶馥记营造公司承建。该塔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呈圆锥形。塔通高38米,实际跳距28米,地平至钢臂处35米,顶部直径1.52米,底部直径3.……[详细]
重庆交通银行旧址
  交通银行旧址,位于重庆市渝中区打铜街14号,原为交通银行重庆分行的办公地。该建筑方向为坐北朝南,为钢筋砼与砖石木混合结构,地面五层,局部六层,面阔22.1米,进深24.5米,共有57间房屋,建筑面积2925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625平方米,为巴洛克式风格,内外装饰富丽堂皇。该建筑建于1935年底,1937年底被交通银行购得,此后作为交通银行重庆分行的办公地址。2013年,交通银行旧址作为“重庆抗战金融机构旧址群”之一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菩提金刚塔位于渝中区观音岩金刚塔巷6号,时代为1930年。位于通远门外七星岗上的菩提金刚塔是为镇邪安魂修建的,是中国内地唯一由西藏--来亲自主持修建的佛塔。说到菩提金刚塔,它的背后还涉及一段重庆的传说。相传明末清初时,张献忠攻打通远门,被杀百姓的尸体就弃在通远门外的七星岗。上世纪20年代末,进行扩城施工时,从七星岗挖出许多的尸骨。为安抚民心,才建造了这样一座“使死者超度,生者安宁”的金刚塔。因为集汉藏,中西风格为一体的独特建筑形式,再加上塔上还有许多的藏文,使得菩提金刚塔格外的神秘,也因此金刚塔甚至成了小说家笔下的神秘藏宝地。这是百姓们供奉在塔下的观音像,因为金刚塔的传说不断,周围的居民时常将自己家的观音像放在塔下以求得庇佑。2000年,菩提金刚塔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重庆市文物保护单……[详细]
苏军烈士墓
  苏军烈士墓位于渝中区鹅岭公园。是为纪念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牺牲的苏军飞行员卡特洛夫上校和斯托尔夫上校修建的纪念碑。墓碑有两层楼高,碑体呈竖立长方形,下有规则云海饰纹,上有中俄两国文字书写的烈士名字,碑顶是鎏金的前苏联国徽,旁边还有一块独立的石刻说明,碑的四边有围栏,周边是树木和花坛。……[详细]
邹容烈士纪念碑
  邹容烈士纪念碑,坐落在今重庆市渝中区南区公园内。该碑是国民党重庆市党部根据1941年召开的国民党第五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决定建立的。碑由汉鸿顺营造厂承建,于1946年1月26日动工,同年6月29日落成。碑为八角形塔式,石碑通高5.5米,碑身高3.52米,碑的东、南、西、北四面,均镌有“邹容烈士纪念碑”七个鎏金大字隶书,八面皆镌刻碑文。碑文是根据章太炎民国十一年(1922年)为营建上海邹容墓所撰写的《赠大将军邹君墓表》一文略加修改而成的,主要叙述了烈士生平。碑文为隶书,落款:“重庆市市长张笃伦敬立。中华民国三十五年。”建国后。邹容烈士纪念碑曾数次遭到破坏。1982年为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决定对邹容烈士纪念碑进行维修,“邹容烈士纪念碑”重新焕发了新光。1983年12月1日……[详细]
四川革命先烈纪念碑
