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州旅游景点介绍
鄂嘉梯田鄂嘉梯田是仙人撒落人间的,行云流水间的珍奇景观。是鄂嘉农耕文化的见证,那依山而下的数十万亩天然景物,能使人血液沸腾,使人流连忘返,可以和响誉国内外的元阳梯田相媲美。鄂嘉梯田风光能使旅游者和摄影者眼球发亮的人间尤物——鄂嘉梯田。那是大地流云,仙女织锦的梯田。其状观、大气、值得游人驻足一望。……
[详细] 石碑山石碑山山原名鲁纳山,又名黑石山,在双柏县城东南方126公里处,属哀牢山中段支脉,山中峰高岭峻,清逸秀丽,山峰海拔2640米,常年云遮雾绕,加上浓荫蔽日的参天古木,更显得巍巍高耸而又充满神秘。山中盛产马樱花,每年的正月初二,都吸引着各村寨的彝族姑娘小伙来到山顶聚会对歌,欢度一年一度的石碑山“马樱花节”。石碑山景色旖旎诱人。座座山峰高耸、悬崖峭壁,如刀削斧劈,山中森林茂盛、古树参天、繁花似锦,杜鹃花种类繁多,还有珍奇的花卉、繁多的药材、珍稀的飞禽走兽,每到夏秋季节便山果累累,到冬春季节,又是云雾蒙蒙,细雨纷纷,山峰在云雾中时隐现,犹如仙境…石碑山二石碑:一块为“镇宁裔土”石碑。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双柏、易门、峨山、新平等地彝、汉人民,-黔国公沐朝弼的压迫。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
[详细] 恐龙化石遗址白马山脚安乐村大沙地山坡,1978年9月发现恐龙大腿骨化石1块,省博物馆在进一步考察中采集到恐龙腿骨、肢骨、脊椎骨化石。经考古工作者鉴定,与禄丰恐龙属同一类型、同一时代,距今7000万年至2亿年。……
[详细] 冰川遗迹白马山之所以得名“马踪山”、“马足迹山”,盖因山顶岩石上有马蹄形臼形石坑而得名。其实,从东麓海子冲村登山,这种臼形石坑从半山延至山顶,呈带状分布,据查对照冰川资料,这是地球演化史上第四纪冰川活动时形成,为冰川遗迹,有极高的科研和观光价值。……
[详细] 白马山白马山景区位于我县安乐乡境内,距县城30公里,离集镇8公里,面积约30平方公里,主峰海拔2485.4米。传说以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白马经过此山而得名。区内以山雄、林茂、树古、花艳、寺多而著称。登上高峰,能感觉到上接云霄,下临绝壁的仙境之景,十三池大小水泉依次相连,享有天地灵气。是旅游度假、登山探险、休闲娱乐的好境地。……
[详细] 三清阁“三清阁”始建于明万历47年(1619年),清康熙年间、道光29年(1849年)、民国37年(1948年)、公元1994年多次进行了修葺,至今形如当初,具有研究明代古建筑和我县历史沿革的重要文物价值。1936年4月15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过牟定时,肖克将军率领红六军团在“三清阁”设立指挥部,并在阁中住宿,次日在阁前召开群众大会,宣传红军北上抗日的革命道理,全县60余名穷苦青年先后踊跃加入工农红军。今“三清阁”三字是肖克将军年所赐;“三清阁”1994年修葺后,被县人民政府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距滇西旅游线钱粮桥道口仅20公里的牟定化佛山,是滇中名山之一。自明万历五年(1577年)始建白云窝寺,到晚清,共建寺宇13座,极盛时寺僧达数百人,是历史佛教胜地。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资源丰富。1993年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景区由化佛山、庆丰水库、团结坝果园三个片区组成,面积约30平方公里。化佛山高大挺拔,犹如一只雄狮,坐西向东,昂首挺胸,气派非凡。山上古木参天,筇竹叠翠。奇树丛生,遮天蔽日,藤树缠结,千姿百态。林中小道,谷幽路转,溪水潺潺,落叶如毯。古有“风静如家居,昼夜鸾鸟啼”之赞称。山下良田千亩,农舍烟缭。前有庆丰人工湖,水碧波平,后有茅阳峰,穿云绕雾,山前山后,相映生辉。化佛山以山雄、林幽、树奇、花艳、寺古、塔多而誉为“滇中第一山”。有景点22处,分别集中在三个景区。东北部景区:山幽景秀……
[详细] 佛塔博物馆化佛山佛寺毁坏后,保留僧人舍利宝塔40余座,以覆钵形为主,是佛塔建筑艺术的瑰宝,也是研究化佛山佛教历史的珍贵实证,是重要的旅游景点。……
