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甘肃省 > 陇南市旅游

陇南市旅游景点介绍

徽县清真寺姆拉楼
  徽县清真寺姆拉楼位于陇南市徽县城关镇东关村,现存姆拉楼为民国三年(1914)重建,三滴水歇山顶楼阁式建筑,分上中下三层。一层建筑面积约180平方米,每层面阔三间,进深三间,逐层内敛,建筑通高19.86米。一层檐下施五踩斗拱,昂用凤头昂和龙头昂,二、三层檐下均施透雕挂落及牙子板等,刻工精细,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及南方建筑元素,为近代民族建筑之佳作。姆拉楼西侧立有明代万历年间徽州进士马负图撰刻《重修礼拜寺碑记》碑1通,清道光四年《清真寺建修庙房碑记》1通。1990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11月8日,入选甘肃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姆拉楼东门外侧以东3米,南至姆拉楼南墙外侧以南3米,西至姆拉楼西门外侧以西3米,北至姆拉楼北墙外侧以北6米。……[详细]
陇南市博物馆
  陇南市博物馆成立于1997年12月,属市文化出版局管理的副县级事业单位,人员编制12名。该馆收藏有馆藏文物1500多件,陶器、青铜器、漆器、瓷器等为馆藏特色。该馆馆舍正在新建,设计建筑面积5124平方米。馆长:李冰 联系电话:0939-8235209……[详细]
成县博物馆
  成县博物馆成立于2000年10月,位于县城西大街裴公湖畔,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720平方米。现有文物藏品817件(套),其中,一级文物12件(套),二级文物36件(套),三级文物93件(套)。藏品种类有青铜器、铁器、瓷器、陶器、玉石器、书画等;其中以战国高圈足窃曲云纹铺首壶、汉代鎏金棺饰、双鱼青铜洗、五代耀州窑刻花狮头流执壶等为代表。成县博物馆现有职工14人,内设办公室、信息中心、安全保卫部、考古调查部、陈列展览部、宣传教育部、档案资料管理室等。该馆自成立以来,先后获得“全国文物系统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全省馆藏文物普查配合先进集体”、“全省文物工作先进集体”,“全省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成县抗洪救灾先进集体”等。馆长:张建文 联系电话: 0939-3219101……[详细]
徽成两康战役纪念馆
  徽成两康战役纪念馆成立于2011年,位于徽县城关镇和平路2号,隶属于徽县文化体育局。纪念馆占地面积700平方米,建筑面积610平方米,展厅面积500平方米,馆藏革命文物20件。举办有“徽县革命文物展”一个基本陈列,年接待观众5万人次。徽成两康战役纪念馆现为甘肃省和陇南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馆长:马存良联系电话:0939-7521363……[详细]
徽县博物馆
  徽县博物馆位于徽县城关镇和平路,成立于1995年,副科级事业单位, 隶属于徽县文化体育局。现有编制19名,其中事业管理人员6人,专业技术人员2人。该馆占地2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300多平方米。现有馆藏文物1000余件(套),其中有国家珍贵文物100多件(套)。馆长:马存良联系电话: 09397521939……[详细]
康县革命纪念馆
  康县革命纪念馆位于康县城关白云山公园内,占地面积6亩,主体建筑为仿古风格,四层退台布局,总建筑面积3339平方米,展厅面积860平方米。展览内容包括红军长征在康县、甘陕游击队的建立及其活动、康县人民迎解放、改革开放铸辉煌、富民强县的宏伟蓝图5个单元。年接待观众近2万人次。馆长: 苟长途联系电话:0939—5122140……[详细]
康县博物馆
  康县博物馆位于康县城关白云山公园内,占地面积15亩,主体建筑为仿古风格,四层退台布局,建筑面积3339平方米,展厅面积1060平方米。展览以“古道沧桑——康县历史文化展”为主题,共分历史悠悠、古道漫漫、多彩民俗、旧貌新颜四个单元。年接待观众2万人次。馆长:杨清军 联系电话:0939—5121366……[详细]
两当县博物馆
  两当县博物馆位于城关镇东大街文体局综合办公楼,成立于2008年,科级事业单位,隶属于县文体局。现有编制4名。馆藏文物882件,其中二级文物6件,三级文物26件。馆藏文物主要以灰陶、宋瓷、铁、铜、纸、砖雕、石器等类别,《王氏家谱》为镇馆之宝。举办有“两当历史文物”展览。年接待观众2.5万人次。馆长:左敏联系电话: 13993952310……[详细]
礼县博物馆
  礼县博物馆坐落于甘肃省陇南市礼县城关镇东新南路秦人广场,占地面积43865平方米,建筑面积20533平方米,主体为仿秦汉式建筑。举办有“礼县秦文化文物展”和“礼县历史陈列展”两个基本陈列,另有“礼县民俗展”和“翰墨遗珍书画展”。“礼县秦文化文物展”以丰富独特的早期秦文化文物向世人重现了早期秦人那段惊心动魄、恢弘壮阔的历史。年接待观众17万多人次。馆长:王刚 联系电话:09394421165……[详细]
西和县博物馆
