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市旅游景点介绍
王屋老街以王屋山深厚的文化为底蕴,以自然生态游、休闲度假游为特色,以“道法自然”、错落有致的古建筑群落为依托,以民俗艺演、商业文化体验为核心。王屋老街是一个以“综合商业街、传统文化街、时尚引领街、特色小吃街、康养产业街、民宿客栈、娱乐游乐街”七大旅游主题呈现的生态园。这里历史悠久,融合了旅游观光、特色美食、休闲娱乐、康养度假、非遗展示、手工作坊、茶馆酒吧、民俗演艺等为一体。老街的一砖、一瓦、一路、一门都隐藏着许多独具特色的味道,如流水、建筑、清香、茶香等。在这里,游客可以感受到明清时的古朴民风,享受缤纷的享受。……
[详细] 济源牡丹园是位于河南省济源市的景观园林,占地面积约70万平米,是全国最大的牡丹培育和观赏基地。牡丹园于2006年贺岁春城园林展览上首次亮相,经过多年的经营和培育,现已成为集牡丹研究、栽培、观赏、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园林。济源牡丹园的主要特色是种植品种丰富,形态各异,色彩斑斓。园区内栽种了来自全国各地的100余个牡丹品种,其中包括了粉牡丹、红牡丹、黄牡丹、白牡丹、青牡丹等多种不同颜色的牡丹。除了观看牡丹外,游客还可以在园内参观各种景点,如牡丹雕塑、水景、草坪、风车、各大石雕等,品味着异彩纷呈的济源花海。济源牡丹园还把母亲河——黄河及周边的自然风光融入景观中,通过采用特色的地形地貌,使游客在园区内领略到黄河的气势磅礴和济源的秀美风光,体验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济源牡丹园作为全国最大的牡丹培……
[详细] 济源伊利乳业是伊利集团下设的全资子公司,是一座占地300多亩、总投资10亿多元的大型乳品生产厂,现有引进国内外先进生产线22条,主要生产纯牛奶、乳饮料、安幕希常温酸、QQ星儿童成长奶等系列产品。其中有安幕希生产线8条,2017年,济源伊利乳业的安幕希产量全国市场占有率超过70%,实现产值19.35亿元,上交税金1.04亿元。作为“伊利开放工厂”的示范点,近年来,济源伊利乳业已接待参观人次7万余人,并于2016年11月23日获批国家AAA级景区,2017年10月获得“济源市工业旅游示范点”称号,为济源市旅游业增添了一道风景线。……
[详细] 南山儿童公园是由河南童年之家旅游文化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一家集研学教育、拓展训练、生态旅游、自然景观观赏为一体的儿童主题公园。公园位于“中国森林氧吧”——南山省级森林公园核心地,位于济源市承留镇安腰村东200米,总占地面积近35万平方米,项目预计投资9000万元。公园建设之初心是要用我们充满爱心的服务为孩子们带来欢乐,送上关怀,还少年儿童一个快乐的童年。我们将努力把公园打造成为济源市乡村旅游示范点、儿童研学教育基地。……
[详细] 王庄村乡村旅游景区地处地处王屋山区大峪镇王庄村。在济源大峪有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正在迅速地崛起,它是乡村旅游AAA级景区大峪镇王庄村。曾经的“十三五”省定经济薄弱村。如今这顶贫困“帽子”被摘下,蜕变成富裕幸福村。王庄村紧紧抓住建设美丽乡村和高标准打造3A级景区的契机,积极争取协调省市财政资金、扶贫资金项目以及社会资本等,引进恒盛农业和太行周庄,大力发展与乡村旅游相关的产业和集体经济,并以此为引领,鼓励引导有条件和意愿的村民发展休闲农业、改造农家宾馆、烧烤营地等,现已建设和改造农家宾馆10余处,建设滨河步道、登山步道和公路等近20公里,建设大峪酒庄、周庄酒窖2处、土特产商店2处,修建大小水库和鱼塘16个,种植核桃、冬枣等采摘类果木200余亩,年产黄河鲤鱼20余万尾、土鸡1万余只、山羊500余只。……
[详细] 双房村位于邵原镇深山区。该村东接花园村,西邻黄楝树村,黄孤线穿村而过。村东20公里处是王屋山风景区,村后5公里处是小沟背银河峡景区,两公里处有原始森林漂流项目。古朴典雅的房屋建筑,颇具时代特色的墙绘,铿锵的革命歌曲,在“大食堂”吃“大锅饭”的村民……双房村石灰沟自然村这样的场景,让游客有一种穿越的体验。村内农耕文明场景基本保持完整。石碾盘、石磨、犁、镂、锄、耙和纺线织布等生产生活工具仍在使用。邵州面塑、枣馍、花馍、土馍、剪纸等被评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详细] 济源市博物馆成立于1984年12月,现位于济源市天坛中路1087号,是济源市唯一一家国有文物收藏、保存、展示宣传、研究和教育的社会公共机构。位于,年代为占地面积7330平方米,建筑面积3770平方米,展厅面积为1400余平方米,库房面积为900平方米。馆藏文物丰富,有靑铜器、陶器、瓷器、碑刻、货币、玉器、石器、纸质文物等多门类3万余件藏品,其中国家珍贵文物3298件,尤以汉代釉陶冥器最具地方特色。济源市博物馆于2009年5月18日对社会实现免费开放,年平均免费开放时间达310天以上。2013年9月28日,成都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济源博物馆馆藏文物绝大多数是济源境内出土的两汉时期陶器文物。数量之多,范围之广,反映两汉时期人们的劳动、生活、政治、经济、文化、娱乐等各个方面。……
