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贵州省 > 黔南州旅游

黔南州旅游景点介绍

南沙洲绿地公园
  南沙洲绿地公园是将原南沙洲岛改造而成,规划用地115.366亩,建7.7万平方米绿地公园。其中公园道路0.7万平方米,广场1.5万平方米,绿地面积5.5万平方米。配套1000平方米服务设施用房,仿古建筑5000平方米。拟新建桥梁3座,改造桥梁1座,桥梁总长192米。岛内主要规划有民族广场、民族舞台、民族风情园等主题。重点展现全州民族文化的精髓及各县(市、区)的旅游精品景点,融入了福泉古城墙、贵定布依村寨、龙里大草原平塘“三天”文化、惠水燕子洞、荔波大小七孔、独山翻天印等景点精髓,充分展现全州民族文化。南沙洲绿地公园作为我市一项重点民生工程,按照崇尚自然、生态优先、文化深厚、独具特色的原则,充分挖掘我州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生态文化,结合南沙洲特有的自然环境,重点展现我州独特文化底蕴,通过还绿于……[详细]
182、甲壤村
甲壤村
  甲壤村地处都匀市西南部,距都匀市区64.5公里,距石龙社区服务中心6.5公里。东与共和村接壤,南连新龙村,西接贵定县尧上乡相邻,北临毛尖镇江洲片区摆桑村,辖区面积30平方公里。设11个村民组14个自然寨,属省级二类贫困村,共668户2630人,布依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9%。耕地面积4100亩,其中:田2316.67亩、土1800余亩,主要以种植水稻、玉米为主。甲壤村属喀斯特地貌,地形复杂,地势起伏较大,多为深山峡谷,珍稀植物较多,塘榜“金丝楠木古树群”景点千年古树有108棵,直径2米以上6棵,其中最大金丝楠木矗立于塘榜大寨最前端,直径约3米,要7—8人围抱一周,高80多米,树干胸围18米,从树脚抬头仰望,树冠宽舒,枝叶浓密、遮天蔽日,主干似擎天之柱,昂首云霄,经林业专家实地考察估计树龄达160……[详细]
大白水瀑布
  大白水景区位于福泉市岔河乡,距市城约26公里。岔河乡是我市典型的少数民族乡,自然生态环境优美,民族民间文化丰富,是旅游观光和人们寻古问今的好去。岔河因该地区溪流较多,纵横交错而得名,河水多发源于境内的沙帽山一带,甘甜可口,水质清澈。行车路线:可自驾或步行收费:不收门票……[详细]
贵定马坝寨景区
  一、景区简介:贵定县马坝寨景区坐落于沿山镇星溪村,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满足了当地群众文体活动和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促进了村容村貌大改观,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促进了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结合产业,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建成了10000亩刺梨种植园、1500亩酥李园、1000亩标准化茶园、500亩吊瓜基地、500亩红心猕猴桃观光园、100亩樱花观赏园、100亩食用菌基地等集精品水果、蔬菜种植为一体的现代高效农业观光带,推动了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成立了马坝乡村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规范了乡村旅游管理,并汇集村民闲散资金注入乡村发展,如今马坝寨每年吸引中外旅游人数达10万人以上,42户人家旅游黄金期几乎全部投入旅游餐饮服务,有20余户开办了“农家乐”。2010年马坝村民人……[详细]
