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陕西省 > 汉中市旅游

汉中市旅游景点介绍

141、鹰嘴崖
  鹰嘴崖在天荡山主峰的西侧山腰有一山崖凸悬,其形酷似一雄鹰收翅蛰伏,翘首西望,其色暗黑,充满威慑之气。其位正对米仓山顶部。鹰嘴崖也成为天荡山一道神秘的风景线。传说三国魏蜀粮草之争,曹操军队兵败天荡山,慌乱从曹军屯粮的米仓山搬运粮草至山下,诸葛亮派赵云与老将黄忠侧应,占了米仓山,火烧曹军粮草,曹操率军亲征,粮草不济,兵困马乏,进退维谷,不得不退守在勉县东边的黄泥岗一带。天荡山从激烈的战事状态转入战后的平静,蜀军在诸葛亮的指示下劝农重回家园,恢复生产,休养生息。天荡山一带经受战争的洗礼,土地一片荒芜,饥民盈道。有人便想到曹操曾经屯粮的米仓山是否由于曹军慌乱搬运粮草散落有粮食,便率众登上米仓山,粮食颗粒不见,却发现山顶一片凸芜,地面有深浅不已的啄痕,便失望而归。有一天晚上,住在米仓山脚下的几位村民听……[详细]
勉县天灯寺
  天灯寺位于勉县城北四公里,天荡山之南麓;前俯汉水,遥望定军山,环山抱水,佳境天成。 始建不可考,相传天灯寺建于东汉,故 “先有韩信庙,后有天灯寺”之说。明清时期寺院周围古木参天,清静幽雅。寺旁有一喷泉,常年喷水;寺院山门外有一巨石,传为黄忠斩夏侯渊回营下马的脚踏石,每当夜幕降临寺院上空有光如昼,故名天灯寺。清嘉庆八年常禅师心遇和尚任该寺方丈,传法戒,守清规,化瑙珠,修殿宇,补文峰,成宝塔,沐雨节风,辛苦备尝;历时三十九年,一切工程告竣,形成了金碧交辉,琉璃争耀的宏伟建筑。同治二年春发逆一炬,寺院变为焦土;同治十三年冬,始治佛殿三楹,布局严谨,气势雄伟。悠悠岁月,及经苍桑,天灯寺面目全非……。一九九六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勉县人民政府根据广大佛教徒的愿望,批准开放了天灯寺为佛教活动场所。十多年来在天……[详细]
勉县天荡山
  天荡山风景区位于勉县县城北3公里的黄家沟村,背依秦岭南脉天荡山主峰脚下,属浅山丘陵区,面积3298亩(其中:山林地l800亩,果园面积1200亩)。村内有著名的三国古战场、天荡山、米仓山和规模较大的佛教圣地天灯寺。景区前俯汉水、遥望定军,环山抱水、佳境天成。天荡山风景区交通便利,从勉县县城驱车10分钟即达抵达,步行半小时即可。绿野仙踪,田园梦境,绿树成荫,白墙红瓦,气温湿润,亭台掩映,远山含黛,天然大自然氧吧,缓步而行,茂林修竹,鸟语花香,曲径通幽,借古思今,品三国遗迹,尝农家乐饭菜,看今日胜景,神思俱静,乐不思归!天荡山风景区一个积三国文化游、生态农业游、农家乐游、天灯佛寺游、梨花节游、水果采摘游为一体的综合旅游项目已经形成。天荡山东起堰河西岸,西至关山梁的银洞岭、雷公山,北连群峰环抱的米……[详细]
镇巴革命烈士陵园
  镇巴是川陕革命根据地陕南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新中国的诞生做出了重大贡献。为缅怀先烈,启迪后人,1958年,省人民政府批准修建“镇巴县革命烈士纪念塔”,1984年9月竣工落成。2001年,又在塔右建成“革命历史陈列馆”。塔后是革命烈士陵园。1987年8月,陕西省人民政府将“纪念塔”列为“省级第一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1995年5月被汉中行署列为“汉中地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汉中市重点开发的名胜景区之一。纪念塔区面积1.4平方公里,其中园林面积878平方米,植被覆盖率达99%基建筑面积349平方米,纪念塔整体造型庄严,塔向高15.3米,肃穆宏伟,四周雕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和烈士英名。东面半坡建有革命烈士陵园,塔区下部设有“定远、班程”两亭。塔区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独特,名贵花木丛生……[详细]
