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南省 > 安阳市旅游

安阳市旅游景点介绍

雪花洞庙
  雪花洞庙,位于水冶镇。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春,发现“雪花洞”,宣统三年(1911年)竣工。现存3座院落,坐北朝南,并排而建。主要建筑有奶奶庙、龙王庙、北玺庙、鹤仙庙、玉皇庙等。东院有雪花洞门,洞内有“蛙洞”、“猿洞”、“虎洞’等。1982年3月,安阳县人民政府公布其为县级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安阳香山寺
  香山寺,位于伦掌镇西柏涧村。香山佛寺塔位于塔山山顶,坐北朝南,为宋代佛塔。塔六棱五层,砖石结构,现佛塔上面三层已毁。塔身南壁开拱门,塔内供有石雕座佛。香山佛寺塔古朴大方,庄严瑰丽。置身塔山山顶,犹如身置“人间仙境”一般。是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安阳黑龙庙
  黑龙庙,位于都里镇南阳城村常青山上。庙内有个黑龙洞,黑龙洞与山下的黑龙潭遥相呼应。黑龙洞内冬暖夏凉,曲折迂回,深不可测。黑龙庙建于明代,庙内存在多处石碑,多数于明清时期修建,均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丈八佛,位于马家乡中东部李庄村,是一座七级密檐式舍利砖塔。塔高30余米,塔基平面呈八角形,是现存的极少数宋塔之一。塔内有一玉石站佛,高一丈零八寸,故名丈八佛塔。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清凉寺,位于磊口乡清凉山村西北。山东南麓,有著名的修定寺唐塔,山顶有一大平台,建有清凉寺,有灵官庙、山门、九仙庙、老君庙、关帝庙、碧霞宫、佛殿等,曲径回旋,依山而建,以琉璃瓦盖顶。在最高处建“如来佛宝塔”1座.院内碑刻丛立,共有11块,始创年代无考.据碑揭考证,为明代重修,今毁坏严重。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九华山庙
  九华山庙,位于许家沟乡下堡村西北。山上有古庙建筑。庙宇坐北朝南,外砌石垣。大部分建筑毁于1949年前,现存石券洞室较为完整。庙后绝壁上有1天然石洞,名为黑龙洞。深约80米,宽约2米,高2.5米。庙内现存清代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九华山碑记》、嘉庆十四年(1809年)《重修碑记》、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九华山重修庙宇碑记》及无年代的《九华山龙脉山水论》、《九华山庙宇垣山门论》等碑刻。据考查,庙宇建于明末清初。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二龙山庙
  二龙山庙,位于许家沟乡下堡村南,据碑刻所载,明隆庆六年(1572年)重修,清代、民国皆有重修.庙内现存明代隆庆六年(1572年)、清代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光绪元年(1875年)、民国22年(1933年)等刻石8块。碑文记载了庙宇修建、王质成仙传说等其庙宇房顶大多毁纪。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珍珠泉 ,位于安阳县水冶镇西。相传北宋名将韩琦领兵西征经此,兵马干渴无水,韩琦气争,一剑入地,泉水随剑涌出,故又名宝剑泉。又传韩琦的战马咆哮斯鸣,一蹄踏陷,清泉涌出,又成一泉,名马蹄泉。另一泉形如卧龙,故称卧龙泉。三泉周围有9条土岭,宛如九龙相依,因有“九龙三泉”之称。湖中筑小亭,亭旁有古柏,其中两株地面相距5尺,而在4尺高处合为一株,有如门洞,游人可通,与珍珠泉合称“柏门珠沼”。 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娲皇宫,于安阳县都里镇好井村。好井娲皇宫庙布局严谨,文物遗存丰富,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研究价值,为研究明代至清代庙宇建筑发展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150、万佛寺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万佛寺
  万佛寺,位于都里镇李珍村东白云山。碑刻记载,该寺创建于唐贞观十六年(公元638年),建筑规模宏伟,气势壮观。主要建筑有佛祖殿、老君殿、文庙、吕祖殿、关帝殿、韦陀殿、九仙姑殿、龙宫、花神庙、泰山神殿等,大部分建筑毁于抗日战争时期。在日本侵华时,日本侵华时,日本军国主义强迫当地群众毁寺修建的炮台、澡堂、操场等,已成为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反面教材。寺院旧址还存有明、清石刻16通,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白云山另遗有宋代开采的铁矿井2处,为研究我国的冶炼史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李珍烈士碑
