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南省 > 安阳市旅游

安阳市旅游景点介绍

漳河湾风景区
  都里漳河湾风景区创建于2009年10月份位于革命老区都里乡,地处太行山区,漳河水畔,距市区65公里,北临河北,西接林州,这里曾经是刘邓大军的屯兵之地,一二九师一些大将领的子弟就寄养在盘金脑的南岭和背面两个自然村,这里山势奇特,风景怡人,实为人们观光族游、休闲度假的理想去处。该景区项目集观光旅游、休闲娱乐、餐饮住宿于一体,预计总投旁1.2亿元,占地5000余亩,水域面积120万平方,截止目前已完成投资3600万余元,设项目有:江南风情竹楼别墅6套180平方,餐厅长廊16间240平方,大西北窑洞12间,索道0.5公里,登山台阶16000阶,硬化道路8公里,目前可以使用的项目有:冲锋舟、江南竹排、水上帐篷、橡皮艇、电动观光船、空中溜索、江南画舫木船等。漳河湾旅游区始建于2009年10月,位于革命老……[详细]
62、洹水古寨 AA
洹水古寨
  河南省安阳市龙安区善应镇化象村,是一处世外桃源,千年古寨,洹水--安阳河源头。25000年前,这里就有人类活动的遗迹。3000年前,这里是中华文明最重要的发源地。甲骨文、殷墟遗址、妇好墓就在不远处。1500年前,著名的高僧大德稠禅师,在修定寺、灵泉寺修行弘法。南下少林。途经化象村,留下故事传说。后人为了纪念这位禅武精湛的高僧大德,以佛教普贤菩萨的坐骑大象,为化象村命名。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化象村,一个不足300人的小山村,有数十位革命者走出化象村,投入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洪流中。其中8位革命先烈,牺牲在云南、江西、河北、洛阳、鹤壁,及安阳本地。为全中国的解放而献身异地他乡。……[详细]
安阳市城乡规划展示馆
  安阳市城乡规划展示馆位于安阳市文峰区朝霞路6号,布展面积约5000平方米。主要职能是负责安阳市总体规划展示、专项规划展示及所辖市、县(区)的规划成果展示。其馆布展功能分为五个部分、十个展厅、四十九个展项:五个部分:印象篇、历史篇、成就篇、规划篇、未来篇。十个展厅:一层为城市客厅、印象安阳展厅、历史展厅、总体规划展厅、建设成就展厅、中轴线展厅;二层为专项规划展厅、产业集聚区规划展厅、市县区展厅、未来展厅。四十九个展项:一层为城市客厅、安阳概况、安阳八景、历史沿革简表、安阳城址变迁、小南海原始洞穴、历史沿革、殷墟保护、老城保护、幻影成像、安阳古建筑、老槐树、文峰塔、270°古城体验空间、老城记忆、印迹、建设成就、历届规划、总体规划、总体规划模型、卫星地图、规划公示区、基础设施规划、公共基础设施规……[详细]
洹河峡谷风景区
  洹河峡谷风景区地处太行山东麓,位于安阳市龙安区马家乡南部,东距安阳40公里,西和林州相邻,南与鹤壁交界,面积48平方公里。景区山清水秀、林木繁茂、植被丰富、空气清新、环境优美,至今不少林区依然保持着原始风貌,漫步其中,给人一种回归大自然的美好感受!洹河峡谷风景区邀请您来体验大自然。洹河峡谷风景区已形成八大景观:一、东山道教文化区;二、西山佛教文化区;三、天然氧吧区;四、樱花大道景观区;五、洹河峡谷水系;六、曲径通幽观光区;七、鲜果采摘区;八、夫妻林休闲区。登高俯瞰,整个景区气象万千,风景如画,奇山、秀水、怪石、古树、栈道、隧洞、古寺、名观、亭阁、流泉、飞瀑相映成辉,是人与自然和谐相生的最佳场所。这里是集度假、休闲、养生、观光、探险、猎奇于一体的理想旅游胜地。地址:河南省安阳市龙安区马家乡……[详细]
庙荒民俗村
  庙荒民俗村坐落于于太行山脚下、红旗渠畔,距离林州市区仅仅9.3公里,驾车18分钟即可到达,黄华镇庙荒村不仅保留了古村落原始风貌,现代化的给排水管网、公共卫生间、停车位、绿化、道路也一应俱全,一到周末,城里人纷纷来到这里观光旅游,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美丽乡村,忘了告诉你,这个深呼吸小山村也不收门票哦!地址:安阳市林州市庙荒村门票:免费开放……[详细]
66、道口古镇 AAAA
道口古镇
