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安徽省 > 宣城市旅游

宣城市旅游景点介绍

61、福成桥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福成桥位于蔡家桥乡蔡家桥村,俗称“蔡家桥”。始建于清康熙(1662~1722)年间,初名“定远”。康熙五十七年洪水冲毁,雍正元年(1723)重建,易名“福成”。该桥为5孔石拱桥,长88.8米,宽7.1米,高9.8米,每孔净跨13.6米。现为南(陵)雄(路)线、蔡(家桥)谭(家桥)线公路桥,是通往黄山的重要枢纽。……[详细]
62、黄济桥
  黄济桥下市桥:在老县城下东门。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约公元1500年),原名:“三庆桥”,后改名“洪济桥”。至清康熙丙辰岁(公元1676年),洪涛汹涌,全址倾圮。黄姓集众议,捐资生息,为复兴计,积三十年之久,才于康熙己酉年(公元1705年)八月兴工,至次年垛成;又值桃花水泛,损坏三垛,修复后,到第二年拱洞建成,又遇山洪暴发,损坏二洞,于是财殚力竭,望河兴叹!而黄姓并不气馁,于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而工始竣,历时20年,连当初筹款准备工作三十年,竟达半个世纪之久,这种坚韧不拨的精神,实为今人之叹矣!桥命名“黄济”,据邑人清探花黄梦麟《重修黄济桥记》中解释道:“继又名‘黄济’何也?桥始于黄氏,原前人之意,谓垂之奕世,俾我后人,顾名思义,念是先世济人利物这举,无使陨坠,遇亏损则茸之,遇缺陷则补之……[详细]
63、架虹桥
  架虹桥位于旌阳镇老街中心东侧约50米处于前述明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知县谭青造,名为“架虹桥”。原为石垛木梁,屡坏屡修。至嘉靖时(公元1522-1566年)始造石桥。清康熙五十七年(公元1718年),被洪水冲塌,周道修为首捐资修葺。桥上建有翘角凉亭,供人憩息。桥长57.5米,五跨(非拱形、桥垛间铺设石板),每跨净8.5米,高4米,宽2.8米,1941年6月,曾被日本飞机投弹扫射,桥梁石板被炸断,桥下浣洗群众被炸死炸伤多人。解放以来,政府曾三度拨款整修。修葺后的桥亭,飞阁流丹,电灯照明,花晨月夕,游览期间,有如诗云:“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滩。”……[详细]
64、淳源桥
  淳源桥原名平政桥,俗称上市桥。宋元丰五年(1082)县令马譿建,后历经修葺。至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被洪水摧毁,由邑绅饶履吉独资重建。该桥4个桥墩均无分水尖,利用桥身与河道的夹角,以墩角自然分水,在桥梁建筑中独具一格。淳源桥在旌德人口中称上东门桥、上市桥,旌德有城池的时候,徽水河只是一条护城河,这淳源桥就直通八个城门中的中和门。为旌阳十景“三桥锁翠”之一桥。属于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江冬秀故居
  江冬秀故居为清代建筑,与江泽涵故居相邻,该建筑占地459平方米,现存仅有108平方米,主体原貌依旧。屋内设天井,上有小姐绣楼,绣楼上的圆柱与檐口间的斗拱,刀工精细,造型美观,如同自然生长一般。特别是堂前横梁与木柱的衔接处,都以木雕花托相衬,上面的麒麟和牡丹图案栩栩如生,美观大方,堪称一绝。堂前地面上还有一朵硕大的牡丹,象征着荣华富贵。外呈双重圆形图案,直径约为一米,两圆之间是精美的菱花和荷花的图案。……[详细]
66、笃修堂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笃修堂
  笃修堂:明代建筑,是江村近代兄弟博士江绍铨、江绍原及清代光绪年间“叔侄翰林”江树昀、江希曾的祖居,是江村现存年代最久的古民居。笃,诚实之意;修,修养之意。现只保存了原来的五分之一,也是清代医学家江希舜的祖居。江村明清进士18人,此屋占居4人。此堂之曾经历史辉煌,可见一斑。该堂门两侧有两根扁形的石柱,是旗杆石。旗杆石圆的、方的在古村落中比较常见,扁形的则十分少见,按封建等级规定,只有两品以上的官才能用扁形的旗杆石。它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大门时牌坊式门楼,砖雕精美,此门楼五檐门罩也只有二品以上大官才能采用。要进屋,先得跨上几级台阶,可谓门槛很高,身价便越高。进屋有一道门,中间的是中门,两边便是边门。通常中门是关闭的,只有七品以上的人物来访,主人才打开中门,迎接贵宾,否则,只能走边门。女子也只是在婚……[详细]
67、进修堂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进修堂
  进修堂位于江村村中,建筑面积538.86平方米。该建筑坐东朝西,系砖木结构。是江氏族长江旦仁为时任芜湖道尹的本家江绍杰所建。“进修堂”,其意进德修业的地方,是典型的徽派古民居。前后进有两方大天井,天井四周及过道处均以条石铺地,余者为方砖斜铺。进修堂的内装修雕饰精美,隔扇、挂落、驼峰等都赋予深刻的文化内涵。进修堂不仅展示了徽派古民居的建筑艺术水平,而且有着很好的人文韵味。2006年5月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茂承堂(江朝宗故居)
  茂承堂位于江村东北部,砖木结构。是民国初期黎元洪政府代理总理江朝宗的祖居,始建于明代。该建筑坐北朝南,依山傍水而筑。正屋高12米、四进16间、边房12间、大小天井14个,立柱124根。结构硕大严谨,典雅古朴。该堂后进、东边马房、杂房、花园、对面官厅,西厢学堂、前院东侧牌坊均已被毁。茂盛堂是江村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名居之一,具有重要的文物保护价值。2006年5月被公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黯然别墅
