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旅游景点介绍
进入沙湾向云南堡村行驶,群山叠翠下,远远看见山谷里紫烟漫腾,令你有如进入了梦幻的仙景世界。它海拔2750米,瀑布高58米多,瀑布从山腰峡壁中挤出来,有夺路而出的勇猛,劈山救母的气概。真是“一涧飞瀑,碎琼乱玉”。水帘在20多米处的平台上,一分为二地变得轻盈飘忽,宛然而妩媚。……
[详细] 水洛贡嘎是雪山及湖泊、牛场、森林瀑布组成的高原风光。这木里县境内的夏朗多吉(5958米)、稻城县的仙乃日(6032米)、央迈勇(5958米)三座雪山佛名三十古主雪山,在世界佛教二十四圣地中排名第十一位。据历史记载,公元八世纪,莲花生大师为贡嘎日松贡布开光,以佛教中除妖伏魔的三位一体菩萨:观音、文殊、金刚手分别归为三座雪峰命名加特。仙乃日为观世音菩萨;央迈勇为文殊菩萨;夏朗多吉归金刚手菩萨。三座神山对木里人来讲,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一生当中至少来一次转山是每一个-的夙愿”。……
[详细] 马湖中有一绿树掩映,风景秀丽的小岛,形如龟,俗称金龟岛,岛上有座全国独一无二的彝族寺殿——金龟岛海龙寺孟获殿,该寺共有二楼七殿,二楼:魁星楼、紫微楼;七殿:灵宫殿、观音殿、孟获殿、大雄殿、老君殿、三仙殿、灶王殿。供奉的神像有108尊。1996年金龟岛海龙寺孟获殿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正在申报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金龟岛海龙寺孟获殿,坐北朝南,寺殿内供奉着三尊彝族菩萨,中座为孟获、身披大红毡衣,腰佩宝剑,左边是其弟孟优大将军,右边是军师摩铁大将军。他们皆身着彝族服装,形象威武,气宇轩昂,栩栩如生,以汉族佛教菩萨同尊一寺而奇,是我国彝民族中唯一寺殿。始建于明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详细] 雷波马湖龙湖溶洞位于雷波县城东北部的马湖南岸山脚下,距环海公路200米。洞口隐没在郁葱的树林之中,从公路到洞口有一蜿蜒小径供游人进洞观览。龙湖溶洞深不可测,至今尚无人走到尽头而找到第二个出口。洞内气流畅通,凉风习习。洞高处达5余米,最宽处达3余米,低窄之处只能让人蹲卧爬行通过。洞壁石钟乳、石笋、石花等千姿百态、晶莹剔透,并有珍禽筑巢,令人美不胜收,留连忘返。……
[详细] 雷波荡(位于县城西部县委机关所在地内,据《雷波厅志》记载,雷波荡在城西参府署内,形圆如规,周五十余丈,潴水清澈,四时不消,据传说雷波县因先有雷波荡而得名);彝寨风情;马颈子温泉等。……
[详细] 孔明寨是古时从蜀出川入滇的重要交通要隘,古代的南方丝绸之路古驿道经过这里,今天的108国道从村里穿过。孔明寨南北多是峡谷地带,地势较为开阔,到了孔明寨却变成一个窄窄的峡谷,孔明寨就在峡谷中的山坡上。因为此地地势险要,有一夫挡关万夫莫开之险,所以这里过去是兵家必争之地,当年诸葛亮南征据说就与此地有关。据《会理州志》载:“在州北八十里,是诸葛亮南征设置的营寨,至今其名犹存。”孔明寨北十多公里的摩挲营,当时是摩挲人聚居地,据传也是诸葛亮扎营处。摩挲人受孟获挑唆,也跟随反叛。孔明寨全称是会理县白果乡前马村一社,有20户人家100多口人。孔明寨村子不大,房屋稀稀落地散布在坡上,其建筑与周围的汉族村子无异。孔明寨位于108国道西昌与会理县城这间的一个峡谷中,距西昌130多公里,票价23元,距会理县城距5……
[详细] 黄茅埂由北向南延伸,北起大风顶南至龙头山,全长98公里。大风顶自然保护区宛如一颗绿色明珠镶嵌在崇山峻岭之中,既是珍稀植物的大观园,又是保存完好的巨大原始自然景区,区内至今仍完整地保存着成片的原始森林和珙桐、水青、银杏等珍稀树种,区内的珙桐是目前我国惟一的大面积生长区,与马边大风顶保护区连达万亩以上,被专家称为“世界之最”。大风顶主峰摸罗峨觉海拔4042米,在其山顶观日出、看云海,大有“一览众山小”之意境。……