  李珍烈士碑,位于都里镇李珍村,纪念苑规模庞大,建筑庄严、雄伟。主要建筑物包括李珍纪念碑亭、李珍纪念雕像和牌坊。占地面960平方米,保护范围面积4225平方米,该遗址1963年正式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姚氏塔楼,位于安阳县都里镇上寺平村。为清朝末年当地望族姚金德所建,该建筑较好的融合了清至民国时期的建筑风格,有望评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姚氏家族在当时属名门望族,姚氏民居原有建筑200多间,建筑原貌保存完好的仅剩姚氏塔楼一处。姚氏民居整体建筑考究,雕饰美观,是当地保存较好且历史、艺术研究价值颇高的民间建筑。属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153、跃进渠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跃进渠人工天河跃进渠位于安阳县西部山区,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安阳县人民在没有任何大型机械的情况下,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用血肉之躯在千里悬崖峭壁、在巍巍太行山上创造出的人间奇迹。跃进渠始建于1958年,1977年竣工,因动工时正值大跃进时期,故名“跃进渠”,该渠设计引水15立方米/秒,灌溉面积30.5万亩,属全国大型灌区之一,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跃进渠工程于1958年动工,1966年、1968年两次复工兴建,全区人民历经十年艰苦奋战建成了宏伟的跃进渠,工程于1972年开始引水灌溉,1977年全部竣工。跃进渠引水工程有总干渠和东干渠、南干渠,全长147公里。桥闸涵渡各种建筑物572座,其中大型渡槽17座。共计完成工程量1008万立方米,投工3818万个,完成投资5800万元。现将跃进渠……[详细]
154、英烈楼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英烈村原名万感村,位于安阳县安丰乡,黄烈楼原名三节楼,下为3间砖券洞,二楼以隔扇开间,三楼为通间。1949年1月17日夜,磁县保安团等部千余人突然包围了万感村,联防民兵与敌展开殊死的战斗。最后46名干部和民兵被迫登上三节楼,激战数小时,打退了敌人多次进攻。敌人恼羞成怒,向楼上发射炮弹,并在楼下堆放柴草,放火烧楼。英勇的民兵坚持战斗,除5人跳楼突围外,其余41名干部、民兵壮烈牺牲。为纪念死难烈士,改村名为英烈村,楼为英烈楼。1963年10月,被安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0年修建了烈士亭,立纪念碑。1986年11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渔洋古村
  渔洋古村落位于安阳县西北22公里处,归安丰乡管辖,现全村共有3300多口人。西倚太行山,北临漳河水,尽得“倚峰临水”之地利。200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一支考古队进入该村进行考古调查,证实该村建于仰韶文化时期,其后历经龙山文化时代、下七垣时代、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直到今天,6000年来一直烟火未断,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演变,都能在这里找到实物和印记。该村村民龙振山,30多年来从地里沟边捡回家中数千件文物标本——即从仰韶文化时期到民国时期的各种陶器、石器、瓷器、蚌器、骨器、钱币、瓦当等,尽显这座名不见经传的华北古村落的历史沧桑。2004年以来,渔洋古村落被中央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纷纷报道之后,记录6000年不断代中华文明史的渔洋古村落,……[详细]
西门豹祠
  西门豹祠,又称大夫祠,位于河南安阳市安阳县安丰乡北丰村。西门豹祠属于古邺城遗址的一部分,现由于西门豹治邺有方,深受人民爱戴,后人修祠建庙,以为祭祀。西门豹祠堂,今俗称西门豹庙。历史上曾称为西门豹祠、西门大夫庙、邺二大夫祠等。建于东汉年间,北齐后来修葺。该祠于1924年毁于战火,现仅存宋、明、清和民国时的石碑,但是大部分石碑上字迹漫漶,难以辨认年代。西门豹祠是相信科学、反对迷信的典型景点。西门豹祠是河南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阳台寺双石塔