南郑圣水寺
  古老的圣水寺位于南郑县城以东约20公里处的汉江南岸。寺内龙泉镶嵌五彩,汉桂流芳溢香,寺前古柏擎天,寺后松涛送爽,景色秀丽,风光迷人。因五眼泉水环绕大殿,犹如“五龙捧圣”,故名圣水寺。圣水寺南依灵泉山,北对汉江,与历史文化名城汉中隔江相望。本寺历史悠久,始建于西汉以前,历朝历代时有破败,也修葺不止,现在的规模大体为明嘉靖年间的遗存。据《续修南郑县志》记载:“圣水寺在中七里坝……有青、白、黄、乌、黑五泉。黑泉从佛座下流出,其余在寺东西。故以泉水盛之器中,见者即知某泉之水。”当时,整个寺院分为东、中、西三院,中为大雄宝殿,旁有龙王殿、白云殿、娘娘殿、关公殿,寺后山顶建有望江楼、观月楼、镇龙塔,寺前山门为双层楼阁,左右两侧由“九龙壁”相配,东山建有樵凤亭,为双连亭,西山建有景邵亭和酂侯(汉高祖刘邦赐……[详细]
宁强天湖风景区
  天湖风景区位于陕西省宁强县东南部的二郎坝乡。从西安、成都、汉中高速可直达宁强,距汉中市96公里。风景区属集自然风光、水域风光于一体的原始生态自然风景区。1999年,省属二郎坝水力发电公司在天生桥水库落闸蓄水,形成了高山湖泊“天湖”。天湖湖面海拔高度1180米,南北约14.7公里,深达100米,水域150万平方米,库容7800万立方米,宽窄随山而变,遇景而成,最宽处500米,窄处则20米不足,湖水清澈,深邃沉静,两岸峡谷万丈,奇峰怪石,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天湖蜿蜒狭长,三十里水路不同,三十里景点各展风采,加之扑朔迷离的神奇传说更赋予这里山水的新、奇、险等魅力和特点。天湖风光,景色奇特,春夏秋冬四季都有迷人之处。景区内植被丰茂,林木葱笼,保持着原始生态的自然环境,各种古树高耸入云,遮天蔽日,古藤……[详细]
147、骆家坝古镇 AAAA
骆家坝古镇
  骆家坝又称惊军坝,在汉代就有了驻军,国遇夜惊军队而得名,是自古入川的重要集镇,后国商贾在此倒换骡马而更名骆镇。骆家坝革命历史悠久,早在清嘉庆初年白连教起义军扎营徐家寨(马儿崖),位于骆镇以西2km处,1932年12月红二十九军在此建立,点燃了陕南红么革命的圣火,震惊陕南的“马儿崖事变”就发生在这里。这里也是红色交通线的重要驿站,红军历史上有名的“钟家沟会议”就在这里召开。1934年10月徐向前率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实行战略大转移,撤离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途经西乡,军部就设在钟家沟的玄天观中,同时召开了团以上干部会议,确定了建立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大决议。沿河而建的骆家坝古镇,始建于明末清初,是自陕入川的重要集镇,在铁索桥头通过一个商店建筑形成景观的收口。两坡房、四合小院、深的天井,以木架作为主……[详细]
洋县黄金峡
  黄金峡,是汉江第一峡,系汉江流经本县东南部金水、桑溪和黄金峡镇的一段河谷,全长47公里。黄金峡自古以滩多势险著称,自环珠台入峡,有24个险滩,出峡口即渭门,最为险阻的有九斗米滩、拘滩、鳖滩,大、小瓦滩和大、小唐兴滩,不仅滩险,而且景奇。黄金峡以水流急、险滩多、气势磅礴著称,时而山势陡峭,时而奇峰迭出,时而穿行峡谷,时而静水流淌,时而浪头扑面,时而鹮猴再现。明朝著名诗人王任曾留下“九十余里黄金峡,二十四处白云滩。雷向汉中驱乱石,水从天上倒狂澜。铁崖碍日千山险,玉鹮井生风六月寒。信宿龙潭幸蚤出,片帆回首抵长安”的著名诗篇,清代文人邹溶著有气势磅礴的《黄金峡赋》。汉江可分为上中下三段。丹江口以上为上游,长约925千米,集水面积9.52平方千米。穿行于秦岭、巴山之间,河谷常与岩层走向斜交,平均比降为……[详细]
洋县智果寺
