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西省 > 上饶市旅游

上饶市旅游景点介绍

161、文成塔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成塔位于玉山县,时代为清。文成塔坐落于江西省玉山县城西五公里之网龙山上。文成塔为楼阁式,6面7层,层高5.8米,每面宽51米,青石基高O80。外径93米,内空直径4.6米,墙厚2.35米。通高41.4米-塔体用特制青砖浆砌而成,外粉白灰。底部在东北面开一园拱小门,门高2米,宽O.80。各层开三实门三虚门。塔内原有术制缭梯,今已废。塔门顶上嵌青石板上刻“文成塔”三个大字,左刻“乾隆壬辰年造”字样。计用砖24万块,25万斤,石5000,铁2000,积工1000余,合计费银8500两。今塔身完整,惟底部曾在抗日战。期间被日寇飞机炸毁少许墙脚。1982年12月,玉山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赣东北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旧址
  赣东北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旧址【地点】:上饶市弋阳县中畈乡芳家墩村自然小组【时代】:1930年【建设控制地带】:为保护范围为界,北向外延伸3米,西向外延伸5米,东向外延伸20米,南向外延伸4米。建设控制高度:10米。面积:1137.44……[详细]
  谢氏祖屋【地点】:上饶市弋阳县叠山镇谢家村【时代】:清【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东向外延伸20米至草地,西向外延伸5米至民宅,南向外延伸5米至民宅,北向外延伸5米至民宅。建设控制高度:4米。面积:1790.77平方米。……[详细]
西李古戏台
  西李古戏台【地点】:上饶市弋阳县湾里乡西李村【时代】:清【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东向外延伸4米至民宅,西向外延伸15米至民宅、乡镇公路,南向外延伸20米至民宅,北向外延伸6米至水塘。建设控制高度:4米。面积:1294.75平方米。……[详细]
  弋阳儒学宫【地点】:上饶市弋阳县弋江镇儒学宫路1号【时代】:清【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东向外延伸5米至消防通道,西向外延伸5米至消防通道,南向外延伸10米至文庙路,北向外延伸3米至平安保险公司。建设控制高度:4米。面积:1091.65平方米。……[详细]
  下溪头社公坛位于婺源县,时代为清。整个徽州,社屋气势恢宏,而保存完美的,恐怕就要算下溪的社公坛。下溪村从宋代建村开始,就修建了社庙,社公祭祀也一直延续到现在。我们现在看到的社庙,村里人叫它“社公坛”,整个架构为清代后期之建筑风格,显然是在原来社屋基础上修建过的。与徽州其他两个社屋相比雕刻精美,梁柱用料更为硕大,大块青石板铺地,颇为壮观,说它是“江南第一社庙”是一点也不过分的。下溪头社公坛被公布为江西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婺源明清祠堂
  婺源明清祠堂(岭下村大经堂、水岚村詹氏宗祠、豸峰村资深堂、旃坑村萧江宗祠、洪村霭庭公祠)位于婺源县,时代为明至清。婺源明清祠堂被公布为江西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下柴埠兴旺桥
  江西省万年县湖云乡下柴埠村清乾隆年间的兴旺桥位于万年县湖云乡刘夏村委会下柴埠村玉津河上,古时系是东至乐平,北至波阳,西达余干的必经之路。据桥头碑载,清乾隆七年(1742)募资,十七年动工兴建,后停。至四十七年(1782)冬重建峻工。桥长48米,宽6米,跨度16米,桥高25米,系单孔拱桥,红梅岗石砌造,桥下可行小船。桥面铺有青石板,两旁有1米宽,半米高的石砌栏杆。桥两側刻有“下柴埠,清乾隆七年创建,至四十七年峻工,造师洪盛祥。”桥东侧刻有“兴旺桥”三字。原桥旁建有寺庙,塔,均在1958年拆毁。古桥历经200余年,保存完好,今仍可通汽车,可见其牢固程度和古代造桥技术的精湛。远观兴旺桥古色古香,别有回味,具有很高的观赏、实用和研究价值,兴旺桥已于1990年万年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上泸余氏宗祠