  四川革命先烈纪念碑坐落于渝中区新华路人民公园内。渝中区人民公园是一座依山而建的大众休闲场所,纪念碑就建造于公园最高处的一块平地上。碑体周边绿树环抱,雀鸟轻啼,幽静中透出几分肃穆。“黄花岗72烈士”中,有三位四川籍人士,分别是喻培伦、饶国梁和秦炳。为纪念他们在黄花岗起义中舍生取义的英勇事迹,于1946年2月建造了四川革命先烈纪念碑。纪念碑坐北朝南,呈长方形,全部为上等青峡石建成。全碑由碑帽、碑身、碑座、碑台四部分组成,通高7.18米,正反两面均饰满卷云纹浮雕图案。碑体正面镌“喻饶秦三烈士纪念碑”九字,碑身背面镌碑文26行,主要叙述烈士革命事迹。她是旧民主革命时期那段历史的重要见证。百年沧桑,中华巨变。如今,来到碑体前,透过岁月斑驳的痕迹,穿越历史的时空,依然能让人感受到这些爱国志士的浩然正气。……[详细]
重庆沈钧儒旧居
  重庆沈钧儒旧居位于渝中区枣子岚垭马鞍山118号,时代为1939-1949年。2000年,重庆沈钧儒旧居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重庆苏联大使馆
  重庆苏联大使馆位于渝中区枇杷山正街104号旧址,时代为1938-1946年。在渝中区枇杷山正街,现在的第三人民医院内,有一栋爬满青藤的小洋楼,楼体有着美丽的石膏门楣与窗楣,蓝、绿、黄、银四色配搭的窗户玻璃,透出异域风格。这栋建筑就是重庆珍遗的抗战遗迹——前苏联大使馆。这栋四楼一底的欧式仿巴洛克不对称别墅,见证了抗战期间,中国和前苏联的深厚友谊。2000年,重庆苏联大使馆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重庆美国大使馆
  重庆美国大使馆位于渝中区王家坡健康路1号旧址,时代为1938-1946年。同盟国驻渝外交机构重庆美国大使馆旧址是抗日战争时期,美国驻中国的大使馆之一。位于重庆市渝中区两路口街道健康路1号。始建于1942年,旧址坐西向东,面阔32.5米,面阔32.5米,进深12.73米,通高10.73米,建筑立面呈矩形,中间略高两边略低,双坡悬山式机制瓦屋顶,屋顶的檩条没有包在山墙之内,挑出山墙形成“出梢”,因此出檐较大,侧面博风板突出了双坡的建筑形式,强调了屋顶的体量和立体关系。入口三开间敞廊立面上,凸现出四根带柱顶盘的巨大复合式圆柱及三角形山花,为帕拉第奥后期风格的典型表现。这样的圆柱在贯穿立面几层时,往往能产生极为宏伟和庄严的效果。2000年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被重庆……[详细]
中苏文协旧址
  中苏文协旧址位于渝中区中山一路162号,时代为1938-1947年。2000年,中苏文协旧址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张培爵烈士纪念碑
  张培爵,字列五,号智涵,1876年(清光绪二年)生于荣昌县荣隆场,幼时入私塾,23岁中秀才,1906年加入同盟会,后为四川反清独立运动领导人之一,近代民主革命烈士。辛亥革命前,张培爵任中国人在重庆办的第一所学校--重庆府中学堂学监,推翻清朝统治前,做义军军运、交通、联络工作,蜀军政府成立后,张培爵任都督。1912年4月25日,应四川军政府邀请到成都共图新治,就任四川军政府副都督,不久,被袁世凯调到北京,加以软禁,同年被害,终年36岁。1943年3月29日,在重庆国民政府大礼堂举行了邹容、张培爵二烈士纪念碑奠基典礼大会。“张培爵烈士纪念碑”出自但懋辛的手笔。……[详细]

缂侇噮妫稢P濠㈣鎷�13001937闁告瑱鎷� 缂侇喓鍊曢崣鏇犵磾閹存繄鏆斿璁规嫹 44010602000422闁告瑱鎷�

闁稿繐鍘栫花顒勫箣閹存粍绮� 闁艰鲸姊婚柈鎾棘閻熸壆纭€ 闁稿繐绉烽惌妤佺珶閻楀牊顫� 缂傚啯鍨归悵顖炲触閸粎绋� 闁瑰瓨鍨奸々锔界瑹濞戞锟�
闁艰鲸姊婚柈鎾箣閹存粍绮﹂柨娑虫嫹 QQ闁挎冻鎷�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