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盐县旅游景点介绍
高坟遗址位于武原镇红益村六组尚胥庙自然村,年代为新石器时代,类别为古遗址。2003年1月3日,高坟遗址被公布为海盐县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仙坛庙遗址位于百步镇农丰村九组仙坛庙自然村,年代为新石器时代,类别为古遗址。面积约2万平方米。2000年调查发现。2002-2003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进行发掘,揭露面积约2400平方米。遗址下层为崧泽文化早期居址,其上有崧泽文化早期和晚期的人工堆筑土台。早期土台内有崧泽文化早期墓葬,是迄今所知长江下游地区最早的台式葬地。晚期土台有土坯铺设的遗迹,一直沿用至良渚文化早期,台内有崧泽文化最晚期和良渚文化各时期的墓葬60余座。2003年1月3日,仙坛庙遗址被公布为海盐县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1月13日,被公布为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黄道湖遗址位于百步镇农丰村黄道湖自然村,年代为新石器时代,类别为古遗址。2003年1月3日,黄道湖遗址被公布为海盐县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泥塘庙遗址位于百步镇新升村糜荡庙自然村六部大桥东南5米处,年代为新石器时代,类别为古遗址。2003年1月3日,泥塘庙遗址被公布为海盐县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百步窑墩遗址位于百步镇桃北村北港1组钱家浜自然村,年代为新石器时代,类别为古遗址。2003年1月3日,百步窑墩遗址被公布为海盐县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彭城桥遗址位于沈荡镇永庆村西彭城桥自然村南部,年代为新石器时代,类别为古遗址。2003年1月3日,彭城桥遗址被公布为海盐县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新四军海北支队驻地旧址位于南北湖风景区南北湖村南木山顶,年代为1944年,类别为近现代史迹。2000年5月22日,新四军海北支队驻地旧址被公布为海盐县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西涧草堂位于南北湖风景区南北湖村詹家湾自然村24号,年代为清道光元年(1821),类别为古建筑。2000年5月22日,西涧草堂被公布为海盐县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郑晓墓位于于城镇构塍村中泾堰自然村,年代为明,类别为古墓葬。2000年5月22日,郑晓墓被公布为海盐县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三友高地遗址位于通元镇三友村高地自然村,年代为新石器时代,类别为古遗址。2000年5月22日,三友高地遗址被公布为海盐县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周家浜遗址位于百步镇桃北村4组周家浜自然村,年代为新石器时代,类别为古遗址。2000年5月22日,周家浜遗址被公布为海盐县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龙潭港遗址位于百步镇桃北村11组龙潭港自然村,年代为新石器时代,类别为古遗址。龙潭港遗址分布面积约18000平方米。遗址发现于1997年3月。次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海盐县博物馆对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揭露面积700平方米,发现了良渚文化时期墓葬20座与一处红烧土遗迹,出土随葬品有陶器、玉器、石器、骨牙器等369件(组)。其中,陶器有166件(组),器形以鼎、豆、双鼻壶、罐为主,部分陶器形制精致、纹饰精美,极为可贵。2000年5月22日,龙潭港遗址被公布为海盐县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1月13日,被公布为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载青别墅位于南北湖风景区南北湖村万苍山南麓,年代为1995年,类别为近现代史迹。1997年5月22日,载青别墅被公布为海盐县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茶磨山摩崖石刻位于澉浦镇紫金山村茶磨山顶,年代为明,类别为石刻。1982年3月6日,茶磨山摩崖石刻被公布为海盐县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绮园碑廊位于武原镇绮园路44号(绮园内),年代为现代,类别为石刻。