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州旅游景点介绍
复汉兴国文士冢复汉兴国义冢地处凤凰县沱江镇东北面雷烧坡山腰中。1911年10月27日,凤凰义士田应全、唐力臣等发动辛亥革命,牺牲170余人,后删士遗体70具,合葬于此处。一九七九年三月二十七日,由湘西自治州人民政府公布为州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肖纪美故居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吉信镇得胜营社区,始建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1920年12月肖纪美出生于此。肖纪美自幼聪明好学,于省保单位三潭书院启蒙,后升学至凤凰县文昌阁小学。1933年考入湖南省长沙市私立明德中学求学。1939年,被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矿冶系录取,取得学士学位。1948年2月,肖纪美考入密苏里大学矿冶学院,由于他天资聪颖,勤奋攻读,一年后获得冶金硕士学位,1950冬,他又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博士学位。1950年博士毕业后,肖纪美先生听闻新中国刚成立,便一心准备回归建设祖国。1957年肖纪美终于冲破美国政府的重重阻碍,回到了祖国。肖纪美长期从事钢铁冶金、金属材料和金属物理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材料应力腐蚀和氢致开裂研究中多次获奖。在教育事业上,提倡用自然辩证法和……
[详细]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供给部旧址(龙山蒙家大屋)位于湘西自治州龙山县茨岩塘镇,年代为1935年。2019年,供给部旧址(龙山蒙家大屋)被批准为湖南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召市随营学校旧址(陈家大屋)位于湘西自治州龙山县召市镇,年代为1935年。2019年,召市随营学校旧址(陈家大屋)被批准为湖南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龙山县革命委员会旧址(杨家新屋)位于湘西自治州龙山县茨岩塘镇,年代为1935年。2019年,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龙山县革命委员会旧址(杨家新屋)被批准为湖南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永顺天主堂会议旧址位于湘西自治州永顺县灵溪镇,年代为1934年。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位于湖南省永顺县塔卧镇,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由贺龙、任弼时、肖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的红色革命根据地之一。是全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活动基地,全省全民国防教育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精品线景点之一。为纪念这段珍贵历史,党和国家批准在旧址所在地兴建纪念馆,1993年12月26日落成开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是红二方面军最大的和中国红军在江南最后的根据地。它孕育的红二方面军不仅自己完成了长征,保存了强大实力,而且为策应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牵制和挫败了数十万国民党-军队,同时,粉碎了张国焘0-红军的阴谋,促成红四方面军北上……
[详细]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塔卧轿顶山碉楼旧址位于湘西自治州永顺县塔卧镇,年代为1934~1935年。2019年,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塔卧轿顶山碉楼旧址被批准为湖南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十万坪大战战场旧址位于湘西自治州永顺县万坪镇,年代为1934年。2019年,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十万坪大战战场旧址被批准为湖南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官湾古寨堡位于湘西自治州永顺县松柏镇,年代为明至清。2019年,官湾古寨堡被批准为湖南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龙山南岳宫在龙山县民安镇朝阳西路,建于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占地面积1128平方米,坐北朝南,砖木结构,中轴线上自南.而北有三殿,前殿正门有戏台,中殿置佛像.及罗汉塑像数尊,并有记事石碑两通,后殿.木柱高约7米,围径1米,梁上悬挂铁钟和.大鼓,三殿均为飞檐翘角,硬山顶,穿斗式构.架,现辟为龙山县民俗文物展览馆。……
