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旅游景点介绍
罗家大院位于市区昭阳街道新义社区北城外王府巷南,东经119°50′22.9″、北纬32°56′43.9″,清代民居建筑,由东、西两组建筑构成,其主体部分前后三进,保存较为完好。罗家大院主人原以经营糖坊、糟坊起家,后兼事教育,设经学馆教授生徒。罗氏家族人才辈出,先后涌现出罗荔枝、罗筱荔、罗文卿、罗聘卿等名流。其中罗聘卿清末民初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回国后任上海吴淞水产学院教授,晚年在兴化中学任教师。日寇占领兴化期间,保持民族气节,拒任伪职。罗家大院布局规整,梁架结构等保存完好,对研究兴化地区清代民居的建筑布局、工艺具有重要价值。2009年,兴化市人民政府公布罗家大院为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王府大厅位于市区昭阳街道新义社区北城外王府小巷,东经119°50′23.7″、北纬32°56′44.2″,清代建筑。建筑面积170多平方米,高大宽敞,用料多为柏木,部分为楠木,前有卷棚,整体梁架结构完好。其雕花门窗简洁明快,牡丹木雕精致美观,基本保持当年风貌。王府大厅始建于清乾隆年间。主人王志广(约1701-1771年),字方永,号秋浦,清代兴化人。乾隆年间以例仕授南漕运同知,迁任广西梧州、柳州知府,升至管辖梧州、柳州二府的苍梧道守(正四品),诰授中宪大夫。归里后,创办万兴大典。大厅建筑高敞宽大,特点鲜明,对研究兴化历史和清代府第建筑有一定的价值。2009年, 兴化市人民政府公布王府大厅为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家舒巷西侧古建筑群位于市区东城外家舒巷中,东经119°50′42.6″、北纬32°56′06.3″。原为明代御史舒楚后代所建府第,为区别城南舒家大巷而命名家舒巷。清代以来或售或修而成民居。门楼朝东,上下二层,大门上方有砖雕,进门有方砖贴面的照壁。二门内有天井,主体建筑坐北朝南,南北二进各三间,均为七檩。10号稍矮,结构也简单些,8号二门左侧有角门,上有“傲亭”石额,房屋梁架有明代风格。巷东侧主要为清代名医赵海仙(履鳌,1830-1904)故居,西侧北部门楼高大,水磨砖砌,雕饰精美,多布有正厅、轩廊、书斋,横跨东西。南去为清代名医魏荫塘(1866-1932)之鹤山堂,东西两院,南北五进。魏、赵两门为清末“兴化医派”的主要代表,数代名医,名播天下。建国初期,居住在鹤山堂古宅中的魏氏第四代传人魏驾……
[详细] 宗臣故居位于市区昭阳街道新阳社区西门大街侯家垛46号,东经119°49′33.0″、北纬32°56′06.8″,又名“宗府”。是一座由门楼、大厅、正厅、花厅、照厅、蝴蝶厅等前后三进、附属用房及戏楼、甬道等组成的明代府第建筑群。历史上的“宗府”体量庞大。宗臣故居门楼朝东,系二层楼建筑,南北长约三十米,门楼上原有“世科第”匾额,大门两侧墙上有系马环。进门是深巷,原为长廊,长廊南侧有马厩。经过四道门后折转向北为第五道门,门朝东。第五道门外北侧,有一座二层的戏楼,砖木结构,屋脊两端有狮子头砖雕,楼高4.5米,面阔4.2米,进深6米。楼上为戏台,面积约25平方米,西山墙与西侧的大厅相通,南有格窗,可以装卸。楼下为化妆室,向北有门通内室。每遇喜庆、宴客之时,常邀戏班演戏。由第五道入内为天井,南为照厅,北……
[详细] 丁西林自幼喜爱文艺,留学期间阅读了大量欧洲戏剧、小说名著,归国后从事业余戏剧创作,成为“五四”以来致力于喜剧创作的有影响的剧作家之一,是中国现代戏剧史上唯一专门写喜剧的剧作家。在文学上有很高成就的丁西林,他的正业其实一名颇有建树的物理学家。1914年,丁西林入英国伯明翰大学攻读物理学和数学,1920年归国,历任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国立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所长。他在研究声学时,他对中国传统乐器——笛进行了改进,开发出符合12平均律的“11孔新笛”,又可说是一位乐器工艺家。丁西林抱有教育救国思想,历来十分重视教育工作,建设物理实验室,亲自编写讲义,整理和订正物理学名词术语的中文译法……,对我国中学物理教学工作的充实和提高起了重要作用。丁西林还是一位社会活动家,新中国成立后的20多年间,丁西林多次……