  智果寺位于陕西省汉中市洋县城西12公里的谢村镇。108国道、西汉高速公路洋县出口、洋县火车站均可达,是陕西著名的宋元时期以城墙和护城河构成的城堡式寺院文物旅游景点和游览胜地。《洋县志》载:“智果寺,县西二十八里,唐仪凤间(公元676-679年)建造,宋、元重修。明万历年,某贵妃捐金,命太监同知府重修,增建藏经楼”。占地约35000平方米,l992年被公布为陕西唯一的一座皇家城堡式寺院。古有“汉上名刹”之称。现存藏经楼、大佛殿及护城河遗址,有“圣谕碑”等宋、明、清碑数通。智果寺藏经楼高约15米,长21.7米,宽18.3米,坐北向南,上下两层,单檐、斜山顶,房脊峻峭壁立,雕塑有唐三藏西天取经故事组图。整个构造高大雄伟,四周宽檐,黄、绿色琉璃筒瓦。楼内现存有明版御赐佛经《大藏经》4l87卷,经卷封……[详细]
红二十五军司令部旧址
  红二十五军司令部旧址位于汉中市洋县华阳镇红石窑村。1935年3月8日,以程子华为军长,徐海东为副军长,吴焕光为政委,郑位三为政治部主任的红二十五军由鄂豫皖根据地北上抗日,途径洋县,驻军华阳。军司令部设在距洋县华阳镇5公里的红石窑村余家大院内,军-住在司令部内,二十五军在华阳驻军期间,这里成为华阳苏区军事政治中心。其时,余家大院共有两大院落65间房屋,规模宏大,红二十五军离开华阳后,游击队又遭失败,余家大院遭国民党“围剿”部队拆毁损坏。解放后,党和政府对遗迹积极进行了保护。现存有房屋两大院11间,古柏44棵。为近现代重要革命历史史迹及代表性建筑,是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有当年红军施用过的刀、枪100余杆,红军书写的标语及部分物品。是汉中市爱国主义教育重点基地。景区地址:陕西省汉中市洋县华……[详细]
151、略阳灵岩寺 AA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略阳灵岩寺
  灵岩寺位于陕西省略阳县城灵岩路3.5公里处嘉陵江东岸的玉文山腰,自古以来享有灵崖洞天的美誉。它依托山崖两个天然溶洞扑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巧妙结合,构成一处独有神韵的佛教灵示圣地而著称陕、甘、川三省,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风景名胜区.。灵岩寺又名灵崖寺、药水岩始建唐开元年,是陕南第一大佛洞,洞中流水潺潺,古称药水含有多种微量元素。灵岩寺内摩崖石刻多达130余通素有小碑林之称,尤以《甫阝阁颂》的八分汉隶享益书法金石学界,国际友人和书家学者每年都来目睹其书采书韵,叹为观止。据洞内摩崖刻石和《明·嘉略阳县志》所载:灵崖寺建于唐开元年间,它以两个天然的大洞穴著称,吸引着历代文人骚客。唐代大诗人杜甫、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拭都曾泛舟嘉陵江,一游灵崖。灵岩寺内的摩崖刻石,是研究书法和历史的一个天然实物宝……[详细]
汉中天台国家森林公园
  汉中天台国家森林公园北依秦岭,南俯汉中盆地,位于汉中市城区以北18公里处,是一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俱佳的城郊型森林公园,总面积3674公顷,辖天台山、哑姑山、太白、石堰四大景区108处景点。天台山和哑姑山分别为陕南著名的道教和佛教圣地,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天台山山势巍峨,山顶平坦如台,故曰天台。被誉为陕南第一名山,集“奇、险、古、秀”于一体,山势雄伟,陡峭险峻,层峦叠嶂,气势状观。有飞仙灵崖、梅花古碑、琴泉雅奏、避滩地穴、岱顶风光等著名的人文、自然景观,登主峰岱顶,北眺秦岭翠峰,南瞰汉中盆地,令人心旷神怡;有始建于唐、宋、兴盛于明、清的古建筑十余处,依山延续十余里,主要包括灵官殿、黄茂咀、南天门、药王楼、涌泉寺、斗母宫,方圆百里群众前来朝圣,常年香火不断。历代文人墨客,仙道真人,官宦士绅,在此……[详细]
汉中兴汉荷园