[详细] 报恩寺位于河南省济源市玉泉办事处中马头村。其北15公里为太行山支脉孔山,南距黄河30公里,东依207国道,北侧有古济水(珠龙河)自西向东流过。报恩寺创建于北宋景佑年间,元至元年间重修;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重修后佛殿。前檐四根石柱柱头均刊刻“大明成化十四年十二月重修”题记;清嘉庆二十四年,住持真宽募资修补后佛殿西山墙;1923年重修后佛殿;1998年11月报恩寺被公布为济源市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文物部门主持对后佛殿进行了落架维修。报恩寺建筑坐北朝南,原有两进院落,占地约2000余平方米,以中轴线而建,左右对称,依次有山门、钟楼、鼓楼、东西廊房、前佛殿、东西厢房、后佛殿等九座古建筑,现仅存后佛殿一座建筑。后佛殿为明代单檐悬山式木构建筑。其坐北朝南,面阔三间,进深六架椽。前后檐均为小八角……
[详细] 白鹤堂位于济源市思礼镇高庄村。年代为明。白鹤堂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济源玉皇庙位于济源市天坛街道办事处西石露头村。年代为明、清。 济源玉皇庙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东逯寨三皇庙位于五龙口镇东逯寨村北2.5公里太行山支脉凤凰岭上。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坐北朝南,平面呈方形,东西18.4米,南北17.5米。 现有三皇殿、广生殿、山门、照壁等。三皇殿为主体建筑,为明代单檐歇山式筒拱券仿木结构无梁殿砖石建筑。前檐平板枋雕云龙、凤凰、云纹、人物、禽兽等图案。东西稍间平板枋上雕刻“拉弓射猎”、“持叉捕鱼”等生活场面,拱眼壁板间雕刻观音、八仙、莲花等,檐下为砖制五踩斗拱。广生殿为硬山筒拱券无梁殿砖石建筑。整个庙寺均就地取材,以凤凰岭附近褐色砂石建筑。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崇祯十年(1637年)重修三皇殿。省古建筑专家组组长杨焕成先生对这座很重要的明代道教建筑考察后评价,三皇殿属典型的中原地区明代中期地方建筑手法“无梁殿式建筑”。檐下斗拱、拱眼壁、大额枋……
[详细] 南姚关帝庙位于济源市承留镇南姚村。该村是古代的交通要道——古轵道,也叫轵关陉,太行八陉之一,是从山西到河南的唯一通道,而关帝庙就座落在此道上,曾为来往商旅行人驻住的场所。据清乾隆十年《历代会首碑》载,关帝庙创建于清顺治年间,清康熙、雍正、乾隆年间曾多次重修。关帝庙坐北朝南,依中轴线而建,左右对称,占地约3000余平方米,现存山门、拜殿、关帝殿、钟楼、东西配殿、东西道房以及隔河而建的戏楼等建筑。关帝殿为关帝庙的主殿,面阔三间,进深六架椽,建筑结构方法和做法承袭了明代建筑手法,是一座保留有明代遗风的清代单檐悬山式建筑。殿内梁架彩绘、壁画以及拜殿、东西配殿墙壁上的彩绘壁画,保存完整,色泽丰润,对了解和研究明清时期的绘画艺术、绘画风格、表现内容及手法,具有重要价值。南姚关帝庙于2006年被河南省人民……
[详细] 二仙庙,位于济源市东北13公里的梨林镇大许村,2000年9月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二仙庙,又名紫虚元君庙,据明《重修仙天圣母静应宫碑铭》载,二仙其人叫魏华存,西晋任城司徒文康公舒、剧阳侯魏阳元之次女,南阳太保掾刘友彦夫人。幼而好道,为百姓仰慕,称紫虚元君。二仙庙创建于唐,明清均对其进行过增修和修缮。二仙庙,坐北朝南,南北长111米,东西宽33米,占地3663平方米。现存建筑依中轴线而建,依次为紫虚元君殿、东配殿、静应殿及拜殿,共计古建筑四座二十二间。庙内散落碑碣石刻十余通。是一座布局清晰,保存较为完整的中小型古建筑群。