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义县旅游景点介绍
台山景区坐落在瓯江流域的宣平溪上游,景区总面积5平方公里,系国家AA级风景旅游区。景区因千年古刹台山寺得名,台山寺始建于北宋乾德年间(公元963年)距今已有1040余年历史,系有“浙中佛教圣地”“括苍山脉山景”的美誉。 景区内有世界黄金,有静妙湖;有千年茶树王。台山寺建于宋建德年间,已有千年历史,属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名由中国佛协主席赵朴初亲笔题写,寺中15米高的观音佛为浙中第一大佛。台山顶上的千年古井久旱不涸,令人称奇。台山景区坐落在瓯江流域的宣平溪上游,景区总面积5平方公里,系国家AA级风景旅游区。景区因千年古刹台山寺得名,台山寺始建于北宋乾德年间(公元963年)距今已有1040余年历史,素有“浙中佛教圣地”“括苍山脉仙景”的美誉。它座落在台山之巅,由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寺名。……
[详细] 浙江武义牛头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有“江南华清池,浙中桃花源”之美誉的浙江省武义县境内,距武义县城60公里,总面积1327.69公顷。公园属中山地貌,峰峦叠嶂,高耸云霄,千米以上山峰林立,最高点牛头山海拔1560米,为浙中之巅。由于地形切割深度达200~400米,断崖、峭壁、险壑错综有致,壮观优美。公园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具有夏季凉爽的小气候特征。公园水资源丰富,溪水终年不断,水质纯净,各溪流水质均符合GBZBL-1999《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类水质标准和GB574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牛头山森林公园是浙江中部地区天然森林植被保存最为完好,植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公园内天然阔叶林占优势,大树参天,森林覆盖率达99%。园内有木本植物72科199属439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
[详细] 宗祠又称祖庙、家庙。武义县郭洞何氏宗祠是该村众多文物古迹中最突出的明代古建筑之一。建于明朝万历37年(1609年)。武义县嘉庆县志记载,全县有祠126座,其中建造年代确切并在明朝以前建造的祠堂共有10多座,这10多座祠堂中现在仍保存比较完好的已经不多,郭洞何氏宗祠是较好的一座,颇具代表性,有较高的文物价值。何氏宗祠位于郭下村,占地1060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祠堂分为头门、正厅和后厅三进。头门(前厅)三大间东西厢房各两间;正厅五大间及东西回廊,厢房左右各三间;后厅五间与左右回廊及东西厢房各三间。正厅前的天井中建有宇台(俗称戏台)一座,戏台正面宽5.8米,侧面宽6.2米,面积36平方米。祠堂门廊大门边一对直径90厘米的抱鼓石(俗称户对)连同石雕底座共高1.76米。门口上方一块白色……
[详细] 素有“世外桃源”美称的岩坑清风寨风景区,在宋代就已闻名婺处两府。距武义县城15公里,南1公里处为著名的太极星象村俞源,北部为“十里画廊“刘秀垄。介绍清风寨以壮观的丹霞地貌,古朴原始的山村土寨和保持良好的自然生态而迷人。清风寨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各朝各代所留下的战争遗迹众多。山寨住民为清朝反清复明组织“天地会”的后裔,留传的医术、武功享誉八方。景区内的丹霞地貌较之武夷山、方岩犹胜一筹,其中的“飞桥六洞”为我国丹霞地貌串洞群中之最。清风寨内有建于宋朝的胡公庙和千年古刹惠力寺,居高俯瞰“十里画廊刘秀垄”的揽胜亭和依崖而建的飞云亭。还有太平天国打造兵器的太平洞和当年西营红军设指挥部的红军洞,奔虎临瀑的原始森林和水上乐团休闲区等。门票·开放时间 25元……
