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市旅游景点介绍
蚂蚁岛人民公社旧址位于舟山市普陀区蚂蚁岛管委会,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年代为1956年。2023年6月29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蚂蚁岛人民公社旧址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无畏石摩崖石刻位于舟山市普陀区普陀山镇,年代为明。2023年6月29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无畏石摩崖石刻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黄家台遗址位于嵊泗县菜园镇,为新石器时代古遗址。2023年6月29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黄家台遗址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普陀山潮音洞摩崖石刻位于舟山市普陀区普陀山镇,年代为明、清。潮音洞在普陀山紫竹林景区内、龙湾之麓,距停车场仅200米。“潮音洞”这个名称其实是一语双关,一方面因洞穴日夜吞吐海潮,声若雷音;另一方面借“潮音”比喻“佛音”,洞口日夜浪涛不绝,声如观音讲经说法,又如千僧诵经,妙响洗尘,故名。潮音洞为山石裂隙所成,从崖至脚高数十米,半浸于海中。洞有二门,通明如天窗,潮水奔驰入洞,浪石相激,声如轰雷。涨潮时倚岩俯视,仿若蛟腾足下,险怪百出,声若雷鸣;晴天时洞内七彩霓虹闪现,蔚为奇观。是为普陀山十二景之一的“古洞潮音”。明万历年间,抗倭将领在此树立“禁止舍身燃指”碑。洞内石壁留有明代将军徐景星、清代康熙帝等人题记石刻,成为“海上丝绸之路”上一处重要的人文遗迹。石崖上刻有“潮音洞”三大字,系清康熙帝手书。……
[详细] 普陀山短姑码头位于舟山市普陀区普陀山镇,年代为明。由普陀山正山门往东,海边有个著名的景点“短姑胜迹”。那里自古就是一处天然石埠,为所有船舶停靠的唯一码头。自元末明初起,当地流传着一段姑嫂同船抵达普陀山朝圣的动人故事,此后古码头便有了“短姑码头”的称谓。宋元时期,日本、朝鲜等国乘船到普陀山的朝圣者络绎不绝,因此也留下了“高丽道头”的俗称。直到1983年,普陀山管理局在道头西侧建成了万吨码头,结束了其津渡的使命,因此成为中外游客寻幽怀古的胜迹。如今,“短姑码头”仍然完整地保存着一条长20多米、宽9米的石道头。道头两侧最大的岩石上,可以观赏到“短姑胜迹”的篆刻。2017年1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沙海产品加工作坊位于浙江省舟山市岱山县东沙镇东沙社区解放路147~149号内,作坊主体遗存为落地桶,落地桶是岱山腌制大黄鱼咸黄鱼鲞(俗称“三刀头”)的专用器具,本地俗称“桶口”。原先数量众多,现存落地桶40口,其中北厂区27口、南厂区13口,桶口所埋之处均有房屋或工棚搭顶。桶来自各渔商鱼厂,规格大小不一,因长年蓄盐及卤水,咸味十足,至今不烂。现存落地桶的制作材料以杉木为主,直径2-5米,桶深约2-3米,大桶可装鱼货200担以上(每担100斤),中桶150担左右,小桶70-80担上下。落地桶大半埋在地里,桶口高出地面25-30厘米,四周铺设石板,保持当年风貌,具有较高历史价值。……
