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市旅游景点介绍
余绍宋故居位于龙游县龙洲街道,年代为民国。余绍宋故居又称越园故居,位于龙游县龙洲街道祝家巷2号,为当地典型的对合走马楼木结构建筑形制,占地面积237平方米,面阔17米,通深13.2米,建筑坐北朝南,二进五开间。建筑原为伍氏族人所建,民国期间余绍宋先生以六十铢(六十石米)购得。1986年为余绍宋、华岗陈列馆,1988年后作为博物馆办公用房。2017年1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国民政府空军第十三总站遗址位于衢州市柯城区双港街道,年代为民国。在双港街道汪村村新塘山草木深处,有一处不起眼的石洞,高88.6米,洞内呈梯形状。洞口崖壁上刻有“FITZHUGH、RADNEY”字样,现今已难看清,勉强拼写后,却发现生硬拗口,据现有资料记载,这两个英文单词分别是“杜立特”行动中B-25轰炸机群2号机副驾驶和--手的名字。这里,是空军第十三总站遗址,是1942年二战“杜立特”行动美军闪电空袭日本后返程的首站,也是第一次、更是规模最大的一次中国公民营救美国飞行员行动的救援地。原美军四星上将詹姆斯·哈罗德·杜立特将军与他的战友曾在崖洞内避难,与抗战时的衢州百姓,结下了不解之缘。2017年1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球川建筑群位于常山县球川镇,年代为清、民国。2017年1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胡村建筑群位于常山县同弓乡,年代为清、民国。2017年1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神农殿位于衢州市柯城区府山街道,年代为清、民国。神农殿,坐落于浙江省衢州市宁绍巷11号。神农殿又名药王殿,现存建筑为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修建,光绪以后重修,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神农殿平面呈纵长方形,坐南朝北,为四合院布局。大门上端悬长方形石匾,题为“神农殿”。字体意古品高。左右各有小门,上嵌青石匾,为“寿国”、“春台”,苍润简古。进大门则有朱漆屏风一座,上挂巨形仿古竹简,刻隶书之文,黄底翠字,古色古香。天井中两株绿树生长得异常繁盛,树荫下放置着两口大水缸,缸中小荷尖尖,莲叶田田,三两尾锦鲤嬉戏。其间后檐柱牛腿刻“刘海戏金蟾”,刘海手持铜钱六、七枚一串,铜钱上刻有“太平天国”字样。正殿殿堂上塑有神农像,高丈余,泥金填描。神农右手持灵芝,左手束禾穗,双膝间置一藤筐。神农坐像上悬一巨匾……
[详细] 泰安古建筑群位于常山县新昌乡,年代为清。2017年1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大处古建筑群位于常山县芳村镇,年代为清。2017年1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德川行位于常山县天马街道,年代为清。2017年1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茅坂徐氏宗祠,又称双溪徐氏祠堂,位于浙江省江山市风林镇茅坂村。占地面积三千五百七十平方米,建筑面积两千四百三十七平方米。祠堂始建于明代崇祯十二年(1639),清初,江山、广丰、玉山三县交界之地匪寇频繁侵扰茅坂,顺治四年(1647)九仙山匪徒洗劫茅坂后,其惨状“火烟未散,遍地烬骨,风鹤之声、哭嚎之象令人心胆俱裂”。顺治九年(1652),茅坂村再遭九仙山贼寇扫荡,建于明代晚期的徐氏宗祠被付之一炬。徐氏家族虽频受重创,但仅60余年后,于乾隆五十二年(1713),当地徐氏子孙在原址按原规模进行重建而成。解放后,茅坂徐氏宗祠因面积广房屋多,被国家征用作粮站。2000年,粮食部门改制,粮站私人承包,部分被当作养猪场,祠堂遂失修,一部分房顶破漏,梁柱腐蚀而坍塌。2009年,由茅坂老龄委及茅坂双溪徐氏续谱编……