  兴汉荷园位于汉台区七里镇胡家扁村兴汉公路旁,距汉中市中心区6公里,紧靠108国道以南,交通方便,地理位置优越。兴汉荷园是集莲藕种植、良种繁育、休闲娱乐、餐饮服务为一体的观光旅游生态农业基地,于2002年7月建成并开始营业。2003年兴汉荷园良种莲藕种植面积1200亩,今年全办事处莲藕种植面积发展到1500亩。园内有藕香榭,观荷亭等休闲娱乐景点,建筑面积达1100m2,成为汉台区乃至汉中市生态农业和观光旅游的新亮点。 兴汉荷园是集莲藕种植,良种繁育、休闭娱乐、垂钓、餐饮服务为一体的观光旅游生态农业基地,莲藕种植15OO亩,每年5月后,满塘碧绿,荷花盛开,阵阵飘香,每年举办一届“荷花节”,是汉中市生态农业和观光旅游的新亮点。有水生花卉展览区、荷文化展示区、生产区,是集科研、生产、旅游观光、科普教……[详细]
留坝古栈道褒河漂流
  陕西省留坝县,位于秦岭南麓腹地,我国古代先民开凿的穿越秦岭,联通秦蜀的古栈道中有三条穿境而 过,素有“中国栈道之乡”的美誉。其中褒斜古栈道是早于万里长城的建筑奇迹,它沿着湍急的褒河的穿越秦岭,凌空飞架于悬崖峭壁之上,蜿蜒盘旋于崇山峻岭之间,以其险、奇、雄著称于世。 “中国栈道第一漂”,就是沿着褒斜古栈道在褒河上开辟的漂流项目。无论您选择探险自驾漂、情侣自驾漂,还是激流勇士漂,沿着褒河斜水顺河而下,都可将多处古栈道遗址尽收眼底,既目睹古人的聪明智慧,又可领略大自然的秀美风光。水随山绕、人随船行、船随浪起、任凭飞珠溅玉,享受中流击水的乐趣。十里漂流,百折千回,浪遏飞舟,会给您留下“披阅栈道风云,驾驭长河破浪,亲历英雄壮举,感受热情召唤”的人生体验。 该景区位于留坝县的武关驿镇,距县城城区5公里……[详细]
碾子娅古镇
  镇巴县碾子娅古镇位于镇巴县东北角,距县城115公里。东邻汉阴县双坪乡,西接巴庙镇,南依紫阳县燎原乡,北靠西乡县两河口镇。在未通公路前,水运业发达,上溯达巴蜀、下行至汉中、安康等陕南重镇。因此,一时间店铺林立,商贾云集,十分繁荣,素有“小汉口”之美誉。古镇依山起势,临水赋形,三面环山,一面临江,面积虽不大,只有一条一里多长拾阶而上的青石板老街贯穿古镇南北,但蜿蜒曲折的石街两边至今仍保存着完好的此起彼伏,错落有致的清瓦屋面、木质穿斗式三、四开间商铺及青砖会馆,深藏大巴山青山绿水间,极少受到世俗的侵扰,虽然伴随着新镇的异地选址重建和现代交通业的发展,传统水运业的凋零,古镇已显得十分衰败,虽然如此,但古镇原汁原味的原始风貌得以完整地保留了下来,为我们细数着历史的沧桑与岁月的变迁。沿着高高的石阶,深情……[详细]
古路坝天主教堂
  古路坝天主教堂位于县城南12公里处的董家营乡古路坝村,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1888年,是当时西北五省最大的天主教堂之一,教堂由荷兰人设计,我国优秀工匠施工修建,整个建筑群设计独特,构思巧妙,用料考究,建造工艺高超,具有很高的艺术和观赏价值,现存有主教公馆和修女院,全部保存完好。抗战时期原北洋工学院、北平大学工学院、东北大学工学院、私立焦作工学院合并组成国立西北工学院,共设8个学系,院址设古路坝天主教堂,办学达八年之久,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急需人才,为抗日战争时期全国著名的文化三大坝之一。从董家营乡入七里沟到教堂,沿途风景秀美,特别是五月间,沿山沟而过,满山的七里香花香阵阵,野菊花、槐花等竞相开放,令人心旷神怡。现存主教公馆,座南朝北,回字形封闭式砖木结构,小灰瓦房面,占地68.4×50……[详细]
汉中万寿寺
  万寿寺位于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始建于明朝洪武十六年(l383年)。原址汉中城内南大街。传承法系为临济正宗。寺中现有建筑观音殿、大雄宝殿、地藏殿、玉佛殿、天王殿及山门等,均为近年所建,寺中有墓塔一座,碑刻一块。这里不仅风光优美,景观独特,而且文物众多,古迹纷呈。据汉中万寿寺住持释续学法师的介绍,万寿寺的来由渊源有以下三个方面传说……其一是说,在《汉南续修府志》里祀典目中三十七页上仅有十个字即“府治西万寿寺明洪武十六年建”;其二是说,清人王诚斋《东篱忆语》里的一段是:“府治内明初所建寺庙,今余三座,一净明寺,二万寿寺,三府城隍庙”。前二者已郁为丛林,僧尼均二百余人,细问之则皆临济宗派,盖农禅也。城隍庙住道百余人,以鬼道教民,故香火极盛;其三是说,据汉中七十岁的老人们都能口述出万寿寺完整时的风貌。……[详细]