[详细] 东沙菜市场旧址位于岱山县东沙镇东沙社区沿河路17号。古代位于岱山北部的岱衢洋大黄鱼资源丰富,江、浙、闽等地渔民纷纷来此捕捞大黄鱼,东沙角渔船云集形成渔港。随着渔业的兴起,召来四方居民和百作工匠,致人口增加,各地居民自发聚集在街道两侧摆设摊位,形成最早的自由集市,名为“横街头”。民国二十一年(1932),东沙横街头集市街区毁于火灾,其后不久即恢复,并逐渐搭起草蓬戏馆,置长竹椅二百余条,白天表演杂耍,晚上演出越剧、京剧等戏曲;对面设,-场,名曰“大利公司”。抗战后草蓬戏馆塌毁。1953年,政府在草蓬戏馆废墟上建东沙菜市场至今。现菜场整体建筑长24.90米,宽23.20米,占地面积为578平方米,为一层廊式建筑,围成一个方形格局,坐南朝北。北面左右分别开一道廊门,南设一出口;中央天井中架有两棚,人……
[详细] 定海测候所旧址位于舟山市普陀区沈家门街道,年代为民国。2011年1月7日,被公布为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许氏民居位于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解放街道,是一座典型的清代晚期建筑,老宅坐北朝南,现占地面积1570平方米。建于民国8年(1919年),是旅沪商人许氏兄弟出资在老家建造的中西合璧式的大宅院。2003年许氏民居被评为定海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院内建筑别有风格,四幢分列,第一进是重楼,第二进是平房,第三进和第四进东侧为平房,西侧为楼,屋与屋之间四方大石板平铺弄堂。宅西是花园大厅,另建有许氏宗祠。许氏民居四周筑有高墙,院内幢幢贯穿弄弄相通,每一进都有天井,建筑为重檐硬山顶,穿斗式,用七桁。大院采用西方先进理念埋设有排水和卫生通风系统,比如专为地板防潮设计有2米多高的通气口,这在当时的定海,很是“前卫”。老屋通体洁白有点遗世独立的味道,穿过古朴的老宅围墙,外面的尘嚣也仿佛一下子烟消云散。许氏民居建造者的……
[详细] 白节山灯塔位于嵊泗县菜园镇,年代为1883年。白节山灯塔位于舟山市嵊泗县境内的白节山上。该灯塔始建于1883年,现塔为1946年重建。灯质:互闪红、白光60秒射程:22海里铸铁圆锥体,钢板内旋梯,塔底直径3.7米,钢质灯笼直径2.7米,塔身涂红白相间横纹。白节山灯塔主要服务于白节峡水道航行船舶,该水道水深18-40米,是上海,马迹山港通往我国南方及东南亚各国的主要航线之一。2011年1月7日,被公布为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山海奇观摩崖题记位于嵊泗县枸杞乡,年代为明。“山海奇观”石刻位于嵊泗县枸杞岛上,高9米,宽8米的巨石上镌刻“山海奇观”四个大字,系明万历十八年(1589年)都督侯继高巡讯至此,登高远眺,触景生情所书。每字高1.6米,宽1.3米,苍劲有力,气势磅礴,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登上碑顶,这一带独有的景色尽收眼底,“碧海蓝天、海上牧场、金色沙滩、幽静的海岛渔村”,令人心醉神迷。2011年1月7日,被公布为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舟山烈士陵园位于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昌国街道龙峰山山麓。舟山烈士陵园始建于1959年,1964年竣工并对外开放,2001年到2006年对陵园纪念建筑物进行了扩建和修缮。整个陵园占地3.6公顷,依山傍林,自东南向西北成阶梯状升高。主要纪念建筑有:陵园牌坊、烈士事迹陈列馆、忠魂堂、八角亭、悼念广场、纪念浮雕、烈士墓区、华东一级战斗英雄林茂成烈士墓及纪念碑、海军1385部队殉难烈士墓及纪念碑,原东海舰队司令员马龙将军墓、东海抗日女英雄杨静娟烈士塑像和烈士纪念塔等。其中烈士事迹陈列馆展厅内陈列了各个革命时期的1393名革命烈士英名录、生平事迹、史物、图片、遗物、重大战役情况和著名英烈士事迹介绍等。舟山烈士陵园是舟山市重要的革命纪念场所,长眠着153名革命先烈。海山增辉牌坊位于舟山烈士陵园最南端正门口,……
