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北营庙AAA ![]() 北营庙位于陕西省韩城市金城办金城大街北段西侧。金兵入陕,驻兵于此,共设五营,此为北营,故名之。庙为金代所建。戏楼亦初建于金,经历代重修,基本形制如初,仍保留有金元大额枋,覆盆式柱础等早期形体。枋额及斗拱等部构架多为清代重修所改制。北营庙为主祀关帝的庙宇,坐北面南,总面积1160平方米,现存主体建筑过殿、献殿、寝殿、戏楼……[详细] |
![]() | 韩城法王庙AAA ![]() 法王庙位于陕西省韩城市北十公里的西庄镇。法王庙建于宋真宗乾兴之末(公元1022年),历经各代重修。现存寝宫,为清代重修,富丽堂皇。献殿保持了元代建筑的风格,朴素大方。据明崇祯五年勒的碑记称:“法王姓房,字百虎,唐末西庄附近人,相传为屈原后裔,寿一百一十岁。修道于灵贶观(地址在法王庙前的道院)。因灵通帝梦,用针砭之法,使……[详细] |
![]() | 丰图义仓AAAA ![]() 丰图义仓位于在陕西省大荔县城正东17公里处朝邑粮站大院内。丰图义仓是建于清光绪八年(1882)的一座民办仓库,是我国目前所存无几的清代大型粮仓之一。该仓由晚清朝邑赵渡人,清朝著名理财家“救时宰相”阉敬铭倡议修建,历时四年建成,于光绪九年(1886)正式投入使用,开始存粮。当时被慈禧太后朱批为“天下第一仓”。解放后一直由……[详细] |
![]() | 梁带村遗址位于陕西省韩城市昝村镇黄河西岸的台地上,遗址紧临黄河。梁带村位于黄河西岸,两周墓地位于梁带村北,东西长600米、南北宽550米,总面积为330000平方米。大面积勘探后共发现两周墓葬895座、车马坑64座,其中大型墓葬7座。除M19、M26、M27成组分布外,其余大墓未发现有成组成排现象。通过对895座两周墓……[详细] |
![]() | 庆安寺塔位于陕西省渭南市交斜乡东堡村。该塔修建时间不详,塔始建年代不详,北宋重修,明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1556年1月)华州大地震时塌毁,三十七年(1558年)重建。寺已不存。寺址占地约2万平方米。塔高9层30余米,方形九层楼阁式砖塔,塔基正方形。有36券形门道,方向略偏,下层每边长6米。塔身底层南辟券门,额书“镇风宝……[详细] |
![]() | 玉皇后土庙位于陕西省韩城市东七约15公里大池埝镇西原村。庙殿坐北朝南,始建于元代,明成化元年(1465年)、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均有重修。庙原供玉皇大帝,现神像无存。现存主要建筑有献殿、正殿、戏台。共有建筑9座46间。占地2895平方米。正殿、献殿均为筒瓦包沟。前檐梁均加彩绘。建筑结……[详细] |
![]() | 位于韩城金城区隍庙巷东段。占地面积1.75万平方米,座北向南1957年公布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城隍庙始建于明穆宗隆庆五年(1571),明万历年、清康熙年间重修。主要建筑分布在中轴线上,有扶化坊、威明门、广荐殿、德馨殿、灵佑殿和含光殿。偏后两侧设有道院,配列建筑有“一亭”、“两庑”、“四楼”、“四门”、“四坊”。整……[详细] |
![]() | 石鼓山位于临渭区大王乡张村,距渭南城区约32公里,1981年公布为县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周围各500米。海拔在900米到1200米之间,地质构造为黑色花岗岩结构,气候为半湿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在700-900毫米,年均气温1l℃左右,土壤以森林棕壤为主,厚约为30-70厘米,自然地貌独特。有东南西北中五个主峰,秀峰对峙……[详细] |
![]() | 沋河水库是渭河南山支流沈河上的一座中型水库,坝址位于渭南市区南五公里处的蒋家村,控制流域面积224平方公里。水库进库站位于坝址上游3.5公里处,控制流域面积179平方公里。水库兴建于1959年,1963年投入运用,水库原设计有效库容1165万立方米,总库容2430万立方米,主要水工建筑物有均质土坝、溢洪道、放水涵洞和放……[详细] |
![]() | 渭华起义纪念馆AAAA ![]() ![]() ![]() 渭华起义纪念馆位于陕西省华县高塘镇南渭华起义革命旧址内,1988年5月1日成并对外开放。先后隶属华县教育局、华县文化局、华县文物旅游局。馆址所在地渭华起义司令部,始建于清雍正年间,初为庙宇,后办为高塘书院,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改为学堂,宣统元年(1909年)改为高塘小学,成为当时高塘地区政治、文化、教育中心和培养……[详细] |
