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甘肃省 > 白银市旅游

白银市旅游景点介绍

靖远寺儿沟石窟
  又称红罗寺。在靖远县西南寺儿湾村。开凿于黄河北岸红砂沉积崖上。始创于唐代,现仅存1窟。门为砖券拱结构,窟内共有唐及后代石雕和泥塑造像66尊,有释迦、迦叶、阿难、观音、罗汉、天王等,形象生动,神态逼真。窟顶原有彩绘,因烟熏而难以识别。窟前有砖木结构楼阁,清康熙十二年(1673)修建,嘉庆元年(1796)重修。窟前原有配殿、僧屋等建筑,同治年间(1862-1874)毁于兵燹。石窟前楼基北壁一佛龛,为北魏所开凿,龛内造像保存完整。 ……[详细]
会宁红军会师楼
  会宁红军会师楼在会宁县城,旧会宁城城垣已不完整,现仅存城西门(西津门)及南北城墙各47米,西津门建于城门底座上,有城楼两层,为清代所建,1936年10月8日清晨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主力胜利会师于此,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至此胜利结束,会宁城楼因此被称为会师楼。……[详细]
白银人民广场
  白银人民广场白银人民广场位于西区经六路东侧,市委、市政府统办大楼以南,占地约12万平方米。整个广场布局对称,有比较明显的纵横轴线,是融现代园林绿化艺术、建筑小品、图腾柱雕、墙面浮雕,现代大型音乐喷泉、艺术照明景观、观赏展览、休闲于一体,是新世纪新白银的象征。广场在功能布局上既有儿童乐园、老年园地、绿地景观小游园,又有形似白银版图的旱喷泉、景观水道、中心演出舞台、涌泉水池、高台跌水、城建展厅。广场地面全部采用防滑型灰色花岗岩和奶白色广场砖铺砌,红色线条镶割,层次分明,错落有致,与政府统办楼高低呼应,和谐统一。整个广场景观在布局安排上突出了水、绿、亮、雕塑四大主题。广场人民广场水面面积达3800平方米,大型音乐喷泉直线长280多米,有水景喷头1508个,水下彩灯1208个。共栽植各类树木达12种……[详细]
黄河大峡奇观旅游风景区
  黄河大峡奇观旅游风景区沿兰州四十公里黄河风情旅游线顺流而下,穿过小峡和皋兰县什川16公里后,便进入白银黄河大峡奇观旅游风景区。黄河大峡奇观旅游风景区由31.5公里奇峰异山的大峡,10公里波光粼粼的条城川,240亩四面环水的太阳岛,20公里水流湍急的乌金峡等景点组成。从入峡处起,依次有峡谷枣林、天王掉甲、大禹治水、神龟探潮、天桥横空、睡佛、古峡仙洞、情侣吻别、友好使者、猛虎饮川、镜中佳人、古峡护神、千里单骑、飞来石、锦鸡独立、鲲鹏钓月、鳄鱼扑食、子母象、鬼斧神工、唐俑壁立、孔明祭天、-洞开等20多处奇观奇景。因峡长、峡奇、峡险皆称黄河之最,故名大峡。著名的大峡电站依山而建,将狂奔不羁的河水拦腰斩断,坝身全长241米,平均坝高72米,水库存水量约0.9亿立方米,年发电量14.65亿千瓦时。大坝雄……[详细]
325、剪金山
剪金山
  剪金山剪金山地处白银市白银区。山上现存建筑物为清代所重修,整个建筑群分三路布局,南路为中轴线,从低到高依次为三清洞、天王庙、天桥、土地庙、子孙宫、四元君殿、采花将军殿、灵官殿、雷神殿等,以420级上天梯连通。东路有刘道塔,经山梁至庙院。西路为石刻。各庙、殿山墙内侧分别绘有人物、花鸟、山水,子孙宫内有泥塑神像。……[详细]
326、乌金峡
乌金峡
  乌金峡乌金峡是黄河小三峡电站开发项目之一,峡窄流急,峡口有大小尖山在云雾绕绕之中,形似圆锥,尖顶直插云端,十分壮观。峡口北侧,有名噪一时的禹王庙、白马庙、药王庙遗址,现虽遭破坏,但每年到此烧香拜佛的信徒游人络驿不绝。峡中石壁光洁如玉,壁立千仞,水流湍急,便到航运终点大浪沟,该地段地势平整,背山面水。果园成片,环境幽雅,是休憩、野餐的最佳去处。……[详细]
327、翠绿湖
翠绿湖
  翠绿湖翠绿湖紧靠渔池,湖中有天然生成芦苇约70多亩,每到夏季一片葱绿,在芦苇草中,有多种野生鸟类成群嬉水,以野鸭居多,时而在水中畅游,悠闲自在,时而遇人惊起拍水飞起,引颔长鸣。秋冬之际,还有许多珍稀鸟类到此驻足捕鱼,在钓鱼场、芦苇上飞绕盘旋,鸟飞渔跃。一条大坝锁住一湖碧水,水面达1000亩。微风拂过,宽阔的湖面上,荡起阵阵涟漪,美得令人目不暇接,翠绿得如浓墨的中国画。……[详细]
