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县旅游景点介绍
大成殿位于今长兴中学内。原名孔庙,又称学宫、县学、庙学。孔庙始建于北宋庆历四年(1044), 庙址在县城东门外。建炎中,被金兵焚毁。南宋绍兴十年(1140),县令黄伟迁治所至东太平桥。明嘉靖九年(1530),又以县学偏于东隅且陋,遂迁建到治所之西,箬溪(按廿字河)之北(即今址)。嘉靖年间告成,隆庆和万历年间曾扩建。现存大成殿、明伦堂及西庑殿。大成殿是庙内最主要的单体建筑,为祭祀孔子的场所,故又称孔圣殿。重建于清乾隆九年(1744),系歇山顶双层重檐式结构,周围原有修廊,民国初,修中山公园时,把修廊围筑在殿内,现存门窗亦系民国时所装。殿前有台阶,阶级五出。屋面为泥脊瓦当,屋脊阳面书有“竣极于天”,背面为“文光射斗”等八个大字。1963年、1980年,长兴县人民政府两次拨款修缮。 明伦堂建于明嘉……
[详细] 尹家边扬子鳄保护区位于长兴县城西南19公里的管埭乡尹家村。已建立的鳄鱼中心保护基地53亩,其中水面30亩,农田20亩,养殖地3亩;建立人造池塘3只,计1120平方米,植竹2400系株。扬子鳄,亦名鼍,俗称水壁虎、土龙,为恐龙近亲。属于国家一类保护动物,也是世界—类保护濒危和禁捕动物,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长兴县泗安塘北岸一带,环境僻静、气候温和、食料丰富,是我国扬子鳄主要产区之一。1982年,省人大常委会公布,长兴尹家边为浙江省扬子鳄保护区。保护区建立了扬子鳄养殖场,1986年有大小25条扬子鳄,约占浙江省扬子鳄的80%。到90年代,已繁殖扬子鳄116条,其中10条幼鳄被引入淳安千岛湖的姥山岛旅游点定居。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盟鳄类专家组副主任G·韦布博士—行曾到尹家边扬子鳄保护区考察,……
[详细] 长兴灰岩保护区位于长兴县城西北21公里,在槐花磡东北2公里的青塘山麓,现属槐坎乡葆青村。从20世纪30年代起,国内外不少地质学家在从长兴煤山稻堆山到槐坎青塘山一带考察,先后发现世界新种鹦鹉螺化石,以及世界上罕见的鱼化石。这些珍贵化石的发现,证明在世界上其他地区的晚二迭纪地层已停止发育时,长兴的晚二迭纪(距今约二亿三千万年)地层还在不断发育,中国地层的长兴煤山段,代表了世界晚二迭纪的最高层位,也是世界同类地层中发育完整的,含有丰富的多门类化石。民国20年(1931)。被国际上许多地质学家所公认,作为国际石岩标准地层剖面,也称长兴组屋型剖面。1981年3月,“长兴灰岩”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列为重点保护区,1982年5月省建委、文管会、博物馆等部门和当地政府负责人,在实地确定保护区范围,并立下镌有中英……
[详细] 白溪朱氏宗祠(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明、清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坐北朝南,由门厅、正厅、两厢及北侧东厢房改建的院落组成。门厅单檐硬山,面阔五间带两翼各三间,进深五檩,明间梁架为前后双步梁分心用三柱。正厅单檐硬山,面阔三间,进深八檩,明间五架梁带前单步、后两单步梁,用五柱;次间用中柱。梁架用材粗大,五架梁拼合而成,做成月梁状;檩条圆形,用粗大之蝉肚替木;脊檩下用所谓的山雾云。柱础鼓墩形。厢房单檐硬山,面阔三间、进深七檩。正厅的山墙两侧另有附屋。其中东侧附屋后期改建成前后三进的子院落。原门厅前有牌坊等,现基址仍存。据光绪《长兴志》记载,朱氏宗祠建于清顺治八年,清晚期有修葺。从正厅所显示的风格看,该建筑当建于明末清初时期。作为浙北地区所存不多的明清之际风格的古建筑,具有相当的文物价值。……