![]() | 慧照寺又名普照寺,也称铜佛寺。位于渭南市以北约25公里的下吉镇。于1997年农历四月初八日经区政府(51)号文件批复,成为临渭区唯一对外开放的一个佛教活动场所。慧照寺始建于晋,隋、唐、宋、元历代多有增修。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关中大地震时,建筑惨遭毁坏,常住僧人誓愿宏大,历经四载,于1559年重建殿堂寮房,并……[详细] |
![]() | 渭南市区长期以来仅有沋河公园一座城市公园,2008年,在穿越城区的货运铁路线被彻底拆除后,渭南市政府决定在市区西部修建一座大型综合公园,该项目于2008年8月开工建设,总投资达1亿元。开工之初,渭南市城乡建设局曾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公园名称,要求能准确反映渭南市历史文化底蕴和生态公园的特色内涵,最终经过评定,公园按照所处位……[详细] |
![]() | 蒲城紫荆公园是蒲城县委、县政府为创建文明卫生城市而修建,于2010年7月开工,是一项惠民工程。于2011年12月正式对外开放,被当地人称为蒲南的“世外桃源”。蒲城紫荆公园以他优雅的环境和崭新的姿态迎接着五湖四海的朋友。地理位置: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机场:蒲城县内府机场火车站:蒲城站每天接待游客:5000人以上门票:全天免……[详细] |
![]() | 南天门在南峰东侧。自东峰南坡下经二仙龛、紫气台,沿崎岖小径攀援即达。为登临朝元洞、长空栈道、贺老石室、全真崖的必由之道。《说铃》记述:“南峰下有峡曰天门,西出当南峰之背。”可见了清初时南天门仅指升表台处通往长空栈道的石峡通道而已。通道门上方凿有“南天门”三字。今南天门上下两栋庙宇皆为清初所建。上庙称文昌阁,原在西峰,久……[详细] |
![]() | 金锁关是建在三峰口的一座城楼般石拱门,是经五云峰通往东西南峰的咽喉要道,锁关后则无路可通。杜甫《望岳》诗中“箭栝通天有一门”就是指的这里。道家认为,华岳为仙乡神府,只有过了通天门,才算进入仙境。所以有“过了金锁关,另是一重天的”的民谣。关门城楼始建于唐,明末道士胡真海进行了大的改建和修葺。康熙十八年道士阳隐重修。民国三……[详细] |
![]() | “鸡鸣闻三省,关门扼九州”,这个重要的兵家之地正如杜甫所言是“艰难奋长就,千古用一夫”。位于陕西东部渭河下游、旧潼关县港口镇东南的黄河边上,与崤函古道东口的函谷关遥遥相对,守卫着这条古道要津的西口。历史上因其守望着崤函古道中百余公里的桃林而又称为桃林塞。潼关设于东汉末,当时关城建在黄土塬上,隋代南移数里,唐武则天时北迁……[详细] |
![]() | 韩城普照寺位于陕西省韩城市昝村镇吴村。寺始建于元延祐三年(公元1316年),到清代续修,佛教文化气息浓厚,是韩城元建标志性建筑。寺建筑面积426平方米,主要建筑大殿为元代建筑,大殿大佛殿殿前东有“伽蓝庙”,西有“0庙”。殿东为“土地庙”,西为“关公庙”,殿后有“观音洞”。普照寺主体建筑是大佛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详细] |
![]() | 少华山AAAA 少华山位于陕西白水县境内。白水河自西北环流山下,这里山青水秀,风景幽雅,是一处灵境胜地。少华山属石灰岩山地,山上原始石洞颇多,当地群众沿山路依借山洞的天然形势,修庙琮,塑神像,凿石开路,设置栈道、铁索、椽板。攀援而上,如同按比例缩小的华山,因而取名少华山。少华山上现有齐云洞、观音洞、希夷崖等景点。山南二十米处,有白水八……[详细] |
![]() | 蕴空禅院,位于华县大明乡乡政府西南六公里的蕴空山北麓。相传始建东汉,旧名“去寂寺”。至于“蕴空山”、“蕴空禅院”的“蕴空”之名,当从大清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普乾法师谈起,普乾法师为了遵崇名高望重的“蕴空禅师”才改“云寂寺”为“蕴空禅院”的。蕴空禅院,明清时期,规模宏大,东西进深千余米,占地三十亩,佛堂香熏烟浓……[详细] |
![]() | 韩城市博物馆AAAA 韩城市博物馆位于陕西省韩城市古城区东部的文庙、东营庙及城隍庙内。韩城市博物馆于1984年5月经市政府批准成立,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现已初具规模,全馆现有干部职工35人,下设陈列保管,宣都、接待服务,安全保卫,旅游产品开发五个小组,对全馆行,业务、接待、安全保卫工作实施全面管理。韩城市博物馆馆址设在韩城文庙内,是一座集元明……[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