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东省 > 滨州市旅游

滨州市旅游景点介绍

无影山遗址
  无影山遗址位于无棣县埕口镇邢山子村东南2公里处,鲁北化工厂北,民国版《无棣县志》对无影山记载:“无影山在县城北100里,高阜叠起,俗称乱山子,产金顶艾,灸病甚验,土中有折戟故剑人当掘的得之。有铁钱模,垒垒在地,悉破碎,祥其文为“大定”字样,“其地泉冽尔甘,挹之不竭。”从出土标本来看,遗址范围很大,东西宽1350米,南北长约1500米,有东周时期的瓮罐、盂、豆盘;汉代的铜器、古币;隋唐时期青瓷碗。2009年1月21日,被滨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城角遗址
  城角遗址位于无棣县信阳乡城角村西南200米处,呈长方形,南北宽约500米,东西长约1000米,据说由城和城南殿二部分构成。城南殿无城墙,城墙有四个角楼组成,东西无城门,周围有护城河,该城池曾用于屯兵,西南有点将台,群众也叫钓鱼台。现遗址文化层大约有2米,曾出土过汉代陶豆、鼎、宋代石棺、古币、棱锤等物。是集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为一体的重要遗址。2011年7月,被无棣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7月17日,被滨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王清故居
  王清故居位于无棣县城关村北端,现存大门楼、小院门口及一排主体建筑,占地约320平方米。门楼建筑工艺精湛,古朴典雅。王清,无棣人(1630-1672),清顺治6年(1649)中举,翌年中进士,官至吏部侍郎,由于政绩突出,多次受到皇帝的封赏。著有《留余堂诗文集》等。2011年7月,王清故居被无棣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7月17日,被滨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陈户纪念烈士亭
  1945年博兴县政府和群众为纪念1942年12月桥董、冯高和1945年陈户的抗日战斗中牺牲的抗日军民而建。纪念塔建于夯土台基上,台呈方形,边长20米,高4米。台周砌有1.5米高的砌墙围护,南辟券门。塔为八边形,五层,攒潦顶。通高15米,底层边长1.65米。南面辟一门,西面嵌王建新撰文、贾怡斋书丹的记述桥董、冯高战斗情况的石碑;东南嵌阎雨革撰文、高云汉书丹的记述陈户战斗情况的石碑;北面嵌有镌刻烈士芳名的石碑。……[详细]
裴袁纪念烈士亭
  1945年博兴县政府和群众为纪念1941年12月30日八路军某部三旅在裴家村和袁家村抗击日伪军而牺牲的20余名指战员而建。亭呈方形,高5米,边长3米。砖木结构,四角攒尖顶。镶嵌石碑,碑高1.53米,宽0.7米。南面碑镌刻“浩气长存”四字;北面碑镌刻王建新撰文、贾怡斋书丹的记述裴袁战斗经过的碑文;西面碑镌刻烈士芳名。东面碑镌刻立亭的年月;亭四周以砖砌花墙围护,墙高1.8米,边长12米。南面辟拱门。……[详细]
高庙李天主堂
  高庙李天主堂位于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庞家镇高庙李村。清末,外国传教士在高庙李村建造了高庙李堂区。该堂区建立之后,先是隶属济南教区,后隶属周村教区,先后由德国籍神甫及美国籍神甫主持教务,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前后,在高庙李村建教堂5间。到1944年底,先后全部撤走。此后,该处曾被做过八路军被服厂、报社、兵工厂、油棉厂、医院、学校、粮所等。1986年,教堂又归天主教会所有。1997年时,对教堂屋顶进行重修,它是我县境内及周边地区发现的年代最久且规模最大的教学建筑。……[详细]
郭莱仪古墓
  郭莱仪古墓,原名魏王豹墓,位于无棣县信阳乡郭莱仪村,面积1575平方米,封土高4米。民国《无棣县志》载“汉魏王豹墓,城北七里。相传韩信由燕伐齐到此,豹迎战三百合,中卸甲风阵亡,信令将士撮土筑此墓”。1977年,地区文管部门对此墓实挖(选点勘查),确属汉墓,内葬何人,未考。同年12月,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5月立标志为“郭莱仪(以地取名)古墓”。……[详细]
信阳故城址