[详细] 长兴档案馆位于长兴县龙山新区行政中心市民文化广场的东侧,毗邻县图书馆与城展馆,占地面积50亩。2013年,被命名为“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长兴档案馆共分四层,大楼主体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馆内各项基础设施齐全,各展览区域拥有固定与临时、静态与动态展览相结合多种形式,设置展品储藏室、展品制作加工室、永久性展厅、多媒体视听室、声像档案查阅室。馆内声光电各种展示手段齐全,设有电子触摸屏,观众可在参观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自主选择观看他们感兴趣的电子材料内容。展览内容还包括大量珍贵的革命历史资料以及老照片、名人字画、雕塑等均有陈列,能满足举办讲座、互动座谈、演讲比赛等多种功能。 长兴档案馆常年举办各类展览不少于6个,每年专门为群众开设一次有关革命历史题材的现场教学;开设二次有关爱国主义教育题材的成……
[详细] 位于长兴县城南21.5公里城山顶上。据清嘉庆《长兴县志》记载,城山教寺始建于南朝宋文帝元嘉元年(424),初名慈氏院,后称新安寺,毁于元,明初重建,改名城山寺。明冯梦祯《城山寺记》、朱国祚《石城山毗卢佛像记略》均有详细记述。该寺原有庙房30间,分上、中、下三殿,每殿各三间;门口大殿为毗卢殿,户为玉皇殿,后为祖师殿。东西各有一排9间偏屋。三殿间有4只泉水井,终年溢水,甘洌可口。大殿前原有两只“放生池”;大池面积约半亩,水清如镜,小池已淤塞。现存房屋18间,茶叶地数亩,毛竹山150亩。1983年,县博物馆对毗卢、玉皇二殿古建筑进行整饰,修葺一新。同时,重托方池,新建栏杆,寺观周围的元代石刻造像10尊:一佛二子弟像(南无阿弥陀佛、观音、大势至);一佛二菩萨(毗卢舍那、文殊一普贤);三尊主佛(过去佛……
[详细] 【畎桥】清乾隆六十年(1795)建,同治九年(1870)重建。为八墩七洞立柱式石板平桥,长34米,中孔净跨5.2米,宽2.1米。桥墩桥梁两端雕凿有水兽头面,栏板之间用莲花柱连接,栏板内雕以图案,桥墩并列砌置。此类桥梁在县内仅此一座。1986年县人民政府拨款修缮。(《长兴县志》卷二十三文化)……
[详细] 谢安,东晋杰出的政治家、名宰相,著名文人,他出生于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谢氏名门,后来氏族大迁移时,迁到浙江始宁(今上虞)。谢安在朝为官20多年,做了两件大事:一是遏制了大司马桓温篡夺晋室的图谋。他及时招募氏族子弟,培养“北府兵”,在军事上作了讨逆的准备,二是以“北府兵”为主力,打败了前秦符坚90万大军的南侵,取得了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淝水之战”的胜利。“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就是描写“淝水之战”中前秦军队战败时的情景。“淝水之战”胜利后,谢安坚持北伐中原,统一北方。但是,他的苦心不为东晋皇室司马氏所理解,相反害怕谢安“功高盖主”,将谢安出镇广陵(今扬州),谢安壮志未酬,抑郁而死。死于太元十年(公元385年)享年66岁。谢安死后,追封太傅,葬建康(今南京)梅岭。怎么会迁到长兴来呢?后经宋、……
[详细] 在长兴县雉城镇县中百公司后院,钟楼系歇山顶双檐式单体木结构建筑,飞檐画栋,翘角垂铃,结构稳重庄严。钟楼原是大雄教寺的一部分,大雄教寺原名报德寺,是南朝陈文帝天嘉元年(560)为太妃所建,寺址原在城西1里。明初,元帅耿炳文筑城壕,于洪武二年(1369)迁建到城内,洪武二十四年,立为丛林有司,其左侧建有钟楼,高凡3层。钟楼大门朝南,卷顶门洞,两扇石品门左右分开,在门洞两边墙上有斗大的“钟楼”两字,正书。在第三楼,大铜钟悬挂在中央,钟通高2.05米,钟身高1.46米,钟壁1.12米,钟壁厚10厘米,重2000余公斤。钟口呈瓣莲花形,钟体铸有纹饰,顶端有一圈莲瓣纹,上股方内铸饰八卦图案,下股方内铸有铭文“洪武七年龙甲寅二月三日吉时铸造,长兴知县萧涧、守御千户所官刘显……”此钟铸造规整,造型精美,形体……