  西和县博物馆位于西和县中山北路,成立于1997年,属县文化体育局管理的副科级事业单位,现有员工13名。藏有各级各类文物1749件,其中一级文物14件、二级文物63件、三级文物193件。该馆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展厅面积1200平方米,举办有“西和历史文物”等基本陈列。2011年向社会免费开放,年接待观众4万人次。馆长:鱼旺泉 联系电话:0939-6621751……[详细]
两当兵变旧址
  两当兵变纪念馆位于两当县城南街20号(张家大院上1号),为清朝道光四年(1824年)土木结构民居,三进院建筑格局,占地总面积1439平方米,建筑面积586平方米。1980年1月18日被两当县革命委员会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5月21日中宣部公布为第四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9年9月,甘肃省有关部门对旧址进行了全面修缮,设有办公室1个,接待室1个,展厅8个,陈列各类文物200余件。年接待观众1万多人次。2009年5月,两当兵变纪念馆被中宣部授予全国第四批爱国主义示范基地;2013年12月被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政治部命名为第二炮兵理想信念教育基地;2013年被中共甘肃省委组织部命名为甘肃省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实践基地。2017年11月8日,入选甘肃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详细]
康县梅园河国家湿地公园
  康县梅园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甘肃省陇南市康县阳坝镇,面积555.8公顷,是以永久性河流湿地为主,灌丛沼泽湿地、草本沼泽湿地组成的复合湿地。 2014年2月,国家林业局正式批准甘肃省关于建立康县梅园河国家湿地公园的申请。康县梅园河国家湿地公园是陇南市独具特色的天然生物园,具有典型的河流湿地生态系统特性。湿地公园建立后,不仅能够提供巨大的生态功能,在涵养水源、维持生物多样性、保障流域内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推动当地生态旅游业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详细]
文县黄林沟国家湿地公园
  文县黄林沟国家湿地公园,位于甘肃省陇南市文县天池乡境内,是白龙江上游支沟,海拔在1600米以上,遍布原始森林,沟内集高山湖泊、翠海、彩林、奇峰异石、动植物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群山环绕,溪水潺潺,景色秀美,被称做“九寨沟黄金旅游线上的璀璨明珠”。2013年,文县黄林沟湿地成为第七批国家湿地公园。黄林沟,又名“黄陵沟”,位于甘肃省文县天池乡境内,是白龙江上游支沟,地理坐标为:东经104°47′55″—104°35′40″,北纬33°20′44″—33°28′24″,海拔在1600m以上,遍布原始森林,沟内集高山湖泊、翠海、彩林、奇峰异石、动植物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群山环绕,溪水潺潺,景色秀美,被称做“九寨沟黄金旅游线上的璀璨明珠”。黄林沟海拔1900~3100米,属高原湿润气候,山顶终年积雪。春天气……[详细]
西和县晚家霞湖水利风景区
  西和县晚家霞湖水利风景区位于甘肃陇南市西和县境内,以晚家霞水库为依托。属于水库型水利风景区。该景区自然风光独特,碧绿的湖水与周边山体相互映衬,景区人文景观也独具特色,景区所在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华夏人文始祖伏羲就诞生在西和县仇池山伏羲崖。地方政府对该景区开发给予了高度重视,先后投资数百万元建设了环湖景观道路、旅游码头等旅游接待设施,是西和县倾力打造的“一湖两山”风景区之一。……[详细]
两当兵变红色旅游景区
  两当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甘陕川交界的秦岭山区。1932年,由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甘肃领导发动的最早的一次武装起义“两当兵变”就发生在这里。1929年起,中共陕西省委派人到杨虎城部陕西骑兵第三旅二团二营开展兵运工作。1930年4月,经陕西省委同意,该营建立了党委,习仲勋任书记。1932年3月,营党委准备利用该营即将从驻扎地凤县、两当县出发前往徽县换防之机发动起义。起义地点确定在两当县城,起义后部队前往旬邑县与刘志丹率领的革命武装会合。1932年4月2日零时,在两当县城起义官兵击毙顽抗的敌对分子,解除了敌对势力的武装。习仲勋等起义领导人在兵变旧址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撤出战斗。参加起义的200多名士兵在习仲勋等人的领导下,沿两当河北上,于3日到达两当的太阳寺,部队在此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详细]
