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旅游景点介绍
通州天生港大达轮步公司旧址位于南通市天生港。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张謇建立通州大生轮船公司,购置轮船,开辟通沪航线;光绪二十九年,在唐闸建大达内河轮船公司;光绪三十年,筹建天生港大达轮步公司,次年又在上海十六铺建立大达轮步公司,并在天生港建“通源”、“通靖”两座趸船码头,近代航运日趋兴隆。两座码头与古老的泽生街共同构成天生港古港风情区。1995年4月,通州天生港大达轮步公司旧址被公布为第四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如皋公立简易师范学堂旧址时代:1903地址: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古城东南隅学堂建于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为全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公立师范,创办人为清翰林院编修(民国初任江苏省议会议长)沙元炳。沙在协助南通张謇创办“通州师范学校”的同时创办该校。建筑格局参照日本宏文学院图样,融合中国书院风格。一百多年来,保持了原貌、原址、原办学方向,有“师范教育活化石”之称,近5万名学生分布于海内外各地。2005年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升格为“如皋高等师范学校”。学堂旧址极具历史、艺术、科学价值,1995年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平倭冢记碑系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现置海安县西场镇文化站前院半亭内。此碑原立西场东郊串场河边“平倭冢”前,清代移至镇后街惠民寺大殿东壁。民国30年(1941)冬惠民寺毁于火灾,而此碑独存,里人将其埋于土中保存。建国后,先后为中共西场区委、西场文化站等单位保护。1982年3月由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随后,江苏省文化厅拨专款,由海安县文化局在西场镇文化站前院东壁建半亭,设护栏,置碑罩,将刘公平倭冢记碑安置亭中,妥为保护,以垂久远。碑高196厘米,宽88厘米,碑基高36厘米、宽92厘米,碑文为正书,26行,每行45字。碑额题“刘公平倭冢记”,两行,篆书,双鹤祥云纹饰,碑体四周为忍冬纹饰。此碑为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春如皋县知县童蒙吉立。其碑文主要记载了明嘉靖三十八年夏,浙江海防兵备副……
[详细] 关帝庙巷明清住宅是一个古民居,有东、西并列的两组建筑,各五进。东、西两宅都完好地保存了明朝后期的梁架结构,皆为七架硬山建筑,面阔三间,进深七檩,前后有廊,月梁,斗栱,替木雕饰精细繁缛。1983年被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丁古角明代住宅在南通城区原丁古角巷北段西侧(现为八仙城商业区),仅存座北朝南的三间平房,是一件完整的住宅建筑艺术作品,历经数百年保存下来,尤为珍贵。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第三批1982年3月丁古角明代住宅明代南通市……
[详细] 苏北第一届参政会会址位于址位于海安县城中大街,会址前身为佛庵,抬梁式砖木结构,整个建筑保持了佛庵时基本结构,亦未改第一届参政会召开时原有风貌。1940年10月黄桥决战胜利后,苏北形势起了根本的变化,为了团结各阶层人士共同抗日,建立苏北抗日联合政权,在陈毅同志的领导下,于1940年11月15日在海安中山堂召开了“苏北临时参政会”,会议讨论了团结抗战,实行“二五”减租,建立抗日民主根据地等重大问题。1982年被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联合抗日座谈会会址位于海安县东大街。民国时期江苏省省长韩国钧故居的东北隅,有一处西式的小洋房,那就是当年韩国钧先生的会客厅,著名的“联合抗日座谈会”会址。韩国钧退隐之后,就久居在此,深居简出,潜研书法,修史编著,里人称这座建筑为“小花厅”。1940年6月28日至9月13日间,新四军驻苏北部队为了挫败国民党顽固派的疯狂挑衅,连续战斗,赢得了郭村保卫战和营溪战斗的胜利,攻占了黄桥、姜堰两苏中重镇,控制了苏中东西约二百里、南北数十里的广阔地区。而国民党顽固派韩德勤却坚持反共,不甘失败,结集重兵,开赴黄桥,准备与新四军决战。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正、副指挥陈毅和粟裕在作好黄桥决战准备的同时,按照“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仍继续努力争取和平以团结各方力量共同抗日。陈毅数次致函韩德勤,表明新四军团结抗战的诚……
