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北省 > 十堰市 > 房县旅游

房县旅游景点介绍

三池曹家大院
  三池曹家大院位于十堰市房县中坝乡三池村三组,建筑东临深河、良田洼山,西靠文家山,南临三池坡。建筑坐西朝东,为砖木结构,硬山布瓦屋顶,占地面积593.4㎡,总建筑面积1186.8㎡,通面阔21.65米,通进深27.45米,建筑基地西高东低,总体空间为三进三联,现存有大小房间19间、天井6个。前厅、中厅、正厅,均为面阔五间,砖木结构,抬梁式构架,单檐硬山顶,小灰瓦屋面。门厅正门槛框均为青石制作,下槛两侧设门鼓石,雕刻麒麟、梅鹿吉祥图饰,南侧门鼓石残损,上槛下装饰夔龙纹青石雀替,槛上置匾额,正书“光宗耀祖”四字。曹家大院目前是房县现存较为完整且规模较大的一处清代乡土建筑,建筑本体及其周边环境的构成关系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然界认知的特殊理念,是不可多得的清代乡土建筑实物标本。虽经历了200多年……[详细]
泉水朱氏祠
  泉水朱氏祠地处房县城关镇泉水村二组,占地面积6亩,建筑面积1400余平方米。朱氏祠堂,房县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发现。现存建筑由月洞门、前厅、天井、正厅等组成。前厅和后厅均为砖木结构,台梁式和穿斗式梁架,单檐硬山屋顶,小灰瓦屋面,均为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前厅、正厅门窗近年来改动过,主体构架保存较好。月洞门由石质过门石及磨砖拼镶筑成满月状,月洞门门额上挂一灰塑匾额,上有中华民国画家朱稼轩题“惜荫”二字。前厅檐下横枋保留木雕,雕刻内容是民间故事,左右是龙纹和凤纹、宝瓶等图案,前厅左右下槛墙由四块青石砌筑,雕刻“官上加官、喜鹊登梅、独占鳌头、三元及第”等吉祥图案。厅柱间穿枋上方浮雕有龙纹、动物等图案。该建筑主体建筑保存完好,格局严谨;月洞门造型别致;木雕、石刻图案栩栩如生,是房县保存较好的清代……[详细]
房县城墙
  房县城墙始建于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是在宋代城城墙的基础上扩建增修而成。城围约3km,均为石砖垒砌,城墙高6~8m,底宽4m,顶宽2.5m,有1001个垛口,护城河宽4m。城建四门(均有城楼),东曰“景春”、西曰“来凤”、南曰“凯旋”、北曰“永定”,廓置城堡。西城门两旁镌有“蜀西孔道”、“楚北边疆”对联,东门横额为“忠孝名帮”。东、西、北门均有“月城”扩围。从东门至西门645米,从南门到北门694米,略成正方形,全城总面积0.45km2。房县地名志》记载,房县城原有7街3关,即东、西、南、北街、县门街、顺城街、草房街和东、西、北关。1958年以后因城市建设需要,城廓逐步拆除。至2005年,仅保存城墙两段,现存2段墙体总长度299.07米。城墙北墙砌筑方式下部为砖墙,上部为板筑夯土墙,……[详细]
计家咀遗址
  计家咀遗址位于湖北省十堰市房县红塔乡塘溪村四组,文化层堆积厚2米,保存较好,遗址现存面积约8000平方米。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该遗址。2012年6月至9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计家咀遗址发掘1100平方米,发现一批新石器时代、西周、战国至秦汉等时期的遗存。出土大量新石器时代、西周、战国至秦汉时期的遗物400余件和大量诸如猪、鹿、牛、狗之类的动物骨骼。计家咀遗址新石器时代的遗迹、遗物以仰韶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为主。其中发现的半坡文化遗迹、遗物在鄂西北地区还是首次发现,填补了区域空白。初步建立房县盆地乃至整个鄂西北地区的先秦文化序列。从这类遗存的文化面貌与分布来看,代表了我省西周文化一个小的地域类型或方国文化。保护范围:西南以军店一级路为界,东南以遗址台地自然土坎为界,东北以遗址台……[详细]
房县宝堂寺
  房县宝堂寺位于房县榔口乡白渔村,年代为明代。房县宝堂寺是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8月房政发[1991]68号)。……[详细]
