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西省 > 宜春市旅游

宜春市旅游景点介绍

铜鼓温氏宗祠
  温氏宗祠位于江西省宜春市铜鼓县永宁镇顺化村皂角组。该祠堂建于清乾隆四十六年至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1年-公元1783年),坐南朝北,土木结构,三进两天井,占地面积852平方米,现存上、中、下厅和左右厢房共十余间、门楼一栋、花岗岩旗杆石三对。该祠堂最具代表性人物:温必来(名:东升,号:紫垣),光绪戊子科武举,己丑科武进士;先后任清两广督标武进士营守备加四级、广东北海镇钦州营参将(二品衔)。整栋建筑规模宏大,雕梁画栋,工艺精美,具有一定的保护价值。……[详细]
红一军团驻地暨湘鄂赣省委旧址——深埚民宅
  红一军团驻地暨湘鄂赣省委旧址——深埚民宅位于江西省宜春市铜鼓县高桥乡白石村。该旧址建于清晚,坐南朝北,土木结构,斜坡面阴阳合瓦屋顶,泥土地面,两进一天井5开间,总占地面积440平方米。1928年4月少共铜鼓临时县委成立,下设儿童局及直辖第一特支部,并随县委驻扎在此。1928年12月,中共铜鼓县委恢复成立,并注重发展区、乡红色政权。高桥白石深埚原属铜一区,后改为梁塅区,该区所属列宁小学便设于此。1929年11月11日至13日,铜鼓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此召开,选举产生了第二届铜鼓县苏维埃政府。1930年8月20日,红一军团攻克浏阳文家市、孙家段,8月23日在永和与红三军团会合,8月22日曾在此作短暂停留。1931年7月,刚刚诞生的中共湘鄂赣省委及全部省级机关因敌进剿,从浏阳东门楚东山转移到此……[详细]
首届中共铜鼓县委机关旧址——陈家大屋
  首届中共铜鼓县委机关旧址——陈家大屋,位于江西省宜春市铜鼓县三都镇西向村。建于清晚期,坐北朝南,土木结构,斜坡面阴阳合瓦屋顶,两进一天井,前后厅青砖墁地,左右耳房三合土地面,总占地面积790平方米。                                陈家大屋是首届中共铜鼓县委机关旧址,也是中共铜鼓县委首……[详细]
  汤九伦烈士墓位于铜鼓县高桥乡英溪村下坑组,坐东朝西,采用花岗岩石、青石砌成,四柱三碑,占地面积约20平方米。汤九伦(又名汤忠),生于1896年。1926年,汤九伦与李建康等人领导成立了工会和农会组织。1927年9月11日,汤九伦率领工农队参加秋收起义部队攻打白沙的战斗。1931年,中共铜鼓县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于排埠江家大屋召开,汤九伦当选为县委书记,不久因积劳成疾逝世。汤九伦烈士墓是安葬、缅怀、褒扬革命先烈的重要场所,是对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载体。……[详细]
抗战防空洞遗址
  抗战防空洞遗址位于铜鼓县永宁镇剑石路中仓街北侧红砂岩山脚底部,共有4组防空洞。抗日战争时期,侵华日军对铜鼓县城轰炸有三次,分别是1939年9月20日、1939年10月,1941年3月17日,其中1939年9月20日的轰炸,日军投下的-导致躲进城中石洞内的39人全被闷死,无一生还。日军惨绝人寰的轰炸造成铜鼓县城中仓街建筑大部被毁,人员、财物遭受重大损失。新发现的4组防空洞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历史实证,是铜鼓人民抗击日军侵略的战备设施,遗址保存完整,是我县不可多得的抗战文物,是对社会大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资源。……[详细]
长溪袁氏宗祠
  袁氏宗祠,原名长溪袁氏宗祠,位于铜鼓县三都镇东浒村时家山下自然村。建于明朝万历三十八年(1610),砖木结构,两进12开间,分上、中、下三厅,上厅为祭奉厅,中厅为习武厅,下厅两侧茶楼为讲习堂,总面积为1041平方米,保存较完好。据查《义宁州志》和1985年版《铜鼓县志》,东浒袁氏在清乾隆、道光、咸丰、同治年间有进士4人、文举6人、武举8人。清嘉庆五年曾被皇庭赐匾“五子十八孙,家下无白丁”。其中,十八孙之一袁珥曾在湖南长沙、郴州等地担任知县,告老还乡后将朝廷所赐奉谷陈储祠内周济贫苦百姓、办学堂招收本族及周边外姓子孙读书,为培育近代地方人才提供条件。……[详细]
227、惜字亭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惜字亭