[详细] 宝莲寺宝莲寺建在化佛山半山平台上,清康熙三年(1664年)霞光老衲创建,为一大丛林,号为“不二法门”。容光禅师在这里创立独立门派“山谷禅”。寺毁于咸同年,后未恢复,今存迹址和墓塔群。为化佛山风水宝地。……
[详细] 庆丰湖庆丰湖景点:县城至化佛山路上,有一座库容1120万立方米的中型水库。远在清乾隆元年(173年),就兴建了庆丰大闸,光绪六年、二十年又进行了维修,坝高9米,蓄水80万立方米。建国后又先后于1956、1966、1969、1982年,多次扩建,终于建成了回水4公里至化佛山下的人工湖,既利农田灌溉保丰收,又是风景优美的人工湖。……
[详细] 咪依噜风情谷AAA级旅游风景区,位于南华县城以北,地处南华、姚安、牟定三县交界,旅游区以岔河新农村示范带为依托,全长7公里(南永公路K13—19+500米),涉及岔河村委会沿南永公路一线6个村民小组205户856人,主要特点是保留着传统的彝族歌舞、服饰、刺绣、“姑娘房”。主要景点有垭口村、角楼寨、起家大院、七家杀猪饭、彝人客栈、三家村、马鞍寨。是个风景秀丽、彝族风情浓郁的彝族聚居区,彝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9.6%。森林资源和林下资源丰富,有森林6.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2%。该区民风淳朴,生态良好,环境清幽,保留着传统的彝族歌舞、服饰、刺绣以及生产生活方式,热情的“拦门酒”、古朴的喇叭迎宾调、神秘的“姑娘房”、传统的风味菜、清醇的“羊角酒”、动人的原生态山歌、奔放的“左脚舞”等洋溢着浓郁的民族……
[详细] 大中山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楚雄州南华县西南,东经100度44分16秒-100度54分41秒,北纬24度43分32秒-24度56分41秒的范围内。东西平均宽约5公里,南北长约27公里,呈西北-东南走向的海参状。南部与哀牢山自然保护区相连接,北部直抵弥渡县的牛街乡,基本是坐落在南华县所属的兔街、马街和五顶山三个乡内。保护区总面积为11223公顷(折168345亩),占三个乡总面积的27.5%,占全县总面积的4.9%。由于保护区一般都在海拔2000米以上,为了减少人为因素干扰,故在保护区周围的村庄和耕地均未划入。在保护区总面积中,包括已建的大中山林场5726公顷。……
[详细] 毛板桥风景区出南华县城西行,位于昆瑞320国道19公里处的毛板桥水库库区,经过20年的建设,如今已形成了山、水、古寺相映成趣的独特景观,吸引了省内外客商和游人前来休闲观光。有着2000亩水面的毛板桥水库是南华县境内的中型水库之一,1983年以来,在水库风景区植被得到保护和发展的前提下,先后引来了省、州、县的300多万元投资,逐步兴建了旅游服务设施,在山林中建成了凉亭、林间人行小道等,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同时,也引来了投资开发的商家。……
[详细] 南华方山南华方山位于川滇交界、滇北要塞上的方山,地处攀西六盘水地区,是国家AA级旅游区,彝州第一山。山顶宽阔平缓,边缘悬崖陡立,四面视之皆平整方正的造型赋予“方山”之名,2200到2377米之间的海拔高度和北亚热带丘陵季风气候的影响为方山带来年平均气温11.9℃,最高温也不超过24℃的清凉。方山为川滇要冲、金沙江渡口关卡,凭着居高临下、易守难攻的地势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从三国至1400多年后的清朝道光年间,方山作为军事要地,不断完善工事,驻兵近十万。位于方山东麓的诸葛营遗址,以及方山南顶和西侧的营垒遗迹至今仍历历在目。清道光年间广南府训导王安延曾作《苴却怀古》云:“绝塞晴蛉汉著名,当年问路此南征。荒营处处埋铜鼓,野菜家家种蔓青。天遣一江争险要,户存十马验滋生。风流我欲瞻遗像,那得祠堂似锦城。”……
[详细] 光禄古镇光禄镇位于姚安县城北部,距县城12公里,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早在西汉时(公元前109年)就设弄栋县,城址在现光禄旧城村。唐代设姚州都督府。宋代为大理国的统矢府,是大理国的八大名府之一。元代置姚安路于光禄,明、清改设姚安军民府、姚州。姚安又是西南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是中原进入滇池和洱海的咽喉要道,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历代王朝均在此设路、府、州、县,并选派名流贤士镇守其邦。光禄古镇文化积淀深厚,古代建筑和古文物较多。有始建于唐朝天佑年间的龙华寺。元代建筑姚安路军民总管府主体建筑尚存;清代建筑文昌宫工艺精湛;民国时期建筑高雪君祠中西合壁,建筑形式独特。北塔街旧民居整体建筑布局独特,呈“回”字形结构,结构十分完整,建筑格局十分奇特。光禄古镇历史悠久,山川秀美,名胜古迹众多,现保存有众……