边阳文昌阁
  位于边阳镇一小校园内,距罗甸县城42公里,为县级重点保护文物。此阁建于清初,原址在边阳车站沙井边,后因年久失修而毁坏。1929年,在边阳坤士黄仁昭的倡议下,边阳成立“公益维持会”,黄仁昭任会长。公益维持会发起募捐修复文昌阁,四方民众积极支持,捐资献物,次年7月,新文昌阁在罗北小学校园内(现边阳一小)修建竣工,同时新修校舍三栋。文昌阁翘角飞檐,巍然屹立,四周古树挺拔,郁郁葱葱,窗花雕刻精巧细腻,独具一格,檐柱花鸟动物,栩栩如生,门前一对石狮,雄视远方,威严不可侵犯。……[详细]
蒙江河谷风光
  位于罗甸县中部的蒙江河谷风光,距县城10公里。趟过黔中大地、蜿蜒向东的格凸河和涟江河在罗甸双江0汇形成的蒙江河,穿越罗甸县境达130公里。蒙江河依偎落差跌宕的喀斯特山根怒放东流,或钻洞、或平缓、或迂回、或暗流、或瀑惊万丈伏在时而狭窄、时而平坦的河谷间,纵横驰骋,彰显喀斯特山谷的阳刚之气和阴柔之美,山谷间覆盖着丰富的亚热带生物资源,更使河谷风韵饱满,张扬着强大的生命力,令人神往。……[详细]
板麦薰衣草花海
  朝阳镇板麦村洞莪位于贵州省荔波县西南部,距朝阳镇政府驻地5公里,距县城14公里,交通便利,坐落在风景秀丽的樟江河畔。这里雨水充沛,空气纯净,原生态和生物圈的自然环境,使距离大、小七孔景区3公里的板麦村多了几分灵性和诗意。板麦村充分利用樟江河畔及县城至大、小七孔景区长廊上的地理优势,结合当地农民文化特色,着力打造乡村旅游体验示范村寨。主要以市场为主导,政府统筹规划管理的方式,主推“村委+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通过土地流转、整合“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等项目发展乡村旅游,于2014年3月份流转土地160亩,种植薰衣草、马鞭草、鼠尾草。进入6、7月份,这里已经开满了紫色花穗的薰衣草,它品质卓越、气味幽远高雅,田间、河岸沉浸在一片紫色的花海。来到这里,观赏薰衣草、感受薰衣草的风情与花香,是外来游客……[详细]
惠水九龙山
  惠水县城东南71公里的羡塘乡是一个布依族聚居的高原盆地,省级风景名胜区惠水羡塘燕子洞就坐落在羡塘乡境内。以燕子洞为主要景点的燕子洞景区集山、水、洞、谷于一区,融雄浑奇险、秀美清幽于一图,是人们向往的风景旅游区。羡塘燕子洞高约215米、宽约50米,有成千上万的燕子在洞口或山间飞舞。羡塘燕子洞是国内乃至亚洲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候鸟栖洞穴,燕子数目也是最多,是国内溶洞口最高的洞穴。现被评为省级风景名胜区。燕子洞分水、旱两个部分。左侧为阴河,河水从幽深的洞中流出来,潺潺有声,神秘莫测;右侧为旱洞,进口处是一个开阔空旷的大洞厅,宽约40米,深300余米,高大雄伟,可容万人。洞顶及两壁的皱褶和岩隙间,密密麻麻地布满燕子栖息的巢穴。时有冰凉的岩浆水从洞顶滴下,叮叮咚咚,天籁盈耳。行车路线:游客可自驾或在县……[详细]
舒葆初故居