  十里滨河滨河路上起白茨滩青城桥,下至蒋家湾,依傍在黄河北岸。路右侧河边,有天然生成红柳林约140亩,每到夏季红柳枝高林密,左侧路旁是绿影婆娑的垂柳。钓鱼场、翠绿湖连成一片、湖光山色十分优美,日暮黄昏、漫步其上,听河水潆潆,凉风习习,幽静而安详,是避暑消夏的最佳去处。堤坝水利系统立项建设,滨河路初具规模,路基形成,如将路面铺成混凝土路面,补栽沿河红柳,安装路灯,即可与兰州滨河路媲美。……[详细]
  大川古渡大川古渡历史上就被列为条城八景之一,这段河道开阔,水流平稳,顺流向下,一路山青水静,古柳岸边百年水车与古式渡船融为一体。两岸绿荫浓重,郁郁青青,船行水中央,会顿觉空气新鲜,恬静松适。……[详细]
330、雷祖山
雷祖山
  雷祖山雷祖山位于白茨滩,距大峡公路1.5公里,相对高度2000多米,是水川上段至高点。其山经多年风蚀形成,形似麦积,非常独特,山顶建有雷祖庙,每年农历6月23日有盛大庙会,约有3000多人云涌至此,热闹异常。登上雷祖山,可俯视水川全景,但见烟雾笼罩之中,群山苍莽,起伏绵延,园林、河流、农舍盘桓于花树间,萦红纤绿相间成行。……[详细]
武当神钟
  武当神钟武当神钟位于大川渡西北侧,此处天然形成一小谷,三面环山,南靠黄河,风景秀美,气候温暖,文化传统悠久,根基深厚是重要的黄河文化发祥地之一,该景点山峰陡峭,峡谷幽深。有很多历史、人文景观,著名的祖师大殿、斗母宫、文昌宫、四圣楼等建筑,便雄居于此,融南方山水秀丽和北国风光之雄奇为一体,具有独特的旅游优势。……[详细]
  红湾棚景大川渡莲花山北侧,大峡公路红湾遂道东端100米处,有一平台,此居高临下,顾家善,大川渡,白茨滩等村塑料大棚尽在眼底,总面积约有2000多亩,被专家称为农业上的“白色革命”,大棚连片且南依黄河,北傍青山,一排排大棚,一排排红瓦房和一片片果园相互点缀,互相映衬,错落有致不是规划、胜似规划,水泥路在大棚、果园间时隐时显,正如诗云:“径曲被阻疑无路,道转云开别有天”。……[详细]
333、岗岗沟
岗岗沟
  岗岗沟岗岗沟在水川镇关家沟村,距大峡公路3.5公里,顺沟而上,两岸枣村成片,有百年生大枣树2000多株,是全省闻名的小口枣生产地,年产鲜枣20万公斤。沟左1公里处有“关山独立”、“窖子洞”等景色。岗岗沟由九级瀑布组成,一年之中水瀑半年,冰瀑半年,瀑布总落差达60米左右,最大水流量1立方米/s,九级梯瀑各具特色,十分诱人,右侧绝壁有一人工开凿小路,攀岩则可入谷中。壁侧多天然洞穴,壁顶有奇石争峰,似人似物气象万千。正如诗云:“清冷之状与耳谋,潆潆水声与耳谋。悠悠而虚者与心谋,虚而静者与神谋”。……[详细]
大峡电站
  大峡电站大峡一段山高水深,两岸山势陡险,青石凌立,中间形成一道间谷,地势非常险峻,正如诗云:“断崖万仞如削铁,飞鸟不度山石裂”。著名的大峡电站便雄居此间,电站大坝依山而建,将狂奔不羁的河水拦腰斩断,坝身全长241米,平均坝高72米,水库存水量约0.9亿立方米,年发电量14.65亿千瓦时。大坝群伟壮观、气势不凡,每逢春夏之季,登上坝顶,向西眺望,但见青山翠岭绵延起伏,莽莽苍苍,山花烂漫,野草葱笼,景色十分优美。乘船自大坝逆流而上,站在水中央,蓝天白云,峰峦起伏,甚为壮观。待乌金峡建成后,顺流而下沿大峡电站至乌金峡电站,两站景观一览无遗。……[详细]
王进宝将军墓
  王进宝墓位于白银市平川区黄峤乡玉湾村,坐北向南,处于东北高、西南低的滩地中,当地人称“将军坟滩”。墓葬及所存石雕建筑延伸约200米,神道宽约20米,原有17道石雕、建筑和造像,现存自北向南依次为:封土1座、神道碑1通(龟趺6只,螭首5块)、石牌楼遗址1处、石狮1对、文官石像1对、石马1对、石牌楼1处、龟趺1对、狮座2块、器械座1对、东西两处石亭遗址2处、石牌楼遗址1处、石狮1对、旗杆座1对、上马石1对。墓葬封土为圆形双丘,底径14米,高约3米,为与原配孙夫人合葬墓。另有家族墓距该墓6公里。王进宝墓初建于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历时三年建成,现存石雕及建筑惜毁于文革,但残骸基本完整,图案纹饰清晰可见,其规模宏大,布局考究,石工雕凿精巧,造型丰富精美,对研究清代丧葬、石结构建筑、石雕艺术和……[详细]
