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州旅游景点介绍
临夏市人民公园(临夏红园)位于甘肃临夏市西郊,是一个具有古典建筑风格的江南式园林。红园始建于1958年,占地4公顷,由清晖轩、如意湖、盆景院、月季院、怡乐厅、动物园六个部分组成。红园以池、馆、树交相辉映,两头大,中间细,呈葫芦状。园内花木扶疏,姹紫嫣红;湖水如镜,小溪涓涓。 红园内建筑结构精巧,木结构牌坊的正门用六根大柱托起,中间用七级云斗支起歇山式主楼,两旁有歇山式边梭,檐下装修均为精巧的木雕、砖浮雕珍品。红园建筑上独特的砖雕、木雕和河州彩绘闻名三陇,尤其是砖雕艺术,品种繁多,形象逼真,常常令游人叹为观止。 ……
[详细] 中国最著名的清真寺之一,西北地区的伊斯兰教圣地之一,位于甘肃省临夏市解放路红水河边,是临夏穆斯林群众礼拜的宗教活动场所。始建于元代末年,以后随毁随修。 南关清真大寺占地3亩多,建筑面积为2074平方米。主体建筑分上下两层,建筑面积1300多平方米。礼拜大殿位于上层,沿着弧形阶梯拾级而上,是二层平台,平台与大殿之间有一道汉白玉贴面的双心圆券柱廊。大殿呈正方形,边长各21米,窑殿用汉白玉做成圆心复叶型壁龛形式,上刻《古兰经》。大殿中部有4根绿色瓷砖贴面的方柱 ……
[详细] 临夏东宫馆 ——简介东公馆位于甘肃临夏市城东南角,占地面积50余亩,1945年建成。是原-第四十集团军副司令、柴达木屯垦督办马步青的私邸。馆内建筑全系砖木结构,四座正院及附属设施呈“田”字形布局,四座院落毗邻处有天井一处,四角有门通向四个院落,天井正北为歇山式三屏并列一字形大影壁,壁心有回族砖雕艺人绽成元的砖雕名作《江山图》,是河州砖雕艺术的代表,东公馆兼容和汇聚了众多砖雕木刻能工巧匠高超的技艺,展示了河州砖雕、木刻艺术的精华,观赏价值很高,现为少年宫和旅游定点单位。 ……
[详细] 亥姆寺位于康乐县虎关乡夏牟山,距县城8公里。亥姆寺古称云界寺,建于唐、兴于宋、盛于明、毁于清。1958年时被辟为畜牧场,其林地面积由解放初的一千多亩缩减到200多亩,乔木类被砍伐尽。1962年后复有僧人释谛觉守寺,当地群众以护林为名,对寺庙进行了维修保护。1978年后,寺内佛事活动逐渐恢复,并增建了6间北殿,6间南殿,重修了钢筋水泥仿古山门,山脚下新修接引殿一院。退耕还林200多亩,绿化荒山300多亩,新植松柏10000余株,新修上山车道3华里。亥姆寺山有三大奇观。一为满山的毛桃。毛桃为野生仁用桃,果肉成熟后干涩无味,不能食。其核大仁圆,味苦质优,年产数万斤,是药用、食用之上品。毛桃着花繁密,清明时开放,朱蕾粉瓣,花团垂枝,香飘数里,惹得蜂舞蝶飞,踏青赏花者络绎不绝。二为三样柳。三样柳是夏牟……
[详细] 马路塬遗址马路塬遗址位于岘塬乡姬家川村马路塬,保护面积7亩。1975年文物普查中,在磨河嘴距地表30厘米处,发现长7米、厚80厘米的灰层1处,出土不少陶片和骨器。陶片为细泥红陶,色橙红,饰黑彩,平行条纹、斜纹、水波纹,还有夹砂红陶片,属辛店文化。在断崖面距地表50厘米处,发现居住遗迹,长6米,厚60厘米,地面夯筑,下有卵石层;还发掘出石刀2件,单耳陶杯1件。陶杯质为夹砂红陶,色橙红,饰黑彩,上,下部为组3条,并有勾纹;杯高5厘米,口径6厘米,底径3厘米。属辛店文化遗址。……
[详细] 张家嘴遗址张家嘴遗址位于永靖县河东乡张家嘴村(刘家峡库水淹没)。1960年发掘出四方锥形房屋4座,圆式锥形房屋3座。同时发掘出很多刀、斧、凿、杵、纺轮等石器,杯、壶、双耳罐等细、粗陶器和狗、猪、牛骨骼。反映出那时境内由母系氏族公社晚期向父系氏族公社过渡。属辛店文化张家嘴类型。……
[详细] 秦魏家遗址秦魏家遗址位于永靖县莲花乡秦魏家村(后被刘家峡库水淹没)。1960年发掘出单、合葬古墓138座。墓葬分行排列,陪葬品有陶器、骨器等。合葬墓中,男性仰身直卧,女性向男性屈肢侧卧。郭沫若对此合葬墓的发掘有很高的评价,认为那时已由母系氏族进入父系氏族社会。秦魏家遗址属齐家文化遗址。……