[详细] 自元朝建立土司制度以来,甘洛长期属于邛部宣抚司辖地。十八世纪初,二岭(即上下土司)迁来甘洛田坝。田坝的土司遗址有三处:阿日土司衙门、煖带密土司衙门、煖带田坝土司衙门。……
[详细] 唐贞观年间开辟的清溪道,是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一段;清溪峡内两岸千仞峭壁,古木参天,谷中溪流淙淙,潺响回环,花岗石嵌成的古道上马蹄印深深陷于其中,古道旁尚有护路兵营的“齐民雕”遗址。……
[详细] 金字塔形的吉日波山,在彝文经典《勒俄特依》中记载为:洪水淹没天下时,世界仅存的几个山顶之一,是甘洛县有名的风景名胜之一。……
[详细] 越西县文昌故里国家4A级旅游景区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中所镇,景区面积2.4平方公里。景区主要旅游资源种类较为齐全,景区资源实体组合良好,疏密度优良,层次丰富,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相得益彰,山水风光秀丽,山青、潭碧、河清、田美、土碉楼;人文历史厚重,古道悠悠显沧桑,文昌帝君铸辉煌;庙宇之神圣,山水之灵秀,田园之秀美,民居之古朴,相互映衬,更凸显出景区独具特色的魅力,可谓文昌文化旅游圣地和国内一流的文化观光及休闲度假的绝佳旅游目的地。2016年11月28日,经四川旅游标准评定委员会2016年第9次会议审议,凉山州越西县文昌故里景区成功入选国家AAAA级景区。文昌故里旅游景区,地处南丝重镇中所腹心地带,距州府西昌128公里,离越西县城7公里,平均海拔1780米,青山掩映、云雾缭绕,流水潺潺……
[详细] 中所水观音位于越西城南部5公里的中所镇中所中学旁,水源来自山腹中,系地下河流水系。水观音泉水是县城和中所地区的自来水水源,近年来县委和县政府加大对水观音水源的保护和改造力度,逐步形成了越西一伴大旅游景点。中所水观音依山水,有农家乐等到休闲场所,有烤乳猪、陀陀肉、酸菜鸡、荞馍馍等风味小吃。……
[详细] 天皇寺位于越西县城北部5公里处的山岗上。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佛教寺院。有许多有趣的传说、故事、诗、楹联。面积为50亩。天皇寺,位于越西县大屯乡天星村,为越西旧时“十景”之首。天皇寺建于明代,鼎盛于清朝,山门坐北向南。据说天皇寺初建时名为天王寺,增建玉皇殿后,才更名为天皇寺。天皇寺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有许多有趣的传说、故事、诗、楹联。几百年来,天皇寺几经灾难,数度废兴,改革开放后逐步恢复重建。先后落成观音殿、祖师殿、天王殿、大雄宝殿、圆通宝殿、牌坊等。寺庙建在海拔1700多米的山颠上,视野十分开阔,是登高眺望的好地方。这里秋来稻香四溢,春回金色遍野。鸟瞰越西坝子,波光闪烁的越西河水,蜿蜒北流,润育两岸沃土,灌溉十万亩油菜花海;星罗棋布的村落,掩映于茂林修竹间,似一幅浓墨重彩的画卷;翘首……
[详细] 树衔碑位于县城城北18公里处。属“县级自然奇观保护点”。景点为清代一汉族墓碑,被坟上一大树衔起,提断墓碑。树衔首大半截石碑生长达0.6米,形成一大奇观。此景点已录入《中国旅游名胜大辞典》。景点近100平方米,地处一片良田之中,四面环山。……
[详细] 南箐溶洞位于凉山州越西县城南14千米处,海拔1674米,属南箐风景区,与越西南海风景区相邻。中冕四级标准公路途经此地,交通便利。南箐溶洞数达10个,其中较大的一个溶洞叫南箐水帘洞,长1000余米,洞中有四小洞,主洞宽约15米,洞高约6米。各洞内钟乳石甚多,奇形怪状,千姿百态,甚是好看,如“五彩石”、“碧雪千仞”、“千年之吻”、“母乳育婴”等景点维妙维肖,吸引着众多游客。溶洞周围山势秀美,丛林茂盛,游人可体验到万紫千红的索玛花海,也可体验到白雪皑皑的冬日山景。菩萨溶洞由于虚幻莫测而被当地的藏民百姓认为是神仙居住的地方而得名。邻近乡村乃至该县内外有很多信教徒及其他百姓经常专程到此敬香,顶礼膜拜。……
