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 > 嘉兴市旅游

嘉兴市旅游景点介绍

301、东岳庙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岳庙
  东岳庙位于西塘镇华联村东岳庙自然村,年代为民国,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1986年12月15日,东岳庙被公布为嘉善县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钱能训墓位于惠民街道惠通村丁家浜自然村南侧,年代为民国,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1986年12月15日,钱能训墓被公布为嘉善县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三官塘桥位于罗星街道南门社区瓶山街南侧龙鼎小区内,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三官塘桥位于罗星街道瓶山街南侧龙鼎小区内。清光绪《嘉善县志》记载:明万历二年(1574)知县李仕华等倡议建桥,翌年落成,取名见龙桥,万历四十四年(1616)桥南建三官塘小庙,改称三官塘桥,清咸丰十年(1860)毁于兵乱,同治七年(1868)邑人许经帮等募资重建。1986年12月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三官塘桥占地113平方米,为单孔石拱桥,南北向跨南护城河,桥长31米,桥面宽2.8米,桥堍宽3.7米,矢高5.3米,拱跨9.6米。拱圈纵联并节分列砌置,桥栏为美人靠,无望柱。南北各有29级台阶及1个平台。该桥年代较久远,保存相对完整,是研究清代桥梁的实物例证。1986年12月15日,三官塘桥被公布为嘉善县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304、慈山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慈山位于魏塘街道中山社区亭桥南路150号,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1986年12月15日,慈山被公布为嘉善县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嘉善县烈士陵园
  嘉善县烈士陵园位于魏塘街道中山社区陵园路16号,年代为1954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1982年9月17日,嘉善县烈士陵园被公布为嘉善县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306、流庆桥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流庆桥位于陶庄镇陶庄社区北新街,年代为宋、清,类别为古建筑。原名永庆桥,俗称八字桥。清光绪《嘉善县志》记载:宋时由乡人陶大猷重建。1982年12月公布为县级文保单位。该桥占地54平方米,为单孔石拱桥,南北走向跨柳溪河,桥长20米,桥面宽2.5米,桥堍宽2.7米,矢高2.9米,拱跨8.1米。拱圈纵联分节并列砌置,拱圈顶刻有“流庆桥”三字,桥体两侧实体栏板,桥身两侧天磐石各有一对螭首雕,南北各有12级台阶。南桥堍西侧桥身一块青石刻有“大清乾隆六十年(1795)岁次乙卯正月穀旦重修”。流庆桥桥身多为紫红色沙石,一些青石为清代重修时添加。流庆桥结构和造型基本未改宋制。该桥历史悠久,造型优美,且作为嘉善境内仅存的宋桥,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1982年9月17日,流庆桥被公布为嘉善县文物保护单……[详细]
  净土桥凉亭位于姚庄镇姚庄村前浜南侧茜泾塘北岸,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1982年9月17日,净土桥凉亭被公布为嘉善县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张安村遗址位于姚庄镇界泾港村张安村自然村,年代为新石器时代,类别为古遗址。1982年9月17日,张安村遗址被公布为嘉善县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小横港遗址位于罗星街道鑫锋村晒浜自然村,年代为新石器时代,类别为古遗址。1982年9月17日,小横港遗址被公布为嘉善县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独圩遗址位于罗星街道厍浜村西北角的独圩自然村的东部,年代为新石器时代,类别为古遗址。1982年9月17日,独圩遗址被公布为嘉善县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钱塘江海塘海盐敕海庙段和海宁段