336、哈思山
哈思山
  哈思山哈思山位于靖远县东北石门乡黄河东岸,距靖远县城85公里。哈思山时起是伏,塬峁交错,逶迤百里,形成靖远五合、靖安两乡丘陵沟壑山地。地形由南向北倾斜,北部为兴堡子川,与宁夏交界。哈思山主要由泥盆系的陆相紫红色粗碎屑岩和局部夹玄武岩组成。其南侧为一条西北至东南方向的活断层,把它与松山隔开。南坡陡峻,北坡平缓。康熙《靖远卫志》载:“在(县)北百二十里,南接分水岭,峰峦层列,岩壑横峙,松柏丛茂,鸟兽蕃蔗,积雪冬夏不消,遥望晴岚素雾亦一方之名胜地。明嘉靖三十三年、三十五年有侍御宋贤、詹理阅兵题词纪胜。”此为靖远八景之一的“雪岭堆银”,所以哈思山也叫雪山。哈思山西临黄河石峡,北屏昊天紫漠,东望荒丘阶地,南通金锁雄关。左看深藏而显其秀,右看挺拔而显其雄。夏季山花烂漫而显其媚,冬季披银戴玉而显其洁。哈思……[详细]
大浪天险
  大浪天险大浪天险位于靖远县城西南八十里之乌金峡,丹崖石峡,中流黄河,地势天险,惟通舟筏。传说,大禹治水时,开山劈石,引黄入峡,在数十里峡底,尽是先民掏金后留下的一堆堆碴石和自然形成的一道道石阶,凶恶巨大的河水倾泻而下,跨阶奔腾,汹涌澎湃,大浪涛天,吼声如雷,故称“大浪天险”。古人有诗为证:  天然大浪与云齐,扼险崔巍关以西;万里尘氛清塞外,诗留石壁几人题。“大浪天险”闻名古今,兰、皋、榆、靖一带传为胜景,自古迄今,河水汹涌湍急,一年四季,大浪之奇始终不消。……[详细]
  四合院靖远县现存四合院是清代代表性建筑物之一。位于双龙乡仁和村发裕堡内,距离县城约130公里。始建于清代中叶,房屋为砖土木结构,北堂屋三间,屋檐为卷棚式,四明柱;南堂屋三间,东西房各六间,均为七明柱,西南角有木结构绣楼两层六间,大门影壁为砖雕,刻工精细,清静淡雅,古朴厚重,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339、法泉寺石窟 AAA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法泉寺石窟
  法泉寺石窟法泉寺座落于县城东十公里处红山岔内,四周红色石质山体裸露,山崖下有泉水涌出,以“法门”“清泉”立说,故名法泉寺,是陇上闻名的佛寺之一。法泉寺石窟依山开凿,始建于北魏时期,唐宋两代较为鼎盛。现残留36个洞窟,保存有唐代以来雕塑佛像及壁画等珍贵文物,具有重要的艺术欣赏和历史研究价值。唐初大将尉迟敬德曾监督修建法泉寺,宋代崇宁五年(1106年)钦赐法泉寺与西安景云寺为上下两院禅寺,允许会州法泉寺容纳五百僧人修行。明朝正统四年(1439年),靖虏卫指挥房贵与寺院主持桑迦班丹创建大佛殿、天王殿、伽蓝殿、观音堂等。明代兵部尚书彭泽青年时游学至靖远,曾寄身法泉岩洞潜心读书,作有《东山八景》诗及《仙堤赋》等诗文。近代有张大千、于右任、何裕、范振绪、张云锦等文化名人寻访古寺并留下墨宝。张大千曾题联:……[详细]
黑城子古城遗址
  黑城子古城遗址位于靖远县大芦镇黑城子村西北1公里。是一处大型土筑军防城堡。城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280米,东西宽172米,面积约4.8万平方米。城墙为夯土版筑,夯层厚约0.14米,墙残高2--4米,基宽9--11.8米,顶宽1--2米。南墙正中偏东开门,门宽5米。门处有瓮城,长27米、宽20米,门宽3米,墙高2--4米,城外有护城河。地表散见大量砖瓦、灰陶片、剔花青釉瓷、细白瓷片。据《甘肃新志》载:此城为新泉城,为唐大足初(706)郭元振置新泉军,初属朔方,天宝中(724—756),属河西节度使,宋为新泉砦,金废。城址保存较好,对研究唐代军事防务和城建史有重要价值。……[详细]

缁棷CP婢讹拷13001937閸欙拷 缁倕鍙曠純鎴濈暔婢讹拷 44010602000422閸欙拷

閸忓厖绨幋鎴滄粦 閼辨梻閮撮弬鐟扮础 閸忓秷鐭楁竟鐗堟 缂冩垹鐝崥鍫滅稊 閹存垼顩︽笟娑毲�
閼辨梻閮撮幋鎴滄粦閿涳拷 QQ閿涳拷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