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市旅游景点介绍
石磐寺石坊 位于垟坪村,建于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石坊为古石磐寺残存建筑,竖排两座,第一道石坊高4.45米、宽5.2米,第二石坊高4.42米、宽5.6米,均为四柱三门、歇山式构建。坊身刻莲花、人物﹑卷草、二龙戏珠、双凤朝阳等图案,以及“莲花祥林”“万磐古涅”等文字。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萧家老宅位于富顺县童寺镇墨香村灵芝塆,为萧永升嫡孙萧之芮修建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该建筑分前后两院,木结构,悬山式屋顶,穿斗式结构。前院大门为砖砌的高大山墙,四合院型制,内设竖排天井两口,左右为房舍,分别六开间,通过中部石门进入后院,中间设长方形天井一口,两侧房舍分别六开间,每间由石柱相隔,北端墙中部设后门一道,南右角设侧门一道,楼上为回廊式,中部设长方形木围栏,其建筑型制仿西方建筑风格,整个建筑实用、严谨。据《兰陵萧氏族谱富顺江阳支谱》记载,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盘踞在童寺龙贯山的土匪王老泰攻打墨香村清平寨,因久攻不下,便放火烧毁灵芝塆的萧家老宅,建筑物仅剩下十分之二多点。残败的萧家老宅,由萧永升第六代嫡孙萧健湘居住至新中国成立初年,在土地改革时被充作公房,用于国营童寺果园……
[详细] 石海螺石坊 位于墨香村,建于清光绪十年(1884年),为县境贡生严启祥之妻郭氏节孝坊。石坊由条石砌筑,四柱三通,三重檐歇山式构造,十二飞檐翅角火焰宝珠顶,三重石脊立鳌鱼螭纹,高10米、宽6.9米。正门匾刻“圣旨”,下额坊刻“光绪十年十二月十二日奉旨旌表”。石坊通身雕刻龙凤、花草等图案,四立柱镌刻楹联。雕刻图案精美,文字饱满端庄,具有较高文物价值,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安和寨 位于田边村14组王大山上,建于清末民初,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据传此寨为蔡锷将军部旅长郭环武修建,用于招兵买马、练兵防匪。山寨近似椭圆形,南北330米、东西200米,沿山腰四周筑石为墙,设西、南门楼2道,建有炮楼(哨楼)5座。寨内依势建有院舍、练兵场,并开辟田土、水源等,民宅错落散布,建造实用,风格简朴。其地势高险、寨堡重重、建造稳固厚重、森严壁垒,易守难攻。现保留有西门楼、南哨楼(炮楼)、数栋房屋及残存寨墙,为县境保留较为完整的古寨,并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顿邱世第当铺位于赵化社区,建于民国初期。整座院落呈正方形对称修建,正门门洞上部泥塑横匾题有“顿邱世第”行书四字,室内木花窗、裙板、撑弓雕刻精致,当铺布局规整,建造精美,独居特色。是县境现存唯一古当铺,具有较高历史价值,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整座院落呈正方形对称修建,前厅1栋,后厅1栋,左右厢房各1栋。通高6.7米,横阔三间共13.65米,进深14.95米。……
[详细] 保障东南石刻 位于普安村石灰溪,凿刻于清光绪九年(1883年)。石刻系南溪人包汝谐所书,横排阴刻“保障东南”四个大字,右边跋文小字,记述清咸丰年间县境地主团练镇压李永和、兰朝鼎农民起义史实。因石灰溪在县之东南方向,故题名“保障东南”, 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两湖会馆 位于赵化场镇西街,建于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现仅存门厅、左右厢房及部分外墙,门厅上横匾刻“两湖会馆”楷书大字。该建筑门厅建造宏伟、精美,具有较高历史、艺术价值,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普法寺 位于青山村青山岭森林公园内,也称小峨山、二峨山。初始建造时间不详,民国时期香火兴盛,后毁于“文革”。1998年,经批准重新开放为佛教场所。信众自筹资金,历经10余年建造,建成观音殿、大雄宝殿等建筑,供奉有观世音、释迦牟尼、文殊、普贤菩萨塑像及十八罗汉等。为县境著名佛教寺庙,朝拜者众多。……
[详细] 曲江圆民居 位于杨寺村6组,建于民国4年(1915年),占地面积870平方米、建筑面积599平方米。整体建筑为四合院布局,砖木构建、悬山式屋顶,建有门厅、左右厢房、正厅及院坝等。厢房设廊道,木板墙装饰花格门窗;正厅前为卷棚式通廊,廊柱雕刻有人物故事、额坊刻有花草虫鱼等图案。整个建筑布局规整,雕刻工艺精湛,对研究民国初期民居具有较高参考价值。……
