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董作宾故居时代:1895年-1963年地址:南阳市工农路中段……[详细] |
![]() | 南阳女子中学旧址时代:1928年-1948年地址:南阳市联合街东段……[详细] |
![]() | 彭公祠系民国宛西自治倡导人彭锡田的祠堂。彭锡田,字禹廷,镇平县安子营乡七里庄人。民国16年(1927年),他从冯玉祥部返乡倡导地方自治,清剿匪患,为官清正,关心百姓疾苦,靠强硬政策把为当时镇平治理得“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深受社会各界好评。其死后,宛西三县群众为了纪念这位民国自治领袖,在杏花山虎山沟为他修建纪念地,立祠……[详细] |
![]() | 程氏宅院时代:1936年地址:西峡县桑坪镇包沟村……[详细] |
![]() | 师岗镇“信阳师范学校旧址”(礼堂暨教室)为1938年抗战西迁时所建。其中礼堂为两层木质楼房5间,教室为两层木质楼房14间,该建筑群距今已有七十余年历史,但其建筑均融中西建筑风格为一体,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同时,它又是日军侵华的历史见证。对于弘扬民族精神,尤其是对广大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具有重要意义。2002……[详细] |
![]() | “法云寺塔”又名圣垛寺塔,位于马山口镇正西偏北的圣垛山南麓。该塔重修于明,为七层八角棱锥状,全部是青砖砌筑而成,周基长18.4米,高23米,底直径5.8米,塔身内收,层次分明,造型简洁,雄伟壮观,是一座庄严古朴的楼阁式密檐砖塔,现保存基本完好。相传,法云寺始建于西晋秦始元年(公元256年),寺院规模恢宏,有大小塔10多……[详细] |
![]() | 桐柏县楚长城遗址(含烽火台):战国时期,位于桐柏县朱庄乡、大河镇、城郊乡、安棚镇、平氏镇。据史料记载,桐柏在战国时归属于楚国,该县现存楚长城遗址散落于大河镇、城郊乡、淮源镇、安棚镇一带,多由不规则石块堆砌而成,楚长城依自然山势而建,所处地形易守难攻,现仍存有部分城门、关隘、城寨及古道等遗迹,具有较强的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详细] |
![]() | 大关口楚长城遗址位于县城北25公里处独树镇中信庄村。东边为黄石山西麓擂鼓台、北岭头、尖山诸峰,西边为伏牛山东麓的对门山、旗杆山、香布袋山诸峰,东西山峰并列,两山夹峙,形成隘道,地势十分险要,称为大关口。战国时期,楚国为与中原诸国争锋,在其最北边界方城山一带依山筑塞,修筑长城,扩充基地,作为进退之据。楚时修筑的长城名为“……[详细] |
![]() | 白河第一漂AAA 白河第一漂位于伏牛山南麓,白河上游的乔端镇。它是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的中心点,也是伏牛山旅游环线公路的重要接点部。白河第一漂距离南召县城35公里,距郑州240公里,331省道与248省道均从此处通过。距内乡宝天曼自然保护区10公里,距马市坪瀑布群15公里,距石人山景区25公里,距五朵山45公里。景区处于白河的上游,流域面……[详细] |
![]() | 银沙岭冶铜遗址位于南河店镇席老庄村银沙岭自然村北。此处遗址为南召县1980年3月公布的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总面积为132000平方米,遗址上散存大量炉渣,中部存积有南北长30米、东西宽5米、高1.8米的炉渣堆。炉渣上可见炼铜遗存的木炭痕迹。从遗址上还拣到有坩锅残片、残铜镢、豆柄等。遗址北端亦散存大量炉渣,均未发……[详细] |
![]() | 娘娘庙遗址位于南河店镇漆树园村娘娘庙自然村东。此处遗址为南召县1980年3月公布的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总面积12500平方米,文化层堆积厚1.5-3.5米,遗址上暴露大量战国筒瓦、板瓦片,陶壶口沿、陶片和宋代扒村窑白底黑花釉瓷片、青瓷片等,内含丰富,形成文化层叠压。1976年5月,该村群众马连山、苏文全、马连德……[详细] |