[详细] 七十亩山遗址七十亩山遗址位于永靖县盐锅峡下铨村黄河南岸第二台地,属金泉下铨村,是一处马家窑类型墓地。1975年11月15日,永靖县革命委员会公布其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七十亩山墓地七十亩地一带,1974年农田基本建设中,出土有大量文物、陶器、石器、人骨和石板。出土陶器均系彩陶,陶质细腻,底色橙黄,有光泽,通体饰黑彩,绘平行线纹、旋纹、宽带纹、网络纹,器形有壶、罐、瓶、单耳罐、单身壶等,为马家窑类型晚期器物。石板为石棺残迹。……
[详细] 杏树台遗址杏树台遗址,位于永靖县陈井镇西山村徐家岘子生产队,地处山沟下一台地。台地北至盐沟洼,南靠塔尔山,东接红科坨,西接苏家湾,面积4亩。1975年10月,经州文物普查组调查后,于同年11月15日被永靖县革命委员会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次年6月临夏州文物四有工作组作了复查。这是一处马家窑文化的半山马厂类型及齐家文化并存的遗址。另外,在西山村还发现了大量文化遗址和墓葬,特别是杏树台、地湾、徐家岘子、高家山等地。在高家山修学校时发现一座墓葬。距地表180米,人骨已毁,出土器物三件。两件已损失,剩一件双身彩陶壶,高31厘米,口径10.5厘米,底径9厘米,口稍侈,陶色橙黄,饰黑红二彩,颈部饰交错斜线纹,腹下部饰水波纹,属马厂类型。还征集到此地出土的一件马厂类型彩陶罐。根据调查,高家山一带属马厂类……
[详细] 小茨台遗址小茨台位于永靖县盐锅峡镇小茨村东南黄河南岸第二台地上。解放初期,省文物工作队曾到此地作过调查。1975年,临夏州文物普查队调查后,于同年11月15日由永靖县革命委员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7月初,临夏州文物四有工作组又对其进行了重点复查。小茨台遗址分小台和大台两个阶地,小台面积约60亩,大台面积约80亩,根据群众提供的线索,在台治渠边和山根渠边发现有灰坑,并采集到石刀及彩陶片;在台地北面的骆驼脖子崖坎处有灰层;在台地前沿一带散存的陶片较多。从陶器残片看,为细泥红陶,饰黑彩,绘平行线纹,为马家窑类型遗存。另外在本遗址尚残存一段古长城遗址,并征集到引水管三节,以后又从小茨村征得三节,外表有细绳纹,灰色,每节可以相接,系汉代早期遗物。……
[详细] 黄河三峡古遗址古老的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流经永靖,在块热土上留下了祖先们的足迹和灿烂的古代文化。根据国家黄河考古队、甘肃省文物工作队、临夏州文物普查队、临夏州文物四有工作组的调查和永靖近年来的发现,现已确证的各类古遗址、古墓葬共140余处,其中被列为国家级保护单位的1处,省级保护单位2处,县级保护单位16处。……
[详细] 齐家坪遗址齐家民族是一个顶天立地的民族,他曾是中国西部的一个巨人,统领过这块广袤的地域,在期延续1000年左右。后来融入商文化而消亡了,使今天的人们看到其精美绝伦的陶器、玉器、铜器而赞叹不一,着实叫人神思向往这古老的民族,贪恋这块神奇的宝地。上世纪二十年民族的面纱被人了周口店北京人、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辛店文化等一系列原始文化。这个人就是博士。虽然他在《甘肃考古记》中把齐家文化的年代错排在仰韶文化的前面,引起后来不少纷争,其影响更为广泛深刻。安特生(1874·7·3——1960·10·29)瑞典人,1901年取得地质学专业博士学位。1914年时任瑞典乌普萨、兼瑞典地的安特生被请来华担任农,为北洋政府寻找铁矿和煤矿,但连年军阀混战,使其三年寻矿举步维艰,后受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的考……