158、萧何墓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萧何墓
  萧何墓位于城固县城东北一公里的博望镇谢家井办事处杜家漕村。萧何(?—前193年),沛人(今江苏省丰县),公元前206年随刘邦驻汉中,汉王朝建立后被拜为相国,封酂侯,谥文终侯,葬于咸阳五陵塬。传说萧何当年随刘邦来汉,在城固练兵、兴修水利,惠泽当地群众,后人为了祭奠他,修建萧何墓和萧何祠祭拜。城固萧何墓为衣冠墓,墓座西向东,墓冢呈椭圆形,长15米,宽10米,高5米。墓前有石碑三通。正中一通上刻隶书“汉丞相酂侯萧公墓”,系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陕西巡抚毕沅所书,碑高1.87米,宽0.9米,厚0.15米。右侧一通上刻楷书:“汉相国萧公讳何神墓”,系乾隆十一年(1746)城固知县藏应桐重立,碑高1米,宽0.7米,厚0.22米。左侧一通大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石碑,上刻楷书:“创修酂侯陵园碑记……[详细]
159、樊哙墓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樊哙墓
  樊哙墓位于城固县北十里五郎庙乡黄家村。2008年9月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樊哙墓又名樊哙台,是在平地用土垒起,圆形平顶,高20米,占地面积十亩零六分。墓前正中竖碑一通,上刻隶书“汉舞阳侯樊将军墓”,系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陕西巡抚毕沅所书。墓周围有大小柏树28棵,古药树(黄莲木)7棵,其中墓前一棵盘根错节,遮天蔽日,高约30米,直径0.6米,约在300年以上,十分壮观。据《水经注》载:“湑水经樊哙台南,台高五六丈,上容百许人”《舆地纪胜》载:樊哙台在城固县北五里,上容百余人。《旧经》云:“樊哙所筑也”。清《城固县志》卷二陵墓有“舞阳侯樊哙墓西北十里黄家村”。清《陕西通志》卷七十三古迹“樊哙台在城固县北十三里,上容百余人”。……[详细]
许家庙遗址
  许家庙遗址位于城固县桔园镇许家庙村、湑水河西岸的一二级台地上,分布面积约6平方公里,遗址东边沿湑水河有人工筑起的夯土墙,长约5公里,残高0.5--2.8米,夯层0.15-0.20米,夯窝规格及城墙宽度不详。包含物有加沙陶、灰陶、红陶、绳纹陶、砾石等,器形有罐、盆、翁、砖、瓦等。城墙以西的范围内,地面分布大量的加沙红陶、加沙灰陶、红陶、灰陶;细绳纹、粗绳纹陶;砖、瓦片等。同时,遗址内分布着大小不等的土台,从断层上可以看到底部为河卵石,上面为文化层,厚度0.1---1.2米,有些断层可以看到石灰层,部分疑是人工夯筑而成。该遗址从地面分布的陶片来看,年代跨度较长,仰韶时期、战国秦汉、唐宋。此遗址保存完好,跨度时代长,对研究城固的历史有重要的价值。……[详细]

缂備緡鍣Λ绋婵犮垼顔愰幏锟�13001937闂佸憡鐟遍幏锟� 缂備緡鍠撻崐鏇㈠矗閺囩姷纾鹃柟瀛樼箘閺嗘柨顭跨拋瑙勫 44010602000422闂佸憡鐟遍幏锟�

闂佺ǹ绻愰崢鏍姳椤掑嫬绠i柟瀛樼矋缁拷 闂佽壈椴稿濠氭焾閹绢喖妫橀柣鐔稿绾偓 闂佺ǹ绻愮粔鐑芥儗濡や胶鐝堕柣妤€鐗婇~锟� 缂傚倸鍟崹褰掓偟椤栫偛瑙﹂柛顐g矌缁嬶拷 闂佺懓鐡ㄩ崹濂搞€呴敂鐣岀懝婵炴垶顕ч敓锟�
闂佽壈椴稿濠氭焾閹绢喖绠i柟瀛樼矋缁箓鏌ㄥ☉铏 QQ闂佹寧鍐婚幏锟�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