[详细] 大公朱氏宗祠位于龙游县社阳乡,年代为清。2017年1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溪口翁氏大院位于龙游县溪口镇,年代为清。2017年1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叶家叶氏家庙位于龙游县湖镇镇,年代为清。2017年1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丁氏节孝坊位于龙游县詹家镇,年代为清。2017年1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下金大桥位于衢州市衢江区峡川镇,年代为清。2017年1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衢州孔氏民居位于衢州市柯城区府山街道,年代为清。2017年1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衢州书院位于衢州市柯城区府山街道,年代为清。衢州书院始创于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由当时衢城名士、雍正元年举人吴士纪所建,初名修文,后经多次毁废重修。现存书院位于衢州市区小西门,为清代建筑。书院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850平方米,平面呈纵长方形,从南至北依次为大门、前厅、后厅和楼房。前后厅之间有天井,两侧有厢房和走廊,后厅与楼房之间亦有天井。前后两厅为教学空间,通面宽均为24米,通进深均约8米。前厅面阔十三间,采用七檩硬山前后廊的形式。后厅面阔九间,为硬山檩八前后廊的形式。梁架之间多悬柱,为古代室内减柱的做法,其目的是腾出空间,便于实际使用。后楼为跑马楼的形式,为先生起居之所,也供远道而来的学生寄宿。衢州书院建筑位于市区繁华路段,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其建筑中垂花悬柱的减柱做法较为独特,构……
[详细] 徽州会馆位于衢州市柯城区,年代为清。徽州会馆由在衢安徽商人捐资筹建而成。会馆保存完整,体量大,用材粗大,牛腿、雀替等雕刻精美,有较高的历史、艺术、文化科学价值。1993年,徽州会馆被列为衢州市重点文化保护单位,现为衢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办公地点。徽商作为一个商人群体,在近500年的历史长河中,成为整个中国商人的翘楚与标志。明清时期,在中国绝大多数的大城市里,都建有徽州会馆,这些会馆为徽商聚会、商议大事场所。民国《衢县志》认为,旧时衢州多为徽商货殖之地。衢州徽州会馆位于府山街道县学街78号,会馆座北朝南,原址占地约629平方米,为三进两天井结构,硬山顶。在衢安徽商人捐资筹建徽州会馆的初衷,不仅为经商地的徽州坐商与途经衢州的徽州行商服务,还为外出的徽州人——如赶考的读书人提供食宿、给予资助。可以……
[详细] 大南门历史街区建筑群位于龙游县龙洲街道,年代为明至中华人民共和国。2017年1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志棠建筑群位于龙游县横山镇,年代为明至民国。志棠村位于龙游、兰溪、建德三县交界处,以北面的天池山为靠山,东南以大麦山为案山,模环溪流经西南,建村选址契合堪舆布局。据考证,志棠原名“梓塘”,村前有一口很大的水塘,塘边长有一株巨大梓树,因而得名“梓塘”,后衍变为志棠。据民国《龙游县志》(氏族考)载,邵氏先人于元代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由寿昌迁入,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建村历史。南宋时期,北方战乱,迁都临安,大量移民南下,志棠因有狮象昼开夜关之祥地,被移民所看中,纷纷落脚志棠发家兴业,至明代最为鼎兴之时,人才辈出,考取功名,诸多朝廷命官回乡造厅,光宗耀祖,留下不少宝贵文化遗产。志棠古村以花台脚为中心枢纽,世称小街古里,小街巷弄相接,楼宇相通,自古为官商要道,酒肆茶店,药铺杂货,商业繁荣。四周滴水……
[详细] 泽随建筑群位于龙游县塔石镇,年代为明至民国。泽随古村始建于元大德年间,至今仍保存着128座明、清、民国时期建筑,有宗祠、民居、店铺、古井、池塘等。这些建筑环两个湖而建,整体呈八卦状。村中主姓徐,另有一姓王。徐姓祖先曾在村中建有总祠堂徐氏宗祠和十三栋支祠堂(厅)。只是,徐氏宗祠已经被改为大会堂,而十三栋支祠堂(厅)也仅存塘沿厅和龙穴厅两处。另有两处支祠堂遗址尚存。走在被保留下来的青石子路上,记者环游泽随村。随处可见雕工精细的传统木雕,有的木雕姿态各异,甚至多达五六个层次,极具立体感。雕刻的内容包括人物、动物、花卉、亭台楼阁、地方戏曲。砖雕、石雕也是泽随古村中可以遇见的传统装饰。2017年1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闂傚倷鑳舵灙缂佽鐗撳畷婵堜沪閻偆鎳撹灃闁告侗鍘藉畵宥夋⒑閸濆嫷妲归悗绗涘洤纾归柟鎯板Г閻撴瑩鏌涜箛姘汗闁活厼鐭傞弻娑樼暆鐎n偄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