[详细] 甘肃太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临夏回族自治州与甘南藏族自治州之间,东南起洮河下游地区,西南与甘南州临潭、夏河、合作、卓尼四县(市)及青海省循化县毗邻,东北和临夏州康乐、和政、临夏、积石四县相接。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2°43′~103°42′,北纬35°02′~35°36′之间。东西长约100公里,南北宽约10公里。保护区总面积127万亩。保护区前身为临夏州太子山总场,建场于1957年;1991年更名为“临夏回族自治州太子山水源涵养林建设总场”;2001年12月,甘肃省政府决定将太子山林区移交省林业厅直属管理,2002年7月,省政府颁发了林权证;2003年9月,太子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挂牌成立;2005年12月,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2012年1月由国务院办公厅确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局为县……
[详细] 柳梅滩风景名胜区柳梅滩风景名胜区位于县城以南的太子山脚下,距和政县城25公里,包括柳梅滩、大湾滩、麻崖等景点。其中大湾滩草原系清代驻河州镇绿营军牧马场,建有马王庙;麻崖原建有麻崖寺院,戎辰之乱中被毁,再未修复。一人景区,即闻轰轰然巨响连绵不绝,这就是所说的海眼,巨大的水流从地下喷涌而出,颇为壮观。脚下牙塘河滔滔奔流、穿石而过。景区内险峰峙围,沟壑纵横交错,林木丛生。与奇峰相依的水库所形成的湖面水清如黛,碧波荡漾,微风吹过泛起千层玉带,夏日的湖面,风光旖旎,群峰倒映其中,煞是好看,荡舟其上,其怄意之情可与泛舟西湖相美。冬季来临,在皑皑群峰映衬之下,巨大的湖面平滑如镜,可嬉戏、滑水、宛如是天然的游乐场,吸引着附近的孩童、游人,其乐融融,陶陶然沉醉其中。柳梅滩风景区内景秀、水清、峰奇。座座山峰各具……
[详细] 铁沟风景名胜区铁沟风景名胜区位于县城南太子山,距和政县城20公里。景区呈峡谷状,纵深约12公里。峡口有炼铁遗迹,故名炉子滩,原藏传佛教铁桦寺就建于此地,后被毁再未修复。和铁公路通过峡谷直至半山。峡内林木丛生,两边群峰耸立、石壁万仞、峰高云低、绵延起伏、形态各异,形成一山一景,景景如画的山水长卷。林间流水清澈见底,游鱼悠闲自在,卵石被山珍珠瞰带白练之日,山,迎姿林尽染林内珍禽众多出没。灌木林里,栗子、毛核桃、莓子、果牛、沙棘等山珍野味遍及四野。峡谷中,百鸟和鸣,人游其中,仿佛置身于音乐的海洋。游人嬉戏于如毯般的绿绒草地上,融入大自然的怀抱,尽情享受着人间的快乐,这就是铁沟,如诗如画般旖旎绚丽的人间天堂。 在子山北麓,距县城二十公里的罗家集乡,有一处美丽迷人的风景区--三岔沟。黄罗公路可直接通往……
[详细] 寺沟寺沟是狮子峰和象山之间的峡谷,位于县城南20公里处葱花岭下,在峡谷中建有佛寺,故寺沟又称小普陀山。峡谷内还有瀑布、油缸池、摸子洞等景点,瀑布跌三级断崖而下,水声如雷、雾气弥漫。清代进士邓隆曾在此赋诗一首:瀑布落天吼怒雷,青山绿树绝尘埃;松风说尽长生法,疑是天龙灌顶来。瀑布从高坎下陡然跌落入谷底形成水池,叫油缸池,宽约四五米头泻入日古人穿在下有们在洞内&qu萨求子,而称摸子洞。寺沟原有大殿、入海殿、百子宫、独岗、山门、牌坊、山神庙等建筑,清咸丰年间毁于战火,1982年以来,大殿、百子宫、牌坊等在原址重建。环视两边,山形奇特,怪石嶙峋,各种树木郁郁葱葱,有开花的、挂果的、舒枝展叶,参差交错,许多珍禽野出没于其间,鸣啼声谱成一曲曲鸟儿协秦曲,它们好奇地探视着一群群陌生的来客,也好像是在为美丽的……