宕昌牛头寺森林公园
  牛头寺位于陇南宕昌东部50公里处良恭河畔韩院境内的南麓群峰之中,平均海拔在1400—2500米之间,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总面积4平方公里。牛头寺始建于唐玄宗时期,至明代以来经多次维修,保存了千年古刹之丰姿,文革期间无人维修,几欲坍塌。1987年后,牛头寺三大殿得以重修,牛头寺原名任头山。传说,山下一农户的母牛失圈,经四处寻找无踪影,后来在绝壁之上的任头山顶峰找见了。母牛生一牛犊,被人们传为神牛,于是百姓便在这顶峰之上修建了前、中、后殿,起名牛头寺。牛头寺森林公园占地万亩,西接毛羽山万亩林带,东连菜地湾万亩林区,属长江上游三江(嘉陵江、白龙江、犀牛江)源头绿色水库之一。从西天坑至江林峡,从大山梁至水地里,整个景区东西长20华里,南北宽15华里,由无数奇峰秀水、古刹亭阁、参天古柏、小桥人家构成。……[详细]
77、廖家院
廖家院
  廖家院包括十二湾、青林沟、廖家院、苟家庄、李家庄5个村15个社712户人家,是整流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精品示范点。在美丽乡村景点建设中,依托流域内将军崖上负有盛名的石人石马石将军自然景观,结奇山秀水的风光,修建了廖家院文化广场、村史馆。并打通了青林沟与大水沟旅游环线,使这两处美丽乡村旅游景区合为一体,增强了景区的内容,提升了文化内涵和层次。被CCTV—7频道选为美丽乡村外景拍摄点,并于2014年8月录制了《魅力康县、美丽乡村》大型乡土节目。传说三国初,关公巡守汉中,那时候康县属益州利州西路,是关公管辖区,当地百姓多受关公恩德。关羽死后,这里的百姓为它塑像并偷偷祭拜。后来,王坝大旱,村民便到廖家院关帝庙祷告。关云长夜间显灵,跨赤兔马赶往成都取米救济百姓。后来被成都的一名道士跟随,到吴家河时已鸡……[详细]
凤凰谷村
  康县城关镇凤凰谷村位于县城西北2.5公里处,全村有8社235户891人,耕地面积1590亩,林地3500亩,年均温度11℃,全村平均海拔800米,村内气候温和,风景优美,是县城的一座后花园,又是一块适宜各种农作物及动植物生长的沃土,也是一块适宜投资的黄金宝地,更是一个养生度假的避暑胜地。农业山药材种植、畜牧养殖、核桃产业和以农家乐、农家客栈为主的旅游服务业务成为该村的经济主导产业。 通过灾后恢复重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程的实施和“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活动的开展,使村里的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村内绿化美化和通村道路硬化工程全面完成。已建成村委会、文化农家书屋、农家超市、农家乐、农家客栈、医疗卫生服务站等公共服务管理配套设施,管理服务制度健全。目前,该村已初步建成村庄规划合理、公共基础设施……[详细]
79、桂花庄
桂花庄
  白杨乡枫岭村的桂花庄,庄村因有一棵千年桂花树而得名。树围3.1米,其根深叶茂,花开时节,金蕊飘香,沁人心脾,观者无不流连忘返,实属罕见,为当地标志性古树,被命名为“千年金桂”。传说千年前,这里没有桂花,人们主要以喂养娃娃鱼(大鲵)为生计,后因山洪暴发,娃娃鱼毁之殆尽,仅存活下来的也感染了疾病。村里一对相敬如宾的夫妇见此情景,立志救乡民于水深火热之中。于是男的穿过绝壁恶水去北方求药,妻子在家侍奉双亲儿女。不料丈夫归来之时又发一场洪水,丈夫情急之下化作了一株青檀,并伸手将所求来的药料扔给妻子,妻子含泪把药分给众乡亲后思夫成疾,逝而化作一株桂花树。每当秋来花粉飘洒,仿佛还在给乡亲们散发良药。丈夫伸出的手臂几百年后化成了一枝紫藤,奋力向河对岸伸展。桂花树下的石头上所刻的“千年金桂”四个字由书画大家莫……[详细]
何家庄村景区
  何家庄村位于略武公路沿线,距县城5公里。辖5社、311户、1161人。耕地面积1490亩。建设前的何家庄村基础设施滞后、富民产业发展落后、群众思想观念保守,全村脏、乱、差现象非常严重,是全乡有名的“贫困村”。自美丽乡村建设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委李书记的精心指导下,在全乡干部群众的苦干实干下,该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的何家庄村硬化道路通达各户、群众房屋外靓内净、公路沿线绿意森森、富民产业茁壮成长。纵观何家庄村的发展,该村主要在以下四个环节上做足了文章、下大了气力。完善的基础设施是村庄发展的根基,优美的生产生活环境激发群众的建设活力。王坝乡党委、政府坚持“生态为基、发展为要”,加强基础设施为建设主基调。通过整合建设资金,挖掘“双联”优势,充分发挥村级“一事一议”,调动群众的积……[详细]

缁棷CP婢讹拷13001937閸欙拷 缁倕鍙曠純鎴濈暔婢讹拷 44010602000422閸欙拷

閸忓厖绨幋鎴滄粦 閼辨梻閮撮弬鐟扮础 閸忓秷鐭楁竟鐗堟 缂冩垹鐝崥鍫滅稊 閹存垼顩︽笟娑毲�
閼辨梻閮撮幋鎴滄粦閿涳拷 QQ閿涳拷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