2019年10月7日,济源二仙庙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详细] 留庄英雄民兵营的前身是杜八联,杜八联位于济源市坡头镇境内,抗日战争时期,沿黄河北岸的蓼坞村(包括桐树岭)、桥沟村、泰山村(包括槐树庄)、杨大庄毛岑村(包括清涧)、马住村(包括连地)、留庄村(包括佛涧)、杜年庄(包括马场、蒋庄、苇园、校庄)等八个行政村组成的联防组织。 清朝末年政府实行“里长”制,杜八联属承留区“杜里”管辖,民国初实行“保甲”制,曾沿用“杜里八甲”“杜里八乡”“杜八乡”等。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全国联合抗日,各地成立联防抗联,团联等人民抗日联防组织,故又沿称“杜八联”。抗日战争时期,他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架起葫芦舟,摆开地雷阵,先后作战400余次,歼敌2000余名,烧毁敌机2架,涌现出了数十名民兵战斗英雄。期间他们首创的“联防战”同“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
[详细] 位于五龙口镇里河村东南3公里,沁河东岸,马鞍山下。1977年由济源县辛庄公社建筑。电站上层机房,东墙上用水泥塑写毛体“马鞍山电站”(行书),其水源来自马鞍山北侧的渠首新截取的沁河。河水冲动机器后于机房下层向西泄流。马鞍山电站是济源市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五小工业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曾造福一方,至今仍发挥作用。……
[详细] 位于河南省济源市承留镇三皇村南部100米处。原有三冢,现存两冢。其中北侧一冢居村东南100米,略呈三角形,高约5米,西边被挖掉作耕地。南冢距中间冢800米,圆形,直径7米,高约6米,为直立性较强的堆土。据说此为西汉初期东园公、夏黄公、甪里先生三人的墓葬。此三人与绮里季为秦汉四名士,隐居商山,世称商山四皓。三人埋于此,此村叫三皓村,后讹名三皇村。……
[详细] 水洪池民居位于济源市思礼镇水洪池村。北距山西省界5公里(阳城桑林押水村),南距思礼镇九里沟13公里。该民居群建于民国年间,现存砖石民居十余座。其建筑风格与山西阳城传统民居多有相似,为研究晋南与豫西北的民居建筑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1944—1955年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曾为济源县委办公地。……
[详细] 新城沟城堡遗址位于济源市王屋镇新城沟村东1.5公里的山上,当地村民称此山为“城门”。城位于山顶北侧,近似方形,四周土封城墙高约5米,城墙内侧有毛石砌护。东、西有城门缺口,有大块毛石砌筑,东门高4米,西门高8米,宽6米,厚7.8米,门开于东墙和西墙中间偏北处,城内依山势呈东高西低。依墙各有一片地势比中间地势高约1米。外沿砌台明。村民在耕程过程中,常出土方砖、漏水等物,发现有城门石,长70厘米,高35厘米。……
[详细] 位于济源市克井镇北社村西,1994年8月动工,1995年3月25日建成,呈长方形,坐北朝南,中后部为烈士碑亭,六角形,钢筋水泥结构,碑高2.36米,宽0.72米,正面楷书“薛子中烈士之墓”,背面刻“薛子中烈士传略”。碑亭后有烈士的水泥棺材,院内东部有一座简介碑,1995年立,西部有1973年立烈士墓碑,薛子中是我市早期革命领导人之一,1937年被敌人杀害后安葬于此。陵园布局严谨、庄严肃穆,是纪念烈士,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1988年11月被公布为济源市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于思礼烈士就义处,位于河南省济源市思礼镇北1公里万羊山南侧山脚下。坐北朝南,前为石碑,后为封土。水泥碑座,东西长1.96米,南北宽1.44米。上立石碑高1.35米,宽0.485米,厚0.18米,圆首,剔刻“松鹤”图,碑身中部竖列楷书大字“于思礼就义处”,左侧题“中共济源县委员会济源县人民政府公元一九八六年四月”,右侧刻“就义于一九四三年十月”。1943年10月济源县委副书记于思礼在武山被伪军王同玉部大队长王经和等人抓捕,杀害于武山前坡,时年仅31岁。翌年2月,县委在蟒河口为于思礼召开追悼大会,焦祖涵、孙渊明在大会上宣布地委决定,为纪念于思礼烈士,把武山镇改为“思礼镇”。该文物是进行革命传统主义教育的重要实物资料,有重要的价值。……
[详细]
闂佺ǹ绻堥崝灞矫瑰Δ鍛嵍闁哄瀵ч崐鎶芥煙閸忚偐鐭岄柛宀嬫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