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徐州市旅游

徐州市旅游景点介绍

  张埝闸桥东西横跨在张埝大沟上,建于1962年,为桥闸两用。该桥闸为两墩三孔,孔为方孔,桥面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桥墩、桥栏、引桥均为石结构。桥面长12 米,东西宽6米,引桥长约5米,桥墩间距离4米。桥西侧为1978年添建的水闸,现桥与闸均在使用中。……[详细]
  江庄粮管所隔小路分为南北两个院子,共占地约1 万平方米,早期建筑建于文革期间。北院有1 座矩形粮仓,长37 米,宽11 米;南院有4 座苏式圆仓,直径约是10 米。这些建筑均为石砌墙体,屋顶为红瓦,其他粮仓为新建建筑。……[详细]
  独山墓群山坡上暴露大小墓葬10 余座,上有小型封土,墓室均为竖穴,块石垒砌,长2-4 米,宽1-3 米,暴露的墓葬应已被盗,墓内空无一物,村民曾在墓室盗土中拾到过汉代五铢钱。山顶和山西坡也都有墓葬发现,墓葬风格基本相同,应为同一时期墓葬。……[详细]
  独山寺又名兴隆寺,原寺庙坐北朝南,南北三进院落,院内立有十余块石碑,多为不同时期重修该寺的碑刻。后被毁,现场仅存寺庙遗址。遗址面积约5000平方米,地势较为平坦,地表有大量碎石和残砖,未发现大块地基石,遗址地下情况不明。位于遗址西南20 米处发现一块柱础石,村内亦发现原寺内石碑、石塔残件各一块。碑顶部方首抹角,上部有篆刻“独山寺...”,正文为“重修直隶徐州二乡九×高东村...成化九年壬辰春月莒州...”等内容。……[详细]
  青山泉公社砖厂建于1963年人民公社时期,为青山泉地区最早的砖厂。砖窑共有22 个窑洞,东西长60米,南北宽8米,砖窑基础为石砌,砖墙。砖窑西北侧有石砌水塔一座,直径2 米,高约6 米。砖窑现仍在生产。……[详细]
  林子墓群分布范围约2万平方米,现场可见4座墓葬,均为汉代墓葬。位于墓群南侧的一座墓葬整体结构基本保存完好,该墓室座北向南,砖、石结构。南北长2.90米,东西宽1.15米,高1.45米,青砖铺地,两层叠涩顶,后壁石板上刻有“铺首衔环”,墓内除留有部分骸骨外,其他陪葬品已被盗一空。在该墓的东侧和北边另有3座遭严重破坏的砖室和石室墓葬,地表散落有几块墓石和大量青砖。……[详细]
  泉河朝阳渠是全国农业学大寨的产物,是当时徐州地区第一个提水上山的工程,也是贾汪镇水利史上最大的一项工程。始建于1970年,全部工程分两期完成,两期工程共完成主干渠11517米,渠深2 米,宽3-5 米(其中悬渠长668 米,高达12 米)进水池开凿深达8米,开挖引河1420 米,整个工程为浆砌块石结构,渠底为混凝土浇灌。现仍在使用。朝阳渠始建于上世纪,原为补水灌溉河道,由于年久失修等多种原因,原河道雨污混流、淤积严重、垃圾成堆、水质较差,严重影响沿线居民生活。2014年区委、区政府决定:对朝阳渠进行全新改造。朝阳渠改造工程位于贾汪泉城新区东部,工程南起转型大道北侧老朝阳渠,贯穿转型大道、山水大道、鲁尔大道、锦凤溪、永福路至十里花溪,总长2300米,宽30米。朝阳渠工程建成后将通过泉河泵站抽引……[详细]
  红旗防洪闸又名七孔闸,位于汴塘镇汴西村南主流河上。该闸所在位置原为十八孔桥旧址,始建年代不详,后因泄洪需要,改建为现在的七孔石闸。该石闸桥闸一体两用,南北长18.8 米,闸顶宽7 米,两侧引桥长7 米,共有七孔,单孔宽2 米。此闸建筑工艺水平较高。闸体全部用石料建成,长条料石长达2h 米以上,厚0.4 米左右,打磨平整,有的进行雕花刻字,原两侧护栏上各装饰有小石狮一排,已全被破坏。红旗闸桥当时在蓄水、防洪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详细]
269、闫村井