  信阳故城址位于无棣县城北8.5公里处,面积0.8平方公里。山东通志称“信城”、俗称“小鞍城”、“歇鞍城”。相传韩信由燕伐齐至此,鏖战丢靴,士卒哗然,为雪丢靴之辱,韩信下令仿靴筑城,旧为无棣县八大景之一,称“汉垒盘旋”。今遗址西南偶,城垣残迹尚存50余米,高10余米,夯土斑斑,依稀可见。曾出土战国“齐法化”刀币及秦汉时期铜剑、箭蔟、陶器等文物。1987年,地区文物普查组对遗址全面考查,从城体格局、构筑方法、城土中夹沙陶片等方面测定,该城址约筑于战国后期至两汉初期。1992年6月,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寨卞遗址
  寨卞遗址面积约35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厚约3米。1983、1987年钻探获得面积约16万平方米商—东周时期的城址遗存。城墙基宽12米,夯窝径6—8厘米,夯层厚8—10厘米。采集的龙山文化陶片多夹砂褐陶、黑陶、红陶,纹饰多弦纹、竹节纹、附加堆纹,可辨器形有鼎、盆、蛋壳陶杯等。另采集有商周时期夹砂红陶、灰陶绳纹鬲口、灰陶簋、泥质灰陶大腹豆、罐残片。战国时期泥质灰陶太阳纹半瓦当残片,汉代灰陶罐口、壶、盆口等。《博兴县志》载:“蒲姑城在县南十里柳桥庄”,《青州府志》云:“蒲姑氏,殷所封也。成王时,四国作乱,成王灭之,以其人于齐。晏婴所谓蒲姑氏因之立也。蒲又作薄,今博兴。”《括地志》载:“薄姑城在青州博昌东北六十里。”当即指此。……[详细]
贤城遗址
  贤城遗址面积约100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厚约1.5—2米。1988年探得长宽各1000米的城墙基址。墙基宽约20米夯筑,夯层厚10—12厘米,夯窝径6—8厘米。时代不晚于东周。遗址中部发现隋唐时期寺址。采集遗物有:商周时期夹砂褐陶素面鬲、夹砂红陶绳纹鬲,战国兽纹半瓦当、灰陶豆、灰陶兽足鼎等残片。另有汉代铜俑灯、铜铺首,灰陶壶、罐、盘残片等。《山东通志•古迹四》“奄城,在博兴县东北10里。昔成王既践奄,将迁其君于薄姑,此其故城,今俗称名嫌城。”……[详细]
媒仙古槐
  媒仙古槐位于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锦秋街道办事处湾头村中部十字路口,古槐正北侧矗立着一座碑,上刻“媒仙”二字。当地传说该古槐为董永的媒人。古槐至今有400余年的历史,树干枯空,树冠一半枯死,另一半却顽强而执着地长出繁密的树枝,郁郁葱葱,葱翠欲滴,堪称一个生命奇迹,它苍翠的容貌,令人悠然回想起它的生命萌芽久远年代,温长岁月的生长历程和传奇经历。……[详细]
打渔张引黄闸
  打渔张引黄闸位于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乔庄镇北部打渔张森林公园内,打渔张引黄灌区始建于1956年,是国家“一五”期间重点项目,是山东省建设最早的大型引黄灌渠水流是不是120立方米/秒,建成时原灌区范围涉及博兴、广饶、垦利、利津、寿光5县,控制面积5126万亩,迄今运行50余年。现打渔张灌区范围涉及我县境内11个镇(办事处)灌溉面积66万亩。运行半个多世纪以来,为灌区涉及范围内工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旧闸运行多年,各项设施面临报废边缘,严重影响工程的运行和效益的发挥,为此,1981年在旧闸后兴建了新闸,同年11月竣工,水流量仍为120立方米/秒,自1985年以来承担起向青岛引黄供水的任务。……[详细]
王博昌墓
  王博昌墓位于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博昌街道办事处王楼村内村委大院西侧。王博昌墓坐北朝南,四周由水泥栏杆护围着,墓呈金字塔形,高约3米左右,墓碑的背面记录着王博昌的生平事迹。他原名王汉儒,字杰三。博兴县王楼村人。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博兴县师范讲习所所长。1932年博兴“八四”暴-动-时任后备县委书记。1934年11月在潍县被捕,在狱中组织领导了--斗争。1937年获释。1938年6月任博兴县委书记。8月,率博兴抗日志愿军南下临淄,编入八路军鲁东抗日游击第八支队,任十三大队政委。9月18日在临淄掩护部队转移的战斗中牺牲,年仅33岁。1991年,为纪念他的英雄事迹,县委、县政府和村委为墓地进行重修。……[详细]
辘轳把胡同