  惜字亭位于铜鼓县排埠镇三溪村龙埚自然村。始建于清光绪二年(1876),用花岗岩石建造,造型为六柱、六角、六面。亭高2.5米,由底座、基座、炉身、云盖、宝顶五层垒砌而成。炉口正面的石板碑刻刻有对联“字值千金劳之来之匡之真之辅之翼之莫敢不敬,亭修一族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人也夫*其然”,背面刻载了捐钱人和建造时间“清光绪贰年岁次……”等信息。六根石柱上刻有三副阴刻对联,一是“勿弃前贤字迹,方许后代书香”,二是“铁画银钩经火炼,金花玉版带烟飞”,三是因对联风化严重难辨其文。惜字亭是一类专门用于焚化字纸的建筑设施。古代读书识字是不容易的事,对有文字的纸充满敬意。明清时期,惜字、敬字风俗日盛,人们认为万物有灵,书写文字的字纸为“圣迹”,更具灵性,敬惜它们就是积累功德。也正因为如此,当地客家人至今还保留着……[详细]
铜鼓叶氏宗祠
  铜鼓叶氏宗祠铜鼓县排埠镇华联村鳌上组板坑口。始建于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祠堂砖木结构,现存40余间房,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由大门门楼、前院、前厅、后厅、左右厢房和围墙、月形塘、附属房屋等部分组成,主体结构保存基本完整。该宗祠是排埠叶氏先祖叶茂松在康熙年间从赣州上犹县迁入后所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祠屋不断发挥着自身的效用,成为社会公益事业的重要场所,具有深厚的客家文化和红色文化底蕴。一是革命烈士叶勋(铜鼓县苏维埃政府政治保卫局局长)的故居;二是革命战争时期做过红军医院;三是在清朝和民国年间多次作为私塾或学堂教育场所。四是解放以后曾作过村组农业合作社、生产大队办公场所,以及下乡知青居住点。五是当今法律进祠堂的教育场所。宗祠至今还保存有清代“一乡善士”牌匾、古香……[详细]
铜鼓县游击大队和铜三区赤卫军驻地旧址
  铜鼓县游击大队和铜三区赤卫军驻地旧址位于铜鼓县排埠镇曾溪村,原为曾氏宗祠。始建于清乾隆47年(1783),坐西(略偏北)朝东(略偏南),砖木结构,前后两进,前有空地、门楼及围墙,建筑总面积约900平方米。1932年5月,蒋介石对湘鄂赣苏区布置大量兵力,开始发动第四次反革命军事“围剿”。6月12日,红十六军首先向丰田守敌发起进攻,铜鼓县游击大队、铜三区赤卫军据守高陂坳,切断丰田、排埠来往必经途径。战斗打响后,排埠国民党守军匆忙派搜索分队侦察,途中被事先埋伏的县游击大队、铜三区赤卫军阻击。6月13日晚,红十六军所属部队即向排埠发起攻击,县游击大队队长冯秀其率领游击队旋即又投入攻打排埠的战斗,在攻占一处碉堡时,冯秀其英勇牺牲。其间,铜鼓县游击大队、铜三区赤卫军曾驻扎在曾氏宗祠,并在祠堂内外墙壁上 ……[详细]
秋收起义接待站旧址
  秋收起义接待站旧址位于铜鼓县温泉镇石桥村,原为刘祖益烈士故居。系清晚建筑,坐北朝南,土木结构,占地总面积798平方米。1927年9月11日,毛泽东亲自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第三团从铜鼓县城出发向浏阳白沙进军,当地党组织在此设立接待站。部队途经石桥时,百姓纷纷涌到路旁慰问工农革命军,乡亲们拿出家中的茶水和稀饭,为战士们解渴充饥,有的乡亲自告奋勇为部队带路,充当向导。……[详细]
中共铜鼓县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旧址
  中共铜鼓县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旧址位于铜鼓县棋坪镇大梅村毛湾自然村茶盘塘,原为村民住宅,始建于民国初年,坐北朝南,土木结构,占地面积约170平方米。      1929年12月21日,中共湘鄂赣边境特委委派特委常委李宗白到铜鼓调查处理“米坑惨案”事件,恢复重建中共铜鼓县委领导班子,在茶盘塘主持召开了全县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大会选举王季民为县委书记、李介骏为组织部长,魏积庶为宣传部长。……[详细]
湘鄂赣省红色药店旧址
  湘鄂赣省红色药店旧址位于铜鼓县棋坪镇大梅村犁头自然村,原为村民住宅,始建于民国初年,坐北朝南,土木结构,占地面积约130平方米。1933年冬,国民党军向各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反革命军事“围剿”。1934年1月,国民党军进逼湘鄂赣革命根据地中心区域——万载小源。为了保存实力,中共湘鄂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及其所属机关被迫撤出小源,迁往铜鼓棋坪大梅村。湘鄂赣省红色药店随省委、省苏机关由万载小源迁至铜鼓县棋坪镇大梅村犁头嘴。……[详细]
湘鄂赣省红色医院旧址
