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旅游景点介绍
位于原“刘德盛药店”。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朱德曾在这里居住和办公,红四军军部及原中共宁冈县委和团县委也设在这里。大门两侧墙上 书-写的“中国共产党宁冈县委员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宁冈县委员会”标牌,是当年保留下来的原物。红军离开根据地以后,当地群众用黄泥浆糊在墙上,防止敌人破坏。建国后,群众又把覆盖在上面的黄泥浆冲洗干净,使之保存至今。1928年5月4日,红四军在龙市成立后,军部就设立在这栋房子的后厅,那时,红四军在军部的领导下,相继部署了五斗江、龙源口、七溪岭等多次战斗,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进入了全盛时期。当时,军部的人员就是在几张方桌拼在一起的条件下办公,平时,只留少数人主持日常事务,多数同志都深入连队去做工作。同时,原中共宁冈县委、团县委的办公地点,也设立在这栋房子的楼上。192……
[详细] 红军物资转运站旧址位于茨坪南面的黄坳河畔上,这栋房屋原为西方传教士广招教徒而建,名“天主堂”。1928年春,中国工农革命军攻占遂川县城后,为保障革命军的物资给养,开始在此屋设立物资转运站,由王佐负责组织运输队将遂川县城运来的大批粮食、布匹和0-弹药等物资存放在这里。然后,王佐部队又将这些物资再转运到茨坪的怀德祠堂内贮放。红军设立的物资转运站,不仅解决了当年红军的部分给养,而且有力地粉碎了敌军对井冈山的经济--。1988年9月,井冈山市人民政府公布“黄坳红军物资转运站旧址”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随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形势的发展,边界各县的红色政权相继建立,为加强领导,1928年5月下旬,在茅坪苍边村成立了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为边界各县的最高政权机关。下辖宁冈、永新、莲花、遂川、酃县、茶陵等六个县工农兵政府。政府领导人员由湘赣边界工农兵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成立之初,推选袁文才为主席。边界政府下设土地部(谭震林负责)、军事部(张子清负责)、财政部(余贲民、李小甫负责)、政法部(邓允庭负责)、工农运动委员会(宋乔生、毛科文、胡波负责)、青年运动委员会(肖子南、刘真负责)、妇女委员会(吴仲廉、彭儒负责)。边界政府认真贯彻执行边界党制定的方针政策,发展和组织广大群众开展武装斗争,动员组织群众参军参战,保卫各级红色政权,边界政府领导广大农民分配土地,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巩固土地革命成果。同时,筹集大……
[详细] 三湾改编时,工农革命军曾在连队成立了士兵委员会组织。1928年5月4日红四军在龙市成立后,又在此设立红四军士兵委员会,由陈毅同志任士兵委员会主任。士兵委员会是由广大官兵民主推选代表组成的一种组织,有五至七人组成士兵委员会的执行委员,士兵委员会的任务是:参加军队管理,维护军队纪律,监督军队的经济,做群众工作,做新兵的政治教育工作。士兵委员会,既是红军中的民主组织,又是群众中的监查机关,它对于在军队内实行民主主义,破坏封建雇佣军制度,提高广大干部战士的革命积极性起了重要的作用。1961年3月,国务院将此旧址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中共湘赣边界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址在茅坪的谢氏慎公祠。1928年5月,井冈山革命斗争进入了大发展时期,为加强边界党的统一领导,经江西、湖南两省委同意,5月20日,中共湘赣边界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茅坪“谢氏慎公祠”召开。出席会议的有原宁冈、永新、莲花、遂川、酃县五县县委和茶陵特别区委,以及军队党组织的代表共60余人,会期3天。大会总结了半年来井冈山斗争的经验。由于“左”倾盲动主义错误的干扰,造成了“三月失败”,使边界被敌人占领一个多月,根据地内少数同志对革命前途悲观失望,提出了“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这是关系到中国红军和根据地能否存在和发展的根本问题,如果不答复,革命就不能前进一步。在会上,毛泽东同志分析了中国革命的形势,深刻阐明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和特点,批判了某些右倾悲观论调,回答了“红旗……
[详细] 为了纪念黄洋界保卫战的伟大胜利,1960年,井冈山管理局在刚通车的公路旁兴建了一座木质结构、5米高的“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1962年和1965年,朱德、毛泽东同志重上井冈山时,都分别在此座碑前照相留念。1965年冬,将此碑改建成12米高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纪念碑,碑基就在现在主碑的位置上。1969年的文革-期间,又将此碑改建成呈五角形的“火炬亭”。1977年底,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拆除“火炬亭”,依然在原碑基址上恢复原纪念碑的造型。现在这座主碑座西朝东,高12米,底座长4米,宽2.8米,正面镶刻有朱德同志“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的亲笔题字,背面是毛泽东同志的手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77年改建主碑的同时,增建了一座高7米,底长11米,宽2.6米的横碑,横碑的正面镶刻着毛泽东同志手……