[详细] 零关古道,古称5尺道,是古南方丝绸之路的一个组成段,纵贯凉山州越西县境南北,故越西县曾有一线通南北之称。零关古道北由大渡河畔的甘洛县境入境,南至小相岭出境,全长350千米,宽1余米,路面全由石坂铺垫而成,也有少数段为土路连接。古道只能通行背脚、挑夫、驮马。整条古道蜿蜒曲折,地势险要。有的关口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历为兵家争夺之要冲,沿道现尚存有哨所遗迹。是蜀人司马相如受命出使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时史书所载通灵关,桥孙水,以通邛都即指此处。零关古道曾于明、清朝代到民国时期几度修复。其古道在解放后部份段已扩展并可通汽车,为当地各族群众的交往,通商又起到很大的作用。位于县城南5公里处的公路旁。“零关古道”有“丁山桥”、摩崖石刻“零关”,是“古道”遗迹。桥建于明朝以前;“零关”属清代古迹。“南方丝绸……
[详细] 位于喜德、冕宁、越西三县的交汇处,为小相岭南麓的窝尔则俄山地带,群峰叠嶂,山势雄奇,集古冰川遗迹、南方丝绸之路古驿道遗址、高原草场、原始森林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于—体,形成了奇特的小山自然风景区。一是境内的五兄弟山,海拔4300――4500米,云遮雾罩,时隐时现,巍峨雄伟,即使夏日也白雪皑皑,银光熠熠蔚为壮观。二是冰川地貌随处可见。其中冰碛湖大大小小几十个,因植被环境,基岩颜色,水中沉淀的腐殖质不同而呈黑、红、黄、兰、紫五彩斑澜的“海子”,其中,月亮海精致秀雅,仙女海翠拥雾撩:慈母海绿环水亟;龙于海石鱼憩水;龙王海冷峻肃穆;黑海褐墨神秘:红海棕红透底;苍潭碧绿清澈。有几个大海子追逐山势水流相连,形成由三个大瀑布及数十个小瀑布组成的水景,或飞流直泻气势磅礴,或隐现石隙穿飞似锦,或依级而下水流潺潺……
[详细] 该墓群位于昭觉县四开乡好谷木撮乃姐,是在1987年7月全省文物普查时我县文物工作者发现的。莫葬共有56座,均分布在木撮乃姐的两山丘东侧斜坡上,总面积均5万平方米。部分墓葬残存。莫葬群东贴三湾河,南靠莫子山,两旁深沟,西南方为洛苏乃姐山,北距三弯河桥约800米。莫葬均用薄石板嵌成,顶无盖石,且已全部露出地面。墓葬形制有长方形、梯形、长条形三种。墓向以座南向北和座东向西为主。其中M53一座长2.8米,宽0.9米,M37长0.45米,宽0.2。其余墓均约长1.5米至1.24米,宽0.6米到1米左右。曾在墓地内采集到锥刺纹夹砂陶残平底罐一件。木撮乃姐石板墓群,自发现以来,省、州有关专家学者多次来现场考察,认为木撮乃姐石板墓群是战国至西汉的古墓葬群。历史悠久,墓葬数量众多,是最为集中的古墓葬群。它将为……
[详细] 昭觉历史文物陈列室。以好谷东汉石表及博什瓦黑岩画复制品为主要内容,以征集文物及馆藏文物为辅的历史文物陈列室。不断充实展品内容,体现昭觉的历史文化。……
[详细] 昭觉科且土司衙门遗址位于昭觉县城西南部的大坝乡科且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距昭觉县城24千米,昭(觉)布(拖)公路从此址通过。昭觉科且土司为利利土司,衙门建于明朝末年清朝初期,至今尚保存有平均高1.52米,厚0.4米的4根石柱,呈::形栽立于农田之中。每根石柱中部有2个长方形石孔,顶端雕刻石狮。据传,其用途有2种,即捆绑奴隶或挂旗。按当地彝族群众流传的一则故事推测,前者可信。故事是这样的:早年有姓八且的阿依冲平和阿斯木呷夫妇喂养的绵羊接二连三被利利土司家杀食。愤怒的阿依冲平上门索赔不成反而被土司捆绑在石柱上严刑拷打。妻子阿斯木呷英勇果断地率巴且家兵解救丈夫,最后将土司追逼在山上悬树自尽而被世人称颂。科且土司衙门遗址石柱,对于研究古代彝族社会形态具有一定的科考价值。……
[详细]
闂傚倸鍊烽懗鑸电仚缂備浇顕ч悧鎾崇暦濠靛牅娌柣顓у亞閹虫捁鐏冮梺鍛婁緱閸樿棄鐣靛澶嬧拺闁告繂瀚峰Σ褰掓倵缁楁稑娲ょ壕褰掓煙閹澘袚闁绘挻鐟╅弻娑滅疀濮橆兛姹楅梺娲诲幖閻倿寮诲☉妯兼殕閻庯綆鍋勯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