  湘鄂赣省红色医院旧址位于铜鼓县棋坪镇大梅村犁头自然村,原为村民住宅,始建于民国初年,坐西朝东,土木结构,占地面积约110平方米。1933年冬,国民党军向各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反革命军事“围剿”。1934年1月,国民党军进逼湘鄂赣革命根据地中心区域——万载小源。为了保存实力,中共湘鄂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及其所属机关被迫撤出小源,迁往铜鼓棋坪大梅村。湘鄂赣省红色医院随省委、省苏机关由万载小源迁至铜鼓县棋坪镇大梅村犁头嘴,为部队指战员和当地群众救死扶伤做出了重要贡献。……[详细]
高安瑞阳湖湿地公园
  瑞阳湖位于高安市瑞阳新区锦绣大道和碧落北路交汇处瑞阳湖得名于高安碧落山前大观楼下的瑞阳门,取“瑞阳”二字,寓意祥瑞安康。从天空鸟瞰,湖水平铺,疏影沉波,瑞阳湖像一只展翅的凤凰,驻足在瑞阳新区,狮子岭侧,展现了高安的生机活力,浮华烟云。……[详细]
天工开物文化园景区
  奉新天工开物文化园选址南昌后花园的宋应星故里——宜春奉新,坐落于宁波大道以北、天工大道南,山水、人文旅游资源丰富,总规划面积约1850亩,投资约11亿元。项目融入天工文化,以重现天工奇景,弘扬匠人精神,传承开物之志,致力于打造成全国最大的研学科普教育基地。景区具有江南园林风格,湖光山色,环境优美,景点众多,有中心广场、宋应星纪念馆、农耕文化体检园、苗莆农家乐区、名人文化园、儿童乐园、博物园及垂钓中心休闲度假区等。……[详细]
宜丰县博物馆
  宜丰县博物馆是一所综合类博物馆,成立时间于1983年7月,现位于宜丰县新昌东大道竹文化园内,建筑以现代园林式风格建成,占地面积约为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馆内将竹文化及宜丰历史文化相融合,馆藏众多,竹文化馆藏品有1000余套(件);馆藏文物1304套(5636件),一级文物2套(2件),二级文物23套(36件),三级文物263套(427件)。馆内现有基本陈列展分为竹文化馆、宜丰展示馆及宜丰历史文化陈列展三部分。第一部分竹文化馆,竹文化馆始建于2010年,展厅分为“序厅”、“竹乡联谊厅”、“竹子历史发展多样性厅”、“竹子资源培育多样性厅”、“竹子加工产品多样性厅”、“竹子文化艺术多样性厅”六个部分。第二部分宜丰展示馆,2016年为充分展现宜丰经济现代化,在竹文化馆新增设宜丰展示……[详细]
  仙源乡红色旅游景区位于万载县的西部偏北,距县城50公里。1932年4月12日湘鄂赣省委、省苏维埃机关和其他省直机关由修水迁到仙源,当时,有“小莫斯科”之称。景区内现存有大量的革命遗址,“红-旅”特色旅游的资源非常丰富,景区内的湘鄂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旧址,省委红旗报社旧址等已被评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仙源红色景区也被被评为“江西省百姓喜爱的十大红色旅游景点”、“江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江西省国防教育基地”。同时景区内还有众多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如我县第二高峰黄皮尖(海拔1182米)、拥有许多可供欣赏的名贵古树和珍稀动物的官元山林场、景色宜人的仙人湖(潭口水库)等。……[详细]
  在江西省潭山镇店上村胡家垅,原为张氏宗祠,1931年3月底成立的宜丰苏维埃政府设此。该祠四周为砖砌封焰高墙,面阔5间,进深2栋。前为门厅,中为天井,后面是厅堂和寝室,旁有配屋与水井。今尚完好。……[详细]
港口红十六军指挥部旧址
  车上林场小水村位于宜丰西北部43公里处,村域面积5.77平方公里,村庄建设面积32000平方米,主要产业为林业和特色农业。耕地面积1086亩,森林面积5200亩,毛竹林面积4100亩,森林覆盖率达96%以上。港口红十六军指挥部旧址,港口歼敌战红十六军指挥部暨红军医院旧址,位于车上林场小水村北面,距集镇13公里。继第一次反围剿后,1931年2月,由彭德怀率领的红十六军在车上发动了宜丰著名的“港口歼敌战”,打了一场漂亮的胜仗,全歼国民党一个营。大夫第作为红军十六军的驻地,亦是港口歼敌战的总指挥部,兼做红军医院。……[详细]
  黄沙会战旧址在江西天宝乡黄沙村。黄沙村是个群山环抱的小村藩。东有龙形山,北有紫阳坛,西有栗西垴,南有一小坑。整个地形如箕斗口,易守难攻。1934年2月3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七师师长萧克将军指挥的黄沙大战,就在村东山上进行。村内有黄沙大战胜利纪念碑。……[详细]

粤ICP备13001937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0422号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联系我们: QQ: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