[详细] 黄洋界上原有的小路叫五里横排,从这棵荷树下经过。1928年冬,毛泽东、朱德同志和井冈山军民挑粮上山时,常在这棵树下歇脚。当年,井冈山上除正规红军部队外,另有八百多伤病员,还有党、政、军等后勤机关的工作人员,每天需要大量的粮食。但山上“人口不满两千,产谷不满万担,军粮全靠宁冈、永新、遂川三县输送”。为了粉碎敌人的军事进攻和经济--,必须储备足够的粮食。黄洋界崇山峻岭,羊肠小道,交通十分不便。从山下运粮上山,是一件十分艰苦的事。那个时候,早上下山挑粮,晚上回来,每天往返于山上山下,军民们挑的挑,背的背,仅一个多月,井冈山上就储备有三十多万斤粮食。毛泽东虽然军务繁忙,但他也坚持和军民们一起挑粮。有一天,毛泽东和战士们从宁冈挑粮登上黄洋界后在这棵树下歇脚时,他问身边的战士:“你们说,站在这里可以看到……
[详细] 红四军军械处设在茨坪店上村农家。红军初期,没有自己的兵工厂,武器来源主要靠战场上缴获敌军的武器来武装自己。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开始,部队设立修械所,红四军成立后,成立了军械处,宋乔生任处长,刁辉林任副处长,从军队和地方上调集30余名枪工,主要负责修理全军的各种武器,以及时供给红军在战场上使用。由于工人们的努力,军械处成立后不久,不仅能修理各种武器,制造梭标、大刀和鸟枪,而且还能制造出单响枪和松树炮。工人们日夜不停的工作,将修理或制造出的武器,拿到后山上进行验枪试放,经过检验合格后,立即派人送往前方,相应解决了红军各部队的武器供应。1928年8月30日,黄洋界保卫战中使用的那门迫击炮就是在这个军械处修理后抬上黄洋界参加战斗的。红军军械处的工人们还经常帮助当地农民兄弟修理镰刀、锄头等各种农具,得到……
[详细] 湘赣边界防务委员会位于茨坪店上村。为了加强根据地内的防务,确保后方基地各项工作的顺利展开。1928年5月,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刚刚成立,就在政府内设立了防务处,军事部长张子清兼任处长。此后,随着根据地的发展和革命斗争的深入,同年7月,在防务处的基础上,又组建了湘赣边界防务委员会,王佐任主任,邓允庭任党代表,办公地点设在茨坪的店上村。防务委员会成立后,经常召开根据地内各县负责人的联防会议,布置检查各地的防务工作,组织根据地各县的少年先锋队、儿童团站岗、放哨,检查进出根据地人员的路条,严防敌人的暗探搞破坏活动;动员各县暴-动-队、赤卫队配合主力红军作战;在根据地建立递步哨,负责通讯联络;动员群众筹备军需物资,修筑哨口工事,储备军粮,建设红军医院,筹建造币厂、被服厂、硝盐厂,还定期调派人员守卫五大哨……
[详细] 位于茨坪店上村。在井冈山斗争的艰难岁月中,国民党反动派为了扼杀中国革命,对井冈山实行严密的经济--,禁止各种日常生活用品运上井冈山,根据地内的食盐、布匹、药材等日用必需品十分缺乏,红军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遇到了极大的困难。为了粉碎敌人的经济--,解决军民们的生活困难,以毛泽东为书记的前委当时就制定了“保护中小商人做买卖”等政策,并决定取消一切苛捐杂税,实行买卖公平的原则,鼓励根据地内外的中小商人到井冈山做买卖。1928年夏,新遂边陲特别区工农兵政府决定在所辖的十个乡中分别设立一个乡公卖处的同时,又在茨坪的店上村创办了这所特别区公卖处。公卖处的货物来源主要是收购根据地内的各种土特产品,鼓励中小商人从白区偷运如食盐、药材、布匹等必需品上山;红军在战场缴获的部分战利品等,这些物品集中在公卖处后,再……
[详细] 新遂边陲特别区工农兵政府旧址在茨坪的北面上店村,是一栋土黄色的干打垒普通民房。1928年2月,新遂边陲特别区工农兵政府在此成立,李尚发、李子青等先后担任过主席。同时成立的中共新遂边陲特别区委员会也设在此屋办公。区政府管辖茨坪、土岭、下庄、大井等十多个乡。特别区委、区政府成立后,迅速组织成立了区赤卫队和各乡暴-动-队、少先队、妇女会等群众组织,并发动群众分配土地,配合红军修筑工事,储运粮食,建造红军医院等,为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1988年9月,井冈山市人民政府公布“新遂边陲特别区工农兵政府旧址”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中国共产党湘赣边界特别委员会旧址位于井冈山茨坪北山脚下。在井冈山斗争时期,为了加强党对根据地建设的领导,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内党、政、军和土地革命运动等各项工作得以全面地发展和巩固,1928年5月20日,毛泽东同志在原宁冈县茅坪村主持召开了湘赣边界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以毛泽东为书记的湘赣边界党的第一届特委,特委会是井冈山根据地内地方党的最高领导机关。在特委的领导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各项工作很快进入全盛时期,同年10月4日,毛泽东又在茅坪主持召开了湘赣边界各县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以杨开明、谭震林先后为书记,陈正人为副书记的第二届特委;会议还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政治问题和边界党的任务》(即《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的决议,毛泽东在决议中总结了井冈山斗争的经验,阐述了……