[详细] 是一条绵延5公里的丹霞胜境,两旁秀石林立,奇峰拔革,有“十里画廊”美称。相传东汉光武帝刘秀曾避难于此,所以叫刘秀垄,垄口的村就叫刘秀村,区内有许多奇石险洞和与刘秀相关的传说故事。在双岩洞景点,四组奇石依次林立,形似开门迎宾。峡口有古牌楼,楼下有夫妻岩、水帘洞和0庵旧址。山顶有莲峰奇洞名双岩洞,它洞中有洞,洞洞相通。洞前称为荷花芯和铜鼓石的两座奇峰,甚符其名。刘秀岭北有片宽60米、高3米的紫红色绝壁,称红花岩,气势恢宏,当称绝胜。在此可眺望狮鲸迎宾、皇帝帽、令旗峰、玉印峰等奇景。孤立于崖头的神仙石,似乎摇摇欲坠。宽400高200金椅峰,很象巨大的皇椅,旁边方形金印岩又似古代官印。象刀削斧劈而成的赤壁,垂直度近90度,惊险而奇丽;赤壁上的巨型悬石,好似倒挂金钟。门票·开放时间15元交通距县城18……
[详细] 大红岩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武义旅游的核心景区,(位于武义县中部,距县城18公里,44省道上松线西侧。)有近10平方公里的典型丹霞地貌,称为“十里丹霞十里画廊”,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的一幅精美绝伦的自然画卷。景区内生态植被保存完好,竹海、松林郁绿,赤壁、峡谷、洞穴星罗密布,有号称世界丹霞最大赤壁的大红岩;有丹霞地貌共有的沟、谷、洞、柱、壁;象形的狮、象、鲸、猴、龟千姿百态,惟妙惟肖。还有始建于南宋时期的山顶洞穴寺院――双岩禅寺,更有观光、考古价值,寺院内藏存有禅师的归骨塔基、明代石佛、大学士宋濂篆写碑额的石碑等珍贵历史文物。景区2012年底获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14年历经4个多月封闭式提升改造,全面完成游客中心、停车场、塑石山门、花海等项目建设,大红岩一期提升改造工程全面竣工并于10月1日……
[详细] 俞源太极星象村位于金华市武义县西南部的俞源乡,距县城20公里。俞源古村落布局奇异,充满神奇。据考证俞源村是明朝开国帝师刘伯温“按天体星象排列”设置的村落,村口设有直径320米,面积120亩的巨型太极图,村庄内主要的二十八幢古建筑是按天空中的星座排布的,村中还有防火、镇邪用的“七星塘”“七星井”。俞源名胜古迹甚多,有始建于南宋的圆梦胜地洞主庙,建于元代的“利涉桥”,明代的古建筑,全村共有1072间,占地3.4万平方米,有民居、宗祠、店铺、庙宇、书馆等。相传每年农历六月什六为圆梦节,届时有千余善男信女云集于此,席地坐卧,期待晚上得梦。导游武义县城面南行20公里便来到了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俞源。南宋时,在松阳任儒学教谕的杭州人俞德过世后,儿子俞义护送灵柩回杭,路过这里投宿时,停放在溪边的灵柩被紫藤……
[详细] 武义古城建于唐代,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这里有着许多古朴的建筑,如明清古街、古城墙、古桥等,是一个可以深入了解武义历史和文化的好地方。武义古城还有许多特色小吃和手工艺品,可以品尝和购买。……
[详细] 武义以“温泉之城”著称。温泉水资源丰富,日出水量4000余吨,常年水温41-51℃,人称“浙中华清池”。据《武义县志》记载,武义温泉属于中性硫化氢温热泉水,符合国家标准,水质清澈透明,富含偏硅酸、锶、钾、铁、氟等元素,具有多种理疗用途,用于泡浴对皮肤病、肌肉劳损、各类关节炎等慢性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和保健作用。介绍度假区内拥有多家温泉酒店及度假村,可提供温泉泡澡和住宿餐饮。最著名的为“唐风露天温泉”,提供露天温泉项目近三十余种,有西湖池、钱江池、米酒池、名花汤、女贞池、芦荟池等。沐浴露天温泉的客人可享受中药浴、石板浴等各类特色浴,休息厅免费提供各类饮料饮品、香烟、包点、水果及影碟服务。清水湾温泉度假村于2002年开业,距武义县城7公里左右。度假村三面环山,按三星级旅游涉外饭店标准设计建造。度假……