  道口镇位于河南省滑县西北部的卫河之滨,辖区面积17.9平方公里,下辖10个行政村、5个社区,共有居民8.6万余人,是滑县县委、县政府所在地。2014年,道口镇被国家住建部、国家文物局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古镇保护范围面积136.56公顷,其中核心保护区面积19.7公顷。世界遗产中国大运河从道口古镇曲穿而过,保护区内保存有原生态的古河道、古码头、古城墙、古庙宇、古民居、古商号等丰富的历史遗存,共有各类历史建筑2000多间,见证了大运河的千年繁华。除了众多古迹,道口古镇更有名扬四海飘香300余年的老味道:被誉为“中州名馐”的道口烧鸡。大运河申遗成功前后,道口镇多方筹集资金6000多万元,集中开展了河道、城墙、码头等文物本体维修和环境整治、河道清淤等工作。在历史建筑保护性修复方面,共投入资金20……[详细]
  双石桥位于汤阴县东15公里,今菜园镇高汉村旁汤河与永通河交汇处。1978年公布为汤阴县文物保护单位。双石桥皆以白石筑砌而成,三孔拱形。其中汤河桥长25米,宽6米,高3米(水面以上);永通桥长25米,宽7米,高3.5米(水面以上)。桥上装有栏杆,部分残失。两桥间距22米,主拱龙门石上下游浮雕吸水兽。因二桥同时建造,相互连接,故名双石桥。双石桥建于明代中叶,确切年代不详。……[详细]
  司母戊大方鼎保护埋藏处,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武官村吴家前街,始建于1939~1947年,2006年6月8日,司母戊大方鼎保护埋藏处入选河南省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详细]
  冢上遗址,位于河南省滑县八里营乡冢上村,始建于新石器时代,2006年6月8日,冢上遗址入选河南省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详细]
  清净寺大像碑,位于河南省内黄县二安乡刘小寨村,始建于唐代,2006年6月8日,清净寺大像碑入选第四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名录。……[详细]
颛顼帝喾陵(二帝陵)
  颛顼帝喾陵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俗称“二帝陵”,民间称“高王庙”,是上古时期“三皇五帝”中第二帝高阳氏颛顼、第三帝高辛氏帝喾的陵墓。陵地占地面积350余亩,南北长2050米,东西宽1060米。陵地古属东郡濮阳,金大定七年(1167年)划归滑县,1940年划归新置的高陵县,1949年划入内黄县。史载二帝葬于“鲋山之阳”,即指此处。封土冢南北长约65米,东西宽约54米,顶高25米,陵墓底部都残存有高1米左右的砖砌陵墙,南面陵墙上分别镶嵌有“颛顼陵”和“帝喾陵”石碑各一通。院中元代石碑记载,砖砌围墙系元代天历二年重修时所筑。在二帝陵庙之前的高台地上,还残存有元代至元十一年重修的陵庙拜殿和左右配殿。近几年,在拜殿和配殿前后清理出历代碑碣165通。为元、明、清时期的遗物,内容多为历代王朝派遣特……[详细]
  城峪故城位于林州市五龙镇城峪村。城峪是个古老城堡,相传为隋末农民起义军首领高士达所建,当时叫东城。隋朝末年,群雄纷起,各支起义军抢占地盘。高士达坐镇东城,招兵-,扩充势力,命大将窦建德在西边不远处(即西将,今西蒋村)屯兵。公元616年,隋王朝派太仆卿杨义臣领兵讨伐。面对强敌,窦建德提议避开隋军锋芒,采取灵活机动战术,伺机出击。高士达不听劝告,在今石阵村摆开前、中、后三个战场,结果被隋军所败,三个阵地均失守,高士达也当场阵亡。20世纪70年代平整土地和成立砖厂时,古城遗址被发掘出来,城址地面散布有大量的绳纹板瓦和简瓦残片,城址北部有很长一段夯土台和壕沟,环城墙的东、南、西三面山上发现了五个烽火台遗址,出土了大量箭簇,稍远处还发现了护卫城堡的石筑长城。……[详细]
73、河顺桥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河顺桥
  河顺桥建于明弘治五年(1492年)。这座石桥已历经五百余年的风雨剥蚀,地震灾后和车马行人的负重考验,至今保存完好。为勾通林州至安阳交通起了巨大作用。特别是桥券以三层叠砌九孔的砌筑法在河南省仅此一处。位于河顺镇东1公里处。……[详细]
双龙寺摩崖造像及双石塔
  双龙寺坐落于万宝山中心腹地。大殿前台阶左置一赑屃伸颈弓背负一石碑。碑文曰:林县邑北五十里柳泉一里北,有古刹双龙禅寺……不知建自何代……屋舍残废,僧徒廖落……有伽蓝、山神两祠,东西僧舍两座,南殿三楹……十亩土地,后人不得变卖。碑尾注明时间为,明崇祯八年。寺院中另一处碑文显示,嘉靖四十年间,曾有“善人”重修双龙寺。可推断寺院最晚建于明朝。在西厢房墙上镶一石碑,虽年代更久,但对“双龙”一词只字未提,碑上题为“创建黑水山神庙记”的文字讲述两个“智勇双全、德才兼备”的“招抚使”大破数万贼众的故事,成碑时间为“大金兴定三载”。奇特的是,这方石碑下缘正中刻有一个十余厘米见方的图章,内容莫辨。看来“黑水山神庙”无疑创建于金朝,而其建庙缘起是金国军队与抗金义军之间的一场战斗。但“黑水山神庙”是双龙寺的前身吗,……[详细]