  钱塘江海塘海盐敕海庙段又称“鱼鳞塘”,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武原街道东部沿杭州湾一带。此段海塘南至南台头闸北侧,北至城北路口,长约2300米,是钱塘江海塘的重要构成部分。鱼鳞塘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由浙江水利佥事黄光升创筑,用以抵御海水入侵。黄光升修筑的鱼鳞塘采用五纵五横的条石叠筑方法,底部开槽打桩,一二层五纵五横作“丁”字形排列,三四层五纵四横递减,跨缝相叠至十八层。南接海宁,北连平湖。历代增筑,清乾隆、道光年间曾对海塘进行维修。现海塘为重力式鱼鳞石塘,大部分为双盖鱼鳞石塘,塘底有木桩,塘外向海中有护坡、“丁”字挑水坝,塘上有防浪墙。鱼鳞塘是研究海盐县历史、文化、经济、军事、水利设施的实物见证,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现保存较好,仍在使用,2017年被评为浙江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详细]
王店粮仓群
  王店粮仓群位于秀洲区王店镇四喜社区塘东街13号长水塘东岸,建于20世纪50年代,占地面积约57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83平方米。粮仓群自西向东三排平行错位等距离排列,共计14个,均为房式仓与立筒仓结合的组合型苏式粮仓。“王店粮仓群的存在,直接反映了嘉兴与大运河相辅相成的兴衰关系。”秀洲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嘉兴是全国著名的粮食产区,过去漕粮运输依靠水运,因此嘉兴地区在大运河畔建了不少粮仓。其中王店粮仓群位于大运河嘉兴段的重要支流长水塘畔,是王店周边地区粮食集中储存和运输中转的重要设施。同时,王店粮仓群建筑形制特殊,在嘉兴同类建筑中较为罕见,反映了新中国建立之初模仿苏联工农业建设模式的史实,因此建筑本身同样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2017年,王店粮仓群被评为省级文保单位,如今又更上一层……[详细]
嘉兴子城遗址
  嘉兴子城遗址建于三国时期吴黄龙三年(公元231年)。当年,由拳县“野稻自生”,吴大帝孙权认为是祥瑞之兆,下诏改由拳县为禾兴县,同时命令郡县“修城郭,起谯楼,掘深池大堑”,修建起城池。赤乌五年(公元242年),孙权立儿子孙和为太子,和禾同音,为避讳,改禾兴县为嘉兴县。唐末文德元年(公元888年)或乾宁三年(公元896年),嘉兴扩筑大城,周十二里。人们把-的大城叫母城,把围内的老城叫子城,其垣墙称为子墙。一座城市的“形”,主要依生于它的街巷格局,正是有了这后来被称为“子城”的嘉兴城雏形,人们才会在这里从事生产、安居乐业。唐代嘉兴外城的修筑,奠定了嘉兴运河绕城、前朝后市的基本格局。史料记载,它是嘉兴历代州府衙署所在地,也是浙东北地区的政治中心。自唐至清,子城一直是县、军、路、府的衙署,太平天国时期……[详细]
314、马鸣村
马鸣村
  嘉兴桐乡市马鸣村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平原村落,地处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中部。这里也是桐乡市现存为数不多还保有原始江南乡村慢生活的地方,你可以感受到原汁原味的江南市井生活气息。洲泉的马鸣村,有一条百年历史的老街,叫马鸣老街。老街很短,从东头走到西头,才50多步;老街很窄,小汽车不能过。但这条老街绝对是村里的文化经济中心。住在老街上的居民悠然自得,几十年如一日维持着最初的简单质朴。他们在老街赶集、喝茶、吃面、闲聊、打牌,老街外的喧嚣与热闹与他们无关,这里是江南现存不多保有原始江南乡村慢生活特色的地方。老街的各种建筑都是江南生活的缩影,茶馆、肉铺、杂货店、理发店,在历史的沧桑中,木屋的红漆逐渐褪去,石板路的颜色愈发深沉。凌晨三四点钟是老街最热闹的时刻,天微微亮,鸡鸣狗吠,老街的茶馆里坐满了茶客,氤氲的……[详细]
嘉兴大曹王寺
  嘉兴大曹王寺 嘉兴大曹王寺坐落在历史悠久、风景秀丽、古迹众多的江南水乡,嘉兴市南湖区余新镇。始建于北宋年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蒋薰诗曰:“望得江南十里春,曹王寺外踏青频”。相传大将军曹彬在平定浙江时,为了保全浙江百姓生命而无法完成使命,最后毅然以自刎作为复旨,江南老百姓为了纪念他而建此寺,因称为大曹王寺。寺院规模宏大,占地四十余亩,早在宋、元时期即已是嘉兴著名的旅游圣地。在明代有清明“游曹王”之说,香客不远数百里而来,赶庙会三天。明弘治《嘉兴府志》记载:“每岁三月,乡人市女烧香者万计。”每年的清明节和八月初二庙会仍是人山人海、接踵而至,不仅四周乡邻的善男信女集于此,还有上海、苏州、杭州、无锡、常熟的香客和护法信众也纷纷踏至而来,商贾环寺成市,到清代更是成为集镇。如今是南湖区主要旅……[详细]