[详细] 民俗文化商贸街东乡县民俗文化商贸一条街,总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穆斯林建筑、古典建筑、现代建筑的风格,交相辉映,各具特色,风格迥异。宽阔的马路,彩砖编织的人行道,公园式的花坛与商贸楼浑然天成,透射着一种和谐之美。闻着东乡手抓的阵阵浓香,领略苍穹弯月的穆斯林建筑风格,品味阿拉伯文化与东方文化交融的风情,感受东乡浓郁的民俗风情,让我们恍惚进入了一个阿拉伯的世界,从中也可细品东乡新县城的独特魅力。原先,这里是一块斜坡地带,县城改扩建工程开工后,县上将民俗文化商贸一条街列入重点项目,规划在县委、县政府大院南侧,从南园市场开始至文化路建设长610米,宽24米的街道,并在街道北侧和南侧建设不同风格的商铺楼,总建筑面积16139平方米,项目规划总投资1981.5万元,其中商铺楼建设1897.5万元,街道……
[详细] 东大坡森林公园东大坡森林公园位于东乡县西南部,距临夏市12公里,公园占地面积4284亩,森林覆盖率高达91%。这里松柏树立,苍翠挺拔,层层山峦,道道沟壑,尽掩映于葱笼之中,空气清新怡人,树荫密布,宛如置身于原始的大森林之中,闻山间花儿之郁香,聆林中鸟儿之歌唱,观松涛之阵阵,品人与自然和谐之美,无限风光在其中。东大坡森林公园丛林密布,云杉、油松等各类树木高大挺拔,远远望去宛如一颗绿宝石,镶嵌在东大坡上。绿色的森林、黄色的土地,红色的丹霞地貌,绘成东大坡独有的景观。国道213线,像一条玉带,蜿蜒盘旋,将东大坡紧紧缠绕。站在山巅,举目四眺,黄河母亲若隐若现,临夏全景尽收眼底,可领略山峰之奇特,大自然之广袤,顿觉心旷神怡,诗兴大发。这时,山间响起悠悠的临夏花儿声,忍不住放开喉咙回应几声,别有一番情趣……
[详细] 撒尔塔文体广场谁都不会想到,座落在大山之巅的东乡县城会有一处规模宏大的体育场,环形跑道,鲜红明亮;球场草坪,绿茵如洗;层层看台,荫翳遮蔽;这就是令东乡人颇为自豪的撒尔塔文体广场。撒尔塔文体广场像绿宝石一样镶嵌在县城众多山峦的怀抱之中,它是县城改扩建工程实施的四大文化工程之一,规划总投资515万元。这里原先是东乡县城前的一条沟壑,县上移山填沟,临势而建,在群峦之间建起了全州最大的体育场。体育场与整个县城相辅相成,布局合理,成为东乡新县城的一大亮点。撒尔塔文体广场占地250亩,可容纳观众10万人。现如今,各种文体设施基本建成,塑胶跑道,球场草坪,堪称全州一流。环体育场的护坡上,松柏吐翠、林木相间,远远看去就像朵朵绿伞插在护坡上,鳞次栉比,错落而有致,在体育场周边形成了一道绿色的屏障。撒尔塔广场的……
[详细] 陇上奇观红塔寺沿着奔腾不息的洮河水,来到唐汪川红塔山,这里地势险峻,山峦层次分明,丹霞地貌别具特色。瞧,红塔山上,两根红色巨柱非常明显,凸显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巨柱下就是有名的红塔寺。雄居川心的红塔山,犹如一条巨龙,由西向东,将这片神奇的土地分为上下两川,红塔寺在百丈红塔岩石上凿成,塔名由此而得。红塔寺历史已很悠久,始建于南宋末年,后经多次重修。在清朝乾隆二十三年,红塔寺就建成了上、中、下三殿,全寺布局合理严谨,规模宏大,气势雄浑。殿内共奉三大古佛,寺内保留有古洞壁画和古佛画像。清末民初,红塔寺屡遭破坏,后几经重修,又经历十年浩劫,几乎全毁。二OO一年初,经释智义和尚倡导联络,由缅甸佛界赠送释加牟尼玉佛一尊,各地僧俗,争先焚香拜渴,盛况空前,红塔寺声名大振,二OO二年初,由主持唐仲吉倡导,推初……
[详细]
闂傚倷鑳舵灙缂佽鐗撳畷婵堜沪閻偆鎳撹灃闁告侗鍘藉畵宥夋⒑閸濆嫷妲归悗绗涘洤纾归柟鎯板Г閻撴瑩鏌涜箛姘汗闁活厼鐭傞弻娑樼暆鐎n偄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