[详细] 新四军苏浙军区旧址是以新四军苏浙军区司令部旧址为中心,星状分布于苏浙皖三省交界的长兴县槐坎乡绵延山区之中。这里东临太湖,西枕天目,重峦叠嶂,地势险要,自古有“江浙门户”之称,为兵家必争之地。抗战后期,被人们誉为“江南小延安”。新四军苏浙军区旧址是抗战后期(1943年秋—1945年10月)新四军六师十六旅及以后成立的新四军苏浙军区党、政、军指挥机关和后勤保障场所。包括槐坎乡仰峰岕的新四军苏浙军区司令部旧址(沈家大院)、粟裕宿舍和办公室(土地庙)、温塘村的新四军苏浙军区一纵队司令部、台基村的苏浙公学、乔下村的中共长兴县委,县抗日民主政府,石臼村的兵工厂,东风村的方司令谭司令北山园住所;白岘乡茅山村的新四军后方医院疗养所,尚阳村的苏南区行政公署、丁岕的鞋子厂、水曲岕的修抢所横岭岕的被服厂、缠岭的《……
[详细] 【顾渚山唐宋摩崖石刻】中唐大历年间,顾渚山产的紫笋茶、金沙泉列为贡品,皇帝对紫笋茶有特别的爱好,诏命湖州、常州刺史每年春季贡茶时到产区修贡,并建造贡茶院。自此连续作贡达80余年,引来了文人墨客,作诗、题字。故在顾渚山至今保留有摩崖石刻三组九处:湖州刺史杨汉公题于唐开成四年(839),南宋龙图阁直学士、湖州知府汪藻和知府韩允寅等三处。金山村白羊山一组,由湖州刺史袁高、于頔、杜牧题名石刻,分别题于唐兴元元年(784)、贞元八年(792)、大中五年(851)。题于斫射岕老鸦坞一组:湖州刺史裴汶、张文规等题于唐德宗兴元年(784)、唐癸亥年(843)。石刻已列为县、省级文保单位,保护良好。(《长兴县志》卷二十三文化)……
[详细] 【韩彦直墓】位于长兴县泗安镇云峰村邱家自然村,建于南宋。韩彦直为抗金名将韩世忠长子,曾任温州太守。墓在二界岭邱家村的白杨(ka)。有墓道、神道碑,有石马石羊、石仲翁。据《咸安韩氏宗谱》韩氏后裔迁居长兴白岘乡水曲(ka)。(《长兴县志》卷二十三文化)……
[详细] 水口茶文化旅游景区于2014年年底成功创建乡域国家4A级旅游景区,成为全乡域开放式乡村旅游集聚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的先例。有着“浙江省最佳宜居示范乡镇”、“首届浙江最美乡镇”称号的水口茶文化旅游景区是以神秀山水为依托,以深厚禅茶文化为底蕴,以质朴民风为特色的江南茶文化旅游胜地。茶圣陆羽在水口写下了中国茶文化历史上第一部旷世巨著《茶经》,紫笋茶续贡五朝达1125年,千年古刹寿圣寺与杭州灵隐齐名。以农家乐、特色民宿为主题的乡村旅游构成了水口旅游丰富而独特的画卷。凭借淳朴的乡风、热情好客的民风以及“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旅游,吸引了上海、江苏等地的游客纷至沓来,在省内和长三角地区具备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每年接待的港澳台、日韩、欧美等境外游客也逐渐增多,201……
[详细] 时代:旧石器时代七里亭遗址,位于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泗安镇白莲村,是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遗址。2005年9月-2006年1月,考古学家对七里亭遗址进行了发掘,发掘面积600余平方米,共发现有石核、石片、砍砸器、刮削器、手镐、尖状器、石球、石砧等物品600余件。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顾渚贡茶院位于浙江省长兴县顾渚山侧的虎头岩。顾渚贡茶院始建于唐大历五年(770年)。它是督造唐代贡茶顾渚紫笋茶的场所,也可以说是有史可稽的中国历史上首座茶叶加工工场。产于长兴顾渚山的紫笋茶,是唐代贡茶,地方官袁高、杜牧、颜真卿等名流都曾亲自督办贡茶,留下许多题记。唐大历五年,始贡五百串;至会昌中(841-846年),岁贡增至一万八千四百斤。制作贡茶时,由“刺史主之,观察使总之”。到了元代,贡茶院改为磨茶院,院址移至水口。如今,顾渚贡茶院虽废圮,但院址遗迹依然可辨。顾渚山摩崖题记位于水口乡顾渚村、金山村。顾渚山摩崖题记今存主要有唐开元四年(839年)湖州刺史杨汉公题名、南宋绍兴七年(1138年)龙图阁学士汪藻题名、南宋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韩允寅题名、唐会昌三年(843年)湖州刺史袁高题名……