  余氏祠堂位于上饶县上泸镇上泸畈中心地带,坐北朝南,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于元末至正十一年(1351年),余氏十五世祖相一公余德元和相二公余德绍始建,后历代递加修葺,清道光乙酉(1849年)合族又在原址扩建祠堂,咸丰丙辰(1856年)重加装金油漆,光绪乙丑年(1889年)改建后栋;1942年,以余辉照为首成立董事会,以祖先理学家方叔、正叔命名在祠堂创办方正小学,余家出钱办学,招收各姓子弟入学,解放后政府又在祠堂办上泸小学;1997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至今666年历史。……[详细]
陈坊万寿宫
  陈坊万寿宫位于陈坊乡陈坊老街中部偏南位置,建于清乾隆至嘉庆年间,坐西朝东,砖木石结构,总占地面积870平方米。走近万寿宫,大气磅礴之势跃然眼前,飞檐翘角,门厅廓然,紫棕色的外壁浮雕三个鎏金大字“万寿宫”,不由得令人仰视。左右两侧,石狮蹲守,好不威风。进入里边,吊脚戏台依旧宏伟,亭台廊柱彰显旧时之华贵。正堂祭台诸神神色肃穆,炯目朗然。偌大的天井,把阳光方方正正的吸纳入室。这座商会大约修建于清朝中期,是由部分商人筹资修建的。当年的陈坊,盛产连史纸,经陈坊河运输走向全国各地,因为经济的繁荣,商会也达鼎盛时期。……[详细]
  永平钟楼位于江西省铅山县永平镇东,建于明嘉靖十九年(1540),“与魁星阁并峙,规模宏伟,为一邑之巨观”(清乾隆《铅山县志》)。钟楼高七丈,巍峨壮观,雄视街衢。楼分为上中下三层,结构精巧。下层为戏台,中层为厢房,上层为钟房。周围以长条杉木栅栏,回廊环抱,金壁杏墙,雕花额仿,三辅作斗拱,层层叠叠,纵横交错,支托着远伸外挑的飞檐楼顶。脊顶高耸,形似游龙;角背高悬,状如飞凤;翘檐反宇,势同腾翼。楼门西向,上刻“追风逐月”四字,行书字体,神韵雄健。钟楼上层的横梁上悬挂铜钟一座,高6尺,直径3尺余,重3000余斤。钟上铸有铭文“永平永安”四字。相传在悬挂铜钟时,突然钟内划出一道红光,铜钟摇摆不定,工匠们大惊失色,正在此时,来了一位白发童颜的老者,拿出一根银针,在铜钟上刻下“永平永安”四字,顿见铜钟立刻……[详细]
  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的永平文昌阁,又名魁星阁,清乾隆八年(1743),知县郑之桥捐资重修,为祭祀文运诸神,保一方文风昌盛而建,也是当地文人雅士聚会的场所。魁星阁坐北朝南,占地336.61平方米,建筑面积426.51平方米;石柱、抬梁式架构,歇山顶,总体三开间设内回廊,共三层,规模宏伟,一层石柱,二层木柱,地面四周铺以青石板阶沿及地面,正面阶沿往下为青石板月台,月台往下为宽阔的前院,台基及月台均采用卵块石磊砌或块石磊砌的方法,宽敞宏丽。前后左右各四廊柱,抬梁、斗拱、重檐卷栅,青石柱基,歇山顶,四金柱相对,鼓镜藻井,渠枋雕饰,精美绝伦。而今所见到的是落款为:“大清嘉庆24年,已卯夏旦阁邑新建造”。早在1986年就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入选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名录。……[详细]
石塘纸号建筑群
  相传在南唐建县以前,石塘村北有方塘十口,故谐音石塘。其南为武夷山镇,北接稼轩乡。元时手工造纸业在石塘兴起,及明代发展成临近诸县手工业造纸中心和集散地,亦是县内最大的农村圩集之一。石塘是铅山县建筑城墙的两个集镇之一,靠河一侧建有城墙,墙外为宽而深的护城沟。其城墙建于1932年,周长3。5华里,设置城门城楼6处,城楼大小约15平方米。现在保存下来的城墙余100米左右。镇内秀水环绕青山,山,水,街同行不悖,意境深远.桐江水及三条人工渠蜿蜒流过小镇,大家或傍水小筑或跨水而建,绵延成街.整个小镇的建筑呈纺锤形南北走向.石塘街全长1200多米,宽4-5米,全部铺以青石板,令人惊讶不已.街上的店铺鳞次栉比,相邻店屋共用一墙,温馨之极。店铺建筑为木构架砖墙,前店后堂。靠石,拱棂,走廊,商号,瓦檐均有造型各异……[详细]