  革命烈士舒葆初故居舒葆初,又名舒忠元,瓮安县平定营镇高梘坡人,1906年生。1923年师范毕业后,在梭罗、岩坑等小学任教。1925年弃教从戎,年仅19岁。曾任国民党湖北省党部宣传队汉阳支队宣传员、杭州警官学校总务科长等职。1931年,舒葆初考入中央陆军军官学校补习班,其间与同乡冷少农来往甚密,经冷多方观察、了解、考验后,培养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地下工作。从此,开始了新的政治生涯。军校毕业后,受党中央指派打入国民党85师,发展党员,组建党支部,策反国民党85师起义参加红军。正当一切布置就绪之际,由于叛徒告密而被捕。于1932年被害于崇阳城。其故居位于瓮安县南18公里的平定营,是一座三合院民居,2001年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门票:免费对外开放,游客在景区出示身份证或相关证件登记领取门……[详细]
擦耳岩红军战斗遗址
  擦耳岩红军战斗遗址,位于瓮安县城东北24公里处。擦耳岩山势险峻,一条羊肠小道,象干人头上的包头帕,盘旋在陡峭的山崖上。这条路宽只有0.6米左右,人行其间要擦耳而过,故得名“擦耳岩”。1934年10月1日,长征先遣队红六军团在黄平、施秉突破国民党军的堵截,于10月3日进入瓮安老坟嘴。国民党瓮安团防队得知红军逼近,奉令赶到擦耳岩,借助天险堵截红军。谁知红军进攻神速,未开一枪就击溃瓮安团防队,生擒团防队长及10名乡丁,占领擦耳岩。次日,红军主力通过擦耳岩到达猴场。同年底,红一方面军一、九军团及中央军委纵队亦通过擦耳岩险关。门票:免费对外开放。擦耳岩红军战斗遗址行车线路:瓮安县城乘座开往金蒿村的客运班车,在金蒿村站点下车即可到达。瓮安至永和镇金蒿村擦耳岩红军战斗遗址有25公里,瓮安至金蒿村发车时间:……[详细]
  朵丁关红军战斗遗址,位于瓮安县城东17公里,一条10多公里长的山岭横亘天际,山岭正中有一座关口,名叫朵丁关。朵丁关是背靠高山,面临悬崖,一夫挡关,万夫莫开的险要之地。1934年12月27日,瓮安、余庆、平越、黄平四县的民团乡丁200余人在此堵截红军。刘亚楼将军在回忆录《飞夺朵丁关》中写道:中央红军左路军第四先遣师二营的指战员由黄平梭洞进入瓮安老嘴后,迅速逼近朵丁关,然后兵分两路,一路抄近路迂回到山后夺关,一路从正面占领关口对面制高点,用火力猛功守关之敌,掩护关后红军夺关。经1个多小时的激战,红军夺下朵丁关,使大部队顺利通关,向瓮安县城进军。门票:免费对外开放。朵丁关红军战斗遗址行车线路:瓮安至永和镇朵丁关红军战斗遗址有24公里。从瓮安客车站乘座瓮安至长林、旧州、黄平、老坟嘴、关塘等地客车,发……[详细]
桐梓坡农会旧址
  桐梓坡农会旧址位于瓮安县珠藏镇东南5公里处桐梓坡村。1935年1月,红军“突破乌江”后,遵照“猴场会议”精神,以瓮安县猪场(珠藏)桐梓坡为基点,将革命势力向周边延伸。积极发动群众,武装群众,开展革命活动。1935年1月12日,红军在桐梓坡土豪施汝舟家门口田坝召开了万人大会,成立了“桐梓坡农会”和“桐梓坡红色游击队”,选举陈金榜为农会主席、杨发顺为游击队长。并授红旗一面,马刀两把。红军、农会、游击队等机构设在土豪施汝舟家宅院内。桐梓坡农会和游击队是红军离开苏区后在长征路上建立的第一个革命武装组织,其政治意义和革命影响极为深远。为广泛宣传革命道理,红军在桐梓坡一带写了不少标语,如在施家厢房楼上写了“囯民党说他抗日,为什么把东三省送给日本?”、“工人农-合起来打土豪”、“只有苏维埃才能救中国”等。……[详细]
红军干部团休养连旧址
  红军干部团休养连是一个由中央红军干部的家属与部分老弱伤残人员组成的特殊连队,连长陈赓,政委-。干部连里有有毛泽东的夫人贺子珍,周恩来的夫人邓颖超,博古的夫人刘群先,李德的夫人萧月华,曾三的夫人,曾任国家副主席-的母亲邓六金等30名女红军,以及红军中的“四老”谢觉哉、林伯渠、董必武、徐特立。2006年7月,老红军的后代重走长征路到此,陈赓将军的儿子儿媳、董必武的儿子儿媳等感慨万分,站在院子里抱头痛哭,并怀着对父亲无限的崇敬和思念磕了三个响头,缅怀老一辈革命家。门票:猴场会议会址等红色文化景区免费对外开放,游客在景区出示身份证或相关证件登记领取门票参观。猴场会议会址、毛泽东行居、红军干部团休养连旧址等红色文化景区行车线路:公交车:瓮安县城乘坐4路公交车直达猴场镇猴场会议会址等红色文化景区,票价2……[详细]