  房县明代城墙位于房县一中内,年代为明代。房县明代城墙是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8月房政发[1991]68号)。……[详细]
  桃园汉墓群位于房县城关镇桃园村,年代为汉代。桃园汉墓群是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8月房政发[1991]68号)。……[详细]
  天明小学位于房县城关二小内,年代为1938年。天明小学是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8月房政发[1991]68号)。……[详细]
  鄂西北军事干校旧址位于房县实验小学内,年代为1931年。鄂西北军事干校旧址是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8月房政发[1991]68号)。……[详细]
  红军烈士塔位于房县城南凤凰山,年代为现代。红军烈士塔是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9月房政文[1987]41号)。……[详细]
房县文庙正殿
  房县文庙正殿位于房县城关镇棉花仓库,年代为明代。房县文庙正殿是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9月房政文[1987]41号)。……[详细]
  鄂西北临时分特委旧址位于房县城关镇北街,年代为1931年。鄂西北临时分特委旧址是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9月房政文[1987]41号)。……[详细]
西关印象街区
  西关印象街区(以下简称“街区”)位于房县城的核心区,始建于唐,成于宋元,盛于明清,全长1680米,现存建筑大多属于明清风格,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街区古建筑风格独特,人文底蕴深厚,忠孝文化、家风民俗和现存的古迹遗迹在鄂西北乃至湖北省内都具有代表性。这里曾是一条贯通鄂豫川陕的古盐道,也是繁华热闹的古商埠,富绅巨贾云集。如今的街区,有人称它的白天是流动的“人文博物馆”,晚上是霓虹闪烁、人潮涌动的老街区,而这些景象的由来都归因于街区修复改造工程的启动。2017年7月,经房县县委、县政府批准,西关老街文旅公司投资建设的房县西关印象景区开工建设。街区按照“修旧、饰旧、保旧”的理念,以诗--化为主,将忠孝文化、黄酒文化和茶马文化与诗--化紧密融合,修缮和重建了雷天明纪念馆、黄孝子祠、三官台、土城门、药……[详细]
房县神农大峡谷景区
  房县神农大峡谷景区神农大峡谷景区位于十堰市房县野人谷镇,在神农架和武当山之间。景区以“诗画山水、帝王别业”为文化内涵,以诗经的民谣、神农的圣迹、陈与义的诗境、溪山行旅的画图、帝王的夏宫为五奇;以苔藓的世界、菖蒲的王国、药草的花园、古藤的谜宫、老根的殿堂为五绝。景区以唐宋贵族雅士山水游憩为主导模式,以神农中草药文化为山水文化背景,以诗--化、野人文化为点缀,景区以山水休闲、唐风楚韵为特色,致力于打造自然山水园林、中国山水创意型景区。……[详细]
房县六区苏维埃政府旧址
  房县六区苏维埃政府旧址(十堰市房县红塔镇况营村)。房县六区苏维埃政府旧址位于湖北省十堰市房县红塔镇况营村,1931年6月至12月房县六区苏维埃政府旧址设于此。旧址原为大地主彭建彩和彭建基的老宅,始建于民国初期,座北朝南,砖木结构,占地面积3660平方米,建筑486平方米。1931年6月18日红三军进入房县,立即发动群众,开展土地革命,建立县、区、乡各级苏维埃政权,于6月23日在况营村建立了房县六区苏维埃政府并设于此,内设政治部、办公室、秘书处、收发室、文印室、-库、医务室、警卫室等。辖营盘、莲花、况营、孙家湾、磨石沟五个乡苏维埃政府。1931年8月贺龙、柳直荀指挥连山坡战斗,阻敌张连山部,在此驻扎指挥半个月。旧址建筑为典型的天井院院落民居,呈中轴线左右分布的结构布局,有大小房间15间,四周建……[详细]
房县古南河国家湿地公园
