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乌程县志》和佛教书刊记载,“护国仁王院”始建于唐至德至咸通年间(公元756-876),地址位于凤凰山南麓(即仁皇山南麓),唐著名僧人文喜禅师为开寺祖师,在佛教界为文殊菩萨道场。“仁王护国禅寺”为唐懿宗因山有项王神庙兼取佛教《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而得名。“仁王护国”是说仁王见众生痛苦,生起怜愍的心,因此施予自在力而保护之,称为“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是六度中的一度,能使众生从苦恼的此岸到达涅盘的彼岸,般若是能仁其国,能护其国的秘密要法。也就是借着般若法船,能护送一切众生安稳到达彼岸,恒受妙乐。仁王护国禅寺历代以来在佛教界有很大影响。宋代云门宗高僧从利、有从、安德禅师,临济宗高僧得亨、德亮禅师相继住持中兴。天台宗山外派僧人仁岳净觉离开四明知礼后住护国仁王寺,著作完成了楞严,金刚,弥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