![]() | 王庄遗址位于南河店镇大范庄村王庄自然村西岭之上。此处遗址为南召县1980年3月公布的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总面积66000平方米,文化层堆积厚约1.5-3.5米,表面散存大量的红烧土和灰土,内含比较丰富,红陶约占80%。出土器物有红色、灰色夹砂陶鼎、夹砂陶罐、红陶大型夹砂器、敛口钵、盆、束颈瓶、高领罐、曲腹钵、盆……[详细] |
![]() | 小余坪遗址位于板山坪镇小余坪自然村,此处遗址为南召县1980年3月公布的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小余坪遗址北靠松河,南依小山丘,面积约100000平方米,文化层厚约0.5—2米。地面暴露遗物主要是陶器,其中红陶约占70%,彩陶约占10%,灰陶约占20%。出土器物有:带指窝纹乳状鼎足、带指甲纹或指窝纹圆柱状鼎足、红衣黑彩……[详细] |
![]() | 白草岭遗址位于崔庄乡程家庄村西北500米。此处遗址为南召县1980年3月公布的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总面积3560平方米,从遗址暴露的陶片来看,红陶约占90%,钵形鼎、鼎足、红陶敛口钵口沿、红陶细泥尖底器底、红衣黑彩陶片、小口高领罐口沿等陶片和石斧等,还发现有卜骨。属新石器时代仰韶、龙山文化遗存。……[详细] |
![]() | 榆树岭遗址位于南召县城郊乡庙坡自然村西北300米榆树岭上。此处遗址为南召县1980年3月公布的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总面积约17782平方米,文化层厚约1.2米,表面散存有红烧土及陶片。红陶约占90%以上,器型有鸭嘴状指窝纹鼎足、敛口盆、敛口钵、深腹钵口沿断面为三角形敛口盆、夹砂罐、口沿下饰一周附加堆纹盆、直口高……[详细] |
![]() | 寨上遗址位于城郊乡董店村西300米寨上。此遗址为南召县1980年3月公布的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座落在黄鸭河东岸的河旁高地上,总面积35168平方米。文化层厚约1—3米。从暴露遗物看,红陶占75%,夹砂陶约占25%。大部分器物为手制,有盘形鼎、敛口钵、盆、鸡冠形器耳、镂空灰陶豆等。彩陶多红衣黑彩,生产工具有石斧等……[详细] |
![]() | 竹园遗址位于小店乡凌小庄村竹园自然村西侧。古遗址面积约12万平方米,中部横贯一条小路,东部可见2米多深的断崖。从断崖剖面看,0.15米以上为耕土,0.15-1.5米为黄灰土,1.5-2米处为深灰土,灰层中可见烧过的炭屑,2米以下为黄色生土。断崖上可见大量瓮棺葬,地表散落大批陶器碎片。省、市、县文物工作者于1962、19……[详细] |
![]() | 南召猿人遗址位于云阳镇阮庄村杏花山,是一处距今五六十万年直立人活动与居住的遗址。遗址南北长98米,东西宽96米,面积约9408平方米。1978年秋,云阳文化分馆郑雪华同志从群众手中收集到化石,上报后,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南阳市文物工作队在化石出土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出土一枚古人类牙齿化石(现……[详细] |
![]() | 观岭遗址位于崔庄乡鱼池村南观岭寨之上。遗址为台状高地,呈长方形,东西宽220米,南北长630米,总面积约120000㎡。化层厚约8米,其中红陶约占40%,灰陶约占40%,彩陶约占20%。大体可分为4层,内含相当丰富,且各层的文化内含各异,说明原始人类在此居住甚久,大约从仰韶文化早期一直延续到龙山文化晚期。1980年,南……[详细] |
![]() | 李村遗址位于皇路店镇楼上村李村自然村西200米。此处遗址为南召县1980年3月公布的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总面积95000平方米,文化层厚约1.5-3.5米,内含较丰富,发现有大量红烧土及陶片,红陶约占90%,均为手制,其器型有夹砂红陶、灰陶罐形鼎及曲腹鼎、夹砂罐、大型夹砂器、高领罐、曲腹盆、曲腹钵、敛口钵及彩陶……[详细] |
闁稿繐鍘栫花顒勫箣閹存粍绮� 闁艰鲸姊婚柈鎾棘閻熸壆纭€ 闁稿繐绉烽惌妤佺珶閻楀牊顫� 缂傚啯鍨归悵顖炲触閸粎绋� 闁瑰瓨鍨奸々锔界瑹濞戞锟� |
闁艰鲸姊婚柈鎾箣閹存粍绮﹂柨娑虫嫹 QQ闁挎冻鎷�2642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