  闫村井共有3口。水井内部以石块垒砌井壁,井口再用石板覆盖。其中一口井在石板中间凿出井口,另外为双口井,为两块凿出两个半圆形口的石板拼合而成另个井口,由于时间久远,井口的石板被井绳磨出道道沟痕。可以想见这处水井在当时应该是该村主要的汲水来源,现已废弃不用。……[详细]
  大吴镇烈士陵园始建于1960年,后历经修缮,占地约2700平方米,陵墓坐北向南,大门为三门牌坊建筑。陵园内安葬着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中牺牲的王建平、王子模等七位烈士。烈士的坟墓均以水泥修建,墓前立有石碑。王建平烈士(1903-1947),原名王守基,生于铜山县王台村,曾抗日武装,后被编入八路军。1940年入党。1947年在小新庄活动时,被敌人发现并包围,突围中王世传同志英勇牺牲,王建平同志负伤被捕,壮烈牺牲。……[详细]
青山泉粮管所旧址
  青山泉粮管所院内老建筑和新砖混建筑共同使用,占地约2 万平方米。保留有矩形粮仓2座,修建于1972年,长均为36.30米,宽分别为10.30米和11.65米,每座库容约60万公斤,青石砌墙,苇巴屋顶,上覆红瓦,现仍在使用;原有苏式圆仓17 座,其中石仓14 座,土仓3 座,现石仓仅存6座,修建于1973年。圆仓内径为8.70米,每座库容约为15万公斤,青石砌墙,仓顶部为砖券穹顶,现已不再使用。……[详细]
  东山墓群位于贾汪区贾汪镇东约1000米处东山南侧水库中,在枯水季节方显露出水面。2座墓葬结构基本相同,单墓室内宽1.1米,内长2.5米,两墓相距约4米远,均为石砌双室墓,墓室中间有方形孔洞相通,墓上用数块石板平顶封盖,石板之间有槽相扣,建墓室用的石条做工精细规整,墓旁有断为两截的石碑座。整个墓室呈西北东南走向,墓室保存较好,但均已被盗,墓室底部发现棺木及棺钉。……[详细]
  土盆墓群位于贾汪区贾汪镇土盆村南,2006 年徐州博物馆曾在此发掘过2座南北朝时期的砖石墓葬,出土文物有青瓷碗、钵等小件器物,在此区域内还发现有几何纹墓砖及陶片。……[详细]
  2009年春季枯水季节,该水库扩容开挖北岸时发现两处墓葬。两座墓葬间南北相距约300米远,墓室结构均已被挖掘机破坏,挖出的石板和墓砖散落在一旁,有的墓砖侧面带菱形和旋涡纹图案,也有楔形墓砖。其中北边一座墓葬后墙石壁雕刻有画像石刻,内容为:宾客宴饮、凤鸟、青龙。两处墓葬均为砖石混合结构,南北朝向,因早年曾被盗掘过,墓内未出土任何陪葬物品。根据墓室建造风格来看,此地应为一处东汉墓群,墓葬具体数量不清。……[详细]
新桥村大桥
  新桥村大桥位于贾汪区贾汪镇崮岘村北大寨河上。该桥建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南北长37米,东西宽6米,此桥采用了我国古代传统的双孔敞肩石拱桥的建造方法。桥体全部用石料建成,双孔以石拱券,在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泄洪小拱。现在此桥西侧并列新建了一座钢筋混凝土桥,原石桥除过往行人行走外,基本停止使用。……[详细]
  徐州韩桥煤矿旧址位于贾汪城区南部,总占地面积约4.2公顷,分为原韩桥矿区和夏桥矿区两部分。其开采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清光绪八年(1882年),南京侯补知府胡恩燮在贾汪掘井建矿,由此揭开贾汪煤田开采历史,1933年有始凿夏桥矿。至2001年11月和2008年2月,夏桥矿、韩桥矿相继关井,历经130余年。留有厂房面积约3平方公里,占地约10.82 平方公里。后夏桥矿地面工业建筑部分被拆除,一些民国时期水塔和日伪时期房屋、碉堡等建筑得到保留;韩桥矿地面各厂房、井口等功能性建筑保存完好。该旧址见证了近代煤矿工业的发展,曾是地区国民经济的支柱,为国家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能源供给,做出过巨大贡献,也曾是当时当地人赖以谋生的源泉。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期间,韩桥煤矿旧址作为近现代工业遗产类不可移动文物,入……[详细]