[详细] 王家大屋位于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城区东管庙弄51号的王家大屋气派非凡,当之无愧是定海第一古宅。清代建筑,大屋坐西朝东,占地面积841平方米,现存前屋、正屋、左右厢房等建筑物。正屋七间,外砖内木结构,通面阔29米,通进深9.7米,用九桁,均用穿斗结构,重檐硬山顶。王家大屋古朴而又典雅,于2000年5月被市政府列为“市文物保护点”,并在门口镶嵌着一块标有“王家住宅”4个字的牌子。记得小时候,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了一部黑白喜剧故事片《七十二家房客》在全国放映。而这个时候也有数十户人家居住在王家大屋,因而王家大屋里的住户也被定海人戏称为定海的“七十二家房客”。王家大屋的建造人叫王克明,字立山,定海本地人,生于1820年,家有4兄弟,王克明排行0,父早亡,是母亲含辛茹苦把4兄弟抚养大。王克明一开始是做渔货买……
[详细] 凉帽蓬墩遗址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年代:新石器时代 公布时间:1997年8月29日位于马岙镇姑娘坟墩北侧40米。1983年发现,现存面积约1700平方米。文化层厚约1.5米。采集有夹砂红陶、泥质红灰陶、夹炭红陶残片,饰有绳纹和划纹,可辨器形有釜、鼎、罐、钵、支座。石器有斧、锛、镞、凿、镰、纺轮、刀、破土器,通体磨制。……
[详细] 同归域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年代:清 公布时间:1997年8月29日位于城关北门龙峰山山腰,环城北路以北100米。为明末抗清将士臣民一万余人的骨灰合葬墓。南明鲁王朱以海初监国于绍兴,后辗转海上,于清顺治六年(1649年)十月移驻舟山,设行宫。清顺治八年(1651年)清军攻陷舟山,抗清军民万余人殉难。清参军乔君钵集殉难者尸首在世此火化合葬,勒碑横书“同归域”。墓坐北朝南,墓丘呈半圆形,直径3.5米。墓面高1米,宽3.5米,墓顶砌作六边锥形体。 ……
[详细] 大舜庙后墩遗址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年代:新石器时代 公布时间:1989年12月12日位于岱东镇北二村北约200米。面积约2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1米。采集石器有斧、锛、镞,通体磨制;陶片有夹砂红陶、泥质红灰陶和夹炭黑陶,纹饰以素面为主,还有绳纹、划纹、附加堆纹等。可辨器形有鱼鳍形鼎足。保存完整。 大舜庙后墩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岱山县岱东镇北二村衢山镇培荫后墩,南临公路,背靠山,东距范家岙约100米,西距凤凰咀山坡。遗址1983年烧窑取土时发现。文化层厚约1米左右。出土遗物有石斧、有段石(石奔),柳叶型石(石簇)、鱼鳍型鼎足以及陶片等。陶质有夹沙红陶、泥质红灰陶和夹炭黑陶。纹饰有绳纹、划纹、附加堆纹等。石器均为通体磨制,保存完整。采集有夹砂红陶和泥质灰陶残片,可辨器形有釜、鼎、罐、象鼻形支座……
[详细] 青龙山公园是舟山人休闲锻炼的好去处,也是沈家门的风水宝地。关于青龙山流传着许多故事,在青龙山南北方向,龙身半拥沈家门,龙头所望既是著名的沈家门渔港,而龙眼就在滨港路与山顶之间。只要你走在对面的鲁家峙,就会发现只似开似闭但又威严无比的眼睛。 来到青山脚下,首先入眼帘的是一个高大的石门。石门上着五个大字——青山公园。进青龙山公园山门,有依山而筑的甬道与纪念广场相连。广场中央耸立着一座高15米(其中碑座高2.8米),长11米,宽6米,用钢筋混凝土浇注的革命烈士纪念碑,沿着陡峭的石门而上,路两旁长着许多郁郁苍苍的树,树枝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叽叽喳喳的鸟儿在树林间兴奋地叫着。真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来到山腰,这里有一座六角形的凉亭,凉亭的顶部雕刻着九条栩栩如生的龙,它们见证着青龙山的神……