[详细] 安溪天主堂 位于安溪社区,修建于清光绪年间,建筑占地面积760平方米。建筑结构为砖木结构,由门楼、门厅、前后厢房、教堂、天井组成。门楼屋檐为歇山式,正楼下堆塑“十”字图形,大门上方长方印堂内塑“天主堂”三字,门楼内为平坝,两侧建有两开间厢房1栋。平坝中部门厅为悬山式屋顶、穿斗式结构,小青瓦屋面,屋脊中堆泥塑“十”字图案。厅房后即为教堂,为硬山式屋顶,小青瓦屋面。门厅左右开通道外接天井,天井外侧有厢房2栋。整个建筑布局紧凑,建造规整,风格朴素、庄重,是县境年代较早的天主教堂,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物价值,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怀德共和街道 位于怀德社区,修建于清末。街道长280米、宽10米,街面保持原有石板路面,街道两旁由民居组成,基本保存完整,具有川南古街特色,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怀德白塔 位于司湾村,根据其造型结构及清代诗词描绘,推测其建造年代为宋代。该塔为密檐式白色方塔,现存8节塔身(原有11节),条石建造,通高9.6米,底层门洞石刻有人物、龙纹、花草等图案。其建造年代久远,保存基本完整,具有较高历史、艺术价值,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长滩五显庙 位于长滩镇西街,修建于清乾隆十一年(1747年)。原寺庙占地面积6700平方米,分正殿、后殿。正殿为土木结构、小青瓦屋顶,两侧有木门进入后殿。后殿两侧厢房塑有传说中“奈何桥”“下油锅”“上刀山”等地狱酷刑场景,此后为五显塑像。现存前厅、中殿及后殿,正门上方嵌立横匾“乾坤正气”,中殿二檩记有墨书“乾隆十一年”字样。其遗迹历史悠久、保存较完整,现已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碑山一洞桥位于长滩镇碑山村,建于明代。为条石砌筑三拱平桥,东北方侧面雕刻龙头两尊,桥身西南方侧面为龙尾。该桥历史悠久,具有较高历史、艺术价值,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碑山一洞桥东南至西北走向。修建于明代,建筑占地面积4.8平方米。桥体为条石砌筑,三拱平桥,通长6.4米,通高1.85米。桥面由六块大条石铺设组成,桥身由条石砌筑四柱三通方形桥拱,拱高1.45米,桥身东北方侧面雕刻龙头两尊,桥身西南方侧面为龙尾。石刻龙头保存基本完好,局部稍残,龙尾损毁。桥下为溪沟,水流由西北向东南。碑山一洞桥历史悠久、现存罕见,保存基本完整,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对研究当地的历史、文化、交通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详细] 帝主宫 位于长滩镇东街,修建于清代。帝王宫建筑面积350余平方米,土木结构,悬山式小青瓦屋面、穿斗结构。现仅存正殿1栋,木雕、石刻遍布整个建筑,其建造工艺精美,具有较高历史、艺术价值,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阚桥位于龙滩村6组,建造于清代。据传此桥由清代湖广迁至此地的阚姓人家所建,故名“阚桥”,附近曾建有“阚庙”“阚宅”等,现已难寻踪迹。阚桥横跨石路溪,为石砌12孔平桥,长42米、宽1.43米、高2.35米。桥面由24块长形巨石双排平铺,下有呈梯形的巨石桥墩11个。此桥为县境仅存的清代石桥之一,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详细] 清和寨位于龙滩村1组,建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该山寨占地面积1.47万平方米,沿山顶一周筑石建寨,南北长130米、东西宽22米。南面建有山寨正门,现整体尚存,其门额匾石阴刻行书“清和砦”,落款“光绪二十五年乙亥三月上浣吉立”。南寨门内左侧现存有“西角上”民居一栋,民居占地面积500余平方米,建于清代末年,为四合院布局,悬山式屋顶,土木结构墙体,穿斗式梁架,整体保存较好。……
[详细] 万寿宫 位于永年社区民主街,建于清代。原建筑规模宏大,占地面积1760余平方米,具有典型清代大型建筑特色,现仅存外墙与后殿。外墙为砖石结构,部分墙砖刻有“江西馆”字样。后殿为抬梁式木结构,小青瓦屋面,面阔7米、进深12米,大门及石柱均刻有对联,字迹已风化难以辨别。……
[详细] 保和寨遗址位于自贡市富顺县永年镇菜田村,坐北向南。建于清咸丰九年,建筑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保和寨又名安和寨,现存有南寨门和大部分城墙,条石砌筑。南寨门大门为拱形,整体包括门洞,木门组成,保留着原始的样式,木门古老,门上还有古时的铁扣等,寨门顶黑漆金字书写保和寨三个大字。城墙沿山一周修建,形似梨状,城墙高低不一,墙外为外四周为陡坡峭壁。保和寨原功能主要用于乡民迁至寨内以防土匪来犯。保和寨遗址于2018年1月15日自贡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普照寺上觉和尚塔墓位于彭庙镇新屋村3组,建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占地面积约3平方米。该塔属墓塔类型,石质建造,二级楼阁式结构。塔身呈正方形,四角立方柱,边长1.6米、通高3.2米。歇山式塔盖,塔盖上座为莲花宝珠顶。塔身通体板石封闭,上层正面刻记“上觉下道老和尚宝塔”,边刻记“光绪十三年丁亥”。塔身隔层边框石刻仰莲辨纹。此塔建造规整,造型墩原庄重,纹饰风格古朴,具有一定文物价值,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闂傚倸鍊搁崐鐑芥嚄閼哥數浠氱紓鍌欐祰椤曆囨偋閹惧磭鏆︽繝闈涚墔濞岊亪鏌i褍浜為柟铏崄閻忓啴姊洪崨濠佺繁闁告ǹ妫勯悾闈涱吋婢跺鎷洪梺鍛婄箓鐎氬嘲危瑜版帗鍊电紒妤佺☉濞层倗澹曡ぐ鎺撶厵闁诡垱婢樿闂佺粯鎸婚悷鈺呭蓟濞戞粎鐤€婵﹩鍏涘Ч妤呮⒑濞茶骞栭柣顓炲€垮璇测槈濡吋娈曢柣搴秵閸嬪嫰顢旈敓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