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安徽省 > 淮南市旅游

淮南市旅游景点介绍

淮南南天门
  南天门是首都龙门派象征,亦称“龙门”、“鱼跃龙门”、过了南天门你已经步入仙境,南望“豁然开朗”,使你心旷神怡,一洗尘虑。这里东望紫金叠翠,西听硖石涛声。极目远眺,三湖坦荡如砥,晚霞映日,波光粼粼,渔帆点点,西湖晚照即在眼前。若遇风雨,有幸来游,可徒步至东西楼之间的寿唐关,是一个古代关隘,是宋代巾帼英雄刘金定梳妆台。四周有大马市、小马市、练兵场。烟雨茫茫时节,其气势磅礴,巍巍壮观,仿佛聆听当年巾帼英雄千军万马征战之气势,亦称“寿唐烟雨”。……[详细]
82、紫菱洲
紫菱洲
  紫菱洲盛产水生植物。春天有麦黄草,夏天有荷花、菱角、莲藕等,当地百姓有这么一句谚语:七月菱角、八月藕,九月才能打鸡头。意思是采摘要选择时间,才有好的收获。祖国传统医学认为芡实是秋令进补得良药,被视为延年益寿的上品。莲藕原产于印度,我国也有三千年种植历史,莲藕周身都是宝,莲子是营养丰富的滋补食品,莲藕性寒胃甘,入心、脾、胃三经。菱角也有极强的药用价值,生者甘、凉、无毒。入肠胃,有利尿通乳,止消渴,解酒之功用,主治疮毒。……[详细]
83、洞山寺
洞山寺
  洞山寺位于上窑镇东北神山,山道东侧。 洞山寺原名大圣庙,其建成年代已无可考稽,据传始建于佛教盛行的唐代,位于上窑镇之神山。《怀远县志》、《大清一统志》载:“……其东峰曰神山,高二 百四十五丈”,“中有仙人洞,故名洞山”。农历二月十九日,为观音圣诞,适逢阳春,为此,洞山寺会期即定于该日,其会期盛况空前,四面八方,白叟黄童,欢声笑语齐来赶庙会,淮河两岸善男信女,顶礼求神竟至。登其庙台,但见焚香点烛,膝地而拜者无数;又闻锣鼓喧鸣,礼佛求嗣声不绝。洞山寺松竹掩映,山林野趣,又有洞山八景,更使人流连忘返。清道光年间拔贡朱第在《庙启》中这样描述洞山八景:“奇峰障日,并银杏参云;峭壁摩天,挂仙桃而隐雾;洞里则仙人留迹,滩头则王母遗踪;桥落 长虹,横悬崖经度;岩开斗室,藏石佛以称尊。信以为稀有之名区,真属……[详细]
古寿州窑遗址
  古寿州窑遗址主要分布在淮南市大通区上窑镇内,包括管嘴汶、高窑、医院住院部、松树林、车小湾五个保护区。中心窑址面积约3万平方米,总面积约16万平方公里。1981年公布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寿州窑,创烧于南朝陈,停烧于唐末,前后烧造约400余年。器型主要有壶罐、碗、枕、注子、盂、玩具及建筑材料等。寿州窑是唐代七大瓷窑之一。寿州窑早期产品有罐、四系瓶、豆、盏等,多着淡青灰色釉、青釉,胎质较细。吸水率低,釉色青中带绿,系用还原焰烧成,釉层薄而透明,腹下部及底足不施釉。盛期产品有碗、盘、杯、钵、注子、枕、玩具等。釉色以氧化焰烧成,有蜡黄、鳝鱼黄、黄绿釉等。釉下施泥质胎衣,釉层呈玻璃状。在马家岗、余家沟发现唐代圆形窑炉,窑壁用砖砌或用窑棒砌成,直径约3米,匣钵上下叠……[详细]
八公山石林
  八公山石林石林是八公山旅游景区内重要的地质遗迹景观,位于汉淮南王宫、升仙台东坡,出露面积约30万平方米,出露高度1.5米-5米,此处岩石属于寒武纪下统地层,主要成分为白云质石灰岩石,由于此区域曾经受到两组高角度节理(劈理)的影响,加之长时间受到风雨剥蚀、搬运,以及植物生长的综合影响,形成了江北地区罕见的石林石芽地貌,为研究古地质、古气象、古生物等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资料。……[详细]
中华世纪海峡情石雕碑园
  中华世纪海峡情石雕碑园位于一片龄逾百岁的梓树林中,不远处有两棵枫树通气连理,取名“血脉相连”,体现了“祖国河山萦梦寐,神州翰墨缔情缘”,表达了两岸同胞,一个民族,一条血脉,同宗同文的民族情节。中华世纪海峡情石雕碑园成为两岸沟通与交流的纽带与桥梁,为两岸文化交流谱写新的篇章。……[详细]