[详细] 自久海自久海建于明洪武初年,至今已有600余年,为当时叫自九的彝族首领率众开凿,海东岸系一半岛,有长提环绕,半岛上有“自公祠”,分前后两殿,供奉自九和其母以及起义军将领的塑像,造型威武雄壮,栩栩如生。自久系彝族世居云南楚雄姚安县,明洪武十四年(1381),明军进入云南地区。几十万大军虽所向披靡,战绩显赫,但后勤供应大为不济,部队经常处于兵困马乏的境地。解决给养问题的唯一途径,便是:就地取粮。当时,很多地方官、土司之流表示归顺朝廷,向官军献粮纳贡,一时解决了军队的供给问题。但他们也以为朝廷“纳粮”名义,向老百姓00,搞得怨声四起,民愤沸腾。在云南旅游名胜楚雄姚安地区,知州田本、通判王俊、吏目杨信实等人,也乘向官兵“纳粮”之机,欺压百姓,残酷剥夺,使百姓苦不堪言。云南旅游名胜楚雄姚安坝子东山一带……
[详细] 李贽桥位于姚安县城西19千米处的官屯乡连厂村委会北侧连厂大河上,又名连厂桥,建于明万历七年(1579年),是明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评论家李贽在任姚安知府时主持修建,利行旅,通往来,沿线群众深受其惠而怀念李贽,故更名为李贽桥。清光绪丁末(1907年),姚西暴雨,洪水猛涨,桥体东桥墩被冲倒,邑人李春灿、陈熊飞倡捐加固修复。甘孟贤于宣统元年(1909年)撰其碑文《增修连厂桥记》。李贽桥为双孔砖石结构桥,长33.6米,宽4.5米,每孔跨径8.6米,两孔比例均衡对称,中间是鹰嘴型的分水桥墩。该桥保存完好,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是古代姚安政治、经济、文化的产物,是李贽在姚任职三年的历史政绩及其治政思想的历史见证。1982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12月公布为第六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梅葛文化园梅葛文化园——是群众休闲文化活动展演区,活动内容有:文艺表演台,万人歌舞场,喷泉、灯景、水景、休闲长廊、绿化小品、雕塑、壁画和主要入口通道以及排水工程,景观河等内容。二是体育文化活动区,主体是体育馆、文化馆办公大楼及亭子公园。三是历史文化展区,主体是古建筑德丰寺。……
[详细] 姚安路军民总管府又称高让公故里,俗称高土司衙门。旧址始建于唐,后屡修,元为姚安路军民总管府,其建筑系三重堂古代宫殿式结构,历经元明清三代。姚安路军民总管府是元代西南军事和古姚州地方政治的合署办公区,它为三横一竖的“王字型”结构,由仪门、一重堂、二重堂、三重堂、古戏楼、过厅和两厢组成。仪门分生门、正门和死门,生门供官员出入使用,而正门是中央王朝的官员来视察时才可以通过,死门则是官府审理案件后留给死刑犯通过的。一重堂,也称勤勉堂,在咱们北京的故宫有一个殿叫“勤正殿”,那里是皇帝执政的地方,而这里是元代云南省的公堂。体现了政务的标志,姚州升路,总管府治在光禄,光禄高氏功不可没。所以勤勉堂有联云:“惟世济忠孝,自远述职,故姚安升路,乃有承高候勋德;当宣上德化,勤敏趋事,至军民咸宁,以无负天地荫恩”,……
[详细] 大姚县石羊镇位于象岭山麓,系原盐丰县城所在地。石羊不但作为滇中地区的一个重要产盐区而繁盛不衰,而且教育文化也有其灿烂的历史。石羊文庙以其悠久的历史建筑和风格独特的工艺在滇中地区享有盛名。石羊文庙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清康熙四十七年(1698)由提举郑山主持修复,铸孔子铜像一尊,置于大成殿内。铜像高2.3米,全身贴金,头戴冕旒,手捧朝笏,正襟端坐,神志肃然而又不乏慈瑞祥和(现仍保存完好)。康熙六十年(1721),自称孔子后代的时任提举孔尚琨在精心修葺的基础上,新建名宦祠、乡贤祠、灵星门。雍正十三年(1721),在一些绅士倡导下,新建了大门魁星阁。经过几番修建,石羊文庙更显得宏伟整严。解放后,在文化部门的主持下,将光绪年间所置大理石浮雕6块移于正殿内,合为一组画面。画高2.2米,长4……
[详细]
闂佺ǹ绻堥崝灞矫瑰Δ鍛嵍闁哄瀵ч崐鎶芥煙閸忚偐鐭岄柛宀嬫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