[详细] 曹顶墓在南通市城南4公里的城山公路中段,墓丘所在修有路心花园。曹顶,南通县余西人,盐工出身。明代中叶,沿海一带经常遭受倭寇的侵扰,嘉靖三十三年(1554)曹顶应募入伍,此后四年中,他先后参加过江中水战、通城保卫战、单家店追击战等重要战斗每次战斗中,曹顶都奋勇当先,虽身受创伤数十处,亦未退却。杀敌数百人,从不居功,也不愿做官,深受大家的爱戴。嘉靖三十六年(1557)四月曹顶与倭寇战于城北五十里,乘胜追击到单家店(今南通平潮),因天雨泥泞,战马失足,被倭寇杀害,时年仅44岁。嘉清四十年(1561),葬于通城之南,原为土冢。至1921年,改垒为方台式,呈等腰梯形,下宽3.8米、上宽3.2米、高1.6米。上塑通高2.5米跨马提刀像,以表彰曹顶的抗倭功绩。曹顶墓北约O.5公里处有倭子坟。原是明代一座烟……
[详细] 抚台平倭碑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第一、二批1982年3月调整公布抚台平倭碑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南通市狼山 ……
[详细] 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第一、二批 1982年3月调整公布 天宁寺 明宣德年间重建(1426-1435年) 南通市中学堂街 在南通市中学堂街西首。建于北宋,一说始建于唐咸通年间(860—873)。现大部分建筑是明宣德年间(1426—1435)重建。1991年大殿重修一新。现天宁寺主要建筑为山门、天王殴、大雄宝田、光孝塔等。塔为五级八面,砖木混合结构。天王殿和大雄宝殴的木结构部分,还保留有来、元时代的建筑风格。是长江下游保存较完整的一组明代佛教建筑。 南通天宁禅寺始建于唐朝,是南通年代久,规模较大而又保存较好的一座佛教寺院。它是南通江海地区现存的三座唐寺(狼山广教寺,如皋定慧寺,南通天宁寺)之一,明《万历志》、清《康熙志》皆作这样的记载:“唐咸通中僧藻焕堂建。旧名光孝天顺元年僧法恩……
[详细] 在南通市启秀路17号院内。在历代《通州志》上 太平兴国教寺称为,俗称东寺。寺内清道光九年(1829年)的碑刻称其为太平兴国教寺。该寺始建于南宋乾道年间(1165一1173)。据记载元至正十四年(1354年)大殿曾毁于水,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重建,清道光时重修。据记载,寺庙原有金刚殿、地藏殿、朝宫殿等,现仅存大殿。大殿木结构,重檐以山顶,面阔和进深均为3间,平面近于方形,明问四金柱下置浅雕覆盆式柱础,后两金柱为瓜棱形。屋架坡度缓和,外檐斗宫栱,明间三朵,次间一朵,梁用月梁并做琴面,门窗槅扇较为古朴。? ……
[详细] 海安凤山的形成历史,据民间传说和史料考证,或在6000年前江水夹泥沙不断沉积形成的土山;或因战争需要修筑的土山。海安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西汉、东晋、唐、宋、元、明、清各代都有凤山的描述。凤山不仅是海安历史的象征,更是海安悠久文化的佐证。这里曾建有庙宇0,其中凤山书院、宋三贤祠、文昌阁等主要古建筑都有600多年历史,为海安古镇著名观光景点。特别是凤山书院,是历代先贤、大儒、学者敦教化倡文明的重要场所。光绪29年地方名士筹捐改建为海安凤山蒙小学堂,后又改为凤山初高两等小学堂;民国时期先后改称“泰州第四模范小学”、“海安模范小学”;1951年定名为“海安县实验小学”。当今海安是全国著名的教育之乡,培养的精英才俊数以千计,遍布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在多个领域硕果累累。这些都是“凤山书院遗风”一脉相承的“海安……
[详细] 海安凤山原建有三贤祠,以纪念宋代与海安结缘的三位历史名人文天祥、范仲淹和胡安定,上世纪毁于战火。江淮文化园地处凤山北麓,距凤山原址仅百米。景区恢复重建了古“三贤祠”,建筑群命名为“集贤楼”,分别建有汗青楼、后乐轩、安定阁和江淮(海安)历史名人馆。汗青楼纪念从元军大营中脱险,途经海安南归的抗元名族英雄宋丞相文天祥;后乐轩纪念宋代在海安东台沿海一带修筑海堤抵挡潮水侵蚀,为民造福的好官范仲淹;安定阁纪念曾在海安凤山书院讲学五年的号称教育鼻祖的宋代大教育家胡安定。集贤楼各主体建筑之间以逶迤曲折的历史文化长廊相连接,形成一组完整的古建筑群落。在这个古建筑群中的江淮(海安)历史名人馆,介绍江淮地区及海安的历史、文化名人。集贤楼景区北侧建有礼贤亭,该亭呈方形,与湖中龙光阁遥相呼应。游客于亭中可注目礼观集贤……