[详细] 太平山寺庙遗址年代为清,位于湘西自治州龙山县桶车乡。2019年3月,太平山寺庙遗址入选湖南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详细] 湾遗址位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泸溪县浦市镇北郊,沅水左岸一处低矮台地上,在武陵山脉深处。2017年,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了首次主动性考古发掘。该遗址自新石器时代以来,一直有人类繁衍生息。其中,新石器时代高庙文化遗存最为丰富。泸溪下湾遗址原名“下庵”,地处沅水中游,隶属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泸溪县浦市镇印家桥社区,为新石器时代中期高庙文化遗址。遗址位于浦市古镇北郊,座落在沅水左岸(西侧)一处低矮台地上,属于云贵高原东北部边缘低海拔的山间盆地,沅水经遗址东缘往北注入洞庭湖。2018年2月26日,泸溪下湾遗址入围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名单。2019年3月,泸溪下湾遗址入选湖南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详细] 麦茶古墓群战国墓群。位于龙山县里耶镇麦茶居委会东南,分布在酉水和长潭河之间十几个高低错落的山丘上,墓葬密集,面积达60万平方米。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已探明者均为小型或中小型竖穴土坑墓,总数约800座。前后已发掘其中的367座,出土随葬品以陶器为主,并有少量铜兵器、铜镜和琉璃器。陶礼器以鼎、敦、壶、豆组合为主,日用陶器组合以钵、罐、豆为主,并伴出一定数量的簋。其年代为战国中晚期至战国末期。据分析,这批墓葬呈现出浓郁的楚文化面貌,并与南面约800米处的里耶古城址有着直接的关系,也可以说是后者的有机组成部分。……
[详细] 白鹤湾楚墓战国墓葬。位于古丈县茄通乡白鹤湾县第二中学基建工地。1984年发掘墓葬64座。均为土坑竖穴,大多有头龛,少数有二层台和斜坡墓道。出土陶器200余件,多有黑衣,有的着以朱、-绘,色彩艳丽,纹饰精美,火候高。兵器38件,其中一件为扁茎柳叶形,与巴蜀式剑类似。一件为扁茎折肩,形制与广西平乐银山岭战国墓所出相似。铜矛中有2件銎部有三环耳,与巴蜀式矛类似。铜戈中一件有虎斑纹,一件有铭文,阴刻篆体两行,初释为“五年□其命修□章作金”。出土制印4件,其中两件为白虎肖形印,另两件阳刻篆体“率”和“孙容”。另有四山纹铜镜、磬、砝码、水晶环、带钩等。该批墓葬的形制、陶器组合均以楚文化为主,但也包含了一些地方土著民族特征的文化因素。……
[详细] 药王洞遗址位于湘西自治州花垣县边城镇,为旧石器时代遗址。史前文化堆积分上下两部分。下部堆积属旧石器时代晚期;上部堆积包含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要素。发现挡土墙遗迹1处。出土打制石器61件,磨制石器1件,以及熊、牛等动物化石。通过对花垣药王洞动物骨胶原蛋白提取分析,证明骨样距今已有3万多年。由此表明,3万多年前的湘西边城茶峒已有人类活动,湘西先民已在沅水与酉水及支流清水江边洞穴与台地上过着渔猎生活。2019年3月,花垣药王洞遗址入选湖南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详细] 磨老村位于湘西自治州花垣县边陲小镇边城镇西南部清水江中游东岸冲击台地上,距离边城镇镇中心9.7公里。在此,清水江河道中心线为湘、黔两省分界线,过清水江即为贵州省松桃县迓驾镇碗森村猴儿跳寨,这使磨老村成为名副其实的“一脚踏两省”之地。全村占地面积600余亩,其中耕地面积300亩,村内现有117户545人,均为苗族,以龙姓为主,少数麻、石姓,个别杨姓,语言通用为苗语及本地通用的汉语方言。磨老村东靠对门坡和白虎山,南枕后背山, 清水江绕村而过,是一处典型的山环水绕之地,由于地形起伏较大,垂直温差明显,形成典型的山地小气候,动植物资源丰富,适宜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居住。根据近年来的考古调查显示,磨老村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商周时期,且在村落周边分布有商周、战国、汉代,直到宋元明清时期的遗址、窑址、古墓葬,崖……
[详细] 在土家语中,“惹巴拉”意即“美好和美丽的地方”。惹巴拉土家古村寨景区,位于龙山县苗儿滩镇的捞车河,由捞车、惹巴拉两自然村寨和梁家寨组成,属于苗市商周文化大遗址的一部分。惹巴拉集结了众多的土家古村落,许多土家古民居都镶嵌在这里,是武陵山区古朴、原生态土家文化保存得最为完善,最为活跃的唯一地域,被民俗学家誉为“土家族原生态文化的天然搏物馆”、“中国土家第一寨”。惹巴拉土家古村寨依山傍水,渔舟唱晚,民风古朴,如荷叶般安卧在山水之间、田园之间。这里如今仍保存着原始古朴的明清街巷,风格独特的土家吊脚楼,以及古老的摆手舞、茅古斯、咚咚喹等灿烂的民族文化。静谧祥和的明清古镇,古道热肠的土家民风、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凝成一幅古风盎然的风俗画,一首意蕴隽永的风情诗。捞车村地处洗车河与靛房河交汇区的捞车古村由捞……
[详细] 田兴恕故居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出生在古城凤凰乡下。……
[详细] 罗荣光故居:始建于清光绪年间,位于乾州古城解放路51—53号。穿斗抬梁、烽火墙式庭院。占地面积1500m2左右,原故居临街一面均为铺面,二进以后均为居室,中有天井,后有山石和花园,构筑十分新颖,门窗雕花刻木,工艺精湛,庭院内外十分别致。……
[详细]
闂傚倸鍊烽懗鑸电仚缂備浇顕ч悧鎾崇暦濠靛牅娌柣顓у亞閹虫捁鐏冮梺鍛婁緱閸樿棄鐣靛澶嬧拺闁告繂瀚峰Σ褰掓倵缁楁稑娲ょ壕褰掓煙閹澘袚闁绘挻鐟╅弻娑滅疀濮橆兛姹楅梺娲诲幖閻倿寮诲☉妯兼殕閻庯綆鍋勯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