[详细] 又名卞山,在浙江湖州城西北9公里,雄峙于太湖南岸,主峰名云峰顶,海拔521.5米。弁山以分水线为界,西北属长兴县。弁山发脉于东天目,由莫干山绵亘而北,经三山位于湖、长、安三市县交界处,过西苕溪即弁山。东起湖州小梅口,西至长兴吕山,长18公里;北起长兴赵家桥,南至湖州西苕溪,任12公里,总面积约80平方公里,为湖州的主山,素称“吴兴富山水,弁为众峰尊”。唐田园诗人陆龟蒙诗称:“更感弁峰颜色好,晓云才散已当门。”宋嘉泰吴兴志:“弁山峻极,非清秋爽月不见其顶。”弃山之名,以“二山势如冠弁,故名”。宋叶梦得有诗:“山势如冠弁,相看四面同。”弁山的名胜古迹颇多,其中著名的是关于项羽的遗闻。史记·项羽本记载:“项梁杀人,与籍避仇吴中。”秦时的吴中,辖地甚广,包括今浙北湖州一带。项羽起兵江东时,弁山是驻兵……
[详细] 周坞山风景区位于和平镇东南周坞山,和平水库上游,距和平镇10km,该区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和平水库),四周植被茂盛,秀山绿水,空气清新,山体层次感强烈,环境独特。……
[详细] 凤凰狩猎度假村位于浙江省长兴县煤山镇的长兴凤凰狩猎度假村,总占地2400亩,总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是以狩猎为特色,集度假休闲、娱乐、健身为一体的大型高档综合性度假村,是一处为现代成功人士度身打造的休闲空间,无边的山乡美景,完全的自然野趣,方便的交通,一流的别墅酒店;还有周到细致的服务、完善的配套设施。 ……
[详细] 西塞山在湖州西郊10公里许的弁南乡樊漾湖(即凡常湖)溪湾。明万历《湖州府志》:“西塞山在湖州城西二十五里,有桃花坞,下有凡常湖,唐张志和游钓于此。”清雍正《浙江通志》:“吴兴南门二十余里,下菰青山之间一带远山为西塞山。山明水秀,真是绝境。其谓之西塞者,下菰城为(楚春申君)屯兵之处,坐西向东故也。”西塞山因中唐隐逸诗人张志和(730—810)写有《渔父》词:“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而闻名于世。张志和,号玄真子。肃宗时,官待诏翰林,才高志洁,不谐于时,后坐罪南浦尉。赦还,乃泛游江湖,号烟波钓徒。颜真卿(唐大历时湖州刺史)的《浪迹先生玄真子张志和碑铭》载:“大历九年秋九月,谒真卿于湖州……真卿以舴既敝,请命更之。”答曰:“倘惠渔舟,愿以浮家泛宅沿朔江湖之上……
[详细] 在湖州市城南1公里,本名显山,唐中宗李显(705-710年在位)后,为避皇帝讳,显山改为岘山。古代岘山风景名胜众多,如晋代殷康所筑显亭,唐代韦景先于唐天宝十二至十四年(753-755)建五花亭,祀历代名人的高风堂、嘉客祠、三贤祠以及名人来往集处逸老堂等,风景是十分幽美。山上最为有名的古迹是“洼樽亭”。洼樽在岘山之巅,呈一凹形石樽,长2米,宽约1.5米,旧志载,此樽“可贮酒五斗”。唐开元间(713—741),太宗曾孙李适之为湖州别驾,常倍友登岘山,贮酒于洼樽中,与客开怀畅饮。天宝初,李适之升任右丞,郡人在李登临处建“洼樽亭”。至今尚保留洼模亭古碑,洼樽碑高2米,半截已埋入土中。唐大历七年(772),颜真卿任湖州刺史,在任期间曾邀集陆羽、皎然等名士29人入登岘山,于洼格石结宇环饮,极目远眺,诗兴……
[详细]
闂備胶枪缁诲牓宕濈仦鐭懓螖閸涱厽宓嶉梺鍝勵槹鐎笛囧磹閹惰姤鐓欓柛蹇氬亹閻矂鏌涘畝瀣