[详细] 纪念碑碑高1.4米,宽2.4米,上 书-“夹港战斗纪念碑”。1947年1月19日,靖江独立团在夹港歼灭国民党102旅306团一个加强连,我独立团无一伤亡,延安电台和莫斯科电台连续广播这一喜讯。1986年,市政府拨款在旧址建碑纪念。周围设有水泥结构圆圈保护。1983年经靖江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青龙寺始建于明代,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青龙寺损坏严重。新中国解放后,党和政府非常关心宗教事业。在一九九五年后,政府将原来遗留的石刻,在原遗址进行了维修。现青龙寺为仿明代斗拱建筑,飞檐戗角英姿挺拔。2010年经靖江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郁建兴,中国化学武器检查专家,联合国对伊武器检查员,有“和平卫士”之称,1964年9月出生于江苏靖江,1980年9月考入解放军防化指挥工程学院。1984年毕业后,直接入本院工程系攻读硕士学位。1989年考入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生前是解放军防化指挥工程学院三系主任、教授、上校军衔。2003年3月13日,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驾驶四辆“通用”越野车前往巴格达南郊一个可疑地点执行核查任务时因车祸牺牲。这是一个令世界所有关心和热爱和平的人们为之惋惜和心痛的日子。这一天,一个鲜为人知的名字——郁建兴,永远地镌刻在了人类维护和平事业的历史丰碑上。2010年经靖江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西来寺位于靖江市西来镇西来村,现有占地面积10283平方米。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地藏殿、斋堂等组成。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原址在旧时西来镇城隍庙东侧,毁于抗战时期。2007年,搜集旧寺部分木料砖瓦,扬州大明寺监院仁决重建于西来镇西来村,建成为西来镇内最大的寺庙。2010年经靖江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1958年,靖江最大的水闸——夏仕港闸建成投用。同年6月29日,中共靖江县委写信给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外交部长陈毅元帅,请其为夏仕港闸建成题字。陈毅曾主持1940年的黄桥战役,是以少胜多的战役经典案例,更奠定了党中央提出的“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的坚实基础。12月22日,陈毅收信后亲笔作了批示并回寄题词。其后,靖江县委将陈毅题词刻石为记,矗立于夏仕港节制闸区西路南侧,竖嵌在六级圆形台基上,色泽浅黄,形似一叶风帆,上面竖行镌刻着陈毅元帅题写的六行大字。题词从右向左排列,内容为“跨上时代的骏马,勇往直前,奔向社会主义!”,其后为落款“陈毅题”、“为夏仕港闸建成志庆,一九五八年十二月”,题词为行草繁体。陈毅题词手迹现保存在靖江档案馆。2010年经靖江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该桥正名为“旧志五桥”,整座桥体由石板、石柱构成,长20.5米,宽2.1米。村民俗称“黑桥”,里人袁恒之捐资建造,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桥体南北横梁上分别刻有“旧誌五桥”四个大字,桥南两柱上依稀可见桥联“有如此桥岁月迭更仍誌五,伊谁之力东西相望忽成双”。北侧两柱可见桥联“一条断港潮流十里便回头,四海为家船挂半帆初出口”。走上石板桥,四周绿树掩映,桥下河水流淌,一种质朴而厚重的历史感油然而生。2010年经靖江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关圣寺始建于清道光年间,共有房屋15间,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距今180余年历史,关圣寺现有三圣殿,关公殿,观音殿及厢房。关圣寺里的建筑大多毁于战争年代和文革-,八十年代末,群众捐资在原址上重新修缮,现保存一般。2010年经靖江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经纶庵烈士陵园位于靖江市马桥镇经纶村,墓碑高2.78米,宽1.28米,厚0.25米,上 书-:“靖江抗日烈士公墓”,背面刻155名烈士的姓名。墓冢水泥粉饰,高1.6米,底边围径6.2米。建于1945年3月,为纪念1940-1945年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部分靖江战士而建。