  古南河境内生物多样丰富,湿地景观独特,珍稀动植物和名贵中药材品种繁多,有植物1652种、动物226种,集自然生态、水域风光、地质景观和人文历史为一体,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据了解,拟建的古南河国家级湿地公园规划总面积1818公顷,其中湿地面积1074公顷。公园规划8年建成,总投资1.45亿元,重点实施湿地保护、湿地恢复、科普宣教、科研监测、资源利用、防御灾害、区域协调、保护管理和基础设施建设九大工程。公园集自然生态、水域风光、地质景观和人文历史为一体。置身于此,你能感受到远离城市喧嚣的静谧,探索大自然留下的神奇密码。……[详细]
房县红军烈士纪念塔
  房县红军烈士墓(又名红塔)座落在城南凤凰山上,是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圣地。陵园内山峰耸峙、苍松挺拔、墓碑林立、庄严肃穆,贺龙亲笔题词的红军烈士塔和十八烈士墓巍立山间、光彩夺目。……[详细]
18、房县野人谷 AAAA
房县野人谷
  野人谷位于十堰房县,是武当山、神农架、长江三峡黄金旅游线上的重要连接点。由于这里是我国北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地区,北有秦岭屏障,南有巴山相隔,因此这里并没有受到山地冰川寒流的太大影响,从而使得谷内保存了丰富、古老、珍稀的森林植被。野人谷旅游区以山岳型自然风景景观为主的旅游区,由野人洞、野人谷两个景区组成。野人谷与野人洞毗邻,因经常有“野人”出没而得名。十里长峡、山雄水美、潭绿石奇、曲径通幽,有“人间仙境、世外桃园、野人故乡、植物王国”之称。峡谷内有换彩峡、野浴滩、躲军洞、龙胆崖、瀑布群、野人睽谷、天绳攀崖、龙门顿开、绝壁城堡多处景点。躲军洞又名野人府,是野人谷中峭壁上的一个大溶洞。据说武则天之子李显贬居房陵(即今房县),在薛刚支持下举旗反周复唐,遭官兵围攻,为躲避官兵,冒险进洞,故名“躲军洞……[详细]
彭家祠堂
  彭家祠堂位于房县门鼓寺镇彭家湾村。建于清光绪年间,为当地望族彭氏的家祠。坐东朝西,平面呈长方形,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合院式布局,由前厅、正堂,左右配屋等组成。前厅也为其祠堂的门厅,大门有贴面式牌楼,四柱三间三楼,牌楼高出前厅檐口,门额嵌石匾,阴刻楷书“圣宗祠”。正堂与前厅形制基本相同,均为砖木结构,面阔三间,硬山灰布瓦顶,抬梁、穿斗式混合构架。前厅嵴檩彩绘有八卦、如意、蝙蝠图案,墨书题。天井院中间用鹅卵石铺成“人”字形地幔,地域特征明显。该祠堂保存较好,木结构形式与屋面嵴饰都很有特点,在鄂西北地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也是湖北省内保存较完整清代祠堂之一,具有较高的文物保护价值。……[详细]
20、宝堂寺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宝堂寺
  宝堂寺位于房县尹吉甫镇渔河村万峰山。寺院后岩壁上原有一古代雕琢的“日月品字型”石窟,被称为尹吉甫宗庙。在魏晋南北朝时,儒释道三教合流,宗庙中有三官神像、三教神像等神像。明代,在尹吉甫宗庙石窟前兴建了宝堂寺,现存有碑、石窟等。1987年,被称为尹吉甫宗庙的宝堂寺被房县人民政府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榔口乡万峰山,只见尹吉甫宗庙镶嵌在一座岩壁上,分上下两殿:下殿凿有一石窟大石殿,宽10米,深5米,前后石壁高3.5米,屋脊高5米,洞内四壁钻了上百个大小不同的小方孔,孔内插石楔,石楔托石盘,石盘坐神像。石窟大殿外沿崖边凿石梯,石梯外有石护栏。由南向北蹬11步阶梯,再由北向南蹬19级,然后由东向西蹬6级至上殿;上殿品字型,正面凿石殿3米见方,天台左右各凿一个小石殿,2米见方,正殿四壁也凿有近60个……[详细]

缂侇噮妫稢P濠㈣鎷�13001937闁告瑱鎷� 缂侇喓鍊曢崣鏇犵磾閹存繄鏆斿璁规嫹 44010602000422闁告瑱鎷�

闁稿繐鍘栫花顒勫箣閹存粍绮� 闁艰鲸姊婚柈鎾棘閻熸壆纭€ 闁稿繐绉烽惌妤佺珶閻楀牊顫� 缂傚啯鍨归悵顖炲触閸粎绋� 闁瑰瓨鍨奸々锔界瑹濞戞锟�
闁艰鲸姊婚柈鎾箣閹存粍绮﹂柨娑虫嫹 QQ闁挎冻鎷�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