惠水县欢乐岛游乐园
  惠水县欢乐岛游乐园,位于涟江北路(濛江桥头旁),是集康体、休闲、观光、文化、旅游、娱乐、健身、美食、购物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型娱乐场。游乐园建园之前征集了广大市民意见,采用开放式经营单项式购票,不设门票、套票或通票。现有娱乐设施,溜冰场、手摇船、弹跳飞人、奶瓶喂鱼、鬼屋、碰碰车、海盗船、自控飞车、豪华转马、激战鲨鱼岛、儿童乐园、摇头飞椅、狂呼、松林飞鼠等,票价为10—25元不等。欢乐岛游乐园是广大市民节假日的理想去处,广大员工热诚期待您的光临。旅游热线:15730770599曾先生 13883508518吴先生行车路线:游客在县城可乘坐往高镇、长田工业园的公交车,在濛江桥头下车,或自驾将车停在欢乐岛停车场。收费:不收门票。……[详细]
贵定城隍庙
  在贵定县城内,因“城隍”而建其庙。“城隍”乃护城之神。《北齐书·慕容俨传》:“城中先有神祠一所,俗号城隍神,公私每有祈祷。”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占地面积10000余平方米。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贵定县治从旧治移至今县城后,扩充城墙,城隍庙增建山门、耳房、厢房、大殿、二殿等。清嘉庆十年(1805)失火后重建。道光二十年(1840)增建阴曹十二殿、十八层地狱及七层0一座。后0毁于火,阴曹十二殿、十八层地狱、山门等亦相继被毁。贵定城隍庙为穿斗式木结构建筑,硬山顶,青瓦屋面,坐东向西,平面布局为四合院。现存前厅、耳房、厢房及大殿等建筑。山门前设十级台阶,前厅进深3.3米,通道两边为面阔9米的耳房。天井为石板铺墁,面积达200余平方米。天井两旁为面阔14.5米、进深3米的厢房。大殿面……[详细]
摆龙河国家湿地公园
  摆龙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贵定县昌明镇巩固至石板境内,规划总面积380.24公顷,湿地面积约为243.85公顷,占公园总面积的64.13%,摆龙河是贵定县第一大河独木河的重要干流,属乌江水系,湿地公园区划分为湿地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及管理服务区五大功能区。公园主要由龙山九门洞、九龙滩瀑布、龙山营、河背威远营、司头巩固牌坊、顶耳山森林—竹海—溶洞—草坪等美景组成。顶耳山为天然原始森林、茫茫竹海,各种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至今仍然保留着古老的造纸术,其过程与明代《天工开物》中相关描述一致。清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建立的一道贞节石牌坊,是贵定迄今为止保存较好的唯一一道石牌坊;九龙滩瀑布高40米,宽20米,。园内具备河流、库塘、喀斯特湿地、洪泛平原湿地等多种湿地类型,独特的西南……[详细]
都匀文峰公园