1983年经靖江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孤山庙遗址有六块石刻砌在了孤山寺的一面墙上,石刻已有些风化,但上面的图案仍清晰可见,最上面的两块分别描绘了一匹马和一头牛在水中奔跑,中间两块是仙鹤,最下面的两块是两只缠绕在一起的如意。据介绍,这些墙砖和石刻是1999年修建大雄宝殿时挖掘出来的,孤山寺将石块和墙砖镶嵌在大雄宝殿后面的墙壁上。据说靖江是白马驮负而来,故名“马驮沙”,这组石刻,反映的可能就是这个故事。2010年经靖江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刻于明嘉靖五年(1526年),高1.1米,宽0.8米,在山路左侧石壁之上,残存“夏之南”、“嘉靖”、“丙寅”、“道人”等字,楷书,其它字漫漶不清。2006年,对铭文进行摹印,显示铭文全文“嘉靖丙戌年夏湖南三紫道人易子伯贞祷雨于此”,该碑刻记录了明嘉靖五年(1526)知县易干曾在此祷雨,以缓解旱情。1983年经靖江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建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高3.6米,宽2.8米,花岗岩砌成,两柱单门,上有石额,刻“蹑云”二字,为孤山寺的山门,明代知县赵应旟题联并额,联文为:“对此长江,左蠡烟波今宛在;位当绝顶,西湖风物定何如”。上下雕有松鹤鹿树图案,两柱方形,正背面均刻有纹饰。2006年,靖江市文化局出资进行局部修缮。1983年经靖江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沈毅(1899-1928),泰州人,1925 年 2 月 1 日在广东韶关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泰州地区第一位中共党员。1926 年受党的派遣建立了扬州地区第一个中共党组织——泰兴独立支部,并任书记。1928 年 4 月 30 日,领导两泰农民“五·一”暴-动-,失败后被捕,同年 6 月 28 日下午三时在泰州大校场慷慨就义。1991 年 7 月 1 日,中共泰州市委、泰州市人民政府于体育场烈士就义处立“沈毅烈士就义处”巨石花岗岩纪念碑一座。……
[详细] 位于泰州市海陵区渔行砖桥河东 22 号,原为周氏所有。现存前后四进建筑,两个天井院,有厅、堂、大门、仪门和照壁等,有所改动,占地面积约 290 平方米。大门、仪门和影壁浮雕“五福捧寿”、“麒麟送子”等吉祥图案,仪门有一对方形石鼓,堂屋隔扇门通体雕刻,裙板处尤其精美,有瓶插四季花卉、瓜果和博古图案等。为现存建筑中不可多得的装饰精品……
[详细] 位于泰州市海陵区渔行大街 19 号,原为周氏所有。宅依街而建,南向略偏东,面积约 290 平方米,现存厅屋、穿堂、堂屋三进,另有厢房和堂屋东侧二层阁楼。堂屋青砖硬山顶,布瓦屋面,面阔三间 9.3 米,进深 6.4 米,穿斗式梁架,柱下用覆盆式石柱础,屋内罗底砖铺地,屋外小青砖人字形铺地,山墙开侧窗,为民国风格。布局完整,做工讲究。……
[详细] 位于海陵区城北渔行大街 15 号,原为周氏所有。宅依街而建,南向略偏东,面积约 250 平方米,前厅后堂结构,周围围以高大围墙,大门东向,堂屋青砖硬山顶,布瓦屋面,面阔三间 10.2 米,进深七檩 7 米,穿斗式梁架,板壁槛墙,和合雕花窗,通体雕花隔扇门,隔心、绦环板、裙板等重要位置以透雕、浮雕的形式雕刻了“八仙”、“四爱”等人物故事。……
[详细]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归柟闂寸绾惧綊鏌i幋锝呅撻柛銈呭閺屻倝宕妷锔芥瘎婵炲濮靛銊ф閹捐纾兼繛鍡樺姉閵堟澘顪冮妶鍡樿偁闁搞儯鍔屾禍閬嶆⒑鐟欏嫬鍔ょ痪缁㈠弮瀵娊鏁傞悾宀€鐦堥梻鍌氱墛缁嬫挻鏅堕弮鈧换娑樼暆婵犱線鍋楅梺鍝勭焿缂嶄線銆佸Ο娆炬Щ婵炲瓨绮庨崑銈夊蓟閻斿吋鎯炴い鎰剁到绾锯晠姊虹拠鑼闁哥喐娼欓~蹇撁洪鍕獩婵犵數濮抽懗鍓佹崲娓氣偓濮婃椽宕ㄦ繛妤冩嚀铻為柛鏇ㄥ灡閸嬧晠姊婚崼鐔剁繁闁告艾顑呴…璺ㄦ崉娓氼垰鍓梺褰掓敱濡炶棄顫忓ú顏勫窛濠电姴瀚悾鐢告煟鎼淬垼澹橀柛銏″絻瀹撳嫰鎮峰⿰鍛暭閻㈩垱顨婂畷鎰版偨閻㈢數锛滃┑掳鍊撻懗鍫曞煡婢跺绠鹃悘鐐插€搁埀顒侇殕缁旂喖寮存幊娴滃綊鏌熼悜妯诲暗闁告ḿ鏁诲铏规嫚閳ュ磭浠┑鐘灪鏋い锝呮健濮婄粯鎷呴搹鐟扮闂佸湱枪椤兘骞冮悜钘夌厸闁告侗鍙€閹芥洖鈹戦悙鏉戠仸缂侇喖閰i幃鍧楀焵椤掆偓閳规垿顢欓弬銈勭返闂佺ǹ绻戠粙鎴炴櫏濠德板€曢幊蹇涘煕閹寸偟绠鹃柤濂割杺閸ゆ瑦顨ラ悙瀵稿⒌闁哄矉缍侀、姗€鎮欏ù瀣壕闁割煈鍣崵鏇㈡偣閸ャ劎銈存俊鎻掔墛娣囧﹪顢涘顒佸€┑鐐茬墛濞茬喖寮婚敐鍡樺劅妞ゆ牗绮庢牎闂備胶枪椤戝懐鈧矮鍗抽妴渚€寮崼鐔告闂佽法鍣﹂幏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