[详细] 位于距武义县城10公里的群山幽岭之间,因山环如郭、幽邃如洞而得名。约5平方公里的景区内,层峦叠蟑,竹木苍翠,静雅宜人。“郭外风光凌北斗,洞中锦秀映南山”,这是古人对郭洞风景区的贴切描绘。历史:郭洞人不姓郭而姓何,先祖可溯宋朝宰相何执中,他的后裔何寿之认定郭洞“山不深而饶竹木之富,水不大而尽烟云之态,是万古不败之地”,举家迁居郭洞,大兴土木,建造何氏宗祠,原有杂姓渐灭,何氏家族兴盛。现在,郭洞及扩展至周边村的何姓子孙有4000余人之多。生活在郭洞村的人,身健寿高,人才辈出,仅明清两代,出过114名秀才,32名贡生、举人。提示:郭洞和俞源为两个方向,必先回城再坐车。俞源和刘秀陇、清风寨是一条路线,可顺路浏览。介绍鳌峰塔郭洞村外鳌鱼山顶的鳌峰塔,高14.5米,建于清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
[详细] 寿仙谷景区是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武义县西南部的王宅镇石井里村,距武义县城20公里,是个丹霞地貌向火山岩地貌渐变的峡谷景观。相传为南极寿翁故里,神仙皆居好山水,可见此处风光奇。难怪古诗人惊叹:“天高重霄九,地美大莱口,山青水又秀,古井称魁首。”寿仙谷的由来有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相传,天宫中的大将青龙与宫中侍女金凤相爱,冒犯了天规,为追求幸福,他俩私奔到此处峡谷,隐蔽在一个山洞里,过着人间美满的生活。此洞就是现在的“龙凤居”,居室石壁上仍有含情相望的龙形和凤影。……
[详细] 郭洞景区位于距浙江武义县城10公里的群山幽岭之间,因山环如郭、幽邃如洞而得名。约5平方公里的景区内,层峦叠蟑,竹木苍翠,静雅宜人。“郭外风光凌北斗,洞中锦秀映南山”,这是古人对郭洞风景区的贴切描绘。 浙江武义郭洞村外鳌鱼山顶的鳌峰塔,高14.5米,建于清乾隆四十三年 (公元1778年)。集山川之秀,汇诡奇之景的郭洞水口,80多棵明代万历年间栽种的古树,密布于古城墙内外,古韵森然。城墙东首的回龙桥,初建于元朝,重建于明隆庆年间(公元1567~1572年),石桥上有亭,是最吸引人的休闲观光点。桥东龙山之麓有建于明末的海麟院,塑有关公像和壁画。龙山奇峰插云,百亩古森林中云蒸雾游,蝉噪鸟鸣,煞是神奇。村南宝泉岩,为武义著名的“武阳十景”之一,登上狮子头山顶眺望千峰奇景时,两腋风生,飘飘然有云游仙……
[详细] 石鹅湖风景名胜区,位于武义县城西7公里处的桃溪滩乡境内,面积10平方公里,景区内丘岗起伏,岩性复杂,断裂发育,形成特殊的地貌。景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宜人,四季分明,海拔lm一3m米之间的景区内,林木苍盛,秀峰碧水,天然成趣,以奇岩、秀湖、名寺和红军革命史迹而著称。 石鹅岩,由一块巨大的岩石与岩坡下的大岩洞组成,远远望去犹如一只凌空欲飞的石鹅,大岩洞又恰似那张嘴吃食的鹅嘴,故名石鹅岩。石鹅洞高刀米,洞底面积25oo多平方米。天雨时,洞背巨大的飞瀑凌空泻下,遮蔽整个洞口,其景让人联想到《西游记》中的花果山水帘洞。洞中为木石结构的慈航洞府尼姑庵,据考证始建于唐代天佑年问。洞中有一小石臼,传说日日自涌一臼白米,足够洞中尼姑吃穿用蔓,后来老尼太贪心,让人把石臼凿大些,结果石臼再也不涌……
[详细]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閻戣姤鍤勯柤鍝ユ暩娴犳氨绱撻崒娆愮グ妞ゆ泦鍥ㄥ亱闁规儳纾弳锔界節闂堟稓澧旀繛宀婁邯閺岋綁顢樿娴滅偤鏌熼搹顐e磩闁诲繐鍟村娲川婵犱胶绻侀梺鍛娗瑰Λ鍕偩闂堟侗鍚嬪璺侯儌閹锋椽姊洪崨濠勭畵閻庢艾鍢插嵄鐟滅増甯楅崐鐢电磼濡や胶鈽夋繛灞傚€楁竟鏇°亹閹烘挾鍘甸梺璇″灡濠㈡ǹ顣块梻浣虹帛閹稿鎮烽埡鍛摕婵炴垶绮庨悿鈧┑顔斤供閸忔稑效濡ゅ懏鈷戞繛鑼额嚙楠炴牠鏌i鐐测偓鍨嚕鐠囨祴妲堟俊顖氬悑濞堟洟鏌f惔顖滅У闁稿瀚伴、鏃堟晸閿燂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