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平乐县旅游

平乐县旅游景点介绍

  沙子古街:沙子古街建于清光绪年间,全长1.8千米,保存着400多套古韵斑斓明清风格建筑,街道中间横铺大块青石板,两旁直铺长条青石板。沙子古当铺,占地450平方米,全用大条石和青砖砌成,共有7层30多米高,是桂林传统典当文化的代表。沙子石拱桥座落沙子龙嘴河上,建于清宣统三年,由广东会馆和湖南会馆共同建造,桥上保存着10多……[详细]
  榕津古街:古街长约二百米,宽约五米。街北端为一楼门,上 书-“通津泰履”,楼门内有石凳,两侧有扶梯可上二楼,楼上供奉祝融火神。古街以清末民国初年南方民间两层楼式的木、青砖建筑居多,除小学外仅有两家新建建筑,青砖素瓦,木楼飞檐,显示了江南古镇建筑的古朴风貌。保留有粤东会馆、三神宫、紫竹仙宫、青石砖拱门、廖炳坤、廖振国等商……[详细]
  金字岭景区位于平乐县同乐新区,景区建设项目包括观景阁、环形登山台阶及硬化、绿化、亮化等附属设施,观景阁主体建设项目总投资约2950万元,建设规模为五层。金字岭观景阁是一座集旅游观光及平乐人文历史文化参展会所于一体的高层古典建筑楼阁。底层四周设有月台,以衬托阁楼气势和雄伟姿态。二至五层层层外廊连通,内部用作展挂历代名人物……[详细]
  出米岩位于平乐县青龙乡莲塘村西面狮子山的山腰上,洞开形如半月。相传,明朝时有僧人三位避世于此修行,岩中有一石窝流出白米,尽足三和尚食用,故名。清康熙“甲寅之乱”时,到此修行的僧人益多,石窝流出的白米亦够食用。后有一贪心的和尚,想多得白米而偷偷将石窝口凿大,结果弄巧成拙,石窝再也没有米出了。清代一诗人为此惋惜,情不自禁地……[详细]
  朝天岩位于平乐县二塘镇乐塘村南面,距乐塘村约1公里。由于岩口宽敞朝天故名。岩内洞洞相连,外面三个洞穴较大,其面积约1万平方米。一到洞口,进入眼帘的便是一幅色彩斑烂的“帷幕”。洞内岩浆淌流成“田”,巧石遍布,别致玲珑。有的象专心攻读的学者;有的象持刀操练的武士;有的象各显神通的八仙;有的象大腹便便的佛爷;还有的似高翘尾巴……[详细]
  冷水石林位于平乐县源头镇冷水村旁,距柳鹰公路约0.5公里。石林区三面环山,一面紧靠村庄田园,面积约1平方公里。石林区内群峰林立,一般高度在30米左右,形状怪异。有的挺拔险峻,似待发之箭;有的两峰相依,若分若合,含情脉脉,恰似一双痴心情侣;有的巍峨雄峻,活像忠于职守的“哨兵”;有的亭亭玉立,如静待恋人幽会的妙龄女郎;还有……[详细]
  鱼堰温泉位于源头镇高龙村鱼口自然村,距桂八路约5公里,离县城60公里。此地有温泉穴5处,其中3处较大,分布于田垌中间。现可供使用的泉穴有2个,均以水泥沙石砌边,池底较平,大者长5米、宽2米、深1米;小者长2米、宽1.5米、深0.8米。泉水恒温为46~50℃,透明无色。1988年10月经国家地质矿产部、卫生部、轻工部专家……[详细]
  中山公园位于县城中部凤凰山脚下。民国9年桂军总司令刘震寰倡议,民众捐资建成。原为平乐公园。民国10年111月孙中山北伐途经平乐时,游览了平乐公园。为纪念孙中山平乐之行,故更名中山公园。园内古木参天,花草茂盛,曾建有“中山亭”、“靖戈亭”、三友亭”、“双抒井”、“九曲桥”、“荷花池”,并立有石碑、石刻等。民国12年又增建……[详细]
  魁星楼位于青龙乡平西村中部,距县城41公里,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道光十六年(1836年)重修,同治四年(1865年)再修,1962年作了第三次修理,现在基本上保持着初建的原貌。楼高1553米,为方形二层翘檐楼台。底层为戏台,台基高1.65米,长9.3米,宽8.3米,以青砖砌成,四角固以方块青石,台面用木……[详细]