国民党第三绥靖区部队起义旧址
  国民党第三绥靖区部队位于贾汪区城区南部夏桥井院内。院落整体座西向东,为两层砖石结构,为四合院布局。四合院-东西长41米,南北宽33米;房间宽5.5米,内侧走廊宽2米;房内为木质地板和楼梯;院内立有国民党第3绥靖区部队起义纪念碑,院中有一水池,树木参天。1947年国民党政府剿总决定成立剿总指挥部,贾汪前线指挥部就设在这里。1948年11月8日,在淮海战役打响的第三天,驻徐州贾汪地区国民党第3绥靖区所属部队,在共产党争取下,由副司令官张克侠、何基沣率59军、77军所辖38师、180师、132师及37师一个团共2.3万名官兵在运河前线战场起义,这就是著名的贾汪起义。国民党第三绥靖区部队的起义为解放军开放了台儿庄至微山湖的运河防线,使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山东兵团直插陇海东线宿羊山、八义集一线,包围碾……[详细]
  华祖庙位于青山泉镇华祖庙村村内,东为鸡毛山。寺庙现仅存三间大殿,为两面坡式,石墙,屋顶为灰色板瓦,前墙右侧及屋顶局部坍塌,内部雕塑及其他建筑已被破坏,该庙为纪念三国时神医华佗所建。有史料记载华祖庙村的华佗庙,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华佗庙旁还有一座殿火神庙,属石木结构,两庙占地约1亩多。华祖庙大殿坐北朝南,静面石墙青合瓦,正中央设有神龛,神龛华佗坐像,高约2米,双手捧着医书;两边各站一童子,左边童子双手捧药箱,右边童子抱药葫芦。华佗像前有一个青石神台子,长约2.5米,宽约80厘米,厚约30厘米,神台子上面放着一个铁磬,敲击时则发出清脆洪亮的声音;大殿前有一个石香炉,院内有十面龙凤三角大旗,一棵皂角树枝繁叶茂,树干三人合抱。庙门两侧各立一石碑;庙门西南角约25米处,现存一……[详细]
  周家林遗址位于山圈村西边龙山东坡下,南侧为一处较大的因采石形成的水塘。现仅存石望柱一根,柱身为八棱形,上有文字,顶端石雕狮子已被盗。……[详细]
280、竹园桥
竹园桥
  竹园桥建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位于贾汪区江庄镇竹园村村南路上,南北横跨村前引龙河。此桥采用了我国古代传统的单孔敞肩石拱桥的建造方法。桥体全部用石料建成,在单孔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种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该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行走。此桥全长17 米,宽6.30 米,单拱跨度长13米。该桥至今仍在使用。……[详细]

缂傚倷绶¢崳顔嘉涚粙顢跺┑鐘灱椤旀劙骞忛敓锟�13001937闂備礁鎲¢悷閬嶅箯閿燂拷 缂傚倷绶¢崰鎾诲磹閺囥垹鐭楅柡鍥╁Х绾鹃箖鏌熺€涙ḿ绠橀柡鍡樻煥椤法鎷嬬憴鍕伓 44010602000422闂備礁鎲¢悷閬嶅箯閿燂拷

闂備胶枪缁绘劙宕㈤弽顐ュС妞ゆ帒瀚粻锝夋煙鐎涙ḿ鐭嬬紒顕嗘嫹 闂備浇澹堟ご绋款潖婵犳碍鐒鹃柟缁㈠枛濡﹢鏌i悢绋款棆缁绢厸鍋� 闂備胶枪缁绘劗绮旈悜鑺ュ剹婵°倓鑳堕悵鍫曟煟濡も偓閻楀﹪锝為敓锟� 缂傚倸鍊搁崯顖炲垂瑜版帗鍋熸い鏍仜鐟欙箓鏌涢锝囩煂缂佸鎷� 闂備胶鎳撻悺銊╁垂婵傛悶鈧懘鏁傞悾宀€鎳濆┑鐐村灦椤曆囨晸閿燂拷
闂備浇澹堟ご绋款潖婵犳碍鐒鹃柟缁㈠枛缁狅綁鏌熺€涙ḿ鐭嬬紒顕嗙畵閺屻劌鈽夐搹顐㈩伓 QQ闂備焦瀵ч崘濠氬箯閿燂拷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