  辘轳把胡同位于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纯化镇东王文村,南北长220米,东西长150米。南部它的特点是胡同在东、西、南、北方向共有五个进出口,形如三个相连的辘轳把组成,从外边看是不相通的死胡同,而沿任何一胡同进入,里面是港道曲折,胡同内全为老房,大部分村民已经搬迁,只有30余户还在此居住,1940年,我军依托这里的有利地形同敌人周旋,最后以少胜多,这就是有名的“王文战役”。山东电台为纪念抗战60周年,在王文村的辘轳把胡同作了一期节目,通过宣传“红色辘轳把”声名远扬。……[详细]
王桥纪念烈士亭
  1945年博兴县政府和群众为纪念1941年5月12日八路军某营在王桥村抗击日伪军而牺牲的指战员而建。亭呈方形,高5米,边长3米。砖木结构,四角攒尖顶。四面镶嵌石碑,碑高1.6米,宽0.8米。南面碑镌刻马千里题“为国捐躯”;北面碑镌刻陈竹坉撰文、朱惠民书丹的记述王桥战斗情况的碑文;东面碑镌刻烈士芳名。西面碑镌刻立亭的年月;亭四周以砖砌花墙围护,墙高1.5米,边长6米。南面辟拱门。……[详细]
  1945年秋,博兴县政府和群众为纪念八路军在王文村抗日战斗中牺牲的21名烈士而建。亭呈方形,高5米,边长3米。砖木结构,四角攒尖顶。四面各刻立石碑,均高1.4米,宽0.64米。南面碑镌刻“精神不死”;北面碑镌刻马千里撰文、贾怡斋书丹的记述王文战斗情况的碑文;东面碑镌刻立亭的年月;西面碑镌刻烈士芳名。纪念亭周围有砖砌花墙围护,墙高1.8米,边长12米。南辟一门。……[详细]
  烈士陵园始建于1956年,1980年将原平房纪念塔改建为2层楼层纪念堂。烈士陵园呈南北长、东西短的长方形,大门位于南侧,北侧为纪念堂,纪念堂东南、西南方向分别建碑亭,亭内分别有碑一座,分别刻“张静源烈士永垂不朽”、“恩德普及”。院内有43座烈士墓。纪念堂一楼门口上方横书“革命烈士纪念堂”,室内正面为2195名烈士英名录,二楼外壁挂“光照千秋”匾,室内陈列王博昌等8名烈士事迹及遗物。1982年县人民政府公布其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李佐车墓
  李佐车,秦末谋士,初仕赵,封广武君,韩信破赵后募得,并师从之。现墓封土残高4米,径22米。黄粘土夯长,内含有汉代陶片。墓前现存清康熙十九年(1680)碑刻一通,高2.5、宽0.85、厚0.28米。碑文记叙李佐车生平和立碑之故。民国二十五年(1936)碑一通,高2米,宽0.8米,厚0.32米。文为“汉广武君李佐车之墓”。……[详细]
曹家遗址
  曹家遗址面积约2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厚约3.5米。采集有龙山文化夹砂褐陶鼎、夹砂红陶三足盘、鬶、蛋壳黑陶杯及石斧、凿,岳石文化泥质灰陶尊形器、夹砂黑陶鼎、方孔石器,商周时期夹砂红陶绳纹鬲、灰陶网坠、红陶绳纹罐,汉代泥质灰陶盆、壶、罐等残片。……[详细]
  兴益遗址面积约10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厚约3—5米。采集遗物有:商周时期夹砂黑陶素面鬲口、鬲足、夹砂红陶绳纹鬲口、泥质灰陶豆;汉代泥质灰陶壶口、罐口、盆口、盘等。遗址原建有寺庙,已废圮。曾出土北朝石造像、泥质红陶罐口、瓦当、板瓦、简瓦残片、泥质红陶罐口等。……[详细]

缂傚倸鍊风欢锟犲闯椤斿槈娑氱矙椤㈣泛鈹戦悩顔肩伇妞ゆ梹鍔欓獮蹇涙晸閿燂拷13001937闂傚倷绀侀幉锟犳偡闁秴绠柨鐕傛嫹 缂傚倸鍊风欢锟犲窗閹捐纾归柡鍥ュ灩閻鏌¢崶鈺佇ョ痪楣冪畺閺岀喓鈧稒岣跨粻姗€鏌¢崱妯荤叆妞ゎ叀娉曢幏瀣喆閸曨偒浼� 44010602000422闂傚倷绀侀幉锟犳偡闁秴绠柨鐕傛嫹

闂傚倷鑳舵灙缂佺粯鍔欏畷銏ゅ冀椤愩儱小濡炪倖甯掔€氼剛绮婚敐澶嬬厵閻庢稒岣块惌瀣磼椤曞棙瀚� 闂傚倷娴囨竟鍫熴仈缁嬫娼栧┑鐘崇閻掗箖鏌熺紒銏犳灈婵☆偅锕㈤弻锝夋偄缁嬫妫嗙紒缁㈠幐閸嬶拷 闂傚倷鑳舵灙缂佺粯鍔楃划鏃堟倻閼恒儱鍓瑰┑掳鍊撻懗鍫曟偟閸洘鐓熸俊銈傚亾闁绘锕敐鐐烘晸閿燂拷 缂傚倸鍊搁崐鎼佸疮椤栫偛鍨傜憸鐗堝笚閸嬬喐銇勯弽顐粶閻熸瑱绠撻弻娑㈩敃閿濆洨鐓傜紓浣割儜閹凤拷 闂傚倷鑳堕幊鎾绘偤閵娾晛鍨傚┑鍌涙偠閳ь剙鎳橀弫鍌炴偩瀹€鈧幊婵嗏攽閻愭潙鐏︽い鏇嗗洦鏅搁柨鐕傛嫹
闂傚倷娴囨竟鍫熴仈缁嬫娼栧┑鐘崇閻掗箖鏌熺紒銏犳灈缂佺媴缍侀弻鐔衡偓娑欋缚閻绱掗鍡欑暤闁哄被鍔岄埥澶愭惞椤愩埄浼� QQ闂傚倷鐒︾€笛囧礃婵犳艾绠柨鐕傛嫹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