  阳台寺双石塔 林州阳台寺坐落在林州市临淇镇岭后村东北,淇河边的一个土山包上。河中土山称之为台,台上朝南有寺,则阳台寺,而寺在之台必为阳台,这仅是翌新对阳台寺名由来的推测。由林州沿S228一路西南方向行进至合涧镇,然后按路标指示继续临淇方向,西南偏西方向至临淇,正西方向可到岭南村,岭南村北约两公里则为岭后村,全程约四十余公里,其实这里已经是林州、鹤壁、辉县三交界处了。林州阳台寺始建年代不详,历经战乱天灾,原有建筑早已无存,仅存唐代石塔两座,原寺中石碑赑屃一件,随着阳台寺双石塔被列入河南省第二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当地百姓又重修了阳台寺,新建山门、药师如来殿、关圣帝君殿、广生殿和龙王庙等建筑。新刻‘钟灵毓秀阳台寺’碑置于赑屃之上,碑文重载原石塔铭文:‘维大唐天宝九载(七五零年)岁次庚……[详细]
兴阳禅寺塔
  兴阳禅寺塔 兴阳禅寺塔俗名丈八佛塔,坐落在河南省安阳市安阳县马家乡李家庄村兴阳禅寺旧址上。兴阳禅寺,又称兴阳院,创建于唐代,寺内殿宇已毁,仅存此塔。丈八佛塔共有七层,因其底层立一一丈八寸高的石佛,故名 “丈八佛塔”。塔基平面呈丈八角形,是一座密檐式层砖塔,通高约20米。第一层朝南辟门,第二层到第四层各面开窗,人可登临。各层檐部均砌仿木斗拱,塔檐外展,呈凌空欲飞之势。相轮多盘塔刹,上置宝瓶,八角悬挂铁铃,随风摆动,声音悠扬,该塔拔地而起,气势磅礴,巍峨壮观。 安阳兴阳禅寺位于安阳马家乡李家庄村,始建于唐,后几经兴衰,至今寺院建筑多已毁废,仅存一塔依然矗立在寺院遗址之上。近年来周边信民又在原址建了少许建筑,兴阳禅寺也算又复存了。由安阳出发,沿S301或安林高速西行转入S221向南,到达天禧镇村转……[详细]
洪谷寺塔与千佛洞石窟
  洪谷寺塔与千佛洞石窟洪谷山内一处谷地的北崖壁上,前临深涧有一处千佛洞石窟,充满神秘的力量。它是塔形龛窟,外部依崖砌筑为方塔形,是将佛教石窟中印度古塔与中国传统木构建筑融为一体,这种继承北齐塔龛遗风的建制,在我国石窟中极为少见。这种方塔造型稳重大方,基石宽厚稳定,檐下叠涩三层,塔刹反叠涩十一层,向上逐层收敛呈现四角攒尖式顶。“这是研究北朝经隋到唐几代单层方塔演变发展的珍贵资料。”林州文管所副研究员张增午先生道。窟体洞口用青石砌墙,建拱券门,拱券门上嵌半圆形石块,雕有造像龛。洞内平面近似马蹄形,顶是斜坡,洞长2.35米,宽2.27米,高3米多,百余座佛像中,最大本尊大佛高近3米,最小的仅有20厘米左右。2013年5月,洪谷寺塔与千佛洞石窟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林州惠明寺
  惠明寺塔坐落在林县城北11公里的申村惠明寺内。建于明弘治十七年,高15.85米惠明寺塔为我省现存较大的石构喇嘛塔,历时六百余年却巍然屹立,在设计和建造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历史与科学研究价值。 河南安阳林州惠明寺位于林州市河顺镇申村社区。距河南安阳修定寺塔西南22.2公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不收门票和停车费。 林州惠明寺始建于北宋政和3年(1113年),历经宋、金、元、明、清,已有896年历史,据说该寺因古相州林虑县马店村人惠明法师(俗姓张)在金大定11年(1171年)改建并葬于此,故名惠明寺。 惠明寺中轴线现保留三处建筑,分别是天王殿(供奉四大天王)、大佛殿(供奉如来佛祖)、水陆殿(弥勒佛),均系明清建筑。据古碑石刻记载,由于多种原因,在金大定11年进行了重修;明天启进行了修缮;明崇……[详细]

缂傚倸鍊风欢锟犲闯椤斿槈娑氱矙椤㈣泛鈹戦悩顔肩伇妞ゆ梹鍔欓獮蹇涙晸閿燂拷13001937闂傚倷绀侀幉锟犳偡闁秴绠柨鐕傛嫹 缂傚倸鍊风欢锟犲窗閹捐纾归柡鍥ュ灩閻鏌¢崶鈺佇ョ痪楣冪畺閺岀喓鈧稒岣跨粻姗€鏌¢崱妯荤叆妞ゎ叀娉曢幏瀣喆閸曨偒浼� 44010602000422闂傚倷绀侀幉锟犳偡闁秴绠柨鐕傛嫹

闂傚倷鑳舵灙缂佺粯鍔欏畷銏ゅ冀椤愩儱小濡炪倖甯掔€氼剛绮婚敐澶嬬厵閻庢稒岣块惌瀣磼椤曞棙瀚� 闂傚倷娴囨竟鍫熴仈缁嬫娼栧┑鐘崇閻掗箖鏌熺紒銏犳灈婵☆偅锕㈤弻锝夋偄缁嬫妫嗙紒缁㈠幐閸嬶拷 闂傚倷鑳舵灙缂佺粯鍔楃划鏃堟倻閼恒儱鍓瑰┑掳鍊撻懗鍫曟偟閸洘鐓熸俊銈傚亾闁绘锕敐鐐烘晸閿燂拷 缂傚倸鍊搁崐鎼佸疮椤栫偛鍨傜憸鐗堝笚閸嬬喐銇勯弽顐粶閻熸瑱绠撻弻娑㈩敃閿濆洨鐓傜紓浣割儜閹凤拷 闂傚倷鑳堕幊鎾绘偤閵娾晛鍨傚┑鍌涙偠閳ь剙鎳橀弫鍌炴偩瀹€鈧幊婵嗏攽閻愭潙鐏︽い鏇嗗洦鏅搁柨鐕傛嫹
闂傚倷娴囨竟鍫熴仈缁嬫娼栧┑鐘崇閻掗箖鏌熺紒銏犳灈缂佺媴缍侀弻鐔衡偓娑欋缚閻绱掗鍡欑暤闁哄被鍔岄埥澶愭惞椤愩埄浼� QQ闂傚倷鐒︾€笛囧礃婵犳艾绠柨鐕傛嫹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