[详细] 红四军军官教导队位于茨坪店上村,它的前身是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于1927年12月在原宁冈县砻市的龙江书院内创办的工农革命军军官教导队,当时由吕赤任队长。1928年4月,毛泽东、朱德两部在井冈山胜利会师后,成立中国红军第四军,不久,原军官教导队改名为“中国红军第四军军官教导队”,并从宁冈迁来井冈山茨坪的店上村办公,梁军任队长,蔡会文任党代表,周子昆任副队长,陈伯钧、陈士榘、张令彬等同志分别担任过区队长兼教官;同年冬,彭德怀率红五军上井冈山后,根据中共井冈山前委的决定,在红四军军官教导队的基础上,创办了中国红军的第一所正式学校--井冈山红军学校,校址设在井冈山茨坪的黄竹坳,彭德怀同志任校长,刘之至、王展程等任教官。教导队的主要任务是负责训练红军的下级军官和为地方培训赤卫队的指挥员,教……
[详细] 湘赣边界第二次党代会旧址,此屋原叫白云寺,1928年10月4日至6日,中国共产党湘赣边界第二次代表大会在这里召开。这次大会是在红军大队从湘南回师井冈山后,边界工作逐步恢复的基础上,为了总结井冈山一年来的斗争经验和进一步明确党的任务而召开的。会议由毛泽东同志主持,出席大会的有地方党和军队党的代表一百多人,会议历时三天。毛泽东同志在会上作了《政治问题和边界党的任务》(即大会决议案第一部分)的发言。他就国内的政治状况,精辟地分析了中国革命的特点。阐明了中国红色政权发生和存在的原因,以及湘赣边界工农武装割据的地位和造成八月失败的原因,从理论上阐述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这不仅对“左”倾盲动主义给予了批判,同时,对“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右倾悲观情绪再一次作了有力的回答。大会认为,边界各县的党几乎完全……
[详细] 红四军二十八团团部旧址位于井冈山市,为江西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1927年,毛泽东在井冈山宣布了“三项纪律”,次年又在遂川宣布了“六项注意”,后来发展为我们熟知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以纪律为保障,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浴血奋战、一往无前,取得辉煌胜利。在江西荆竹山,有一个叫作“雷打石”的地方。这里就是当年毛主席立规矩的地方。10月24日,秋高气爽。毛泽东站在一块大石头上,对准备向井冈山中心进发的数百名工农革命军战士讲话,要求大家与山上的群众和队伍搞好关系,随后正式宣布了三项纪律:第一,行动听指挥;第二,筹款要归公;第三,不拿老百姓一个红薯。……
[详细] 中国红军第四军军部旧址位于茨坪店上村,毗邻毛泽东同志旧居。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部分队伍,经过在湘、粤、赣三省边界的艰苦转战,于1928年4月下旬来到井冈山,和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队伍胜利会师,组建中国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陈毅任军政治部主任,王尔琢任军参谋长。开始,红四军军部先后设在原宁冈县的砻市和茅坪村的洋桥湖,同年夏,军部迁来井冈山茨坪村李神龙家办公。此后,军部领导便经常在这里召开军事会议,研究和部署作战计划,成为巩固和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军事指挥中心。朱德、陈毅同志主要负责军部的日常工作,他们常在军部居住,此屋中间的厅堂是军委召开干部会议的场所,右间是朱德同志的住房,左间是陈毅同志的住房。住房内陈设简朴,桌上除批阅文稿的笔墨外,就只有晚间照明用的一盏一根……
[详细] 井冈山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师部旧址位于井冈山,为江西省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罗炳辉起义旧址位于青原区,2018年3月,公布为江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富田匡家村肃反委员会旧址位于青原区富田匡家村,2018年3月,公布为江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闂傚倸鍊烽懗鑸电仚缂備浇顕ч悧鎾崇暦濠靛牅娌柣顓у亞閹虫捁鐏冮梺鍛婁緱閸樿棄鐣靛澶嬧拺闁告繂瀚峰Σ褰掓倵缁楁稑娲ょ壕褰掓煙閹澘袚闁绘挻鐟╅弻娑滅疀濮橆兛姹楅梺娲诲幖閻倿寮诲☉妯兼殕閻庯綆鍋勯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