  黯然别墅位于江村村中心,是民国安徽省代理省长江绍杰故居,建于1927年,俗称“老旦新屋”。坐东朝西,系砖木结构,占地面积817.6平方米,主体建筑占地294平方米,呈方形。门顶内外两侧各有青砖砖雕狮子一对,形态逼真;木雕斜撑,工艺精湛、十分精致,圆形门额上提有“黯然别墅”四字,正屋大门有“吾爱吾庐”砖刻。该别墅是江村古名居中独具一格的无天井之建筑,风格与其他建筑迥然不同。整个结构保存完好,属中西合璧,别具特色,2006年5月被公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江泽涵故居
  江泽涵故居为清代徽派建筑,前后两进,上下堂间、厢房、边屋共计14间,保存完好。至今板壁上仍然依稀可见江泽涵毕业南开大学,出国留学所贴的捷报。江泽涵1902年出生于这里,并度过了他的童年时代,1922年考取了南开大学数学系,1926年又考取了美国哈弗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31年回国后担任北京大学数学系教授。……[详细]
江村江氏宗祠
  江氏宗祠位于江村北部,该宗祠坐西北朝东南,属砖木结构,总建筑面积1236.05平方米,前、中、后三进二天井,面阔七间,由于它是--的总祠,所以在体量、用材方面都比其他家祠略胜一筹。门楼面阔七间进二间,重檐歇山式屋顶,花砖筑脊,小瓦覆盖,雀替等木构件均有雕刻画面,门楼前设有通道及东西两侧各设一池。该祠体量大,用料大,做工精,汇集了砖、木、石三雕工艺,是典型的徽派古祠堂之一。不仅是凝聚家族血缘和感情的纽带,而且作为家族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象征与标志,具有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和历史价值。2020年进行过全面维修,2006年5月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江村孝子祠
  孝子祠位于江村村中,全称“明孝子江文昌公祠”,坐北朝南,始建于1535年。清代光绪辛丑(1901)年,后人在原江文昌住宅旧址上扩大改建成祠,所以该词为面阔三开间,前、中、后三进的民宅格局,总建筑面积503.76平方米。此祠原是族人第四十九代老祖江添宗(文昌)于明代所建,又称“孝友堂”,意在重文孝友,故此得名。他曾经有机会进入仕途,但因他父亲远在开封任淆川县教谕,时感身体不适,他的母亲又常年卧病在床。所以他决定舍弃功名而留在家中伺候年老多病的父母,一直未曾出外做官。他的孝行深得世人敬佩,被载入县志。孝子祠是后人了解、剖析我国古代生活理念的重要实物资料。2016年进行了全面维修,2006年5月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史弥远墓位于宣州区狸桥镇蒋山村,年代为南宋,类别为古墓葬。为宣城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惠济桥遗址位于宣州区东郊,年代为清,类别为古遗址。为宣城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佟公坝遗址位于宣州区孙埠镇,年代为清,类别为古遗址。为宣城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宣城济川桥位于宣州区市区,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为宣城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昝村革命烈士陵园位于宣州区狸桥镇,年代为现代,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为宣城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向阳革烈命士陵园位于宣州区向阳街道,年代为现代,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为宣城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江家场革命烈士陵园位于宣州区孙埠镇三里村,年代为现代,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为宣城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水东天主教堂建筑群位于宣州区水东镇老街中心,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为宣城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缂備緡鍣Λ绋婵犮垼顔愰幏锟�13001937闂佸憡鐟遍幏锟� 缂備緡鍠撻崐鏇㈠矗閺囩姷纾鹃柟瀛樼箘閺嗘柨顭跨拋瑙勫 44010602000422闂佸憡鐟遍幏锟�

闂佺ǹ绻愰崢鏍姳椤掑嫬绠i柟瀛樼矋缁拷 闂佽壈椴稿濠氭焾閹绢喖妫橀柣鐔稿绾偓 闂佺ǹ绻愮粔鐑芥儗濡や胶鐝堕柣妤€鐗婇~锟� 缂傚倸鍟崹褰掓偟椤栫偛瑙﹂柛顐g矌缁嬶拷 闂佺懓鐡ㄩ崹濂搞€呴敂鐣岀懝婵炴垶顕ч敓锟�
闂佽壈椴稿濠氭焾閹绢喖绠i柟瀛樼矋缁箓鏌ㄥ☉铏 QQ闂佹寧鍐婚幏锟�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