  刘茨范遗址位于内黄县,时代为内黄县新石器时代、商周。为第二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洪谷寺塔
  林州洪谷寺塔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合涧镇南庵沟村北洪谷山风景区内洪谷寺旧址。又名敕公禅师塔。公布为第七批国家文物保护单位。洪谷寺塔为方形七级密檐式砖塔,高十五点四米。平面呈方形,第一、四层南面辟门,其余各层南面置假门。塔内中空,自下而上有收分。塔外为叠涩檐,呈抛物弧线形。顶部有宝瓶式塔刹。据记载,洪谷寺始建于北齐天宝年间,至唐很是兴盛,后几经沧桑兴衰,寺院建筑早已无存,仅存一塔屹立在寺院遗址旁。从建筑造型上看洪谷寺塔方形密檐,具有典型唐塔特点。洪谷寺塔由于历史久远,历代多有重修或修缮。最近一次的修葺为1978年,由河南省政府拨款林县革委会主持完成。近年,人们又在塔西重修了洪谷寺大雄宝殿,并希望恢复古老洪谷寺院,与古塔重新相伴。……[详细]
林州市博物馆
  林州市博物馆隶属林州市旅游和文化广电局,位于林州市龙凤山脚下,比邻林州市龙凤山风景区,坐南面北,三面环山,翠柏环抱,风景优美。建筑主体为重檐歇山式三层仿古建筑。林州市博物馆藏品主要来源于社会调查征集、收购、接受捐赠、考古发掘品、公安执法部门移交等。藏品类型以历史文物为主,部分为近现代文物和民俗文物,历史文物藏品包括:青铜器、瓷器、陶器、玉器、石器等类别。近现代文物藏品包括:票证、勋章、像章、契约、文革时期的文献资料等。民俗文物藏品包括:民间生活用具、民间生产工具、民间工艺品等,我馆基本形成了一套具有地方特色的藏品体系。林州市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两万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2件(套),二级文物77件(套),三级文物1272件(套)。该馆保存的最古老的文物为新石器时代的石铲、石斧、石刀等磨制石器……[详细]
安阳易园
  安阳易园是安阳四大公园之一。安阳易园位于安阳市城区东部,西临中华路,南至紫薇大道,北临灯塔路,东接永明路,占地面积32.08公顷,其中水面2.9公顷,道路广场5.5公顷,绿地面积22.8公顷。安阳是周易的发源地,安阳南去20公里是周文王演易《周易》的地方。为了突出地域特色,展示博大精深的古都文化,在易园的设计之初,就将园内的主水面设计为太极图的形状,将古老的周易文化与现代生态休闲公园的建设结合起来,并将安阳东区公园定名为易园。寓古于今。因此,公园在广大市民推荐的诸多名字中,选择易园命名,名副其实。我市作为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易园依托于历史文化的积淀,又秉承着现代文明的光芒,是一笔大写意的“文化”。她的建成开放,对于我市正在实施的“文化兴市”战略将具有非常……[详细]
79、仓巷街
仓巷街
  仓巷街位于老城区文峰北街北侧,东西走向。仓巷街原名仓门口街。在解放前因安阳府衙、安阳县县衙粮仓位于后仓街东段(现安阳县公安局家属院)。由于仓巷街紧临粮仓门口正南,故得名仓门口街。解放后,因时代发展粮仓渐度,加之仓门ロ街为老城区内一重要街巷,兼因历史原因,各取其一字,通俗讲即为粮仓和街巷的合称,故更名为“仓巷街”。仓巷街全长528米,宽约4.9米,现有57个院落,325户居民。明清时期,仓巷街两侧为商贾民居云集之地,建筑精美,不乏经商富户,因而与甜水井街并称为“龙凤街”。……[详细]
80、韩琦墓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韩琦墓位于安阳市殷都区北蒙街道办事处皇甫屯村。年代为宋。 2016年1月22日韩琦墓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绮CP澶�13001937鍙� 绮ゅ叕缃戝畨澶� 44010602000422鍙�

鍏充簬鎴戜滑 鑱旂郴鏂瑰紡 鍏嶈矗澹版槑 缃戠珯鍚堜綔 鎴戣渚涚ǹ
鑱旂郴鎴戜滑锛� QQ锛�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