  河口商铺会馆位于铅山县,时代为清。河口商铺会馆被公布为江西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桥头吴氏宗祠
  吴氏宗祠在鄱阳县谢家滩镇鸡峰桥头村,保存完好,据载是被司马迁誉为“世家第一”的吴太伯后人所建。鸡峰吴氏宗祠建于明成化年间。鸡峰桥头村,距鄱阳县城70多公里。桥头村吴氏宗祠,不仅是鄱阳吴氏族人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鄱阳人民的宝贵文化财富。鸡峰桥头村离县城70多公里,离安徽省东至县和九江市都昌县相隔不远。这是一个典型的鄱北山村,四周森林茂密,黄土丘陵起伏,田野阡陌纵横,满目一片青绿。吴氏宗祠坐南朝北,四周高墙,是一座典型的、封闭式的、江南风格的砖木结构建筑。大门上“松树园鸡峰”、“吴氏宗祠”、“礼门”、“义路”等石刻,字体雄浑厚实,字迹完整醒目。在“中国湖城”鄱阳,吴姓是个大姓,也是个古老的姓。大多数吴姓族人系吴泰伯第22世孙吴王夫差第三个儿子少子鸿的后代,与古徽州的吴姓族人同宗同源。鄱北地区油墩……[详细]
东阳管氏宗祠
  东阳管氏宗祠位于广丰区,时代为清。东阳管氏宗祠被公布为江西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广财山红军挺进师出征誓师大会旧址群
  广财山红军挺进师出征誓师大会旧址群位于德兴市绕二镇花林村广财山自然村。1934年11月底,闽浙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等机关迁入广财山。1935年1月,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从皖南返回赣东北苏区,途径怀玉山陷敌重围。1月16日,粟裕、刘英奉命率先头部队突围进入德兴梧风洞一带安置了伤病员。粟裕带先遣队突围部队来到广财山找到闽浙赣省委。2月,先遣队突围部队与闽浙赣省军区独立团一个连组成挺进师,共538人,粟裕任师长、刘英任政委、黄富武任政治部主任。2月27日,挺进师指战员在广财山村戏台广场召开出征誓师大会,第三次从广财山出发进入闽北挺进浙西南,建立浙西南革命根据地。(广财山红军挺进师出征誓师大会旧址、闽浙赣省军区机关旧址(粟裕办公旧址)、中共闽浙赣省委旧址、闽浙赣省红军医院旧址、红军医院中草药收……[详细]
178、会源桥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会源桥
  会源桥位于德兴市龙头山乡桂湖村,为明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邑人王姓出资建造。横跨陈源河,全长30m,宽9.4m,高14.2m,是德兴单孔桥中跨度最大(单孔跨度为22m),桥体最高,历史最长的单孔石桥,整个桥体和桥面,均用青石干砌而成,桥面两边,亦用青石板作护栏,桥拱弧度,精致而优美的弧线,体现了当时造桥工匠工艺精湛和技艺高超,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技术研究价值。……[详细]
新营舒氏公祠
  银城镇新营村,古民居众多,以宗祠为代表,吸引游人前住观光。舒氏公祠由清朝后期舒期汉三等人创建,为五间三进二天井,回廊砖木结构,占地面积800平方米,仅屋柱就有100根,其中石柱18根,雕梁画栋,双檐待飞,宏伟壮观。……[详细]
新营舒协斋公祠
  新营舒协斋公祠位于德兴市,时代为清。舒协斋公祠始建于清雍正丁亥年,砖木雕刻结构。由门坊、门厅、天井、廊屋、中堂等部分组成。有屋柱64根,其中石柱14根,建筑面积约660平方米,祠堂内雕梁画栋,工艺精美,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新营舒协斋公祠被公布为江西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绮CP澶�13001937鍙� 绮ゅ叕缃戝畨澶� 44010602000422鍙�

鍏充簬鎴戜滑 鑱旂郴鏂瑰紡 鍏嶈矗澹版槑 缃戠珯鍚堜綔 鎴戣渚涚ǹ
鑱旂郴鎴戜滑锛� QQ锛�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