安徽省艺术家创作基地
  在充分利用和保护现有资源的前提下,在省内著名艺术家的大力支持下,八公山旅游景区成立安徽省艺术家创作基地,并于2005年9月挂牌。艺术创作基地由原有皖淮机械厂军用车间二层楼房改建。省内艺术家们在此修心养性写诗作画,留下了宝贵的笔墨。……[详细]
闪冲清真寺
  闪冲清真寺位于八公山区国营妙山林场闪冲村,该寺始建于北宋宣和年间。寺院中有一株银杏树,树龄800年以上,树干粗壮,四人尚可环抱,树冠如巨伞,树荫可遮400平方米。树旁还有一棵何首乌,主茎粗如儿臂,被视为镇寺之宝,倍受族人呵护。清真寺位于八公山区国营妙山林场闪冲村,该寺始建于北宋宣和年间。寺院中有一株银杏树,树龄800年以上,树干粗壮,四人尚可环抱,树冠如巨伞,树荫可遮400平方米。树旁还有一棵何首乌,主茎粗如儿臂,被视为镇寺之宝,倍受族人呵护。……[详细]
八仙阁公园
  八公仙阁是1985年由淮南市八公山镇兴建的古典式园林公园。位于西汉淮南王刘安丹井遗址和“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八公山麓,总面积一百亩。园内主要建筑有八公阁、八公群雕、八公仙阁碑亭、荟萃茗馆、聚星井、曲廊、曲桥、假山瀑布、观鱼池、石雕、古生物化石等,庄重典雅,富有江南园林之特色。 ……[详细]
清天道观
  位于双峰山南麓,始于西汉盛于唐,历史悠久,远近闻名,宗教文化底蕴深厚。由“洞地洞天”、山门、碑廊、前殿、中殿、三清宝殿、禅房、望淮楼及墓园、古洞组成。清天观历经沧桑,几经修复,由佛、道两教轮流交替住持,后由道教全真派住持。山门内塑哼哈二将神像,配以石狮、石门、石匾,结合神话传说,突出道教特色,1986年定为省级重点宫观。 ……[详细]
慰农亭(禹王亭)
  慰农亭又称禹王亭,文化积淀深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硖石山顶上,现已辟为小岛,复建于清朝光绪年间,方形瓦顶,石柱飞檐。石柱刻有颜知县手书对联“选胜值公馀,看淮水安澜,硖石拱秀;系怀在民隐,愿春耕恒足,秋稼丰登”。亭西有一古皂角树,树龄千余年,高耸入云,径壮三围。绿荫覆地,皮干浑如黑铁,奇巧苍劲。闲亭古树,映缀水间,更添了诗情画意。……[详细]
焦岗湖渔家乐旅游示范点
  焦岗湖渔家乐旅游示范点的设施基本完善,有能够讲解、播放录像的游客接待中心;有表演民间特色——花鼓灯、推剧的旅游娱乐场所。各参观点均有特色鲜明的餐馆,可以品尝到青虾、河蟹、甲鱼、鳜鱼及大雁、野鸭、章鸡、芡实、青菱等纯天然产品。在焦岗湖的东南部,芦苇荡的北部。此处荷花艳丽妖娆,品种丰富,多达56种,象征中华56个民族,有“中华荷园”之称,畅游此景有“清心观莲魂飞去,不见荷艳人更俏”的感觉。游客到此不仅能欣赏到艳丽妖娆的荷花,嗅到清风送来的荷香,还可以乘做小船采莲蓬,摘青菱、芡实。同时焦岗湖精华景点,是鸟的天堂,春来芦苇抽芽,燕雀作伴;夏日百鸟云集,繁衍生息;秋季芦花飞扬,白鹭夜宿,犹如玉兰盛开;冬季鸿雁飞落,野鸭相伴,雪景湖趣,自然天成。游客到此不仅能领略芦苇荡的自然风光,体验芦苇荡的神秘迷津,……[详细]
93、卧龙湖
卧龙湖
  卧龙湖位于卧龙山风景区的中心景区,碧波荡漾、秀色宜人。湖边有金菊坡、古柏夕照、鳄鱼石、老虎洞、群羊求渡、平潭揽月等景点。沿湖两岸怪石嶙峋,它们姿态奇异,形貌怪诞的“精灵”,给人增添许多想象。青桐林:位于卧龙湖北面,林子荫天蔽日,盈翠欲滴,高高耸立,为颇有名气的孙家花园下园子。孙家花园,为清末状元、寿州人孙家鼐叔父孙蟠归隐时于乾隆年间所建。长山和青石峡:长山与卧龙山隔湖相望。青石峡位于卧龙湖的东北面。峡宽约3米,长约30米,峭壁阴森,一块块巨石犹如天外飞来,在峡谷上又嘎然而止,叮咚的泉水不时从崖下滴落,余音绕峡,别有风韵。……[详细]
凤台县板张集革命烈士陵园