  文峰公园于2007年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AAA级旅游景区,位于城南龙潭西岸,剑江三面环绕,以清代石塔—文峰塔为主题设计布置而成,是一座开放式休闲公园,为都匀市民休闲娱乐健身场所。文峰塔原名文笔塔,始建于明代万历元年,为五层木塔,后被洪水冲毁。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都匀人士、甘肃按察使陶廷杰捐资于原塔基上修建七级密檐式石塔,并改名为文峰塔,塔下有正方形青石塔台,塔底直径9.5米,塔高33米,是贵州唯一载入《中国古塔》图册的石塔。1999年黔南州、都匀市在塔周征地85亩,以塔为主体修建文峰园。文峰园采用中国传统造园手法,以文峰塔为主景,分为若干景区,各景区既独立成景,总体上又和谐交融。文峰园有西面和北面两个入口,为开放式公园。北面有文峰桥与市区相连,文峰桥于2008年8月改建为独具民族特色的……[详细]
198、万户水寨 AAA
万户水寨
  万户水寨位于三都县西南部,北距县城仅500米,规划面积950000平方米。整个景区主要围绕现代水家风格、岭南风格、殷商时期的三大建筑风格和水族文化体验区、水族文化发展区、水族文化传承区和民族文化博览区四大主题功能布局,通过挖掘、提炼、升华和创意等手段设计布局了景区大门、水书广场、景观连接桥、铜鼓广场、许愿池、定情崖、时光隧道、民族博物馆、鱼龙湖、卯寨、酒寨、绣寨、水寨、千年大舞台、盘庚楼、概念主题酒店、移民寨等景观产品。是一个以水族文化展示体验为核心,集文化探秘、民族博览、健身娱乐、休闲度假、创意产业为一体的综合产业聚集区。是展示水族文化魅力,彰显水族独特风采的活化载体,是世界水族文化风情旅游的聚集地。……[详细]
  白家坡苗族村寨位于罗甸县逢亭镇,1999年白家坡被省政府命名为“文化艺术之乡”。演出队曾多次参加县、州演出,表演的芦笙技艺和民族风情舞蹈,以其独特、古朴、粗犷的风格和豪放的民族风情享誉全县,充分展现了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逢亭白家坡芦笙舞蹈的动作,主要以“拐脚步”贯穿舞曲始终。以两腿交叉外拐为主要特点,身体随着双脚运动的旋律而左右摇摆,头部的动向与身体一致,构成该舞蹈与其它苗族芦笙舞所不同的风格,“跳、转”是此舞的特色舞步,有“单伸腿跳”,“双蹲交换跳”,“迈步交换跳,端腿跳转”,“转体蹲”等等,它突出了芦笙舞的热情奔放面。此舞也有相应的滑步动作,如“前后滑步、左右滑步”等则从另一方面展示了这个舞蹈的轻逸飘洒。生活在这里的苗民,将芦笙舞溶入到红、白喜事之中,并且在春节期间或农闲时节,用先辈们自……[详细]
  拉来寨位于罗甸县栗木乡,全寨村民绝大部分系苗族。境内群峰林立,鬼斧神工,错落有致,险峻异常,寨内绿树参天。寨内古屯堡残存的整齐石墙宛如一段缩微的“长城”,诉说苗族先民们不畏豪强、勇于抗争的事迹。拉来寨历史悠久,崖墓葬系苗族古葬俗,已历数百年,俗称“晾谷”、“阁梁”或“坑尸”又称“洞墓葬”,从中可以探究苗族的丧葬习俗。1985年1 2月1 5日,《贵州日报》将拉来寨洞穴丧葬文化列为省级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报道。拉来寨民族风情古雅浓厚。尤其是苗族妇女服饰十分优美。苗族人民自种棉花,自植桑林养蚕抽丝,自纺自织各色布匹或斜纹布。用人工栽培的蓝靛和其它颜料,濡染成青、蓝、红、黄、紫等色彩,而后制成衣裙,苗族妇女心灵手巧。她们加工剖成服饰,绚丽多彩,引人注目。……[详细]

绮CP澶�13001937鍙� 绮ゅ叕缃戝畨澶� 44010602000422鍙�

鍏充簬鎴戜滑 鑱旂郴鏂瑰紡 鍏嶈矗澹版槑 缃戠珯鍚堜綔 鎴戣渚涚ǹ
鑱旂郴鎴戜滑锛� QQ锛�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