[详细] 舟山市定海小学前身是定海县立女子小学,她创建于1912年9月,1921年起兼收男生。随历史变迁,1930年起校名几经更易。民国三十四年,将清光绪28年由朱葆三先生1902年创办的“私立申义小学”并入,以后又将舟山小学部分班级、朝阳小学、城东街道胜利小学并入,1998年定名为“舟山市定海小学”,并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同志题写校名。定海小学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大革命时期和抗日战争初期,是领导全县人民开展工农运动与抗日救亡活动的重要阵地。建校90年来,定海小学就读和毕业的学生数以万计,学校为国家培养造就了大批革命和建设人才,如金维映、杨静娟、乐亚成、董千里、叶清和……为激励广大师生团结一致,继承学校的光荣传统,发扬学校的优良校风,特创设校史室,以为永志。校史室坐落于定海小学体艺馆的一楼……
[详细] 金塘革命烈士陵园位于舟山本岛西南部风景秀丽的金塘岛大丰与山潭交界处东风岭。走进革命烈士陵园,这里显得安静而肃穆,为解放金塘和保卫金塘而英勇牺牲的144位人民解放军官兵的忠骨就埋葬在纪念塔的四周。金塘革命烈士陵园南北长4.5米,东西宽3.7米,革命烈士纪念塔底座占地面积26.5平方米,塔身高12米,塔上置五角星塔刹,塔身正面镌“革命烈士永垂不朽”金色大字,背面刻有碑文,记载着解放金塘岛的经过。1949年,毛泽东主席发出夺取全国解放事业全面胜利,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为解放舟山群岛,拔掉这颗国民党在舟山定海以西最大的钉子,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七兵团决定攻打金塘岛,铲除据守金塘岛的国民党第七十五军之一0二师和军属炮兵营,为攻打舟山本岛作准备。1949年10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以第六十六师之一九六团、一九七……
[详细] 中共定海工委旧址位于定海区临城街道吴榭社区惠民桥陈屋里15 号,建筑面积216平方米,民国建筑,是抗日战争期间中共定海地下县工委领导机关所在地。中共定海工作委员会成立于1938年10月,1939年6月,日寇入侵定海城关和沈家门镇后,县工委转到农村,先迁到白泉后岙村,1940年迁至吴榭(即现址),坚持抗日战争,领导了以黄杨尖为中心的抗日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范围包括现在的城东街道、白泉、北蝉、展茅、芦花、勾山、临城、长峙、盘峙等。并在洞岙、吴榭、长峙等地建立党的支部和工会等组织,利用在学校举办识字班、成人夜校等活动,进行抗日宣传。1943年10月,东区根据地抗日武装转移到浙东,中共定海工委转入地下斗争,继续领导定海人民抗日,直至战争结束。最初工委旧址只有二间,即现在与朱家祖堂相邻的正间及其……
[详细]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閻戣姤鍤勯柤鍝ユ暩娴犳氨绱撻崒娆愮グ妞ゆ泦鍥ㄥ亱闁规儳纾弳锔界節闂堟稓澧旀繛宀婁邯閺岋綁顢樿娴滅偤鏌熼搹顐e磩闁诲繐鍟村娲川婵犱胶绻侀梺鍛娗瑰Λ鍕偩闂堟侗鍚嬪璺侯儌閹锋椽姊洪崨濠勭畵閻庢艾鍢插嵄鐟滅増甯楅崐鐢电磼濡や胶鈽夋繛灞傚€楁竟鏇°亹閹烘挾鍘甸梺璇″灡濠㈡ǹ顣块梻浣虹帛閹稿鎮烽埡鍛摕婵炴垶绮庨悿鈧┑顔斤供閸忔稑效濡ゅ懏鈷戞繛鑼额嚙楠炴牠鏌i鐐测偓鍨嚕鐠囨祴妲堟俊顖氬悑濞堟洟鏌f惔顖滅У闁稿瀚伴、鏃堟晸閿燂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