吴家浜遗址
  吴家浜遗址位于嘉兴市秀洲区新塍镇来龙桥村吴家浜自然村,北临吴家浜,现已填掉一部分,西南为河,东为田与村庄。据出土文物判断属新石器时代马家浜文化晚期,面积约33000平方米。1981年试掘发现,地层堆积分为三层:第一层为耕土扰乱层,厚约30—40厘米,发现少量的近代砖瓦和青瓷片;第二层为文化层,分上层与下层,上层约5—18厘米,土色呈灰褐色斑点与第一层有较明显土色界线,有较少细碎陶片与小块碎红烧土,下层厚约5—20厘米,土色与上层无明显差别,土质上下不同,发现少量的碎小陶片和小块红烧土,烧土中带有芦苇印痕;第三文化层的土质厚有10—40厘米,和第二层土质有明显不同,并沾有草木灰,出现很多牛骨、牛牙、猪牙、鹿牙、鱼骨等为数不少的兽骨和不少的陶片及大块有印痕的红烧土。调查试掘面积小,没有发现完整器……[详细]
钟家港遗址
  钟家港遗址位于嘉兴市秀洲区王店镇四联村9组,东侧为南湖大道,南侧为钟家港,并有一片民房,西侧为村道,北侧为桑树地、油菜地。遗址呈梯形,占地面积约20000平方米,系新石器时代马家浜文化早期的聚落址。遗址地上现种有桑树,当中竖有一高压电线铁塔,中部在开挖钟家港时被破坏,开挖河面宽约10米。文化层厚约1.10米,文化类型较单纯,包含物丰富,保存尚好,发现较多陶片和大量兽骨。陶片多为夹砂红陶,也有泥质红陶,表红胎黑、素面,器型有腰沿釜、敞口盆等。钟家港遗址属马家浜文化早期,存在时间早,器物类型特殊,具有较高的历史和科学价值。1992年公布为嘉兴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大墩港遗址
  大墩岗遗址位于嘉兴市秀洲区王店镇建南村佛子自然村23、24组,钱新公路西50米处,沪杭高速西北侧30米左右,靠南50米有河港。遗址面积13000平方米,原土墩有3米多高。1999年园区开发时发现玉璧、玉镯、黑皮陶折腹碗、石镞、玉珠和玉锥形饰各一件,并上交嘉兴博物馆。据出土文物可知该遗址为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的聚落址。经过土地平整现遗址范围内种植桑树,已无高墩。大墩岗遗址范围较大,出土文物档次较高、类型特殊,反映了这一地区在良渚文化时期的特殊地位,有较高的历史和科学价值。2009年公布为嘉兴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双桥遗址
  双桥遗址位于嘉兴市秀洲区王江泾镇双桥村,面积约11000平方米,1953年发现,整个双桥周围及原苏嘉公路两侧均有文化层分布。1973年进行了局部发掘,发现两个文化层,出土鱼鳍型足鼎、双鼻壶、圈足盘、高脚杯、折腹盆等陶器、有段石锛、扁平穿孔石斧等石器及少量骨器,年代从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一直延伸到春秋战国。现遗址地上建有教学楼,中心位置为操场,地面未采集到陶片。该遗址范围较大,延续时间长,出土文物种类丰富,具有较高的历史和科学价值。1981年公布为嘉兴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23年7月,入选浙江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细]
雀幕桥遗址
  雀幕桥遗址位于嘉兴市南湖区东栅街道雀墓桥村赵浜自然村,占地面积约45000平方米,南北300米,东西150米。该遗址在1972年造桥时曾发现过一组良渚文化陶器,1982年二普时地区文物普查队发现塌方,经省文物局批准,1983年初挖探沟二条,试挖掘面积26.2平方米,两沟均位于公路以南7米左右的高地北侧,发现墓葬二座,文化层为三层。出土的陶片体积较大、陶质疏松,器形有:鼎、深腹钵、罐形器、盛滤器等,为崧泽文化器物。1983年经两次抢救性发掘,发现文化层相当于崧泽文化,良渚文化、古吴越文化三个不同时期的文化堆积,有古井14眼,新石器时代墓葬8座,灰坑2个,灰沟1条,编号小件400多件。该遗址出土器物数量较多,类型丰富,时间跨度大,具有很高的历史和科学价值。2017年公布为浙江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缂侇噮妫稢P濠㈣鎷�13001937闁告瑱鎷� 缂侇喓鍊曢崣鏇犵磾閹存繄鏆斿璁规嫹 44010602000422闁告瑱鎷�

闁稿繐鍘栫花顒勫箣閹存粍绮� 闁艰鲸姊婚柈鎾棘閻熸壆纭€ 闁稿繐绉烽惌妤佺珶閻楀牊顫� 缂傚啯鍨归悵顖炲触閸粎绋� 闁瑰瓨鍨奸々锔界瑹濞戞锟�
闁艰鲸姊婚柈鎾箣閹存粍绮﹂柨娑虫嫹 QQ闁挎冻鎷�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