  粤东会馆位于平乐镇大街56号,系住在平乐县城的广东籍人士为进行交往和商业活动而兴建。始建于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建成,嘉庆十一年(1806年)重修,咸丰年间毁于兵火,同治年间复修。为砖、石、木结构,由前厅、天井、天后宫、厨房等部份组成。总面积496平方米。该建筑形似“回”字,四角四檐天面……[详细]
  龙头矶堤位于平乐镇北面茶江河段,始建于明壬寅(1602年)八月,竣工于癸卯(1603年)四月。北起平乐镇正北街头的大榕树脚,南至令公庙渡口,全长280米、高6.6米、厚2米,堤外有三级防浪石。此建筑至今大部分仍完好。……[详细]
  儒林桥位于原府文庙(今中山公园)内,亦称“状元桥”。为府文庙附属建筑,建于明宣德五年(1430年)。桥为拱形,跨度为3.4米,以方块青石砌成。桥面长6.2米,宽2.9米,桥下有池形似半月,称“半月池”。桥面两侧及池边均有石雕栏杆,工艺精致,原桥面栏杆已遭损坏,今栏杆为后修。……[详细]
  感应泉位于县城北面的仙宫岭下。宋代邹浩(原吏部侍郎)建于北宋崇宁年间(1102~1106年),井深3.3米,井口内径0.8米,井台占地面积约14平方米,井北面用石块砌有扇形护墙,护墙中间嵌有石碑,上刻“感应泉”三个隶书大字。井旁东侧立有石碑两块:一为民国8年里人陈炎武重刊立的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始得感应泉诗并……[详细]
  马田古墓群位于青龙乡马田村南、北面。墓群分布在婆山村碓、丫山、新塘面、东青坪、大刀山、四鬼山之间的峡谷地带,南、北面长约3公里,东西宽约0.5公里,可见封土堆80余座。1983年在文物普查时发现,收集到的随葬物有青铜镜、陶屋、陶罐等,经考证,初定为东汉墓葬。……[详细]
  兴隆古墓群位于桥亭乡兴隆村东南面公路沿线两侧的旱地及土岭坡上。东北与黄土岭相连,西至水井岩,东西全长约1.5公里,南北宽约0.5公里。可见明显封土堆40余座,在1980年文物普查时发现,初定为汉~南北朝墓葬。……[详细]
  大林古墓群位于桥亭乡大林村西南面起伏的黄土岗上,东西长约2公里,南北宽约1公里,可见明显封土堆50余座。解放后古林冲自然村农民在建房时曾挖出过“古老屋”形似小窑。1987年进行文物普查时,在大林村西丛树窿(山岗名)上采集到古墓券顶楔形砖。砖长25厘米、宽13厘米、厚分别为2.3~3.5厘米,砖面有苇席印纹。经考证,初定……[详细]
  七堆古墓群位于二塘镇马家村公所七堆自然村东南面的岭坡上,可见封土堆7座,七堆自然村据此得名。古墓群分布面积约500平方米,墓高者2米,直径4米。此墓群未经发掘,也未见有明显断代实物依据,因其位置接近二塘古墓群,故暂定为晋、唐时期古墓群。……[详细]
  二塘古墓群位于二塘镇周塘村岩头岭、铜锣道及二塘锰矿区一带,可见封土堆120座,其墓多为石室墓,券顶有甬道、中室和后室。1957年文物普查时,从被破坏的两座墓葬中发现有青瓷残片及方格印纹陶片。1974年在该地出土唐代青釉贴花壶一个,经自治区文物考证,认定为晋~唐时期墓葬。……[详细]
  张家古墓群位于张家镇东南面的曙光小学至和村东南面的大岭~带,全长约7公里,可见封土堆百余座,其中较集中的有荒头岭、大穴岭、莲花岭、大岭、银山岭等处。1974年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在银山岭发掘墓葬时,发现各墓排列整然有序,其形体同湖南等地楚墓基本相同。出土的随葬陶器主要有瓮、罐、瓿、杯(樽)、三足罐(盒)等;金属器主要有成套……[详细]
  阳安古墓群位于阳安乡西北面的梅花岭上,岭因墓葬封土堆排列形似梅花状故名。该古墓群共有封土堆86座。1986年梅花岭的几座墓葬被破坏,从中发现的随葬物有碗、罐、壶、骑马俑等陶器,经自治区文化厅文物管理处考证,认定为战国~晋代墓葬。……[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