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旅游景点介绍
川陕省长赤县苏维埃政府旧址位于巴中市南江县长赤镇朱陵宫街禹王宫。1933年5月28日红四方面军11师反“三路围攻”收复长池。6月初长池县召开首次工农兵代表大会改“长池”为“长赤”,象征赤色永久,并将长赤县苏维埃政府办公地点定在南江县长赤镇朱陵宫街禹王宫内,除“七委二局一部一庭”的县苏政府机构外,木门会议后由红11师扩编的红30军所属经理处及军械所也设置于此,还设有长赤县经济公社等。李先念(先后任红11师、红30军政治委员)曾长期在这里工作和生活。禹王宫为四合院古建筑,东西长27.2米,南北宽44.3米,建筑面积1205平方米,有正殿、前殿和厢房。前殿3道石门框上有红军石刻“谁是世界上的创造者,只有我们劳苦工农”“铲除封建势力,实行土地革命”“只归生产者所有,那里容得寄生虫”等标语。长赤县苏维……
[详细] 邝继勋烈士墓(通江县)保护范围:占地范围外延5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20米。……
[详细] 毛浴坝会议会址(通江县)保护范围:占地范围外延3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20米。……
[详细] 大城寨红军烈士墓(通江县)保护范围:墓葬分布范围外延5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30米。……
[详细] 通江川陕省工农总医院旧址(1处2点)(通江县)1932年12月18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由通江县两河口入川,迅速建立了以通江为首府的川陕革命根据地,成立了苏维埃政府。此后不久,为了解决几万将士看病疗伤的问题,红四方面军在通江县泥溪场将红10师师医院扩建为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医院,即红四方面军总医院,周光坦任院长,张琴秋任政治部主任。总医院还辖有军、师医院和12个分医院以及一所护士学校。这些机构分散在6个居民组的17家农家大院,用房建筑面积4万多平方米,日接收伤病员的能力也由原来的3000人增加到5000人。77年后的今天,记者眼前的医院旧址,已没有当年的喧嚣。总医院院部旧址大院是一幢建于晚清的农家四合大院,它地处王坪的一处凹地,坐西向东,占地约400平方米。整个建筑分前后两排,与两侧厢房……
[详细] 永安坝八一纪念会会址(通江县)保护范围:占地范围外延3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20米。……
[详细] 红江县政治保卫局旧址(通江县)保护范围:占地范围外延3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20米。……
[详细] 中共川陕省委党校旧址位于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通江县诺江镇书院街83号。校舍建筑系清道光十三(1833)年知县武来雨用劝捐赈济的余钱修建,时为通江县东皋书院考棚。1933年2月,中共川陕省委在通江县城宣告成立后,随即在此创办中共川陕省委党校,历时两年。中共川陕省委党校旧址为穿斗抬梁砖木结构,单檐歇山式,一楼一底,小青瓦屋面,瓦铺素面脊;“旧址”座西北向东南,占地面积386平方米,使用面积660平方米,面阔7间28.7米,西尽间廊有木质楼梯通二楼,有栏,面阔6.7米。东尽间面阔4米,明、稍、次间均为4.5米,整个建筑进深两间9米;前有廊,宽2.6米,二楼廊有栏;通高18.3米,底楼层高4.2米,临街台基高4.9米;廊柱为内木外包砖成400×400(㎜)方柱,近顶饰白菜形,柱顶石为须弥式,余柱为木质……
[详细] 云昙古佛洞石窟(通江县)保护范围:分布石窟的山崖顶向后外延15米,底部向前外延30米,洞窟右外延30米,左外延10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10米。……
[详细] 隐身洞摩崖造像(通江县)保护范围:分布石窟的山崖顶向后外延10米,底部向前外延15米,以龛窟左右各外延2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10米。……
[详细] 佛耳岩石窟(通江县)保护范围:分布石窟的岩石外延3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15米。……
[详细] 得汉城摩崖石刻,位于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永安镇得汉城村。得汉城历来为兵家重镇,宋列四川“八柱”之一,城内以历代时刻题记为最,共6幅。这些时刻题记出自明代林俊、余城、朱导,清代徐廷钰等名家之手。得汉城摩崖石刻(通江县)保护范围:东门分布石刻的山崖顶向后外延10米,1号石刻向右外延15米,向前外延20米,6号石刻向左外延15米;南门分布石刻的山崖顶向后外延10米,1号石刻向右外延15米,向前外延20米,16号石刻向左外延25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30米。……
[详细] 梭垭梁石窟(通江县)保护范围:分布石窟的山崖顶向后外延20米、底部向前外延25米,1号龛向右、20号龛向左各外延3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20米。……
[详细] 木关坝观音岩石窟(通江县)保护范围:分布石窟的山崖顶向后外延10米、底部向前外延15米, 1号龛向左、2号龛向右各外延2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10米。……
[详细] 佛尔岩塬石窟(通江县)佛尔岩塬石窟主要为唐代道教造像,位于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杨柏乡贾村观村。2012年7月,通江县杨柏乡贾村观村,村旁山林中,一条小河缓缓流淌,河边高约25米的白砂岩崖壁上,4龛石窟清晰可见。“这是佛尔岩塬石窟。4龛石窟共有14尊造像,分别为唐代、宋代和清代所雕凿。”通江县文管所所长邓大金说,虽然数量不多,但却保存比较完好。由于是白砂岩颗粒状石质,1000多年的风雨已经将造像侵蚀,少部分造像局部损毁、石质风化剥蚀。但相对于其他地方很多石窟,保存却要完好得多。景观这些造像构思奇巧、形神交融、栩栩如生。最吸引人的是1号龛,佛端坐龛中央,头戴宝冠,面型方圆,庄严肃穆。侍立两侧的两个弟子神态谦恭,均身穿僧衣、脚穿云头鞋立于覆莲圆台上。旁边两个力士束发高髻,裸上身,着长裙,帛带绕背自双……
[详细] 赵巧岩石窟(通江县)保护范围:分布石窟的山崖顶向后外延5米,底部向前外延15米,1号龛向左外延30米,16号龛向右4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10米。……
[详细] 佛爷河石窟(通江县)保护范围:分布石窟的岩石外延3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20米。……
[详细] 佛尔岭石窟(通江县)保护范围:分布石窟的三块岩石各外延3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20米。……
[详细] 白石寺(通江县)保护范围:两栋建筑占地范围外延7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50米。……
[详细] 鲁班寺(通江县)保护范围:占地范围外延35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15米。……
[详细]
闂傚倸鍊搁崐鐑芥嚄閼哥數浠氱紓鍌欐祰椤曆囨偋閹惧磭鏆︽繝闈涚墔濞岊亪鏌i褍浜為柟铏崄閻忓啴姊洪崨濠佺繁闁告ǹ妫勯悾闈涱吋婢跺鎷洪梺鍛婄箓鐎氬嘲危瑜版帗鍊电紒妤佺☉濞层倗澹曡ぐ鎺撶厵闁诡垱婢樿闂佺粯鎸婚悷鈺呭蓟濞戞粎鐤€婵﹩鍏涘Ч妤呮⒑濞茶骞栭柣顓炲€垮璇测槈濡吋娈曢柣搴秵閸嬪嫰顢旈敓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