[详细]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江淮文化园是由海安县人民政府和海安县苏中植物园开发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打造的以江淮历史文化为底蕴的人文景观项目。该项目计划投资5亿元,花十年时间全部建成,到目前为止已建设九年时间,投入4亿元,一期工程基本建成,并对外开放。 海安是长江文化和淮河文化相交融的地方,海安青墩遗址的发现,轰动考古界,把海安的历史向前推移3000年,由此,青墩文化被公认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淮文化的起源。悠久的历史古老的文明,让江淮大地上的海安更具风采,江淮文化园景区也就在海安应运而生。 江淮文化园景区座落在江苏省海安县城,占地260多亩,中国古典园林景观,三万平米湖面环绕,以江淮历史文化为底蕴的人文景观。整个园区由四大景区组成,即白龙故里景区、先贤景区、凤山书院景区和中国名人艺术馆……
[详细] 介 绍 支云塔是狼山的最高建筑,建于宋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984),塔高38.6米,砖木结构,五级三层,朱栏黄瓦,昂首云天。 古诗赞云:“空塔支青云,去天五尺五,天上星与辰,历历皆可数”。江苏南通……
[详细] 该园占地9.4公顷。三面环水,北有文峰塔,东毗纺织博物馆,以绿荫为主,造景与借景结合。园中有湖,湖畔有“长春楼”,供游人小憩品茗。楼东有“圣萱亭”,系海外华侨所捐建,园内有日本捐建的“契城阁”和“双吉亭”。江苏南通……
[详细] 水绘园位于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县古城东北隅。水绘园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原是邑人冒一贯的置业,历四世至冒辟疆时始臻完善。明亡,冒辟疆退隐山林,特邀海内著名的造山师将旧园重整,在园中构筑了“妙隐香林”、“悬霤峰”、“涩浪坡”、“小浯溪”、“壹默斋”、“枕烟亭”、“湘中阁”、“寒碧堂”、“碧落庐”、“镜阁”等10余处佳镜。清初名士陈维崧在《水绘园记》中写道“绘者,会也,南北东西皆水绘其中,林峦葩卉块扎掩映,若绘画然。”这里也是冒辟疆与秦淮佳丽董小宛栖隐过的地方。水绘园中以洗钵池为中心,池水四方分流,把园分为数块。园以水为贵、倒影为佳,既秀且雅;以园言志、以园为忆,并融诗、文、琴、棋、书、画、博古,曲艺等于一园的特色,是一座饶有书卷气的“文人园”。园不内设垣墉,环以碧水,园中凭借水流于地面,自然地形成了……
[详细] 介 绍 光孝塔位于天宁寺西北隅,其历史最久,有“未有城,先有塔,前人就塔建城”之说,此塔建于公元864年,为五级八面砖木塔,塔身颀长玲珑,为濠河西北一景。 江苏南通……
[详细] 介 绍 纺织大观园,与文峰塔一河之隔,是我国第一座纺织专业博物馆,占地28亩,整个建筑群由10多幢具有民族风格的建筑组成。 主馆通过各种实物、标本、图片和音像资料,反映当地纺织工业发展的漫长历史进程、当前生产水平和未来发展趋向。江苏南通……
[详细] 经修复的定慧禅寺,门额横楹楷书“定慧禅寺”四个凸型金字,一对石狮端坐山门两旁。进山门是金刚殿,中间端坐大肚弥勒佛,两旁乃“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人无所不容”名联。金刚殿东西两侧,为新塑四大天王像,同弥勒佛相背、面南而立的是扬眉执杵的韦驮佛。庭院中间有高丈余的宝鼎一尊,穿过庭院,是金碧辉煌的大雄宝殿。殿高十多米,殿背正中新装有“极乐指南”,高达两米,使大殿更显雍容壮观。宝殿内新塑的高达一丈六尺如来佛,颔首端坐莲花中央,身后光芒四射,千佛相绕,造型各异,姿态优美。上界是香、花二圣;其侧为梵王、帝释;东西两厢是十八尊罗汉,栩栩如生;十二圆觉菩萨隐现于云中呈飞舞状;背壁是“慈航普渡”的佛山雕塑,佛山上塑有大小佛像一百五十尊,观世音居中而坐,善财、龙女侍立两侧。-南侧是“……
[详细]
闂傚倸鍊烽懗鑸电仚缂備浇顕ч悧鎾崇暦濠靛牅娌柣顓у亞閹虫捁鐏冮梺鍛婁緱閸樿棄鐣靛澶嬧拺闁告繂瀚峰Σ褰掓倵缁楁稑娲ょ壕褰掓煙閹澘袚闁绘挻鐟╅弻娑滅疀濮橆兛姹楅梺娲诲幖閻倿寮诲☉妯兼殕閻庯綆鍋勯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