1980年12月20日,绮园碑廊被公布为海盐县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钱塘江海塘海盐敕海庙段又称“鱼鳞塘”,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武原街道东部沿杭州湾一带。此段海塘南至南台头闸北侧,北至城北路口,长约2300米,是钱塘江海塘的重要构成部分。鱼鳞塘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由浙江水利佥事黄光升创筑,用以抵御海水入侵。黄光升修筑的鱼鳞塘采用五纵五横的条石叠筑方法,底部开槽打桩,一二层五纵五横作“丁”字形排列,三四层五纵四横递减,跨缝相叠至十八层。南接海宁,北连平湖。历代增筑,清乾隆、道光年间曾对海塘进行维修。现海塘为重力式鱼鳞石塘,大部分为双盖鱼鳞石塘,塘底有木桩,塘外向海中有护坡、“丁”字挑水坝,塘上有防浪墙。鱼鳞塘是研究海盐县历史、文化、经济、军事、水利设施的实物见证,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现保存较好,仍在使用,2017年被评为浙江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
[详细] 在海盐沈荡镇中钱村,有一处浙北地区保存较好的祠堂之一——钱家祠堂,是钱镠二十五世孙钱陈群所建。钱氏宗祠又名永思堂,俗称“钱家祠堂”,为沈荡钱氏家族祠堂。钱氏宗祠始建于明代,重建于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解放后作为粮库,而保存至今。2002年,被县政府授予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10月对其进行恢复性维修。前厅“钱氏宗祠沙盘”为“钱氏宗祠”等比缩小版模型,其根据原祠堂的功能进行布置,主要描绘的就是祭祖的热闹场景。前厅为“行牌厅”,东西两边设有木架,木架上插着肃静,回避,官级品位硬牌。目前该厅围绕钱氏先祖的功勋及钱氏精神内涵进行布置。花厅花厅于每年两次祭祖时,用作摆酒、吃饭、休息的地方而且也是族中大事的议事中心。中间“清芬世守”为乾隆皇帝对海盐钱氏家族的御笔题词。现布置为钱氏学堂,围绕耕读……
[详细] 王坟遗址位于海盐县西塘桥街道西塘社区,由高墩及四周农田组成,面积约10万平方米。1994年8月,浙江省考古研究所和海盐县博物馆联合对王坟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证明高墩为崧泽文化晚期和良渚文化早期的古人类文化遗址,墩顶有良渚文化早期墓葬和祭祀坑,随葬品有石器、玉器、陶器等,陶器组合以鼎、豆、罐为主。墩底部有崧泽文化晚期的堆积,包含大量的陶片、陶器、石器和骨角器等,陶系有夹砂红陶、夹砂黄褐陶、泥质红陶、灰陶、黑衣陶等,陶器纹式丰富。另外还发现该时期的水井,井内出土了一批崧泽文化风格中为主要特点的陶器,有鼎、罐、壶、杯、纺轮等,其中漆绘泥质黑陶杯和涂朱灰陶罐是少见的陶中精品。王坟遗址内涵丰富,对研究崧泽文化的社会性质和文化内涵,与良渚文化的关系及与宁绍地区古文化的交流等具有较大的价值。1997年8月……
[详细] 漂母墩遗址位于海盐县通元镇镇北村,遗址由土墩和周围水田所组成,四周环水,面积约三万平方米,中部地势略高。遗址土墩高6米,包含崧泽文化晚期、良渚及马桥文化时期的文化层,土墩周围水田中有厚约0.2—0.95米的灰烬土,曾出土崧泽文化晚期至良渚文化时期的有孔石斧、夹砂红陶釜、泥质灰陶三足器等,器形较特殊,部分规格较高。附近还采集到印纹釉陶圜底、硬陶兽形器等标本。漂母墩遗址是一处文化内涵丰富、年代跨度较大的古文化遗址,其存在年代属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是一个研究原始聚落变化发展模式及其渐变过程的重要遗址。2011年1月,公布为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被誉为“世界第一大涌潮”的钱塘江潮,吸引着无数来自海内外的观光客。每年的中秋节前后,钱江潮潮头壁立,波涛汹涌,势如万马奔腾;云移至岸,浪卷轰雷,卷起“千堆雪”。李白的诗句“潮似连山喷雪来”写出了钱江潮的宏伟气势。钱江潮韵度假村就位于世界著名观潮圣地盐官观潮区内,距上海130公里,距杭州42公里,交通十分迅捷、便利。钱江潮韵度假村是集排涝、观潮为主,兼容科技、文化、休闲于一体的游览胜地,已被浙江省列入首批省级水利旅游区。区内配套建设有浙江省治太水利陈列馆、观潮台、观潮廊道、观潮亭、候潮厅等设施,主建筑面积8600余平方米。每年农历八月十五盐官将举行“观潮节”,枢纽所为方便游客观潮,还配有“盐官排涝枢纽观潮时刻表”。还有值得观赏的人文景观:盐官的“海神庙”,据说它的内部构造与皇宫相同,因为皇宫里……
[详细]
闂傚倷鑳舵灙缂佽鐗撳畷婵堜沪閻偆鎳撹灃闁告侗鍘藉畵宥夋⒑閸濆嫷妲归悗绗涘洤纾归柟鎯板Г閻撴瑩鏌涜箛姘汗闁活厼鐭傞弻娑樼暆鐎n偄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