  凤台县板张集革命烈士陵园始建于2004年10月,位于凤台县城西北20公里处幸福沟畔的板张集村西头。绿荫环抱中的园区,拥有墓、碑、馆、亭、路、桥、门于一体。这里安葬着1948年10月为解放凤台县城牺牲的豫皖苏六分区12团的营长李振海、四连连长王福成、指导员刘法家、班长刘会民等14位烈士,墓区南侧竖立着抗日战争胜利前参加工作牺牲于凤台境内的五位县团级革命烈士纪念碑。陵园建设以来,几经扩续建,面积已达25000多平方米。北端建有一座“板张集革命历史展览馆”,三个展厅展出了凤台地区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以来凤台巨变五个阶段的300多幅珍贵图片和数据,勾勒出了凤台县百年的历史沧桑。陵园的主碑矗立于小广场的中央。园内的碑廊立有32块碑刻,其中20尊镌刻着毛泽东、邓……[详细]
孙叔敖纪念馆
  位于寿县城南30公里的安丰塘北岸,坐北向南,占地3000平方米,为祀楚令尹孙叔敖建,始建年代不详。据《水经注》载,“芍破水北经孙叔敖词下”,可知祠之始建不晚于北魏,明、清两代迭有修葺。现存大殿、还清阁、崇报门,词内外集中明、清碑刻19方,中有历代安丰塘碑记、安丰塘灌区图示、孙叔敖刻像及传略,是研究安丰塘的重要史料。孙公祠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安徽省寿县安丰塘畔的孙书敖祠堂。又名楚相祠、芍陂祠、安丰塘祠等。位于今安丰塘北岸,为祀孙叔敖造芍陂而建,始于何时尚未能详。安丰塘,素有“天下第一塘”之称。古名芍陂,为楚相孙叔敖主持修建。后人为纪念孙叔敖,在陂北建有一祠,故名孙公祠。孙叔敖,姓孙,名敖,字孙叔;父名孙贾,任楚国司马,后被斗越椒所害,孙叔敖避难于梦泽。虞邱相荐其贤于楚庄王,召为令尹。《史记?……[详细]
寿县古城暨八公山风景区
  寿县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寿春为寿县县城。公元前241年楚考烈王自陈迁都寿春。寿春古城以其独具魅力的名山、名水、名城、名人,享誉海内外。寿春历史为军事重镇,位于淮南岸的八公山下,肥水饶城而过,古称寿春、寿阳、寿州,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寿春古城墙是全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宋代城墙,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城墙为北宋熙宁年间重建,石基砖壁,高8.33米,顶宽6—10米,周长7147米,城内面积3.65平方公里。城有四门,门上阴刻其名,东宾阳、南通淝、西定湖、北靖淮。古城墙以瓮城、城门、护城河、吊桥、角楼、警辅以及城垛的望洞和射孔组成一个完整防御体系,在冷兵器时代形容它为“金城汤池”或“固若金汤”,历史上有“铁打寿州城”之说。1991年遭遇特大洪涝灾害,寿县县城被洪水围困,城外一片0,而……[详细]
97、正阳关 AA
正阳关
  千年古镇正阳关镇位于寿县县城西南30公里处,东邻正阳关农场和板桥镇,西临淮河与颍上县相望,南连迎河镇,北与丰庄镇接壤。正阳关镇,又名正阳关,系中华名关之一,古称颍尾,阳石,羊市、羊石城等,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镇。早在东周中期已具雏形。正阳关至今已有1780余年的筑城史。正阳关交通发达,区位优势明显,水路七十二水通正阳,陆路今310省道纵贯全镇。从前“舟车四达、物盛人众”,“户口殷繁、市廛绕富”,“帆船竞至、商贾沓来”,曾是鄂、豫、皖三省二十四县商品集散中心,全国有八个省在正阳关设有会馆,古有“凤城首镇”之誉(因正阳关古属凤阳府)。今为皖西著名的商贸旅游重镇。城北门(门额凤城首镇)、城西门(门额淮南古镇)及玄帝庙、羊石雕塑等是正阳关镇标志性建筑。……[详细]
八公山国家地质公园
  八公山国家地质公园八公山旅游区位于淮南市八公山区境内,2001年12月10日,八公山旅游区被被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2002年12月2日,被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2003年7月31日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八公山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山,又名紫金山,由四十余座山峰叠嶂而成,方圆128平方公里,峰峦叠翠,清泉密布,景色优美,历史文内涵深厚,由152种树木形成的天然次生林,是皖北大地上一颗绿色明珠,春来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秋踏漫山红叶,如火如茶。1600多年前发生在这里的以少胜多的世界著名战役“淝水之战”,留下了“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千古佳话;2000多年前,汉淮南王刘安招贤纳士,编著了一代名篇《淮南子》,第一次整理编定了二十四节气,发明了名扬四海的美食--豆腐,演绎出“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神话故……[详细]
淮南清真寺
  清真寺清真寺,位于县城内南大街留犊祠巷西清真寺巷内,坐西向东,占地5632平方米。1986年7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相传唐宋时寿城清真寺建于城内西北隅,明代天启年间移今址。寺内院落东西长128米,南北宽44米。中轴线上布置三进重院:前院正门为大中门,两侧设偏门。正屋为二门,西侧亦设有偏门。二进院落为中院,正殿为无相宝殿,即礼拜殿。礼拜殿面阔5间,深7间,四周设廊,正面通作隔扇门,两侧中开为大中门,两侧设偏门。正屋为二门,两侧亦设有偏门。二进院落为中院,正殿为无相宝殿,即礼拜殿。礼拜殿面阔5间,深7间,四周设廊,正面通作隔扇门,两侧各开券门5道,两股一体,重檐歇山顶,以勾连结式衔接。殿内明柱50根,内涵49间半,936平方米。殿前为平台,南北厢房原为阿文大、中、小学教……[详细]
舜耕镇风光
  舜耕镇风光舜耕镇地处田家庵区城乡结合部,北临淮河南岸,南靠舜耕山,东面与大通区接壤,西面与安成镇相邻;距市政府2公里,区政府约0.5公里,可谓田家庵区中心地段。全镇总面积约50平方公里,其中建城区面积约2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不足200公顷,森林面积约60公顷,全镇辖1个行政村、12个社区,人口2.51万人。镇党委下辖20个村级党组织,其中1个社区党委、7个社区党总支、4个社区党支部、1个村党支部和5个企业党支部,正式党员827名,预备党员35名。境内资源馈乏,但水陆、铁路运输便利,四通八达,依托城市,区位优势明显,商业、建筑业、餐饮服务业等发达,拥有集体个私企业1224个。曾连续八年被评为淮南市发展乡镇企业“第一镇”,连续四年保持省百强乡镇名列第二的荣誉,连续五年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全市“拥……[详细]

粤ICP备13001937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0422号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联系我们: QQ: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